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回顾(概念、产业链、政策、规模等)及展望[图].docx
-
资源ID:80244311
资源大小:152.74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回顾(概念、产业链、政策、规模等)及展望[图].docx
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回顾(概念、产业链、政策、规模等)及展望图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逐渐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日益繁荣,推动了我国互联网的快速进步。根据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起源于1969年的美国阿帕网,是指将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在一起,从而称之为网络互联,而在这种技术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全球计算机网络相互接连而形成的全球性的互联网络称之为互联网。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步入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功能与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信息的时效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的加速了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按照功能分类,分为通信、社交、网上贸易、云端化服务、资源的共享化、服务对象化等六部分。互联网的功能分类名称代表性类别通信即时通讯,电邮,微信,百度HI等社交Facebook,微博,人人,QQ空间,博客,论坛,朋友圈等网上贸易网购,售票,转账汇款,工农贸易等云端化服务网盘,笔记,资源,计算等资源的共享化电子市场,门户资源,论坛资源等,媒体(视频、音乐、文档)、游戏,信息等服务对象化互联网电视直播媒体,数据以及维护服务,物联网,网络营销,流量,流量nnt等 互联网行业技术发展的快慢,以及生产规模,不仅关乎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现代化装备水平,促进科技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不断进步,我国互联网行业产业链不断完善,尤其是我国互联网+的提出,加速了我国互联网产业链的发展。我国互联网行业上游主要为光纤设备、计算机、服务终端等行业,下游主要为网络运营商、消费者等应用行业。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行业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了我国互联网产业强劲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平稳发展,完善我国互联网行业产业链,政府颁布一系列措施推动我国该行业的发展,规范市场竞争,提高我国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力。我国互联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名称发布时间发布单位主要内容关于推进网络扶贫的实施方案(2018-2020年)2018年工信部到2018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的贫困村”目标提前完成;到2020年,全国12.29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比例超过98%。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方便快捷接入高速、低成本的网络服务,保障各类网络应用基本网络需求,更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都有机会通过农村电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享受优质公共服务、实现家庭脱贫,高速宽带网络助力脱贫攻坚的能力显著增强。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2020年工信部加快5G网络建设进度。基础电信企业要进一步优化设备采购、查勘设计、工程建设等工作流程,抢抓工期,最大程度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持基础电信企业以5G独立组网(SA)为目标,控制非独立组网(NSA)建设规模,加快推进主要城市的网络建设,并向有条件的重点县镇逐步延伸覆盖。加大基站站址资源支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5年国务院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中国制造20252015年国务院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2016年国务院确定了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超前部署、北斗系统建设应用、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互联网+政务服务”、美丽中国信息化、网络扶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网上丝绸之路建设、繁荣网络文化、在线教育普惠、健康中国信息服务等12项优先行动;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国务院到2025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融合“双创”体系基本完备,融合发展新模式广泛普及,新型制造体系基本形成,制造业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升。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6年工信部到2020年,技术先进、应用繁荣、保障有力的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30%左右,加快建设数据强国,为实现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2018年工信部将IPv6相关网络基础设施及应用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纳入电信和互联网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健全完善IPv6环境下网络安全相关管理和技术要求,开展针对IPv6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通报预警等工作。各基础电信企业和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CDN)、云服务等运营企业要同步做好现有网络安全保障系统在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的升级改造,确保具备基于IPv6的安全保障能力。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 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2017年国务院到2025年,基本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不断健全并规模化推广。形成3-5个达到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体系较为健全,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备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大规模推广应用,推动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8年工信部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初步建成适用于工业互联网高可靠、广覆盖、大带宽、可定制的企业外网络基础设施,企业外网络基本具备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支持能力;形成重点行业企业内网络改造的典型模式。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及推广指南2019年工信部到2020年,形成相对完善的工业互联网网络顶层设计,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技术产业体系。一是建设满足试验和商用需求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外网标杆网络,初步建成适用于工业互联网高可靠、广覆盖、大带宽、可定制的支持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的企业外网络基础设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2019年工信部到2022年,突破一批面向工业互联网特定需求的5G关键技术,“5G+工业互联网”的产业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打造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垂直领域“5G+工业互联网”的先导应用,内网建设改造覆盖10个重点行业;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标杆、样板工程,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业应用场景;培育形成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叠加、互促共进、倍增发展的创新态势,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提出,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各行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作用,互联网与社会各领域深度结合,提升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加之政府的大力推广,推动了我国宽带用户数量的快速增加。在我国,互联网运营商主要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以及中国联通等三大基础性电信企业。2014年,我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为2.00亿户,2019年,我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增长为4.49亿户。 2014年起互联网已经深深地颠覆了人们的传统方式,引用互联网思维、创造性工作成为人们的流行观念,随着中国社会更加快节奏的实现"互联网化",人们对于互联网速的要求越来越高。2019年,我国100-1000Mbps网络使用人数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达到了85.2%,有效推动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 自互联网在我国快速发展以来,更新迭代从未停止,自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以来,各互联网企业纷纷寻觅各细分市场,城市互联网竞争白热化。随着城市互联网消费的逐渐成熟,互联网正在转型中,而互联网要想开发,只能从农村入手,目前农村对于互联网的需求日益增长,2014年,全国农村宽带用户为0.49亿户,2019年,全国农村宽带用户增长为1.35亿户,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加之我国农村人口人数众多,未来市场广阔。 2014年我国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人,2020年3月,我国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04人,用户规模不断增长,为我国互联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消费市场,有利于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 2015年,我国互联网渗透率为50.30%,2019年,我国互联网渗透率为64.50%,整体呈现增长态势。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供需规模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