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群文阅读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资源ID:80330708
资源大小:74.3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杜甫群文阅读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高分高能】编号:MBWLDXA 编制时间:2023-01-30 语文必修下 编制人:代婷婷 审核人:高一语文组【导学案】时光流转 信念不移杜甫诗歌群文阅读导学案学习目标理想化模型1.结合背景,理解杜甫在不同时期诗歌所表达的内容。(重点)2.通过对诗文的体悟,理解并致敬杜甫“兼济天下”的赤子之心。(难点)自主理想化模型学习导入新课【学习任务1 学习知识链接】1.走近杜甫(要求:用红笔勾画重要知识并填空。)杜甫(712770),字 ,自号 ,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 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 ”,其诗被称为“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杜甫人生阶段阶段特点大事件及作品读书漫游(712-745)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代表作望岳。困守长安(746-755)忧国忧民天宝六载(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应试,落选。最后通过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得到一个看守兵器的小官。不久父亲去世,此后的生活变得艰难起来,43岁时幼子饿死。政治失意和生活穷困,让杜甫诗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的视野从个人转向了全社会。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陷贼与为官(756-759)现实主义高峰45岁时安史之乱爆发,被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后潜逃到凤翔,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被贬华州司功参军。47岁丢官入蜀。建下一所草堂,过着相对舒适的生活。但山河破碎,风雨飘零,好友李白、高适相继离世。代表作:春望“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漂泊西南时期(759-770)思想深邃诗风沉郁弃官携家逃难至成都,后蜀中军阀作乱,漂流到梓州、阆州。后去投靠剑南节度使严武,严武死后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作品:春夜喜雨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杜甫诗作代表作品“三吏” - “三别” - 风格特色沉郁顿挫“沉郁”指思想内容。“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顿挫”则指艺术形式。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形成了“顿挫”音乐美。思想内容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同情。忧国忧民,表现出深挚的爱国情感。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恶之情。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厚情谊。2、赏析登岳阳楼,完成下列思维导图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相关背景: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2.补充链接:杜甫群文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相关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相关背景: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三月。先一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先一年八月,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此已逾半载。时值暮春,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学习任务2 品诗中之情】要求:结合知识链接及所学内容,完成下表。诗歌时间地点经历景物情感望岳公元736年(诗人25岁)北游齐赵春望长安安史之乱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登岳阳楼水势浩瀚,气势磅礴的洞庭湖之景 情感相同点: 【学习任务3 守望诗人赤子心】1、时光流转,境遇变迁,不变的是什么?你望见了一位怎样的诗人?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关诗句。年轻时: 。困厄中: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流亡中: !喜: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泪: 。 临死前: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2、“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你还知道哪些不管历经困顿,永葆“赤子之心”的人呢? 自主检测微写作:孔子尚仁,所谓“仁”者就是推己及人,由家及国,家国情怀自古就是链接中国亘古千年的纽带。每每民族危急、国家苦难,都有丹心如铁捍卫家国,都有丹心如光拨云见日。请以“以风雪沧桑,鉴中华之光”为作文标题,拟写三个分论点。 分论一: 分论二: 分论三: 梳理总结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