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方案.docx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方案组装说明为使已出版的电力行业标准汇编连贯起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标准化司自1996年起,按总、电、火、水电四卷,每年编辑出版上一 年度标准汇编。以满足当前的要求。广泛的电力系统技术人员的需求。 本卷为电力行业标准汇编电力卷1996。本标准汇编收集了 1996年颁布的关于电力工程设计、建立、生产和运 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应标准的编制说明和条款,还包括了上 一次编制中省略的若干标准。本标准汇编中的所有标准均为最新发布的标准,其名称和编号均采用 已发布标准的最新版本名称和编号,并按序号列出,以方便查阅和使 用。但部分标准内容中引用的标准编号可能不是最新的,使用时请注 意。本年度标准编制中纳入的标准与之前发布的电力行业标准编制 中的标准重叠的,以当年标准为最新有效版本,替换原标准,修改或 替换标准将被废除。止匕外,在编制各标准时,已尽量纠正原标准内容 中编辑、印刷等方面的疏漏和错误。本卷的编辑出版由电力工业部标准化领导小组指导。中国电力企业标准化部1997 年 6 月_ _4.0. 1.4安装杠杆操作机构时,应调整杠杆长度,使操作到位、灵活; 开关辅助触点的指示应正确。4. 0. 1. 5开关动触头与两侧压板的距离应调整均匀,合闸后接触面压 紧,叶片中心线与静触头在同一平面上,刀片不应摆动。4. 0. 2直流母线隔离开关的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4. 0. 2. 1对于垂直或水平安装的母线隔离开关,其叶片应位于垂直平 面上;安装在建筑构件上时,叶片底部与底座的距离应符合设计或产 品技术文件的要求。无特殊要求时不小于50mni o4. 0.2. 2刀体与母线直接连接时,母线的固定端应牢固。4. 0.3转换开关和倒车开关安装后,手柄的位置指示应与相应触片的 位置相对应;定位机构应可靠;所有触点在任何连接位置都应保持良 好接触。负荷开关与熔断器或灭弧装置的连接完成后,检查熔断器不应 损坏,灭弧栅应完好并固定可靠;灭弧通道应畅通,灭弧触头同法打 开。5家用电器、漏电保护器和消防电气设备5. 0.1家用电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5. 对于集中安装的家用电器,应在显眼位置设置警示标志。5.0. 1.2住宅电器安装完成,调整试验合格后,应阻止调整机构的进 度。5. 0. 2漏电保护器的安装调试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5. 0. 2.1根据漏电保护器的产品标志连接电源侧和负载侧。和爆炸危险环境中的电气线路进行了调整”逐章编写,使层次清 晰合理。2. 1总则规定2.1.1 为保证安全,防爆电气设备的等级和组别与使用环境条件一致。 防爆合格证编号后加特殊标记“ X” o止匕外,针对特定环境条件设计 的产品,在产品型号后附有特定符号,如针对户外环境的产品-W ;适 用于潮湿热带环境的产品- TH ; medium防腐环境用产品一一FI等 标志。安装时要小心。2.1.2 1.2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易爆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GB3836. 1-83), 获得防爆合格证后,方可生产防爆电气产品。批准的证明。防爆电气 设备外壳上的型号、等级、组别和“ EX ”标志是防爆电气设备的重 要特征,安装前需要进行识别。2.1.3 支架可采用预埋、膨胀螺栓、尼龙塞、塑料塞和焊接等方式固 定。具体工程安装时,可参照防爆电气设备安装标准图集,但固定 要牢固。为防止钢结构强度降低,焊接固定时应进行点焊。2.1.4 电气设备接线盒紧固后,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过小,容易产生 电弧和火花放电,造成事故。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是确保安全和防止 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需要进一步检查。据某化工厂多年的电气 事故统计显示,大部分事故发生在电气设备接线盒内。附录A所列数 值是按照1993年新的国家和国际标准规定的。增加了低电压值,取消 了低电平绝缘材料的应用。仅使用前三种类型的漏电起痕电阻。更好 的材料。2.1.5 1.5为安全起见,电缆或电线引入设备后,应连接可靠,密封良好。 根据生产和使用的方便,有些产品有多个进线口,但为了保持防爆性 能或防水防尘能力,对多余的进线口进行了密封。2.1.6 电气设备的最高内容表面温度,根据其使用环境,现行的设备 制造产品国家标准已修订为6组,其中增加了安全性和无火花设备也 包括了设备部的最高温度。2.1.7 塑料制品种类繁多,有的不耐溶剂侵蚀,所以建议使用家用清 洁剂清洗。2.1.8 在有爆炸危险的环境中安装事故排风扇并及时通风,降低爆炸 性气体的浓度,是防止爆炸的重要保障和主要措施。位置,并且显眼 且易于操作。2.1.9 因为灯具的种类、型号、功率的改变和调换可以改变其加热状 态,所以强调灯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随意改动。