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消费电子行业细分产业分析.docx
2022年消费电子行业细分产业分析1.消费电子:估值修复,成长进击2022 年初至今,电子板块整体表现较弱,回报率处于全部长江一级分类末位水平,而 消费电子零部件子行业表现则更为欠缺,板块年初至今下跌约 33%,估值也回落至相对 底部区间。受物流、疫情影响,消费电子供应链紧张、需求疲软,行业整体出货量在高 基数下有所下滑,国内更为明显。我们认为上半年消费电子板块的大幅回调既有宏观流动性的影响也有对行业短期景气 度下降的担忧,智能手机作为消费电子板块各个公司的基本盘,在一季度的出货数据确 实较差,行业内品牌商处于去库存阶段。二季度 4、5 月份长三角及其他地区疫情管控 对行业的供需都产生较大的影响,线上以及线下部分需求受到压制,一定程度拖累了行 业去库存的步伐。延后的购机需求有望在 6 月份促销月集中释放化解部分前期库存,同 时我们也强调核心应关注下游需求的变化,库存指标只是供需动态变化的结果。我们认 为安卓等品牌出货在 6 月份以及下半年旺季有望在新机发布、消费补贴以及促销措施下 复苏回暖,扭转去年行业下半年旺季不旺局面。值得强调的是,苹果手机的全球品牌力以及高端市场竞争缺位使得苹果一季度销售数据 表现亮眼,全年自身的出货确定性仍强以及供应链韧性有保障。我们今年对苹果手机全 球销量依旧乐观,国内 4 月份苹果手机出货即便在疫情影响下也仅有个位数下滑。因此 苹果业务占比高的供应商今年基本盘依旧稳固,此外供应链公司业务的多元化以及平台 化也保证长期成长动能。2.汽车电子: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势不可挡需求端而言,当前全球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较低,行业尚处于成长早期阶段,叠加全 球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未来有望迎来快速增长。以国内汽车出货情况 为例,新能源汽车占比不断提高。从供给端来看,众多传统汽车厂以及造车新势力的入 局,行业有效供给迅速增加。以往困扰消费者的续航里程、配套设施等问题得到有效解 决,同时价格也更为经济、成本相对燃油车优势明显。不同于传统的车企,作为智能汽车的新兴玩家,苹果、特斯拉、蔚来等国内外厂商更多 的以软件定义汽车,将智能汽车作为庞大的“移动智能终端”,并且不断对软件以及系统 进行更新迭代。在产业链配套方面,电动汽车以及智能汽车由于电动化水平更高,因此 电子供应链厂商参与度或更高。新型汽车供应链中供应商与整车厂合作更为直接、密切。以往传统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专 业化分工明确,上游为半导体以及电子元件供应商,中游为 Tier1 系统集成商,下游是 整车厂。供应链垂直化分工可以降低厂商的开发成本与周期,而汽车智能化趋势下技术 迭代更快,新技术以及新厂商的进入使得供应链的缩短形成完整的闭环,供应商与整车 厂的合作更为直接、密切。3.汽车光学:智能驾驶驶入快车道,迎接量价齐升传统汽车向智能汽车升级浪潮中,智能汽车搭载摄像头未来升级路径颇似当年智能手机 多摄、高清化升级,同样是镜头使用数量以及像素的明显提升。汽车单车镜头使用量快 速增长以及规格的明显提升带动汽车镜头行业发展迎来量价齐升,视觉方案硬件单车占 用成本并不高约在几千元,因此在主机厂渗透的节奏较快,可以预见未来行业的成长性 或有换挡提速。我们认为汽车镜头行业发展与汽车自动驾驶等级相关度较强,即为了实现不同的功能汽 车需要搭载的摄像头数量和规格各异,从 L1-L5 级别自动驾驶需要的传感器数量通常是 依次递增的,根据我们的判断 L2 级别自动驾驶对镜头使用数量在 5-8 颗,L3 级别镜头 使用数量在 10 颗左右,而要做到 L4/L5 级别自动驾驶需要使用的摄像头则更多。这从 近年来发布的蔚来 ET5/ET7(11 颗摄像头)、小鹏 P7(14 颗摄像头)等智能汽车的传 感器配置可以看出。根据 Roland Berger 数据显示,2025 年各个地区虽然自动驾驶发 展节奏有所不同,但是各地区的 L2 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都在 40%-54%左右。我们本来希望根据全球自动驾驶渗透率以及不同自动驾驶级别对应的摄像头使用数量 来量化汽车镜头市场规模,但是考虑到自动驾驶渗透率不好精准预测以及同样等级下摄 像头使用数量亦会有较大差距,差距在于前视为单目或多目,侧视镜头使用数量,DMS、 carlog 镜头是否使用等诸多因素。因此我们不对市场规模进行量化测算,但是可以明确 的是汽车智能化驱动下单车镜头使用量必然是提升趋势,此处我们列出两个第三方咨询 公司数据供投资者参考。自动驾驶驱动感知类车载镜头占比提升,不同位置的车载镜头像素差距拉大。自动驾驶 对车载镜头的解析度以及探测距离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汽车镜头将从成像类镜头向 感知类镜头过度,随着自动驾驶等级的不断提升,感知类镜头占比将显著提高。