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话语理论视角下英语听说读写教学设计探究.doc
-
资源ID:80341285
资源大小:15.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多模态话语理论视角下英语听说读写教学设计探究.doc
多模态话语理论视角下英语听说读写教学设计探究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摘要】:p 】:】多模态话语互动可以使学习者通过多通道获取信息,比单模态话语更容易使学习者理解和记忆。文章主要从分析p 感知学习风格的特征阐述了教学策略制定的根据以及合理利用多模态英语教学资的主要原那么,并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如何进展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听说读写教学设计。【关键词】:p 】:】多模态话语;听说读写;教学设计【课题工程】深圳市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第三批教育科研课题工程“改良高中英语学困生教育援助方式研究”20_018。一、引言人的一种感官能对应一种模态,使用两个以上感官或使用同一种感官多种符号进展互动的被称为多模态朱永生,20_7。使用多种感官或多种符号进展互动所形成的话语被称为多模态话语。由于各人身心特点的差异,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感觉器官和感知觉通道有不同的偏爱。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说明,不同认知通道的学习效果也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学习者只使用视觉通道,仅能记住材料的25%,只使用听觉通道,仅能记住材料的15%。但是近年来有关多模态话语研究的多项成果说明,文本、音频、图画、动画、视频等不同模态在呈现和表达信息方面是可以互补的。有关研究说明,视听结合,使用多通道参与的学习活动,那么能记住材料的65%以上。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感知觉类型的学习者在学习上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应采用的学习策略也各不一样;多模态话语是可以互补的,它们之间的互动可以使学习者通过多通道感知并获取信息,比单模态话语更有利于不同感知觉类型学习者的学习。本文尝试以学习者学习风格理论和多模态话语理论为根据,结合新概念英语2 Lesson 17的教学设计实例,阐述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利用符际互补的优势整合设计不同的模态符号资,同时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以兼顾不同学习者的认知偏爱来进展多模态听说读写教学。二、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的制定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吸收、处理新信息采用的方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个性化,是制定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学习风格,中外有很多学者,如Dunn & Dunn夫妇、Price 1975、Witkin1977、叶一舵1985、Reid1987、周润民1990、毕世响1992,都对学习风格做出了自己的定义和不同分类。人们承受和加工信息、进展学习,要借助不同的感觉器官,如凭耳朵听,用眼睛看,用手摸等。由于个人身心特点的差异,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感觉器官和感知觉通道有不同的偏爱。有些人喜欢通过视觉的方式承受信息,有些人喜欢通过听觉理解外在世界,还有些人更习惯通过动手或身体运动来探究外部世界,从而掌握有关信息。因此,从个体倾向与通过某种感觉器官的刺激而承受信息和学习来看,学习风格类型主要包括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和混合型四种。教学策略的制定受制于多种因素,如老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经历、教学风格以及才能素质等,其根本根据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征,其中学生的学习风格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学习风格制定的教学策略可分为两类:一是与学习风格中的长处或学习者偏爱的方式相一致的匹配策略;二是针对学习风格中的短处或优势采取有意识的失配策略。匹配策略对知识的获得直接有利,它能使学生学得更快、更多,但无法弥补学习方式或机能上的欠缺。例如,有视觉偏爱的学习者,在独立阅读时能集中注意和快速阅读文字和看懂图表,同时进展思维等认知活动,阅读测验能得分高。假如老师只是讲解和播放录音,他们却可能因听觉不灵敏而降低学习效率。而有听觉偏爱的学习者,在听老师讲解时能聚精会神地听,往往因为受益于听辨才能强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老师应该识别并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所偏爱的学习方式。对于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老师应平衡地施行匹配策略与有意失配策略,以使每一类学生均有时机按自己偏爱的方式承受教学的影响,防止只对一种学生施行过度的匹配策略而无视其他学生的需要。有意识的错位失配策略在一开场虽然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知识的获得,表现为学习速度慢,学得少,学生难以理解学习内容等,但它的特殊成效是能弥补学习方式或机能上的欠缺或缺乏,使学生心理机能的各方面均得到开展。例如,对于有动觉偏爱的学生,老师应鼓励其多做阅读,多观看视频,多听录音等对动觉型学习者施以的有意失配策略。以掌握动作技能为目的的学习任务,要求有视觉偏爱和听觉偏爱而不喜欢动手操作的学生一定要多动手做笔记,多做口笔头练习,多参与角色表演等对视觉型和听觉型学习者施以的有意失配策略。因此,老师应采用有意识的错位失配策略以鼓励学生用灵敏多样的方式学习,使学生适应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更好地进步学习的效果。学习风格的要素很多, 且在各个体身上表现得千差万别。本文仅就视觉、听觉和动觉三种感觉通道各有的长处和短处, 采取各不一样的匹配和有意失配策略进展表述见表1。三、多模态教学内容的合理利用当前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多模态英语教学内容提供更加丰富的多元化互动通道。它可以提供诸如听觉、视觉、动觉的多种体验,为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环绕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获得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和意义建构提供了可能。但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媒体在呈现和表达信息方面的优势和缺乏是并存的。譬如,文本这一符号媒体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它是对相关知识的概括、抽象和提炼。对学习者而言,假如想获取这种较为抽象的知识可能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唯其如此,学习者才可将外在的、抽象的以文本形式呈现的知识内化,吸收至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文本所具有的抽象性,学习者在内化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理解上的偏执或错误。音频、动画和视频等媒体形式的合理利用,可以弥补文本媒体的缺乏,这些媒体是以更加直观、更加形象的形式来呈现和表达信息的。学习者可以摆脱并超越对抽象文本难以理解的困境,借助形象化的表现形式加深对相关知识、概念等的理解和把握。为了可以更好地发挥多模态话语资在学习者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作用,在对多模态话语资的设计、开发过程中,老师首先关注的是如何选择恰当的模态形式与学习者交流,同时要擅长利用不同符号媒体的优势进展模态间的互补,即要坚持多模态话语利用的互补性原那么,从而进步话语传播的效率。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