转动光源灯泡 时,应拧紧,不得松动,以防产生火花和接触不良造成过热。灯罩应 按要求安装,螺栓应紧固。以往有更换灯泡后不重新安装灯罩的现象。 因此,在此强调,应引起重视。2. 2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本部分与原法规(GBJ232-82 )相比有较大的修改,因为随着防爆电 气设备产品质量和产品国家标准的提高和修订,生产厂家检验过的产 品出厂时,安装单位和用户部门应尽量减少拆卸和检查,以免损坏产 品的防爆性能。因此,原法规中一些属于产品制造标准的规定不再纳 入本法规。2. 2.1经厂家检验合格的产品到达现场后进行验收。总则不需要拆装 检查,只需外观检查即可。本文列出了外观检验的内容和要求。2. 2.2防爆电气设备经检查确定需进一步拆卸检查时,因不同产品的 防爆结构不同,应详细参照产品说明书的规定。本条所列规定旨在保 证防爆面在拆卸后不会影响其防爆性能。2. 2. 3机械摩擦是爆炸事故的危险源,安装时应特别注意。制造标准规定,在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或电弧的设备应联锁或 加装警示标志,并在施工和验收时检查其可靠性,并将保存完好的警 示标志交付生产和用户使用。为防止插头插入或拔出时产生火花和电弧引起的爆炸事故,根 据新产品制造标准的要求,还需要有防止突然拔出的点动装置,以确 保不会突然拔出。使用过程中松开。2. 3安装增强安全性和无火花电气设备增安型(即原规定中的“防爆安全型”)和无火花型(一种新型防爆 电气设备)除电气性能外基本相同。安装要求和安装前的检查项目完 全相同,所以写成一节,防止重复。2. 3.1增安型电气设备具有与无火花电气设备相同的外壳保护要求。 外壳和透光部分应防止开裂和损坏,防止灰尘和水进入。接线盒盖应 紧固,设备紧固螺栓无松动和生锈现象。增安型电动机与无火花型电动机的定、转子单边气隙最小值相 同,按现行国家产品标准易爆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增安型电气设备 e " ?(GB3836.2)和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用无火花电气设 备(GB3836.8),增加了表注中的相关规定。这些应防止定子和转 子之间的间隙电机过小,长期使用后,电机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摩擦会 产生高温和火花,造成爆炸事故。2. 4正压电气设备的安装1. 4. 1正压电气设备(即原规定中的“防爆通风、充气电气设备”) 有保护、减少漏风、防止火花吹出等要求,必须做好密封。2. 4. 2进入正压电气设备的气体是防爆措施,气源不得取自易爆环境。 为防止腐蚀金属、降低绝缘性能、损害设备性能的气体进入设备和管 道,规定进入通风、充气系统和电气设备。零件中的空气或气体不得 含有有害物质。3. 4. 3制定此规定是为了防止因火花或热粒子排放到有爆炸危险的环 境中而引起的爆炸事故。4. 4. 4正压电气设备通风充气系统电气联锁装置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的技术措施,联锁装置的动作程序应正确。但设备通电前的置换风量 因设备结构不同而不同,应根据产品技术条件或产品说明书的规定确 定。5. 4.5电气设备和系统应保持产品技术条件中要求的最低压力值,以 防止外部可燃气体进入。由于产品的结构和要求的最低压力值不尽相 同,没有统一的硬性规定,但应以产品的技术条件为准。6. 4.6对于运行中的正压电气设备,如果内部火花和电弧从间隙或出 风口吹出,可能会引起爆炸事故。因此,应在设备安装施工完成后对 设备进行检查。7. 4.7现行的产品制造国家标准都有这个要求,要仔细检查管道的密 封性,保证整个通风系统的正压。2. 5充油电气设备的安装1. 5. 1充油电气设备(即原规定中的“防爆充油电气设备”)有密封 和保护要求。当机壳、油箱、油标损坏泄漏时,油位会降低,失去防 爆性能。排油孔便于更换废油,排油孔用于排出变压器油在火花或电 弧作用下分解的气体,防止超压引起爆炸。2. 5.2充油电气设备对油位高度有要求。设备需要垂直安装。设备倾 斜时,油标不能正确反映油位高度,可能造成设备部缺油。因此,要 求倾角不大于5 o3. 5. 3产品制造标准将油面最高内容温度改为6组。环境温度为40 时, T1T5组设备油面最高内容温度为io。,油面温升设定为60。, T6组设备油面温升限制在40 ,防止油面温度超过气体自燃温度或变 压器油闪点。2. 6本质安全电气设备的安装1. 6. 1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即原规定中的“安全火花电气设备”), 在检查过程中,不仅要仔细检查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进度,还要与 之相关。还应检查电气设备。2. 6.2但是,凡是与本安型电气设备配套的相关电气设备,都是经过 国家检验单位检验确认的设备。如果相关电气设备的型号不符合本安 电气设备铭牌上的要求,将会破坏本安电气设备。防爆性能。3. 6. 3为防止本安型电气设备及其电路的防爆性能因电源变压器的缺 陷而损坏。4. 6. 4防止因电池型号和规格的变化而改变本安型电气设备的能源供 应。万一发生事故,产生的火花和温度可能超过其额定值,可能引起 爆炸事故。5. 6. 5根据现行的产品制造国家标准,增加了防爆安全栅的接地要求。6. 