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说明文教学“活”起来.doc
让说明文教学“活”起来说明文是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高速开展,它与消费生活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语文教学不可能回避说明文教学。既然这样,我们就要想法设法让说明文教学“活”起来,让学生爱学、乐学。一、兴趣导入,激发兴趣学生对说明文大多没有多大的学习热情,因此课堂导入新课,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人在教学说明文时,经常运用图片、故事、音乐等方式导入新课,这样在一开课时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上黄鹤楼一课时,先讲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位姓辛的人,以卖酒为业。有一天,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穿着褴褛的客人,神色沉着地问辛氏:“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氏不因对方穿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过了半年,辛氏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仍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诉辛氏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如今归还。”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鹤在墙上,并告诉辛氏:“只要有人拍手歌唱,墙上的黄鹤便会随着歌声,合着节拍,翩翩起舞。”一时间酒客云集,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欣赏。如此过了十年多,辛氏累积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那位穿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氏上前致谢说;“我愿意供养您,满足您的一切需求。”客人笑着答复说:“我哪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朵朵白云从天而降,画上的黄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着白云飞上天去了,辛氏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用十年来赚下的银两修建了一座楼阁。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便称为“黄鹤楼”。这样学生们一定非常想理解这是一幢怎样的楼。这幢楼有什幺神秘之处。这样的故事为课堂注入了一些“活”气。二、注重生发,拓宽知识在教统筹方法时我参与学生一起讨论:为什幺作者讲一个高深的道理却举一个烧水泡茶的例子?经过讨论大家明确:科学的大道理都是从贴近生活中来的,这样写有利于由浅入深,道理容易让人明白。进而启发:我们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自觉运用统筹方法的实际事例呢?学生发言特别踊跃。有个同学举了他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我每天回家后,有这样几件事要做:洗头、冲凉、洗衣服、热菜、吃饭、默记单词。为了尽量节省时间,我是这样安排的:一回到家,先把饭菜放进微波炉,然后洗头、冲凉。洗完头,冲完凉,饭就热了,吃完饭后洗衣服。这时,头发也干了,而整个过程都可以默记单词。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切己体察,让学生有话可说,兴趣浓重。这样的说明文教学就显得轻松活泼,富有“活”力。三、课内课外,巧妙结合学向沙漠进军一文时,课前先让学生搜集资料,理解沙漠里有哪些奇怪现象,并理解其成因。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学生搜集的内容。让学生理解了: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除了课本上提到的还有“碎石圈”“早穿皮袄午穿纱”“大雪飘满天,瞬间就不见”等奇怪现象。这些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还有关于“鸣沙”成因解释的不断更新,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分析p 完课文之后,让学生说说沙漠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并为治沙工作献计献策。这样让学生将课内和课外的知识巧妙地结合,这样的说明文教学就显得生动活泼。让说明文教学“活”起来,是进步说明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认为说明文教学无所作为,或者把说明文教学课上成科普知识课,这是对语文教学本身的取消和异化,是非常要不得的。在如何教说明文方面很多教师都有各自独到的方法与经历,本文所举的仅是几种让说明文教学“活”起来的方法,仅是挂一漏万的几个例子,假如我们都能积极开动脑筋,探求新的途径,在说明文教学中争取高效率也是很有希望的。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沙河二中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