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卫生管理制度通用15篇.docx
车间卫生管理制度通用15篇车间卫生管理制度1 第一章 总 则 1、为了预防、把握和消退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爱惜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平安生产,走可持续进展道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规定。 2、职业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总部监督、企业负责、分级管理,定期考核”的管理体制。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做好职业卫生工作。 3、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企业对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担当责任。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与考核负责。 4、职业卫生工作是企业平安、健康、环境(hse)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执行hse管理体系过程中,必需按本规定做好职业卫生有关工作。 5、各级工会组织应依法维护职工享有的职业卫生爱惜权利,组织实施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 6、企业对在职业卫生工作中成果突出的个人或单位赐予嘉奖。 其次章 机构与管理 1、平安生产监督委员会负责指导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分管职业卫生工作,各企业的平安(环保)部门是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主管机构。 2、内部应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网络”,负责各级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3、建立职业卫生工作例会制度。制定方案,争论工作,布置任务,通报企业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宣扬教育及劳动防护检查考核、职业卫生隐患检查及治理等状况。 4、企业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职工能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的有关待遇。 5、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所需经费(包括健康监护费、职业病诊疗康复伤残费、尘毒监测仪器设备购置费、监测费、职业卫生宣扬教育费、培训费、管理费、职业病危害治理费、职业病危害调查费、职防科研费等)应列入企业年度资金方案,专款专用,其经费支出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6、企业工会、人事、劳资、生产、技术和设备等管理部门,在其岗位责任制中应列入相关的职业卫生责任条款,关心作好职业卫生工作。 第三章 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 1、企业应加强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应建立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审批程序,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参加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 2、依据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有关工作,并按有关规定报批。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和落实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有关建议和措施,企业应同时建立相应的职业病危害评价等档案。 3、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进行职业病危害把握效果评价工作,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职业卫生验收手续,对不符合职业平安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需整改直至达标,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4、建立健全企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模拟演练,同时进行讲评并持续改进。 