6.6由于电路参数对本安型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有影响,因此建议 电路参数应满足设计要求,以限制电路的储能。2. 7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2.1.1 1本文列出了设备安装前的检查工作,主要包括标志、防护等级、 温度组别、产品密封和防止灰尘沉积等,以检查设备是否适合使用环 境。2.1.2 安装粉尘防爆电气设备时应注意的事项,特别是通风孔不应堵 塞,以减少粉尘的堆积和堆积。2.1.3 7. 3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外壳和进线装置的完整性和密封性能非常重 要。灰尘会吸附在外壳壁、绕组和绝缘件的外观上,影响散热,降低 绝缘电阻,增加电路故障,所以在安装过程中不得损坏设备。其密封 性能。2.1.4 许多可燃性粉尘受热后可引燃,因此进行分组,划定外壳的最 高温度值。2.1.5 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后,应按产品技术条件要求对保护 装置进行调整和试运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3爆炸危险环境的电线3. 1总则规定3. 1. 1现行国家标准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设计规范对爆 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线路的敷设方法和敷设路径作了明确规定,应按设 计规定进行施工。但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对于设计规定或根据施工 现场的具体情况可以确定的问题,在有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按设计进 行施工。设计图纸。方法。本条的规定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爆炸、 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制定的。4. 1.2本条是为了防止电气线路因外力破坏而破坏绝缘,因击穿、引 燃而引起爆炸事故。5. 1. 3本条是为了防止线路绝缘不良引起电火花引起的爆炸事故。6. 1.4现行的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中电气装置的设计规 定?不同爆炸危险区域使用的电气设备和设备的选择有具体的规定。 施工安装时,应按设计规定选用相应型号的连接器。.7. 1.5电线或电缆的连接应可靠。绕组是一种不可靠的连接,经常由 于外部影响而松动。连接处连接不良,接触电阻增大,接头发热。铝 芯电缆与设备的连接应采用铜铝过渡接头。8. 1. 6表3.1. 6是从电缆和导体应满足其机械强度的角度规定的最小 横截面。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设计规定的进度选择电缆和导体的截 面尺寸。9. 1.7由于气体或蒸气的爆炸性混合物易随风向扩散,为防止架空线 路正常运行或发生事故时产生的电火花和电弧引起爆炸事故的发生, 制定本规定。3. 2爆炸危险环境的电缆线3. 2.1在有爆炸危险的环境中设置电缆中间接头是事故隐患。现行国 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中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规定“ 1区电缆 线路严禁有中间接头,2区不得有中间接头”。但在其条款说明中,却 写明“如果将接头置于符合相应地区等级的防爆型接头盒内,则符合 要求”。日本1985年版?工厂电气设备最新防爆指南?第3. 3. 4 (6) 条规定:“电缆与电缆之间的连接应尽量避免,但在连接不可避免时可 采用防爆型。或增安型防爆结构接线盒连接电缆”。原电气安装规程 1985年版第7. 3. 111条规定:“在任何级别的爆炸危险区域,禁止安 装电缆盒和接线盒,但不存在火花危险的电路除外。”综上所述,要求 施工人员必须周密安排。根据电缆的长度,电缆的中间接头应布置在 爆炸危险区域之外,对敷设的电缆应进行有效保护,防止中间接头的 可能。性别。3. 2.2当电缆线路穿过不同的危险区域或接口时,为防止爆炸性混合 物沿管道及其与建筑物之间的间隙流动和火花的蔓延而引起爆炸事 故,必须采取隔离和密封措施。.3. 2.3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易爆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进行 修订,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与接线盒发生爆炸时因进线口缝隙而引起 的外部爆炸。3. 2.4根据引进装置的现状和工矿企业的运行经验,使用具有一定机 械强度的柔性连接器及附件即可满足要求。只要进线电缆、软管和防 爆电机接线盒配合符合防爆要求即可。使用的柔性连接类型应适合所 使用的环境特性,如耐腐蚀、防潮和柔性管道对环境温度的特殊要求。3. 2.5为了使电缆与金属密封圈之间的密封可靠,密封效果不会受到 电缆表面污垢的影响。本条是为了防止电缆和入口的绝缘层因管道内的水结冰或进水 口的压力而损坏。3. 