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同步练习--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docx
第三节地球上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是()A.苔原群落B.草原群落C.荒漠群落D.热带雨林群落2.立体农业是指依据生物的生活特性以及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合理搭配而建立的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种植和养殖结构。下列关于立体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果树林下种植草菇形成群落的水平结构,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的能力B.果树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种类和栖息空间有关C.在果树林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条件下,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D.果树林中环境条件充裕,各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都会呈现“J”形3.下列群落中,其植物能通过调整植株间隔和根系分布最大限度减少竞争和充分利用水分的是()A.荒漠群落B.苔原群落C.草原群落D.森林群落4.下列生物不是苔原地区代表生物的是()A.北极狐B.猞猁C.旅鼠D.大猩猩5.某水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该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C.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6.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灌木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B.这种改变是群落内部优势种改变引起的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7.某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 133 hm2(1 hm2=10 000 m2),科研人员对一块0.2 hm2样地的乔木层进行多次调查,部分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所示(单位:株)。分层优势种群调查年份200020102020顶层锥栗442中间层厚壳桂107301下层云南银柴170204230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云南银柴与厚壳桂之间的关系是。(2)不同种群的分层分布形成了群落的结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3)调查该样地锥栗的种群数量(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4)据表估算该样地2010年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为株/hm2。若用该数据代表当年自然保护区内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则结果不可靠。要获得可靠的结果,应该如何取样?。二、能力提升1.下图为某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2.乔木树种馨香木兰是云南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研究人员为探究馨香木兰所在群落的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为调查馨香木兰所处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本研究中调查乔木层和灌木层时最小样方面积为5 m×5 m,而调查草本层时最小样方面积为1 m×1 m,可见设计最小样方面积的原则是 。(2)下表所示为馨香木兰所处的A、B、C 3个群落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单位:种)。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A21.535.519.5B22.523.816.25C2231.513.5由上表可知,3个群落中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在3个群落的垂直结构中,丰富度最高的是层,推测是由于其中不仅有相应的灌木种类,还含有一定数量的幼树,因而其种类和个体数都较丰富。(3)科研人员调查了3个群落中的馨香木兰的植株胸径(胸径的大小可表示植株的树龄大小),绘制结果如下图所示。研究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但需结合生物的生存环境具体分析。由图可知,馨香木兰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型。虽然现在馨香木兰有丰富的幼树,但难以进一步发育为优势种,其原因可能是幼树耐荫蔽,在茂密的常绿阔叶林下能生长良好。但随着树龄的增长,其树木对光照的需求加大,在与其他阔叶乔木的中不占优势,从而生长受阻。参考答案一、基础巩固1答案:D2答案:B解析:果树林下种植草菇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的能力;植物的分层为动物的分层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条件下,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同;在环境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由于天敌的存在,各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会呈“S”形。3答案:A4答案:D解析:大猩猩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5答案:B解析: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可能发生变化,只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6答案:B解析:该灌木群落中物种种类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不是优势种的改变所致,而是该灌木群落内的种内竞争、种子的传播等因素引起的。7答案:(1)种间竞争(2)垂直光照(3)可以(4)1 020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进行调查解析:(1)云南银柴和厚壳桂都是植物,具有种间竞争关系,主要竞争阳光、水、无机盐等资源。(2)不同种群的分层分布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3)因为锥栗数量较少,个体大,所以可以用逐个计数法调查其种群数量。(4)题表中的数据是0.2 hm2样地中的数量,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的个体数,所以2010年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约为204÷0.2=1 020(株/hm2)。要使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可靠,应随机选取若干样方调查,然后取其平均值。二、能力提升1答案:C解析:植物分层现象是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光照等环境资源,A项正确。影响植物分层的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湿度等,B项正确。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土地,有效利用光能,同时也可以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增强光合作用,但不是依据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C项错误。依据植物分层现象可以进行间作套种,以获取单位面积的最大产量,D项正确。2答案:(1)保证在最小面积内基本上能反映组成群落的物种数量情况(答案合理即可)(2)A灌木乔木(3)种群数量增长种间竞争解析:(1)用样方法对不同的物种进行调查时,采用的最小样方面积不同。设计最小样方面积的原则是保证在最小面积内基本上能反映组成群落的物种数量情况。(2)由题表可知,3个群落中的A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在3个群落的垂直结构中,丰富度最高的是灌木层,推测是由于其中不仅有相应的灌木种类,还含有一定数量的乔木幼树,因而其种类和个体数都较丰富。(3)研究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但需结合生物的生存环境具体分析。由题图可知,馨香木兰种群的幼树较多,所以其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虽然现在馨香木兰有丰富的幼树,但难以进一步发育为优势种,其原因可能是幼树耐荫蔽,在茂密的常绿阔叶林下能生长良好,但随着树龄的增长,其树木对光照的需求加大,在与其他阔叶乔木的种间竞争中不占优势,从而生长受阻。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