5、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严峻职业病危害状况和中毒事故时,应准时报告集团公司和地方主管部门,精确供应有关状况,并协作做好救援抢救及调查工作。 6、做好防尘、毒、射线、噪声以及防氮气窒息等防护设施的管理、使用、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未经主管部门允许,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企业应依据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具体状况,为职工供应有效的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企业应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账。 7、企业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亦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8、对可能造成职业病或职业中毒的作业环境、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或扩大的职业卫生隐患,应纳入企业平安隐患治理方案,并由各单位职业平安卫生管理部门牵头负责整改。 第四章 劳动用工及职业健康检查管理 1、企业在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或工作内容变更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后果、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等内容照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企业违反此规定,职工有权拒签劳动合同,企业不得解除终止原劳动合同。 2、企业全部员工都有维护本单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责任和义务,发觉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可疑状况,应准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报告,对违反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害身体健康的行为应提出批判、制止和检举,并有权提出整改看法和建议。 3、企业不得因员工依法行使职业卫生正值权利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4、企业应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退休职业健康检查,以及特殊作业体检。企业不得支配未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不得支配有职业禁忌症者从事禁忌的工作。 5、 企业人事部门应依据新聘请及调换工种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以及职防部门鉴定看法支配其相应工作。 6、 对职业健康检查中查出的职业病禁忌症以及疑似职业病者,患者所在企业应依据职防机构提出的处理看法,支配其调离原有害作业岗位、治疗、诊断等,并进行观看。 7、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按规定建立健全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依据国家规定的保存期限妥当保存。档案内容应包括员工的职业史、既往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个人健康资料、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8、对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患病或者可能患病急性职业病危害的职工应准时组织救治或医学观看,并记入个人健康监护档案。 9、体检中若发觉群体反应,并与接触有毒有害因素有关时,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准时组织对生产作业场所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防治措施。 10、全部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看法,均需照实记入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并由职防部门自体检结束之日起一个月内,反馈给有关单位并通知体检者本人。 