3爆炸危险环境中的钢管布线3. 3.1以往采用黑铁管进行喷漆处理的施工方法,受施工现场条件的 限制,难以做到完美处理,导致管壁腐蚀,影响管壁强度。为提高钢 管的防腐能力和使用寿命,明确规定在爆炸危险环境中钢管的布线应 采用镀锌焊接钢管。3. 3.2为保证钢管与钢管、钢管与电气设备、钢管与钢管附件的牢固 连接,密封性能和电气性能可靠,应注意的事项要在施工中特别提 出。,均符合本条要求,连接处不得焊接金属跳线。因为钢管是用镀 锌钢管做的,跳线的焊接必然会破坏钢管的镀锌层,破坏钢管的防腐 性能。电气管路采用倒扣连接时,外露螺纹必须过长,不仅破坏管壁 的防腐性能,而且降低管壁的强度。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在爆炸危险环境中安装布线和电气设备 的总图?隔离密封技术要求规范编号见附录二。隔离密封的目的是隔 离和切断爆炸性混合物或火焰,防止其通过管道扩散到其他部位,提 高管道的防爆效果。按现行国家标准修订?在爆炸性危险环境中安装布线和电气设 备的总图?附录二隔离密封操作方法要求。由于隔离密封装置无法在 施工现场进行防爆传输性能测试,因此必须按照生产厂家产品技术规 程的要求进行施工,才能达到隔离密封的效果。3. 3. 6为防止在这些地方直接连接钢管时产生过大的附加应力和连接 困难,规定应采用柔性管连接。在爆炸危险环境中的钢管布线需要采 用柔性连接的地方,为满足防爆要求,应采用防爆柔性连接。3. 3.7柔性连接的类型应适应危险环境区域,材料应适应所使用的环 境条件(防腐、防潮、高温),以满足其防爆要求。3. 3. 8本条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或接线盒在发生事故时产生电火花或 高温,当零件爆炸时,多余的线孔导致钢管零件爆炸。3. 4本安型电气设备及其相关电气设备的接线3. 4.1本质安全电气设备电路中的本质安全电路及相关电路经过设计 人员周密考虑,防止与其他电路混合接触,防止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 等。钢管的类型和规格,电缆或电线、线路的走向和标高等,必须按 设计施工;当本安型电气设备对其外部连接线的长度有规定时,仍应 符合产品规定。主要目的是防止因布线工程施工不当而损坏本安型电 气设备及其电气线路的防爆性能。3. 4. 2本条3. 4. 2. 13. 4. 2. 3主要是为了防止本安电路之间、本安电 路与关联电路之间、本安电路与本安电路之间的混合接触而损坏本安 电气设备和本安电路的防爆。电路和其他电路。表现。3. 4. 2. 4为防止发生爆炸性混合物流动或火花传播引起的爆炸事故, 应按规定进行隔离和密封。5. 0. 2. 2安装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漏电保护器时,应保证有足够的灭弧距离。5. 0. 2. 3用于特殊环境的漏电保护器,应采取防腐、防潮或耐热等措 施。6. 0. 2. 4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安装后,除检查接线是否正确外,还应通 过试验按钮检查其动作性能,应符合要求。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控制 设备等的安装,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建设及验收 规程执行。6低压接触器和电机启动器7. 0.1低压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安装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8. 衔铁表面应无锈斑和油脂;接触面应光滑、清洁。活动部分 应灵活,无卡阻;灭弧罩之间应有间隙;灭弧线圈应按正确方向绕制。6. 0. 1. 2触头接触应紧密,固定主触头的触杆应固定可靠。带常闭触点的接触器与磁力启动器合闸时,应先断开常闭触 点,再接通主触点;断开时应先断开主触头,再断开常闭触头,且三 相主触头动作一致,误差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6. 0. 1. 4电磁起动器热敏元件的规格应与电动机的保护特性相匹配; 热继电器的电流调整指示位置应调整到电机的额定电流值,并按设计 要求进行校准。6. 0. 2低压接触器和电动机启动器安装后,应进行以下检查:6. 0. 2. 1接线应正确。3. 4. 2. 5为引起施工人员和生产维修人员的注意,防止线路发生变化 或线路接错,应用颜色标示,以区别于其他线路。4. 4. 2. 6根据本安电路的特殊要求,为防止本安电路的安全性受到屏 蔽层中电流的影响,屏蔽层只内容有一点接地,特别应引起重视。5. 4. 2. 7原法规规定“本安电路的保护管不得使用镀锌钢管二的点火 参数曲线。现行的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产品和修订后的产品国家标准 取消了上述不适用于镉、锌、镁、铝的引燃参数曲线。考虑到管道的 防腐要求,宜选用镀锌钢管。6. 4.3当使用本质安全电路接线连接危险环境中的电气设备(主要是 本质安全)和非危险环境中的电气设备(本质安全或相关电气设备) 时,本质安全电路和相关电气设备存在于非危险环境中。这两个电路 都是低电压小电流的。如果不按照危险环境的规定进行施工,也会破 坏本安电气设备和本安电路的防爆性能。