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8篇).docx

    • 资源ID:80176650       资源大小:34.20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8篇).docx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8篇)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的形成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感知一亿的大小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教具: 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们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猜想一下,这节课上一节实践课:一亿有多大活动设计(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阶段一:确立问题 设计方案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 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确立研究的问题。 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 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 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 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一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定活动方案。 (1)活动步骤。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 阶段二:动手实践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 程补充记录在记 猜想一亿有多大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叙说所要研究的课题 学生研究一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分别测量100张纸和1000张纸的高度。 各小组交流实验方案的环节 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 阶段三: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阶段四:表达交流 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 活动小结。 a 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b 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三、小节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写一篇数学日记。 验证猜想。推出一万张纸和一亿张纸的高度。 交流感受,进行评价 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感受,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习惯。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二 第3单元角的度量 第4课时画角 【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例3。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画指定度数角的方法。 难点:对准相应的刻度画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用一副三角尺画出下面的角,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30° 90° 2、你能画出任意度数的角吗? 教师引出课题。 (板书:画角) 二、自主探究 教学例3。出示例3。 1、怎样画一个60°的角?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相互发表意见,并动手试一试。 指名说一说画角的方法、步骤。 2、用课件演示画角的方法和步骤,师生共同归纳: 板书: (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一点,再画一条射线。 (4)让学生试着画出60°的角。 想一想:量角器上两处都标了60°,这个点应点在哪里呢?为什么? 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脑筋想一想,并相互交流。使学生明确:如果与量角器0°刻度线重合的那条边向右就在内圈60°刻度处点上点;如果是向左,就在外圈60°刻度处点上点。 3、画一个100°的角。 指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独立画一画,然后集体订正。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43页“做一做”第2题。 先让学生用量角器画出这些角,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比一比谁画得好。 2、教材“练习七”第5题。 先量一量1和2有多大,把角的度数写在角上,再用量角器画出与1和2同样大的角。画完后,同桌互相验证,看谁画得标准。 3、教材“练习七”第6题。 小组内议一议,再说一说这些角用三角尺怎样画的。教师归纳,再让学生独立拼一拼、画一画,然后用量角器检验。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本领? 【教学反思】: 让学生通过自学,动手操作,主动去发现找到画角的方法,进一步巩固了角的有关知识,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能力。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包括结绳计事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 2、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正确使用存储运算键。 【教学策略】 1、计算工具的介绍可以结合第25页的阅读材料进行,使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2、算盘的介绍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教育因素,学生可事先查阅资料,介绍算盘的发展过程和曾经广泛使用、对亚洲国家的影响等辉煌历史。 3、介绍电子计算器时,重点在向学生介绍常用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时,可利用学生手中的计算器,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各个功能键的作用。在弄清如何计算,和存储键如何使用等重难点时可运用电脑课件进行实际的演示。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数学课。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计算工具。(板书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计算工具 你都知道哪些计算的工具?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可能会答:计算器、算盘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通过预习,查找资料。课一开始即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计算工具,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绳结、算筹等使用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计算工具发展的过程。 