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比例的意义(课件)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pptx
第 1 1 页第四单元第1课 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第四单元 比例第 2 2 页第四单元第1课学习目标1.通过实际例子归纳比例的意义和发现组成比例的规律。2.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3.养成自主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第 3 3 页第四单元第1课预习导学温习旧知求下面各比的比值。4455=0.250.5=36=58=0.80.50.50.625第 4 4 页第四单元第1课预习导学预习新知一、课前自学“比例的意义”,完成温习旧知,复习求比值的方法。二、课堂中和同学合作交流比例的意义。三、课堂中和老师一起总结比例的意义和组成比例的方法。第 5 5 页第四单元第1课探究新知任务驱动一:观察下面由图1放大的3幅图,小组讨论说说你的发现。图1图2图3图4发现:图2和图4都变形了,只有图3没有变形。师:图3之所以没有变形,是因为它是由原图片按比例放大的。第 6 6 页第四单元第1课探究新知任务驱动二:生活中还有很多按比例缩放的现象,观察书中情景图的国旗,找到相对应的比,再把它写出来。1.写出图中操场上和教室里的两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并求出比值,你能发现什么?第 7 7 页第四单元第1课探究新知2.归纳概念,理解比例的意义,小组讨论:符合什么条件的比才是比例?第 8 8 页第四单元第1课探究新知任务驱动三:在三面国旗的尺寸中,还有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请你写出来。1.写出每两面国旗的宽与长的比,求出比值,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是否可以组成比例。第 9 9 页第四单元第1课探究新知2.国旗的尺寸是按比例缩放的,那是不是国旗的尺寸中任意两个数据组成的比都能组成比例,举例说明。例如:天安门国旗的长天安门国旗的宽,学校国旗的宽学校国旗的长。这两个比的比值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只有相对应的量之间的比值相等,才能组成比例。第 1 1 0 0 页第四单元第1课探究新知任务驱动四: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在判断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1.3.67.2和46232.328和413.67.2=0.5,4623=2328=4,41=4第1组比值不相等,不可以组成比例。第2组比值相等,可以组成比例,328=41。需要注意:先分别求出两个比的比值,再判断两个比值是否相等。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相等直接写出比例。第 1 1 1 1 页第四单元第1课知识超市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2.根据比例的意义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第 1 1 2 2 页第四单元第1课课堂巩固一、填一填。18324(答案不唯一)第 1 1 3 3 页第四单元第1课课堂巩固二、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945和2420050和82945=0.224=0.520050=482=4比值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比值相等,可以组成比例。20050=82。第 1 1 4 4 页第四单元第1课课堂巩固三、如图,在线段AF中,AB=BC=CD=DE=EF,可以组成比例ABBC=ACBD。还能组成哪些比例?至少写两个。(拓展类作业)ABBC=CDDEADAB=CFDE(答案不唯一)第 1 1 5 5 页第四单元第1课课堂巩固四、查阅资料,向家长介绍“黄金分割”。(实践类作业)第 1 1 6 6 页第四单元第1课E ENDND感谢观看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下节课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