11、企业应严格执行女工劳动爱惜法规条例,准时支配女工健康体检。支配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和照看女工生理特点,不得支配女工从事特别繁重或有害妇女生理机能的工作;不得支配孕期、哺乳期(婴儿一周岁内)女工从事对本人、胎儿或婴儿有危害的作业;不得支配生育期女工从事有可能引起不孕症或妇女生殖机能障碍的有毒作业。 第五章 作业场所管理 1、车间应建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考核制度。定期对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向员工公布。 2、应加强对工艺设备的管理,对易产生泄漏的设备、管线、阀门等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杜绝或削减跑、冒、滴、漏。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可能产生严峻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3、对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刻实行措施,加强现场作业防护,提出整改方案,乐观进行治理。对严峻超标且危害严峻又不能准时整改的生产场所,必需停止生产运行,实行补救措施,把握和削减职业病危害。 4、要在可能产生严峻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阐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 5、要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识、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同时做好定期检查和记录。 6、生产岗位职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时,必需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严禁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试剂和仪器设备,严禁用有毒有害溶剂洗手和冲洗作业场所。 7、加强对检修理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对存在严峻职业危害的生产装置,在制定停车检修方案时,应有职防人员参与,提出对尘、毒、噪声、射线等的防护措施,确定检修理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范围和要点。对存在严峻职业危害的装置检修理现场应严格设置防护标志,应有相关人员做好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工作。 8、要加强检修理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现场冲洗设施完好状况的检查。 9、对担当检修理的特殊工种(放射、电焊、高空作业等)人员,必要时需组织检修理前体检,发觉健康状况不适者,应立刻通知不得从事该项工作,避开职业损害。 10、要加强检修理现场尘毒检测监控工作。企业应依据检修理现场状况与职防部门联系检测事宜,随时把握现场尘毒浓度,准时做好防护工作。 11、做好检修理后开工前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防护效果鉴定工作,重点对检修理后的放射源防护装置、防尘防毒防噪声卫生设施的整改等状况进行系统检查确认,削减开车运行时的意外职业损害。 12、企业应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状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得上岗作业。 第六章 职业病诊断与管理 1、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工作由企业统一管理。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由企业和当事人照实供应有关职业卫生状况,按法定程序取得职业病诊断、鉴定的有关资料。 2、企业要加强对职业病病人的管理,实行职业病病人登记报告管理制度,发觉职业病病人时,要按有关规定向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集团公司平安环保局等报告。 3、企业应支配职业病患者进行医疗和疗养。对在医疗后被确认为不宜连续在原岗位作业或工作的,由职防部门提出调整岗位看法后,由有关部门和单位按有关规定办理。 