1、远古计数: 师: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都非常丰富,但有关计算工具的知识还远不止这些,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什么来计数?(板书:远古计数) 生回忆: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 2、算筹: 师:这种方法只能计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计数级是什么事情,人们开始想一些新的办法来计数。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出示课件) (板书:算筹) 师:介绍算筹:我国古代人用算筹计算。算筹是用根木棍或竹子制成。在多媒体白板上展示。算筹是如何用来计数的。有数位,哪一位表示几就用小棍来表示。一个竖棍就是,二个就是,五个就用一个横棍来表示空格表示零。 3、算盘: 师: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出示实物。 展示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下面每颗珠子表示1。一档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为我国古代是15进制。现在是满十进一。所以算盘后来游船到日本、朝鲜等国。进行了改进。就是老师手里的这个算盘。上面是1颗珠子。一档表示多少?一档表示10。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 4、计算器: 师:我们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哪一个? 生:计算器。 师:你在哪里见过计算器? 生可能回答:菜市场、早市计算菜的价钱。超市计算物品的价钱。(学生介绍) 师:拿出你手中的计算器,同学们可以互相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器各部相同?因为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所以有科学专用的计算器,有最简洁的计算器但他们的功能都大致相同。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手中的计算器,让学生对计算器的大小、模样、作用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具体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础。并引起探索的兴趣。 5、电子计算机: 师:接下来科技又向前推进,人们又发明了什么? 生:电脑。微机。 师:电子计算机。(出示课件) 生看课件: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 师: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计算工具会更加先进。就等着在座的各位,你们这一代人去实现。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演变史,认识算筹、各种算盘,了解算盘计数,让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课件的展示快捷,而且本身它就是电子计算机,展示现代科技的发达。并引导学生,科技不会停滞,未来更先进的计算工具就等着你去发现,发明。 三、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 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使用计算器。拿出你们的计算器。你认识哪些功能键?他们都是干什么的?自己按按试试,琢磨琢磨。 生摸索,尝试各个键子的作用,发现了就说出来。 师根据学生的发现,引导全体学生学习。跟着老师的指示尝试。 师:还有date表示日期,老师刚才听见有的计算器有声音,你知道如何去掉音乐和声音吗?自己琢磨琢磨。 师:电脑展示各个功能键的名称。边出示,边讲解。 师:现在我们就来用你手中的计算器进行计算。尝试一道加法:4468+1792= 生进行操作。然后说出结果,并说明输入过程。先输入4468,再输入加号,输入1792,再输入等号。 结果就出现了。(师可用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计算过程。) 师:尝试减法、乘法、除法和小数计算。32010-8925=126×39312÷8= 6.34-4.7= 生进行操作,输入数据,并说出计算结果。 师:计算综合算式。复习运算顺序。当计算6396÷(520-438)时,怎么办? 生讨论方法。可以用纸记录下来,再接着算。可以 师:我们来学习存储运算键的使用。M+表示存储数据,m-表示删除数据,mr表示提取数据。我们来尝试一下。输入520-438,算出结果,输入m+进行存储,然后输入6396÷,再输入mr进行提取,输入等号。 师:重新演示一遍,以巩固。出示一道题目,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并找一名同学到电脑上来演示。边演示边讲解过程。 设计意图:认识计算器,我选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主了解计算器各个功能键的作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探究计算规律,尤其是存储功能键的使用更是有趣又有难度。既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学生对待计算器的正确态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四、练习应用: 师:看来同学们都会使用计算器,那我们就借助计算器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1、闯关游戏: (游戏规则:1、以小组为单位,共闯两关,两关都过即为获胜。2、每关开始以老师口令为准。) 2、寻找方法速算: 25×4×8=13897×16×0=99+199=155555÷5= 五、拓展延伸: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计算工具,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的知识?课下同学们可以到网页中继续去了解计算器的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1、远古计数 2、筹算 3、算盘 4、计算器:m+存储m-删除mr提取 5、计算机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三篇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1516页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线与角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帮助学生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并会用字母表示。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面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处理: 直线、射线、线段这些都是比较抽象的平面图形,个别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还不曾深入了解,鉴于学生的思维依赖于直观形象的特点,我充分运用教具,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共同活动中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学生活动为主要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边设疑边探索;边实验边总结,最后由学生在探究中感悟到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线段。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准备: 每小组准备一对带线的盒子(即一根长长的线由两头向中间缠起,然后将两团先分别放在两个封闭的盒子里,)、剪刀、手电筒、尺。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 师:“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那些线?”(直线、线段、射线,还有学生回答为毛线、白线等等) 师:同学们回答得不错,但毛线和白线是一种生活中的实物,而直线、射线、线段是将生活中的线抽象出来的一种表达形式。