汽车所 搭载的前视、环视、后视、侧视等镜头的像素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如主流的公认配置前 视使用 5/8M 像素,环视则为 2/3M 像素,相较于以往皆为 2M 以下的车载镜头像素规 格有明显提升。根据 TSR 预测数据,2021 年感知类以及成像+感知类镜头占比约 45%, 预计到 2025 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 52%。4.激光雷达:光子漫舞,方兴未艾激光雷达在高级辅助驾驶、无人驾驶的必要性已成为共识。仅依靠摄像头与毫米波雷达 的自动驾驶方案,强调使用深度学习等算法实现环境感知,对硬件要求较低,因此成本 优势明显。但视觉方案有其局限性容易受到特殊环境的影响导致误判或延迟,因此在高 等级自动驾驶上必须融入新的感知硬件。将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等 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具有更好的硬件性能冗余以及更高的安全保障,其将激光雷达精度高、 测距远的特点与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的成本优势相结合,有利于加快未来自动驾驶的 普及。在当前自动驾驶等级由 L2 逐步向 L3-L5 跨越的时间点,多款车型均搭载激光雷 达,激光雷达的必要性已成为行业内各大主机厂的共识。自动驾驶助力激光雷达市场快速成长。以往激光雷达多用于测绘以及工业方面,伴随着 自动驾驶的普及以及无人驾驶汽车的渗透率提升,叠加激光雷达成本下探,未来大量汽 车将搭载激光雷达。根据 Yole 数据,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有望从 2020 年的 17.66 亿美元 增长至 2026 年的 57.18 亿美元,复合增速超过 20%,其中用于 ADAS 领域的激光雷达 市场规模有望从 0.26 亿美元,增长至 2026 年的 23 亿美元,复合增速超过 90%。激光雷达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技术路径尚未统一,当前主要以机械式、MEMS(混合 固态)、Flash(纯固态)为主,出于车规级要求以及小型化、低成本的考量,未来混合 固态以及固态激光雷达或成主流。全球来看激光雷达玩家众多,其中机械式典型玩家包 括:禾赛、Velodyne、速腾等;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典型玩家如 MEMS 技术方案的速腾、 Innoviz,转镜式技术方案的法雷奥、大疆、Luminar 等;纯固态的主要厂商则是 Quanergy、 Ibeo 等。车载连接器&线束:增量空间下的格局重塑汽车电动化以及智能化发展趋势下,汽车连接器&线束也随之迎来规格升级。电动化趋 势下整车中的“三电系统”需要大量使用高压连接器&线束,整车平台高压化以及快充 的推广意味着相应连接器&线束在耐高压、耐热、防屏蔽等性能方面需要满足更高的要 求,价值量会有明显提升。而另一方面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发展趋势下也会催生大量高 速连接器&线束的需求,高级别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的数据传输量以及速率相较于传统 车大幅增加。若按照单车线束 2,000 元的价值量测算,2020 年国内汽车线束市场规模约 500 亿元, 其中连接器价值量占比约 40%-50%,估计市场规模在 200 亿元左右,当然高端车型以 及新能源车的单车价值量或更高。我们估计,新能源汽车使用高压线束的单车价值量或 接近 2,500 元,单车高压连接器或 1,500 元/车,而高速连接器单车价值量有望到 1,000 元/车,未来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线束成长空间巨大。预计到 2025 年,我国汽车连接器 市场规模将超过 44 亿美元,全球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接近 194 亿美元。5.VR/AR:元宇宙时代的智能终端元宇宙作为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可提供游戏、购物、社交、教育等诸多沉 浸式体验,现在主流的观点普遍认为元宇宙将是包含多种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元宇宙 中用户的沉浸式体验以及交互升级的需求,决定了未来在用户端 VR/AR 设备将成为元 宇宙的重要接入口。