4、 职业病患者的诊疗、康复和复查等费用以及伤残后有关待遇和社会保障,应依照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5、对疑似职业病的职工应准时进行诊断,在其诊断或者医学观看期间的费用按职业病待遇办理,同时在此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七章 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 1、车间会应定期争论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各级领导和岗位职工都必需生疏本岗位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职责,把握本岗位及管理范围内职业病危害状况、治理状况和预防措施。 2、 企业主管部门要组织对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卫生专业学问与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工作。结合生产实际,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学习,举办专题培训班和学习讲座,提高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3、企业要对全体职工进行职业病防治的法规教育和基础学问培训与考核。要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的职业病防治法规、条例及中国石化的规章制度,树立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意识。班组每季度在平安活动中支配一次职业卫生学问学习活动,并做好记录。 4、生产岗位管理和作业人员必需把握并能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把握生产现场中毒自救互救基本学问和基本技能,开展相应的演练活动。 5、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职工必需接受上岗前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规教育、岗位劳动爱惜学问教育及防护用具使用方法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6、企业要做好生产检修理前的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结合检修理过程中会产生和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可能发生的急性中毒事故,重点把握自我防护要点和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状况下的紧急处理措施。 车间卫生管理制度2 1目的 为加强车间卫生管理制度,促进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依据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制度,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车间现场卫生管理、车间设备工器具卫生管理及车间员工个人卫生管理三个方面工作。 3职责 3.1生产部主管(副主管)及车间主任负责监督车间卫生工作实施状况。 3.2品控员及卫生员负责对各班组做好监督及考核记录,人力资源部及稽核组负责考评工作。 3.3车间员工按要求做好分担区域清洁卫生工作。 4车间现场卫生管理 4.1地面清洁不打滑,无垃圾,无污迹,无大面积积水,无死角。 4.2墙壁(角)及立柱清洁无污染,无蜘蛛网,无死角,如有破损准时修补。 4.3门窗光明净净,无积灰,无污迹,无蜘蛛网。 4.4照明灯具及灭蚊灯保持清洁,无灰尘积压(位置在4米以上的灯具适度清洁)。 4.5地沟保持清洁卫生、无污迹、排水通畅,无堵塞现象,地沟盖封盖完好。 4.6全部纱窗及对外的孔、通道关闭完好,防止蚊虫、蝇进入车间,如有破损准时修补更换,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打开纱窗,窗户在白班下班后或夜班时应关好锁好。洁净区域车间发觉苍蝇、昆虫、蚊子或果蝇等应立刻停工进行捕杀,之后再连续生产。 4.7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包装袋、包装纸、包装箱、绳、废瓶(坯)、废盖、烂果肉、果皮、果核等等,生产过程中可指定位置分类摆放整齐,定时清理,至下班时清理干净,不留死角。 4.8全部设备(包含案面等工器具)与地面之间的空隙内及周边不得存在瓶(坯)碎玻璃,油污及其他垃圾,设备(包含案面等工器具)在工作结束后不得残留果肉、果屑等。 4.9工作时尽量避开原料落地,落地原料必需准时清扫妥当处理(如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确认无食品危害再使用等)。 4.10勿面对食品原料,生产器具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以免污染食品。 4.11车间空气消毒每天用500ppmNaClO喷洒1次。 4.12塑料筐、台案、推车、杀菌篮、瓶垛、产品垛、包装物、原料果等等,在存放或使用中须保持整齐划一,横看成行,竖看成列;包装物、产成品、原料果还应在离地10cm以上,隔墙30cm以上。 