今天我们就具体来研究它们。 板书:直线 射线 线段 【设计意图: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连接点,使学生的原认知结构对新知的学习具有某种“召唤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 二、实验验证 探索真理 (一)分组活动 活动1:(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 1、选两名学生每人拿一个盒子分别向两边拉,但要保证线是直的,要求四名学生认真观察整个过程。 2、汇报观察到的结果 生:我发现盒里的线怎么拉也拉不完。 生:我发现线是直的。 生:我想我继续拉一定会到头。 师:根据观察到的这些你们认为它属于你们说的哪种线呢?(有的说直线、有的说是射线) 师:它是直线,今天我只拿来直线的一部分让大家观察。一会你们就会知道他为什么不是射线了。 师:你们观察到直线具有什么特点呢? 生:两端都可以不停的拉长。 师:能用一个词来表达吗? 生:直线是无限延长的。 教师板书直线的特点:直直的、无限延长 活动2 1、师:请同学们用剪刀将这根线剪断,然后一名学生将线头固定不动,另一生将线继续拉长。共同观察其特点。 2、汇报观察到的结果 生:我发现只有一段可以拉长。 生:这一端也是可以无限延长,另一端固定不动的。 生:这条线也是直的。 生:固定不动的那一端是端点。 师:哪是它的端点呢?用手指一指。 生:那个线头就是 教师板书:一个端点、直直的、一端可无限延长 活动3 师:请同学们用剪刀将这根线的另一端剪断,然后两名学生再向两端拉。共同观察其特点。 汇报观察到的结果 生:线的两头不能延长了。 生:它有两个端点。 生:它也是直直的。 教师板书:直直的、两个端点 【设计意图:合理的设计实验过程,创造良好的探究情境,能引出学生探究心理,迅速集中注意力,使其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积极探索思考。在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思考、探索,使学生感到自己就象科学家那样在实验、探索中去发现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科学的研究方法、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手势表示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手势表示三种线的特点。 学生表示的方法为:直线两手相向向水平方向不停运动,射线一手固定,另一只手水平方向运动,线段两手相向向水平方向运动,然后停止运动。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的理解。】 (三)介绍线的读法 三、联系生活 实践应用 1、寻找生活中有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实体。 生:太阳光线是射线。 生:视线是线段。 生:我觉得视线就像手电筒发出的光线一样,是射线。 师:如果从人的眼睛到所看到的物体,你认为这一段视线是什么?(线段) 生:火车道是直线。我的课桌的边是线段。 生: 2、完成书中画一画、练一练中的内容。 【设计意图:实际应用充分体现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数学修养。】 四、总结 谁想当小老师,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自己的总结即起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五、评价 说一说老师今天的表现怎样?再说说你的表现怎样?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下节课哪方面你会表现的更好! 【设计意图:通过课时的总结评价可以使大家及时地认识自己,找到优点和不足;同时也能使大家取长补短,共同勉励,共同进步。】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 1、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认认识算盘,了解 算盘的结构,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会利 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千以内的数。 2、 通过在算盘上拨珠记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让学 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会利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千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理解1个上珠表示5。 教学具准备: 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1、在计数器上指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2、读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308、1000、256、760 3.介绍 算盘的历史: 教师:在生活中还有一种计算工具-算 盘,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留传到现在。所以算盘的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 美国、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和 地区。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算盘。 【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算盘,了解算盘的产生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课题:算盘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 了解算盘的构成: 教师介绍算盘各部分名称。 学生结合课件记忆。 教师手指算盘的各部位。 学生说出名称。 介绍算盘珠子的作用。 教师:算盘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数数和计数,下面的一个珠子表示1,上面的一个珠子表示5。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研究算盘的各部分名称,及其算盘珠子的作用。 2教学用算盘计数的方法。 确定数位。 教师:用算盘表示数的时候,首先要选择一个档作为个位。 提问:请你看看这两个小朋友把哪个档作为个位?十位、百位在哪?请你指一指。 在算盘上表示一位数。 活 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1、5、6、9。 提问:怎样在算盘上拨出5?怎样拨出9? 在算盘上表示两位数。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10。 提问:你是怎样表示的?个位 上为什么不拨珠子? 教师:个位是0 ,在算盘的个位上就不拨珠子。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27、30、65、99。 提问:你是怎样拨的? 在算盘上表示三位数。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100。 提问:怎样表示? 活动:请你拨出254、180、309、600。 提问:1 80、309怎样表示? 教师小结:拨数要从高位起,哪一位上是几就拨几 ,如果这一位上是 0,就用空挡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在算盘上拨珠记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拓展延伸 1、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 364、620、805、700、951、519 2、把相同的数圈起来。 3、你知道吗? 比较中国和日本算盘有什么不同? (四)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是学习,你有哪些 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且教学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围绕教学时侧重点让学生掌握含有几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不足之处: 一、运算顺序没掌握好 1、没有括号的运算,部分学生没有审题,直接从左往右一次计算,如:190-805+55 变成先算减再算除最后算加。 