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地球的运动读图思考近日点(1月初)在冬半年,远日点(7月初在夏半年近快远慢,走过相同路程,在近日点附近所需时间短,所以冬半年时间较夏半年要短一点一、地球自转意义一一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3点)1、昼夜更替: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在自转这个要区别于昼夜的产生:昼夜产生的原因在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2、地方时一地方时的计算区时的计算三大原则:(1)时区序号=已知经度/15度余数>75度 时区序号为所得整数+1余数<5度 时区序号就为所得整数(2)时差:异区相加,同区相减(3)区时:东加西减另外,15°1h,1°4min ,14s例子:曼彻斯特城(3W)准备在下午5点(区时)向世界转播曼联队的比赛,我国在几点能看到这场比赛的转播实况?地球上有东西各12区,其中哪两个时区重合:东12区和西12区时区:伦敦一一中时区、开罗一一东2区、莫斯科一一东3区、北京一一东8区、东京一一东9区、纽约一西5区、美国太平洋时间一西8区地方时的计算每一条经线对应着一个地方时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永远是6:00或者18:00,是6:00还是18:00要看这条线是晨线还是昏线(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进入白天的就是晨线;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进入黑夜的就是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界线)(1)国际日界线与180度经线并不完全重合,是为了陆地居民日期使用的方便,绕开了大陆。所以经过180度经线日期有可能增1天,也有可能减1天,还有可能不变(2)从西_区进入东_区,+1天;从东_区进入西_区, 1天(3)地球上有两个日期一一今天和昨天分界点除了180度经线外,另外一条就是0时经线,从180度(西经方向)到0时经线为昨天:从0时经线到180度(往东经方向)为今天3、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二、地球公转的意义(5点)轨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则为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则为冬至(12月22日)夏至日接近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慢冬至日接近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快。注意:是接近不是重合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白昼的中间那条经线,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黑夜中央那条经线的地方时为0点(2)从极地看的地球图,怎么判断昼长、夜长?答:看纬线,有百分之多少在白昼部分,再用24小时×百分比。赤道与晨昏线的交点永远是6点或者18点。(极地图和侧视图都要会看)(3)a、告诉你确定时间(如夏至日),问哪个地方昼长这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则地理位置越北越长这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则地理位置越南越长b、告诉你具体地点,问什么时候昼长地点在北半球,则太阳直射点越北越长地点在南半球,则太阳直射点越南越长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a、变化规律随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3)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1)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2)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b、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1)画三线图(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图) (2)找两个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地理纬度(3)先计算纬度差,即为两纬度所夹度数(同半球大减小,异半球相加) 公式H=90°-太阳直射点与地理纬度的差再算正午太阳高度(如求在夏至日、冬至日、春秋分南京地区32°N的正午太阳高度)e、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一个地方(的纬度)越远,这个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就越小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一个地方(的纬度)越近,这个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就越大d、影子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因此,冬至日时,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夏至日时,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4、四季的形成(1)天文四季(划分依据: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夏季一年中太阳高度角最大、白昼最长的季节,北极圈极昼,南极圈极夜冬季一年中太阳高度角最小、白昼最短的季节,南极圈极昼,北极圈极昼春秋季昼夜平分,无极昼极夜现象(2)气候四季(北半球)5、五带的形成热带一有阳光直射温带一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黄赤交角越大,热带越大,寒带越大,温带越小黄赤交角越小,热带越小,寒带越小,温带越大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