4.13全部原、辅料及包装瓶等必需由指定物料口进入车间。 5设备、工器具卫生管理 5.1不同车间因清洁要求不同,所用的塑料筐、推车等工器具应分别整齐摆放在各自车间,不能混用混放。盛放干净物料、废料、可使用玻璃瓶、报废玻璃瓶的塑料筐应使用颜色或其他标志加以区分,不能混用,以免造成食品危害。 5.2可正常使用的塑料筐及不锈钢盆(桶)等在存放或使用时,下面应加其他颜色的垫底筐或不锈钢架。 5.3车间不使用的设备、工器具及其他杂物,包括安装或修理工作结束后的"遗留物品(工具及拆卸物等)准时清运走。日常设备维护用的机油、机布、工具等应整齐摆放在指定位置,不得任凭乱放或放在机器设备上。 5.4全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得存在油污、灰尘、结垢现象。检查、修理、拆卸进行清洁时,不得污染食品。 5.5工作台、操作工具、容器、电子秤、物品架表面在使用后均应清洁后擦拭干净,特别是台案的棱角部位及地脚部位,电子秤的底盘及缝隙部位、小推车的车轮部位应加强清洁。 5.6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工器具,如菜刀、菜板、筷子、漏子、水舀、小钢桶(盆)等在下班后先刷洗干净,再用82以上的热水消毒10分钟以上。 5.7清洁工具使用后清洁干净,然后按指定位置摆放。 6车间员工个人卫生管理 6.1全部员工须经指定员工通道进出车间,不许走物流通道。清洁区员工与一般作业区员不许串岗:如精加工车间与杀菌车间不能相互窜岗;饮料包装车间与灌装车间不能相互窜岗;果浆线投料车间与灌装车间不能相互窜岗等。 6.2.进入洁净工作区的员工必需更换洁净的工作服、工帽、工鞋及口罩。 6.3工作服应衣扣整齐,工作帽应能达到将头发全部掩盖的目的,口罩也应佩戴标准。 6.4工作服及里面的衣服上不能有小的装饰物,工作服的口袋内不能存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防止落入产品及设备中。 6.5男士不能留长发,不留长胡须,女士不化浓妆,不喷香水,不涂指甲、口红等。 6.6进入工作区域内的工作人员不得佩戴手表、戒指、项链、耳环,不留长指甲等并且不行在工作帽上佩戴装饰物。 6.7进入工作区的员工按卫生规范要求洗手:清水洗手液清水消毒液清水烘手,洗手的同时包含清洁指甲。 6.8工作服、帽、鞋不能穿诞生产区域,需外出时应更换自己的服装。 6.9上厕所、处理被污染的物品及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后必需按卫生规范要求洗手、消毒。 6.10不允许在工作区里随地吐痰、挖鼻孔、掏耳朵、剔牙、抓头等,咳嗽和打喷嚏时应当背对生产线并用卫生纸掩住口鼻,然后彻底洗手消毒。 6.11生产人员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杂物带入生产车间。工作结束后不允许将围裙、手套等个人物品放在车间内。 6.12不允许在车间内吃药、吃食品、喝水(饮料)等。 6.13严禁用脚踩、踏成品物料,严禁坐在成品及包装物品上。 7检查与考评 各车间主任在本部门主管领导下监督全体员工(含修理、电气)认真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各品控员、卫生员准时做好监督工作和相关记录;人力资源部及稽核组依据记录及不定期抽查结果对生产部的执行工作进行监督考评(同时对品控部的监督工作进行考评)。消逝不合格由车间主任(或直接上级领导)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每项次乐捐额:直接责任人10元,车间主任(或直接上级领导)20元,生产主管(副主管)20元;落实不到直接责任人的乐捐额同时由车间主任(或直接上级领导)担当。 8其他 如违反本规定中的某些条款与20xx年12月11日下发的通知中相关规定基本相同,其乐捐额按20xx年12月11日下发的通知执行。 对于未在上述规定中体现的某些不良行为也会对食品生产降低品质或造成危害,具有显而易见、众所周知、不言而喻的性质,品控员及监督部门有义务、有权力对相关当事人及责任人进行指导、开具不符合项和作出乐捐的准备。 9本规定自20xx年2月10日起实施。 车间卫生管理制度3 1、车间在上下班前准时进行紫外线杀菌45min; 2、工作服要穿戴整齐,要求工作服完全将自己的衣服遮盖无外漏现象,头发必需完全束于帽子之内,不得有头发外漏现象; 3、职工手部按洗手消毒程序要求,清洗干净烘干后准时以75%酒精消毒; 4、操作工人进入车问必需通过风淋门进入包装车间; 5、车间全部的容器具及设备设施用后准时以75%酒精消毒处理,全部的容器具不得摆放在地面; 6、在过程中如有手部不适或出汗等现象,按要求必需重复进行清洗消毒; 7、摆粒子的工人按要求摆放大小均匀,颜色全都,无焦糊现象的粒子; 8、摆粒子员工首先要对摆放好的粒子进行自检,发觉不符合要求的准时清理,机器操作者工作中检查包装袋的文字图案及密封状况,发觉问题准时订正; 9、打包装工人也应对包装袋的状况进行检查,发觉不符合准时清理; 10、车间负责人每日对本车间状况进行检查处理; 11、质量监督员每日进行循回检查,如有违反,按制度进行处理。 