2、对于有括号的运算,如:6(6010+120)学生第一步先算括号里的除后直接把括号去掉,算660+120。 二、问题没解决好 学生往往会有粗枝大叶的毛病,有两个问题的题目做成一个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时分步会做,列综合算式却做不好。 三、探其原因 本人认为学生之所以出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做不好的情况,可能与教材的编材体系有关。新教材将四则混合运算与解决问题融合在一起,删掉了一部分例题,仅用了6个例题来编排。而在旧教材这部分知识是分成两个部分一次循序渐进的,层次清晰,条理清楚,学生较易接受。 四、对策 今后教学应让学生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并且弄清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时加强对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并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如何将分步列式变成综合列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六 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在经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才能完成。只有学生本人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但在不少学校里,我们仍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尽管像容器、接收器一样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全盘接收,可到面临实际应用时,却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这种高分低能型人才现象清楚告诉我们当今的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尤其要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摆在首位。我班是创新教学改革实验班,因此我在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一课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案例描述 一、学前准备。 同学们格外有精神,老师可带劲呢! 1、 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因数末尾有0) 出示:6050 24020 师:你是怎么口算的? 生1: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生2:把0抹掉后再相乘,抹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生3: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生1,生3合起来就是我们口算的方法(板书口算方法)你能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吗? 2、 学生尝试笔算并板演。 3、 小组讨论: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和口算方法一样吗? 生1:一样。 生2:都可以先把0前面数的相乘。 生3: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 生4:只是把横式写成了竖式 二、巧用知识迁移,自主构建新知。 师:你能运用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1、 出示材料,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师:读材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特快列车比普通列车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生2:普通列车每小时比特快列车少行多少千米? 生3:特快列车3小时可行多小千米,半小时呢? 学生思维活跃,学生踊跃举手,出现课堂的高潮。 师:让老师提一个问题吧,你看老师提的问题中包含几个问题? (1)出示问题:它们30小时各行了多少千米?(生1:包含2个问题;生2:因为它有各字)板书子问题:特快列车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普通列车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2)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算式。 (3)观察这两道算式的因数有什么特点?(生:第一道算式因数末尾有0,第二道算式因数中间有0,板书因数中间有0) (4)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分组完成笔算,笔算时务必做到快、静、齐。(见图1) 针对第一二组的提问:3为什么和6对齐?积末尾的2个0是怎么得来的? 针对第三四组的提问:3为什么和6对齐?十位3和十位0相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 生1:十位上的3须和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相乘。 生2:如果你省略不写,积就会少一位数,积变小了。 明明300,百位上却写1,为什么? 生:进了位要加到来。 2、 请你说一说红色得数是怎么得来的?(见图2) 同学们这么聪明,我们就来练一练。 78054 20840 107130 三、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师: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数学王国遨游吧! 1、 第一关:首先来到的是数学门诊部,请你当医生哦。 (1)计算85106时,十位8和十位0相乘这一步,积反正得0可以省略不写。( ) (2)计算22516时,积的末尾没有0。( ) (3)650402600 ( ) 先让学生判断(2)(3)格外小心,学生在思维定势影响下,就会负迁移。 师:当完了医生,我们再去哪里呢? 2、 第二关:选择超市。 (1)400520最简便的写法是( )(见图3) (2)两位数与三位数最小的积是( ) A、100000 B、10000 C、1000 (3)5600乘50,积的末尾有( )个0。 A、3 B、4 C、5 (4)50840,它们的积是( ) A、2320 B、20320 C、20xx 先让学生去猜想,再笔算验证。 师:大家表现得真不错,我们继续前进吧! 3、 第三关:设计广场,请你当小小设计师。 ( )( )2400 这里学生的兴趣高涨,个个争当设计师。 师:完成了数学王国的旅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师生小结,畅谈收获。 案例分析 这是我校创新教学改革示范课,得到了一致地好评,关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 既然教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为什么没有从一般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中引入? 2、 为什么出示材料是书中的例题却当作练习讲?书中的例题是已经提出问题的,而本节课却让学生自主提问题,学生问题基础上筛选出例题中的问题? 3、 为什么这节课改示范课中学生能全员参与、全神贯注呢? 回顾这节课,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巧用知识迁移,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知识迁移属于心理学范畴,它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牢固掌握已学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去分析、探讨相似内容的知识,即用已知来探讨未知。