4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4.1电气设备的安装4.1.1 现行的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中电气装置的设计规定, 以及根据火灾危险区域的等级和使用条件选择不同类型的电气设备都 有明确的规定。施工时应检查所用电气设备是否符合设计规定。4.1.2 电气开关和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或外壳外部温度较高的电气设 备应远离可燃物,主要是电气设备外表面的高温、电路接触或断开不 良引起的电弧和火花会点燃周围的设备。易燃物质,引起火灾事故。 有单位反映某木箱因电气设备事故起火,因此规定箱、装电气设备的 箱体应采用金属制品。4.1.3 电加热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高温,容易点燃可燃物。制定此 规定是为了防止发生火灾事故。4. 1.4移动和便携的灯具,如果没有金属网保护,很容易打碎玻璃罩, 引发火灾事故。4.1. 5主要考虑是防止物体从上方坠落造成短路或接地等事故。4. 2电气接线4.2.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 规范第4. 3. 8条的有关规定,施工安装应认真执行。4. 2. 7, 4. 2. 8主要是防止可燃物或粉尘等其他有害物质侵入电气设备 和接线盒。7. 2. 9为了防止在发生事故时产生电火花或电弧而导致架空线路发生 火灾事故。5地面8. 1保护接地5. 1. 15. 1. 4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 范的相关规定,现行国家标准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 范的相关规定为修改,接地线或零线的设置应根据不同的危险区域 及其不同的电气设备区别对待。.特别是在爆炸危险环境中的所有电 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无论是否安装在接地的金属结构上,都应接地。5.1. 55.1. 8参照现行国家标准防爆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编制,主要是为了保证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设备接地的安全可靠。5.1. 9为了防止因紧固不良而产生火花或高温引起的爆炸事故的发生。5.2防静电接地5. 2.1在爆炸危险的环境中,文中所述的设备和管道容易产生和积累 静电。当设计中有防静电接地要求时,必须按设计规定可靠接地,以 防止产生静电火花,造成爆炸事故。6. 2. 2本条是为防止在爆炸危险环境中引入高电位产生的电火花引起 的爆炸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6项目交接验收7. 0. 1为防止现行国家标准重复施工验收规程和电器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系列中工程交接验收的检验规定,现将 工程交接验收规程本规程的验收只列出了爆炸、火灾危险环境中 电气设备的专项检验项目,其他总则检验项目按照相应的建设与验 收规程执行。6. 0.2防爆电气设备试运行过程中,除检查相应施工验收规程中 的检验项目进度外,还应特别注意所列检验项目和保证安全的条件。 操作设备,防止爆炸事故。6. 0.3工程竣工验收时,除核对相应建设验收规程中的验收项目 进度外,还应按本条相关进度核对。以上就是防爆电气设备特殊性的 检验内容和要求。要求是防止爆炸事故的必要措施。6. 0.4交接验收时,应同时交接所有技术文件。这是设备的原始文件 数据,是运维的依据。上交的资料应正确、完整。用于爆炸和火灾危 险环境的电气设备与普通电气设备基本相同,只是外部结构和个别特 殊场所需要满足防爆要求,与普通电气设备有较大区别。除实施本条 例规定的若干专项调整试验项目外,还应当开展现行国家标准、电气 设备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进度调整试验,并提交调整试 验记录。电气安装工程IkV及以下布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lkV及下馈线电缆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电气设备安装工程GB5025896 _ _1总是这样为保证电气安装布线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技术进步,确保安 全运行,制定本规定。本规程适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IkV及以下布线工程的施工及验 收。布线工程的施工应按批准的设计进行。修改设计时,应经原设 计单位批准后方可进行。使用的设备及其运输、储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产品有特殊要求时,还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1.0. 5设备运抵施工现场后,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检验:1.0. 5.1技术文件应完整。1. 0. 5. 