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教程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人教专题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pptx
-
资源ID:80136634
资源大小:847.19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金教程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人教专题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pptx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第1页/共45页第2页/共45页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第3页/共45页2 结 构 特 点:具 有 _,其 原 因 是 组 成 膜 的_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第4页/共45页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1)被动运输 第5页/共45页2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大分子物质以_方式进出细胞。第6页/共45页自我校对:一、脂质脂质和蛋白质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流动性流动镶嵌二、磷脂双分子层尾部相对表面磷脂双分子层中贯穿外表面识别一定的流动性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三、载体蛋白和能量水、CO2、O2、甘油、乙醇、苯等浓度差能量载体蛋白红细胞浓度差能量和载体蛋白能量(ATP提供)胞吞和胞吐第7页/共45页一、生物膜的组成、结构及功能间的关系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8页/共45页(1)细胞膜中的脂质除磷脂外,还有一些糖脂和胆固醇。(2)糖脂和糖蛋白都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3)脂质和蛋白质分子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呈不对称性分布。第9页/共45页2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1)结构基础: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2)实验验证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第10页/共45页(3)实例证明:质壁分离与复原、变形虫运动、胞吞和胞吐、白细胞吞噬细菌等。(4)膜的流动性受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加快。第11页/共45页3生物膜的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的关系(1)区别: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是生物膜的功能特性。(2)联系: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膜只有具有流动性,才能实现选择透过性。第12页/共45页例1(2011北京朝阳检测)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第13页/共45页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的种类均不相同B移植器官往往难以存活与图中有关Cb物质的运输方式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而a物质的运输方式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构成流动性的膜,是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物质基础第14页/共45页解析由图可知,是糖蛋白,是磷脂双分子层,是蛋白质。各种细胞膜中都含有相同的磷脂分子,但不同的膜中,蛋白质的种类不一定相同;器官移植会引起免疫排斥,识别“异己”成分与糖蛋白有关;a物质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b物质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两者都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间信息交流与糖蛋白有关。答案B第15页/共45页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影响因素1物质运输方式的比较(1)离子、小分子物质运输方式的比较运输方式运输方式被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运输方向高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高浓度运输特点运输特点不需要载不需要载体蛋白和体蛋白和能量能量需要载体蛋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白、不需要能量能量需要载体蛋白和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能量第16页/共45页图图例例动动力力浓度差浓度差浓度差浓度差能量能量(由由ATP直接直接提供提供)实实例例水、气体、脂水、气体、脂溶性物质溶性物质红细胞吸收葡红细胞吸收葡萄糖萄糖小肠吸收无机盐、小肠吸收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等葡萄糖、氨基酸等第17页/共45页(2)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和胞吐运输方式运输方式运输方向运输方向运输特点运输特点实例实例胞吞胞吞细胞外细胞外细细胞内胞内需要能量,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不需要载体蛋白体蛋白白细胞吞噬病菌白细胞吞噬病菌变形虫吞噬食物变形虫吞噬食物颗粒颗粒胞吐胞吐细胞内细胞内细细胞外胞外胰腺细胞分泌胰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岛素第18页/共45页2.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1)物质浓度(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第19页/共45页(2)温度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酶的活性,因而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第20页/共45页第21页/共45页注意(1)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为非跨膜运输,该过程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协助,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2)离子、小分子逆浓度梯度的运输一定为主动运输,该过程不仅消耗能量而且需要载体协助。(3)载体具有饱和性和特异性,温度和O2浓度可以通过影响能量的产生而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第22页/共45页例2(2011吉林长春一模)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第23页/共45页A物质能跨膜运输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C所有分子和离子都可以通过细胞膜D若该细胞是水稻细胞,则水和Si4可通过它解析物质b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需载体并消耗ATP,故其是主动运输过程。物质b可进入细胞而物质a不能,故可说明“物质能跨膜运输”及“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无机盐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故D项正确;细胞需要的小分子或离子可被选择性吸收进入细胞,而并非所有分子都可进入细胞,故C项错误。答案C第24页/共45页1.(2010天津高考)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第25页/共45页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及特点。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和消耗能量;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需要消耗能量通过主动运输来维持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离子的浓度差,因此需要不断地吸收葡萄糖。答案:B第26页/共45页2(2010广东高考)下图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示意图。根据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第27页/共45页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仔细分析该物质跨膜运输的图例可知,该物质的运输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不仅需要载体的协助,还消耗能量,故为主动运输。答案:C第28页/共45页3(2010山东高考)下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第29页/共45页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第30页/共45页解析:本题考查了细胞进行物质运输的方式与特点。分析题目所给曲线图,可知物质a的转运速率与被转运的分子的浓度成正比关系,可判定为自由扩散,物质b在被转运的分子达到一定浓度时,转运速率不再增加,可判定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二者都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方式a不需要蛋白质的参与,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于与细胞膜同属于脂质物质,因而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运输;抑制细胞呼吸会对方式b中的主动运输过程中的转运速率有影响。答案:C第31页/共45页4.(2010上海高考)下图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膜中载体也能运输蔗糖 B碘以该方式进入海带细胞 C该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D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时第32页/共45页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载体具有特异性,运输葡萄糖的载体不能运输蔗糖;该物质进入膜内只需要载体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是被动运输,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该过程会出现饱和现象;而碘进入细胞内部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答案:D第33页/共45页5.(2009广东高考)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A没有载体参与 B为自由扩散C为协助扩散 D为主动运输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相关知识。只有主动运输是物质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协助,需要消耗能量。答案:D第34页/共45页6(2009宁夏、辽宁高考)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生物膜的功能特性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液泡膜也是一种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答案:D第35页/共45页7.(2009浙江高考)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第36页/共45页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解析:本题创设新情境,以实验形式考查考生对细胞膜流动性的理解以及实验分析能力。依题意,细胞膜表面荧光斑点的分布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C第37页/共45页8(2008江苏高考)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则下列细胞的功能受影响最大的是()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水C神经细胞吸收K D肺泡细胞吸收氧气解析:本题以线粒体的功能的相关知识为背景考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源物质ATP,四个选项中只有神经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故答案为C。答案:C第38页/共45页9(2008广东高考)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第39页/共45页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中被动运输的两种方式。甲物质的运输依赖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的协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无蛋白的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运输情况不受影响,其运输不会被促进也不会被抑制。乙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协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无蛋白的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会因缺少载体而使运输被抑制。答案:D第40页/共45页10(2010浙江高考)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写出实验思路,设计记录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的表格,并填入相应内容。材料与用具:兔红细胞稀释液、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显微镜等。(要求:答题时对NaCl溶液的具体配制、对观察装片的具体制作不作要求)第41页/共45页(1)实验思路:(2)设计一张表格,并将预期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填入该表中。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意在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实验目的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所以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因变量是红细胞的形态变化。第42页/共45页答案:(1)配制质量分数由低到1.5%的NaCl溶液,分别等量加入各支试管中。向上述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兔红细胞稀释液,放置一定时间。取兔红细胞稀释液和上述试管中的红细胞稀释液制作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红细胞形态的变化。(2)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兔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第43页/共45页课 时 训 练第44页/共45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5页/共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