车间卫生管理制度4 一、目的: 为规范生产车间的现场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车间的日常卫生清理、维护和管理工作 三、管理要求: 3.1、车间卫生要求 3.1.1、每班生产结束后,必需彻底将生产设备、工器具、地面、墙壁、排水沟等打扫干净,所用物品摆放整齐,车间内不得堆放杂物,保持一个卫生、干净、洁净的"环境。生产过程中不间断随时清扫、整理。 3.1.2、车间内全部的门窗、玻璃、窗台应随时保持清洁干净,每星期彻底清扫车间卫生。 3.1.3、车间应每天用水喷洒1次,以清洁空气。 3.1.4、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带入车间,严禁在车间内吃零食、吸烟,不得随地吐痰、闲聊、打斗、大声喧哗、玩手机、翻阅书报画册。 3.1.5、车间洁净、无杂物、空气新颖、地面洁净、无积水、设备无油污、无粉尘。 3.1.6、车间内不得堆放废弃物,装溶液用的桶必需加盖。 3.1.7、工作时落地原料必需准时清扫妥当处理。 3.1.8、生产车间全部的窗必需安装纱窗,防止蚊、蝇等进入现场,纱窗如有损坏应准时修补或更换,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准打开纱窗。 3.1.9、工作中产生的垃圾,必需放入车间内的临时存放袋、箱中,每天上午、下午(下班前)二次将生产区域的垃圾清理出车间。 3.1.10、未用的原料、辅料准时清理、堆放整齐。 3.1.11、各种半成品用转运箱、输送平板及垃圾箱保持清洁。 3.1.12、产品包装(塑料包装袋、产品标签和纸板箱)保持清洁、摆放整齐。车间应做到: A、地面清洁、无灰尘、无垃圾、无污迹、无积水、无死角。 B、墙壁(角)和天花板清洁、无污染、无蛛网、无死角。 C、门窗光明净净、无积灰、无污迹、无蛛网。 D、照明灯具保持清洁,无灰尘积压。 E、桌凳保持干净,物品堆放整齐。 F、水池及地下水道清洁、排水畅通、无堵塞现象。 G、车间四周责任区内清洁、无垃圾、无烟蒂。 H、设备、线路每周进行一次日常保养,含清洁清理的内容,做到表面目视无灰尘、油渍、污渍等异物。 I、工具、容器、模具、搬运工具等按指定地点摆放整齐,并保持其清洁。 3.2、人员卫生管理的要求 3.2.1、未经允许,非生产人员一律不得私自进入车间。 3.2.2、进入车间人员(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穿戴整齐,执行三不进制度,即:“不穿工作服、不穿工作鞋、不戴工作帽一律不得进入车间”。 3.2.3、新入职的车间员工必需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体检,体检合格并经卫生学问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在职员工每年必需进行一次体检。 3.2.4、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3.2.5、着装正确,头发不外露,衣帽洁净干净,做到勤洗勤换。 车间卫生管理制度5 第一条车间主任负责对车间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片区支配给各班组承包负责,班长负责指挥、协调、监督、带领本班员工随时对自己负责区域进行日常清洁、整治;车间组织对各责任片区进行检查、评比和考核。 其次条整理清洁标准可按本规定和其他专项规定要求执行。 第三条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工作服工作鞋必需保持洁净干净,要防止交叉污染,发觉或怀疑有传染性疾病时,应准时就医。 第四条要保持操作区地面和墙壁无垃圾、无污迹,门窗无积灰、无污迹,工作凳放置在制定位置并摆放整齐,电缆沟要保持清洁。 第五条把握台无积灰,台面干净,台面上只能放置与工作有关的记录本、当班分析单和传达文件等物品,不能堆放其他物品。 第六条通讯设备、饭盒、水杯等个人工作生活用品要整理整齐,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第七条各班工具箱要保持整齐干净,公用工具要定位摆放,报废工具要准时处理,无关物品不允许放在工具箱内。 第八条污水沟要保持清洁、通畅。 第九条车间油桶要在专属的.区域内摆放整齐,好油桶、废油桶、空桶要区分放置。 第十条操作时产生的垃圾和洒落的物料当班人员交班时要清理干净,禁止推至下一班。 第十一条各槽罐、机泵、管线等设备表面干净无油污,操作中造成设备污染的要准时清理干净。 第十二条各种操作工具、运输工具、关心材料等均按指定地点整齐摆放,并保持其清洁。 第十三条未使用的工具、材料要堆放整齐,并且要与回收材料区分开。报废的材料要送到指定地点整齐存放。 车间卫生管理制度6 1、目的 为规范生产车间的现场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和生产流程卫生把握,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车间的日常卫生清理、维护和管理工作。 3、职责 3.1车间主任负责监督车间卫生工作实施状况,负责对生产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控。 3.2生产操作人员按要求做好主管区域清洁卫生工作。 3.3清洁工负责打扫区域内入口通道、洗手池、更衣室、卫生间等。 