2型号、规格和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条的规定。布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当符合本规程和现行国家 标准和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1.0. 7布线工程施工前,施工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1.0. 7.1对布线工程施工有影响的模板、脚手架等应拆除,并清除杂 物。1. 0. 7. 2应完成对布线工程造成污染的建筑装修工程。1.0. 7.3埋设护线管的大型设备的基础模板上,应标出测量护线管出 口坐标和标高的基准点或基准线。1.0. 7.4预埋在建筑物和构筑物中的电线保护管、支架、螺栓等预埋 件应在建设工程施工时预埋。1.0. 7.5预留孔和预埋件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嵌 入牢固。1.0. 8布线工程施工完毕后,对施工造成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孔、洞、 沟、槽等应进行彻底修复。电线穿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沉降缝或伸缩缝时,应安装两端固 定的补偿装置,并应留有余量。电路沿发热体表面敷设时,与发热体表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 求。电路与管道的最小距离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1.0. 12布线工程中使用的管夹、支架、挂钩、拉环、箱(盒)等应镀 锌或涂防腐漆。1. 0.13布线工程中非带电金属部分的接地和零接应可靠。1.0. 14布线工程的施工和验收,不仅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还应符合 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2管道2. 1总则规定2.1.1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其喷嘴及其接头应密封。2.1.2 线路隐蔽时,电线保护管应就近敷设,并减少弯曲。埋设在建 筑物和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和构筑物外部的距离不应小于 15mm o2.1.3 1.3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应排列整齐,喷嘴应高于配电 箱底面5080mm 。2.1.4 电线保护管不应穿过设备或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必须通过 时,应采取防护措施。2.1.5 电线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褶皱、凹痕和裂纹,压扁程度不应大 于管外径的10% 。2. 1. 6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要求:2. 1.6. 1线路布置清晰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6倍;当两 个接线盒之间只有一个弯头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4倍。2 线路隐蔽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6倍;埋入地下 或混凝土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10倍。3 .1.7当电线保护管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中间加装接线盒或拉 线盒,接线盒或拉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2. 1.7. 1每根超过30nl的管道长度,不得弯曲。2. 1. 7. 2管道每20m长一个弯头。2. 1. 715m的管道长度有两个弯头。2. 1. 78m的每根管子有3个弯头。垂直敷设的电线保护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装固定电线的 电线盒:2. 1. 8. 1管导体截面为50mm ?及以下,长度每次超过30m 。2. 1. 8. 2管丝截面为7095mm 2 ,每次长度超过20m 。2. 1. 8. 3管丝截面为120"240mm 2 ,每次长度超过18m。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装配电线路的保护管水平或垂直安装内容 偏差为1.5 %。,全长偏差不得大于管径的1/2 o2. 1. 10在3-S、 TN- C- S系统中,当金属线保护管、金属盒 (盒)、塑料线保护管、塑料盒(盒)组合使用时,金属线保护管和 金属盒(盒)必须与保护地线(比线)有可靠的电气连接。2. 2钢管铺设2. 2.1潮湿场所宜采用厚壁钢管或防液柔性金属护线管,护线管直埋 地下;干燥场所应使用薄壁钢管或柔性金属丝保护管。3. 2.2钢管的内壁和外壁应进行防腐处理。