类比 PC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形态的变化,元宇宙时代下 VR/AR 设备出货或 是十亿量级。回顾互联网时代历次变迁,新的终端的出现也会使得用户获取信息以及生 活娱乐方式发生改变,反过来又促进终端出货量的增长,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出货 量超过 10 亿部。我们认为,长期来看元宇宙时代 VR/AR 设备有望逐步承接智能手机的 应用并开发新的应用场景,其出货量未来或将突破 10 亿级别。短期而言,VR/AR 的应用集中在游戏娱乐场景,受益于高性价比消费级 VR 设备 Quest2 的持续热销以及明年 Sony、苹果、Oculus 等诸多品牌的新品有望问世,预计今明两年 VR 行业整体出货量有望迎来高速增长,AR 出货量也有望在低基数下实现百万级的突 破。受益于国内互联网厂商加码元宇宙带来的内容生态逐步完善,Pico、大朋等国内硬 件厂商的 VR/AR 设备有望迎来高增长。6.苹果产业链:成长动能依旧充沛一季度国内受疫情的影响物流以及供应链有所影响,叠加传统淡季需求疲软,全球智能 手机销量下滑。苹果公司一季度实现逆势增长,2022Q1 苹果手机销量约 0.56 亿台, 同比增加 2.2%, iPhone13 相较于上一代产品销量有所提升,而 iPhone SE3 并未对 整体销量带来太大的促进作用。分区域看,中国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苹果整体销量, 苹果在美国、欧洲、拉美等多个区域均实现了销量的正增长。此外,苹果在全球中高端 市场的份额明显提升。我们认为,2022 年苹果产业链的核心投资逻辑在于大客户量的确定性、创新的可能性 以及自身的平台化:量的确定性:5G 换机周期下高端市场竞争缺位。2022 年作为 5G 商用早期,全球 范围内 5G 渗透率仍较低,全球庞大智能手机保有量下换机需求将逐年释放。在高 端市场原本三巨头为苹果、三星、华为,考虑到华为受限,未来在高端市场的份额 有望逐步向苹果转移,从全球以及国内高端市场份额数据来看,趋势已现。此外, 叠加 iPhone13 较为友好的定价策略以及今年推出的廉价 5G 版 SE 有望继续获得 价格敏感用户的青睐,全年 iPhone 全年销量增长值得期待。创新的可能性:光学、显示创新永不止步。我们认为,2021 年苹果新机相较于 iPhone12 在创新方面仍有所保留,更多在于优化补缺,苹果作为智能手机创新厂 商的典范,在刘海屏、摄像头、指纹识别等方面与安卓旗舰机相比还有升级空间。 未来苹果或将持续优化显示、外观、光学等模块,有望给相关供应商带来 ASP 的 显著提升以及增量机会。平台化延伸:自身持续成长的必经之路。苹果产业链公司具有技术、资金、工艺等 多方面的深厚储备,未来有望实现平台化延伸,也是企业维持自身成长的必经之路, 龙头企业将奉行行之有效的“老客户新产品”战略,从零部件向模组、从手机到智 能汽车等终端延伸,深度参与大客户的诸多终端以及产业链环节。7.智能手机:供需暂承压,改善仍可期由于疫情反复及地缘政治等问题的影响,2022 年上半年智能手机市场供需两端均受到 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供给端,4G 芯片的供应紧张导致小米、OPPO、vivo、传音等头 部公司在中低价位段市场出现了缺货的问题,也是其 2022Q1 销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之一;在需求端,由于全球通胀高企,消费者的购买力和购买意愿有所萎缩,部分新兴 市场销量下滑明显。全年来看,供需紧张的问题有望在下半年得到一定的缓解,但由于 上半年销量下滑幅度较大,全年出货量较 2021 年或仍将呈现出一定的下滑,根据 IDC 最新预测,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略降至 13.1 亿部。随着智能手机功能创新的收窄,形态上的创新开始成为各大厂商关注的重点。自 2018 年以来,折叠屏手机累计发布机型数量已经超过 20 款,尤其是 2021 年下半年以来,随 着供应链逐步成熟,新机型的数量也明显增多,国内厂商的参与程度也在加深。无论是 从下游消费的角度,还是上游厂商的角度来说,折叠屏手机都可能成为未来智能手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IDC 预测到 2025 年全球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 2700 万台以 上,Canalys 则预测到 2024 年全球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 3000 万台以上,相较 于 2021 年的销量都将有数倍的增长。随着产品的迭代和供应链的成熟,折叠屏手机的 使用体验和价格也将改善,将有效推动其渗透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