4、管理要求 4.1卫生包干制度 4.1.1车间主任负责对卫生工作进行分区承包,车间员工对自己负责区域每天进行日常清洁、整理归位,每周五进行一次彻底地清理和清洁,车间主任和办公室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4.1.2清洁标准可参照本规定及其他专项规定。整理按各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原料等车间定置规定摆放。 4.2现场卫生管理 4.2.1地面、墙面、固定物清洁 4.2.1.1地面清洁、无灰尘、无垃圾、无污迹、无积水、无死角。 4.2.1.2墙壁(角)和天花板清洁、无污染、无蛛网、无死角。 4.2.1.3门窗光明净净、无积灰、无污迹、无蛛网。 4.2.1.4照明、杀菌灯具保持清洁,无灰尘积压。 4.2.1.5桌凳保持干净,物品堆放整齐。 4.2.1.6水池及地下水道清洁、排水畅通、无堵塞现象。 4.2.1.7现场目视牌保持清洁、无污迹。 4.2.1.8楼梯通道畅通。 4.2.1.9车间四周责任区内清洁、无垃圾、无烟蒂。 4.2.1.10厕所、洗手处、换衣房保持清洁干净、地面无积集水、墙面无污迹。 4.2.2设备清洁 4.2.2.1生产设备、管道在使用前须消毒,使用后进行清洗,保持清洁。 4.2.2.2设备保持干净无油污(包括消防器材),计量器具清洁内外清洁、无污渍。 4.2.2.3不使用的设备、生产用具(包括各种计量仪器、转运设施等)应定期清洗,无污渍和异味。 4.2.2.4设备、管路每周进行一次日常保养,含清洁清理的内容,做到表面目视无灰尘、油渍、污渍等异物。 4.2.3工具、材料清洁、整理 4.2.3.1工具、容器、?器、搬运工具等按指定地点摆放整齐,并保持其清洁。 4.2.3.2操作工具、容器等在使用前后均应清洗、消毒、无污渍和异味。 4.2.3.3衡器的托底(盘)、游标及砝码在使用前、后揩拭干净。 4.2.3.4未用的原料、辅料准时清理、堆放整齐。 4.2.3.5各种半成品用转运箱、输送平板及垃圾箱保持清洁。 4.2.3.6产品包装(塑料瓶、塑料桶、产品标签和纸板箱)保持清洁、摆放整齐。 4.2.3.7卫生洁具使用前后清洗、清理,按指定位置摆放。 4.2.3.8饮用水杯保持干净,放在指定位置。 4.2.3.9文件资料摆放整齐、无杂物。 4.2.4废品、垃圾清理 4.2.4.1废弃物、残次品按指定地点存放整齐;不能放入垃圾箱的工业垃圾必需定时清理(二小时一次)。 4.2.4.2工作中产生的垃圾,必需放入车间内的临时存放袋、箱中,每天上午、下午(下班前)二次将生产区域的垃圾清理出车间。 4.3人员卫生管理 4.3.1健康检查及培训 4.3.1.1新入职车间员工必需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体检,体检合格并经过卫生学问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在职员工必需每年定期进行体检。 4.3.2个人行为规范 4.3.2.1员工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勤理发,勤剃须,勤剪指甲,勤换衣。 4.3.2.2员工工作期间不得佩戴手表、戒指、耳环等物品,不得化妆,不得喷香水。 4.3.2.3员工正确着装,头发不外露,衣帽洁净,工鞋保持干净,做到勤洗勤换。 4.3.2.4生产人员上班前,须在更衣室换穿工作服,戴工作帽;调配人员按规定着装和带好其他防护用品(如粉未生产时戴口罩),然后用洗涤液和消毒液清洗双手才能进出入生产区域。 4.3.2.5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保持工作服和双手卫生,发觉弄脏,准时清洗;到卫生间后必需重新清洗和消毒双手。 4.3.2.6车间生产人员(外来人员)进入黄色区域(调配生产区域),必需按规定佩戴好工作服、口罩;进入红色区域(内包装区域)必需二次更衣、消毒,方可进入。 4.3.2.7员工外出办事在更衣室去除帽子、口罩等防护用品,回车间时按规定穿工作服,用洗涤液和消毒液清洗双手,并按规定带好其他防护用品。 4.3.2.8非生产人员原则上不得进入车间;假如必需进入,有关人员(如公司领导及检查人员、检验员、销售内勤等)进入车间必需按车间着装规定和卫生要求办理;其他人员进入车间必需经生产副总审批。 4.3.2.9车间员工下班时,须在更衣室更换衣服,并保持工作服摆放整齐。 4.3.2.10工作期间严禁挖鼻孔、掏耳朵、剔牙、抓头等不符合食品作业卫生规范的行为,在生产现场打喷嚏须背对生产线并用手遮住嘴巴和鼻孔。 4.3.2.11禁止将个人用品带入生产场所;禁止在生产车间吸烟、吃东西。 4.3.2.12严禁随地吐痰和唾液,严禁随地乱扔纸巾杂物。 4.4生产流程卫生把握 4.4.1车间领料人员在仓库中领取原辅料时需把好原料卫生关。 4.4.2均质机、调配釜、反应釜、搅拌缸和生产用的其它容器及管道在使用前、后进行冲洗,必要时进行消毒。 4.4.3调香锅加盖防蚊蝇、防尘,使用后立刻冲洗干净,不得存有异味。 4.4.4纯净水贮水箱每月清洗一次。 4.4.5软管输出口端不接触地面,管道和阀门清洁、无污渍。 4.4.6经管道灌装的.产品,灌装口不得加滤布进行灌装,每批产品包装完毕,必需清洗过滤器、过滤网、漏斗及垫网。灌装称量后随即盖上塑桶盖,以防瞬间异物落入产品。任何原料、半成品、成品不能着地和贴墙放置。 4.4.7标签打印人员负责产品标签的字迹清晰和标签纸面清洁,外包装工负责包装物(瓶、桶、袋、标签、纸箱)的清洁,确保成品在包装过程中的干燥和清洁。