埋入混凝土时,钢管外壁 可不做防腐处理;直接埋入土层的钢管外壁应涂两度沥青;使用镀锌 钢管时,锌层应涂防腐漆。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规定进行防 腐处理。4. 2. 3钢管不应压扁和开裂,管材应无铁屑和毛刺,断口应平整,水 口应光滑。5. 2. 4钢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2. 2. 4. 1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 连接后,螺纹应外露23扣。螺纹表面应光滑无缺陷。2. 2. 4. 2用套管连接时,套管的长度应为管子外径的1.53倍,管子 与管子的相对部分应位于套管的中心。套管焊接连接时,焊缝应牢固、 严密;使用紧定螺钉连接时,螺钉应拧紧;在振动场所,紧定螺钉应 有防松措施。2. 2. 4. 3镀锌钢管和薄壁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或套管固定螺钉连接, 不得采用熔焊连接。2. 2. 4. 4钢管接头处的管材表面应平整、光滑。2. 2. 5钢管及箱(箱)或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2. 2. 5. 1黑色钢管与箱(箱)的连接可采用焊接连接,喷嘴应高于箱 (箱)壁3-5nmi,焊后涂防腐漆;钢管与箱(盒)的连接处应用锁紧螺 母或固定帽固定,锁紧螺母固定的管端螺纹应外露23扣锁紧螺母。2. 2. 5. 2钢管与设备直接连接时,钢管应敷设在设备的接线盒上。2. 2. 5. 3钢管与设备间接连接时,宜在室内干燥处的设备接线盒内, 在钢管末端加一根电线保护软管或柔性金属电线保护管,管口应包紧;在潮湿的地方,应在钢管末端加防水弯头,并用保护软管包住电线,将保护软管弯曲成滴水弧形,然后引入设备接线盒。2. 2. 5. 4与设备相连的钢管喷嘴与地面的距离应大于200mm 。2. 2. 6钢管的接地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2. 2. 6. 1黑色钢管采用螺纹连接时,应将连接的两端焊接连接地线或 使用专用地线夹跳线。2. 2. 6. 2镀锌钢管或柔性金属线保护管的跨接接地线应采用专用接地 线夹跨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2. 2. 7安装电器的位置应安装接线盒。管道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钢管管夹最大间距应符合 表2. 2. 8的要求;150500mm 。最大2. 2. 8距离铺设方法钢管的种类钢管直径(mm)15202532405065岁及以上管夹间最大距离(米)衣架、支架或沿墙铺设厚壁钢管1. 52.02. 53. 5薄壁钢管1. 01. 52. 02. 3金属软管的铺设2. 3.1钢管与电气设备、器具之间的电线保护管宜采用金属软管或柔性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软管的长度不应大于2nl 02. 3.2金属软管应铺设在不易受到机械损伤的干燥处,不得直接埋入 地下或混凝土中。在潮湿等特殊场所使用金属软管时,应使用带有非 金属护套和配套连接装置的防液金属软管,护套应具有阻燃性。金属软管不得解开或松动,中间不得有接头;与设备、用具连 接时,应使用专用接头,接头应密封可靠;防液金属软管的接头应密 封良好。2. 3. 4金属软管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2. 3. 4. 1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软管外径的6倍。2. 3. 4. 2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m ,管夹与终端与弯头中点的距 离应为300mm 。2. 3. 4. 3对于与嵌入式灯具或类似器具连接的金属软管,其端部的固 定管夹应安装在距灯具和器具边缘沿软管长度1m处。2. 3. 5金属软管应可靠接地,不得用作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2. 4塑料管的铺设用于保护电线的塑料管及其附件必须由阻燃材料制成。塑料管 外壁应有连续的阻燃标志和厂家标志,间距不大于1m。2. 4. 2塑料管不宜铺设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塑料管应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箱(盒)等装置应采用插 入法连接;接头的接合面应涂上专用胶水,接口应密封严密,并应符 合以下要求:2. 4. 3.1管道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应为管道外径的1. 5至3倍; 管道的对面端口应位于套管的中心。6. 0. 2. 2主触头不通电时,起动线圈持续通电,主触头动作正常,衔 铁吸合后应无异常声响。6. 0.3在安装真空接触器之前,应进行以下检查:活动衔铁和拉杆的运动应灵活可靠,无卡阻。6. 0. 3. 2辅助触头应在绝缘摇杆的作用下可靠动作,触头应接触良好。6. 0.3. 3根据产品接线图,检查接线是否正确。6. 0.4用工频耐压法检查真空开关管的真空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 的要求。