本节课并没有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而从口算乘法迁移到笔算乘法,小组讨论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进行类比,把过去遇到的知识技能用到将来可能遇到的情景中去,关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是课新程理念最好的体现。 二、对知识由理解向表达的迁移。 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表达是语文学科中的事,与数学无关。其实不然,理解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而表达则是掌握知识情况的标志。对知识和技能来说,理解知识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首要条件和前提,而对知识、技能的表达则是人们是否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的一种重要标志。任何人都不会否认这样的事实:如果一个人不能将知识表达出来,是不能算是对知识已经理解和掌握的,尽管对知识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本课并没有直接出示例题中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提问题,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较好的解决了许多学生似懂非懂、思路不清晰的问题。 三、由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迁移。 数学活动有三个层面:直观感知层面、认识理解层面、结合生活综合运用层面。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知识,而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在于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在综合运用层面,本课创设了数学王国的情境,以数学王国为主线,让学生经历了数学门诊、选择超市、设计广场三个画面,课堂的趣味性浓了,实现了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迁移。尤其是设计广场这一环节,真的是波澜起伏,孩子们通过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师生间情感体验的迁移。 新课程提倡建立多元化、共同参与的激励性评价模式。上课一开始,一句话的课前组织教学,同学们格外有精神,老师可带劲呢!,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未知欲,实现了师生间情感体验的迁移。 由于本节课对数学活动进行了精心设计和有效引导,巧用知识迁移,让学生真正经历了探索和发现的研究过程,学生参与到了认知的自主构建中来,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接触到了一些研究数学的方法,而且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不就是我们新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吗?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七 【教案内容】: 教材第页。 【教学要求】 使学生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能对统计结果作简单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 【重点难点】 经历统计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学样为了迎接六一节,学校鼓号队准备了精彩的表演,为了六一的表演更加完美,学校决定为鼓号队队员购买统一的服装,分为大中小号。 说明:身高为的适合穿小号,的适合穿中号,的适合穿大号。 提问:你怎样才能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 、出示队员身高记录单。 提:这里是队员们的身高记录单,要知道定购每种服装的人数各是多少,接下来应如何做? 指名:这里需要将身高分成几类?为什么? 、组织学生整理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来完成。 、提:我们刚才用的是什么方法来分类整理数据的,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根据刚才的统计情况,请同学们将数据填入第页的统计表中。 提:现在根据这张表你可以知道什么? 、回顾这题的整理过程。 我们是怎样知道每种服装各买多少套的? 小结: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根据每种服装的大小为类别,先将队员的身高进行分类,这样我拉就可以知道每种服装的人数了。 二、组织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题: (1)出示记录及统计表。 提:要想正确填写统计表,要先如何做? (2)小组合作:分类、整理数据,方法自定,并完成统计表。 (3)组织交流。 2、 完成想想做做第题: (1)同学独立完成。 (2)就统计结果,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3)介绍你知道吗? 三、布置作业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巩固横向、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难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教具: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统计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统计。 2、打开数学书看第六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二、复习知识点 1、统计 问: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 2、总复习13题 回答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练习二十一13题 根据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回答所给的问题,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三、综合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然后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60400、9024700、24950000、695200、38000200、305076000 2、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七百八十万零二十人、十五亿三千零八万零九、四亿零五十万零三。 3、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2763、327684、7459 5、估算 2973、7894、53929。 6、1)125的40倍是多少? 2)756里面有多少个18? 3)把80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多少? 4)884是34的多少倍? 7分别画一个50度、90度、135度、180度、360度的角。 8、你会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9、你会用一张长方形纸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10、解决问题 1)一只山雀5天大约吃800只害虫,30天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 2)有624人乘船游玩,每条船可坐50人,要同时出游至少需要多少只船?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综合练习试卷31

    注意事项

    本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8篇).docx)为本站会员(麒***)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