严禁使用模糊不清或肮脏的标签,严禁使用被污染或渗漏的包装桶和桶盖。 4.4.8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辅料和加工的半成品必需加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原料空桶,可先放在暂存区内,待暂存区放满后,在车间外垃圾箱外摆放整齐。 4.4.9产品包装和成品储存等工序分开,防止前后工序相互交叉、污染。 4.4.10生产操作区(包括操作台面、调香锅及相关的关心设施)不定时清洗,保持清洁;调香锅在产品包装完后立刻冲洗干净; 4.5检查与考核 4.5.1车间主任负责对车间卫生工作进行内部检查,发觉问题准时督促员工进行订正,并计入个人每月的工作绩效考核。 车间卫生管理制度7 为了制造干净、洁净、舒适的工作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车间主任负责对车间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片区支配给各班组承包负责,班长负责指挥、协调、监督、带领本班员工随时对自己负责区域进行日常清洁、整治;车间组织对各责任片区进行检查、评比和考核。 其次条、整理清洁标准可按本规定和其他专项规定要求执行。 第三条、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工作服工作鞋必需保持洁净干净,要防止交叉污染,发觉或怀疑有传染性疾病时,应准时就医。 第四条、要保持操作区地面和墙壁无垃圾、无污迹,门窗无积灰、无污迹,工作凳放置在制定位置并摆放整齐,电缆沟要保持清洁。 第五条、把握台无积灰,台面干净,台面上只能放置与工作有关的记录本、当班分析单和传达文件等物品,不能堆放其他物品。 第六条、通讯设备、饭盒、水杯等个人工作生活用品要整理整齐,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第七条、各班工具箱要保持整齐干净,公用工具要定位摆放,报废工具要准时处理,无关物品不允许放在工具箱内。 第八条、污水沟要保持清洁、通畅。 第九条、车间油桶要在专属的区域内摆放整齐,好油桶、废油桶、空桶要区分放置。 第十条、操作时产生的垃圾和洒落的"物料当班人员交班时要清理干净,禁止推至下一班。 第十一条、各槽罐、机泵、管线等设备表面干净无油污,操作中造成设备污染的要准时清理干净。 第十二条、各种操作工具、运输工具、关心材料等均按指定地点整齐摆放,并保持其清洁。 第十三条、未使用的工具、材料要堆放整齐,并且要与回收材料区分开。报废的材料要送到指定地点整齐存放。 车间卫生管理制度8 1.目的 对生产现场、生产过程原(辅)料和成品的卫生平安进行把握,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平安。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生产现场、生产过程原(辅)料和成品的卫生平安把握。 3.职责 3.1经理办负责公司总体的卫生管理。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工作场所和所接触的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的卫生管理。 4.工作程序 4.1厂区及办公区卫生标准 4.1.1办公楼外观洁净、温馨,墙面无乱涂乱划现象,无污物、水痕,涂料无褪色、剥落。 4.1.2办公楼外观依据实际状况定期粉刷。 4.1.3办公楼内干净、洁净,内墙壁无乱涂乱划现象,无污物、水痕、长霉,涂料无褪色、无剥落。地面洁净,无灰尘。空气新颖,无异味、臭味。 4.1.4卫生间勤于清洗打扫,无异味、臭味,定期消毒除臭。 4.1.5厂区四周清洁卫生,无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集中性污染源。无昆虫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无垃圾、杂物、污水等不洁净卫生的物品。 4.1.6厂区道路平坦、干净、通畅、无积水、无灰尘飞扬现象。 4.1.7厂区暴露地面绿化科学合理,花草树木对产品质量没有负面影响。 4.1.8厂区排水合理有效,保持畅通,具有防止污染水源和鼠类、昆虫通过排水管道进入生产区域的措施。 4.1.9厂区污水排放符合国家要求,保持通畅、无堵塞、淤积现象。 4.1.10厂房外观要洁净,无乱涂乱划、无污物、无水痕,涂料无褪色,无剥落。 4.1.11厂房内壁无污物、无水痕,无长霉现象,白色磁砖掩盖不少于2米。 4.1.12厂房内部通风、采光、照明良好,符合要求。车间采光系数不低于标准级。 4.1.13厂房内排水沟设明沟,用磁砖掩盖且有确定斜度便于废水的排出。排水沟保持洁净、无积水、无异味、定期杀菌。 4.1.14厂房内经常通风,室内空气保持清洁卫生 4.1.15厂房内设施布局科学合理,合乎工艺流程,避开交叉感染和相互感染。 4.1.16厂房内设置特地的"更衣、洗手、消毒等设施,设施应布局合理,合乎要求。洗手、消毒设施布置在进入生产区域的入口处,出入口不正对生产区域入口。 4.2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