6. 0. 5真空接触器的接线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接地应可靠。6. 0.6换向启动器或接触器、电气联锁装置和机械联锁装置的动作应 正确可靠。6. 0. 7星型和三角型起动器的检查和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6. 0. 7. 1起动器接线应正确;为了正常运行,电机定子绕组应呈三角 形连接。6. 0. 7. 2手动星型和三角型起动器应在电动机转速接近运行速度时进 行切换;自动开关启动器应根据电机负载要求正确调整延时装置。6. 0.8自减压启动器的安装和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6. 0. 8. 1起动器应垂直安装。6. 0. 8. 2油浸式起动器的油位不得低于标定油位线。6. 0.8. 3减压抽头应在额定电压的65%80%时根据负载要求进行调整;启动时间不应超过自动减压启动器的内容启动时间。6. 0.9对于手动操作的启动器,其接触压力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1.1.1 4. 3. 2管子与装置连接时,插入深度应为管子外径的1.T1. 8倍。2.4.4 沿建筑物和构筑物外部铺设硬质塑料管时,应按设计规定安装 温度补偿装置。2.4.5 在明确匹配的硬塑料管容易穿过地板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应 采用钢管保护,其保护高度与地板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2.4.6 对于直接埋在地下或地板上的硬质塑料管道,应在暴露于地面 的易受机械损伤的部分采取防护措施。2.4.7 塑料管直接埋在现浇混凝土中,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 塑料管受到机械损伤。2.4.8 塑料管材及其附件的铺设、安装、焯水生产应在原材料规定的 内容环境温度下进行,温度不得低于T5 °C。2.4.9 4.9塑料管铺设在砖墙上时,应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10的水泥砂浆 进行保护,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nml o1. 4. 10明配用硬塑料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管夹最大间距 应符合表2. 4. 10的要求。管夹与接线端子、转弯中点、电器或箱(盒) 边缘的距离为150500mm 。表面2. 4. 10硬质塑料管及管夹(m)铺设方法管径(mm)20岁及以下25 到 4050岁及以上衣架、支架或沿墙铺设1.01. 52. 02. 4.11半硬质塑料管或波纹管的形式铺设应减少弯曲。当直段长度超过15nl或直角弯超过三个时,应加接线盒。3接线3. 1总则规定3.1.1 接线使用的线型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未规定设计时,不同 敷设方式的导体芯线的最小横截面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要求。3.1.2 布线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室外绝缘电线与 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本规程附录C的要求;室内外绝缘 电线的最小间距应符合本规程附录D的要求;室内、室外 绝缘电线与 地面的最小距离应符合本规程附录E的要求。3.1.3 3导线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3. 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导体芯线应采用焊接、压板压接或套管 连接方式连接。3.1. 3. 2电线与设备和器具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单股铜芯线和单股铝芯线,截面为10nm2及以下,可直接连接到设 备、电器的端子上;(2)截面为2. 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的芯缥在连接到设备、器具的端子前, 应先用衬锡或压接端子拧紧;截面积大于2. 51nHi 2的多股铝芯线和多股铜芯线的端子,除插入式端 子外,在连接到设备和器具的端子前应进行焊接或压接。设备附带的。熔焊连接的焊缝不应有凹陷、夹渣、断股、裂纹和未焊根等 缺陷;焊缝尺寸应符合焊接工艺评定文件的要求,焊后清除焊渣残留 焊剂。焊接连接的焊缝外观应饱满、光滑;助焊剂应无腐蚀性,焊 后应清除剩余助焊剂。压板或其他专用夹具应与线芯规格相匹配;紧固件应紧固到 位,防松装置应齐全。套管接头和压模应与线芯规格相匹配;压接时,压接深度、 压接端口数量和压接长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3. 切断电线绝缘层时,不应损坏芯线;芯线连接后,绝缘胶带 应缠绕均匀、紧密,其绝缘强度不应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