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找次品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案.doc
-
资源ID:80400462
资源大小:1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找次品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案.doc
人教版找次品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案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2.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3.学会用数学的知识来研究生活中的饿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2.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一、创境激趣1、昨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找次品的方法,谁能说一说。2、今天我们继续讨论如何去快速地找出次品的一般方法。二、自主探究1、解决9 个零件的问题,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法。(1)出示问题:有9 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教师引导分析p 方法:你可以拿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用笔在纸上进展分析p ,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2自主探究。在有一定结果以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方法,教师帮助梳理方法: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3反思自己的分法并在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交流重点:看看我们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能保证伐出次品?(4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阐述:分成几份?怎么分?怎样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边汇报边板书示意图。(5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梳理一遍,然后进展比拟: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少的次数称出次品?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6小结:把9 个零件分成3 局部,并且平均分,可以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2、推测多个零件找次品的解决方法。(l提出猜测:那么,是否在所有的找次品问题中,这样平均分成3 份的方法都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我们来猜一猜。(3要验证猜测我们再来试一下。假如有12 个零件,其中一个是次品,按刚刚我们的猜测,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就最少而且一切能找出次品?平均分成3 份,即4 , 4 , 4 。迅速在草稿纸上分析p 一下,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学生汇报:3 次。(4我们再来看看别的分法能不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还有哪些分法?(2,2,8) (3,3,6)(5,5,2)(6,6)学生选择一种分法在纸上进展分析p 。(5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比拟:有没有哪种分法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而且保证找出次品?(6小结:这样看来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测物品分成3 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三、交互反应P137第5题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让学生脱离详细的操作活动,学会用图来分析p 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才能。此题答案是至少需要称3 次。四、开放延伸P137第6题1学生小组讨论2汇报交流:与例题不同,是另一种类型的找次品,因为不知道次品比正品重还是轻,所以问题就复杂多了。对此题而言,还是分成3 份,至多称2 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第一次天平两边各放一袋白糖,假设天平平衡那么剩下的那袋就是次品,再称一次就能判断次品是轻还是重了;假设天平不平衡,那么这两袋中一定有一袋是次品,可取下轻或重的那袋,把剩下的那袋放上天平,假设天平平衡,那么轻重的是次品,假设天平不平衡,那么重轻的是次品。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此题为起点,探究数量为4 , 5时如何找出次品。五、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六、作业:A级:1、P136第4题B级:P137你知道吗?找次品教学反思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才能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才能。一、创设情景 通过身边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一上课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探究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使学生进入最正确的学习状态。以前的视频画面间隔 学生的生活较远,孩子们兴趣不大。集体备课时大家建议这一环节,还是应该联络生活实际,这样可以更加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二、难点转化 降低教学起点,按照例题,本课例1是从5瓶钙片中找到次品,而我却让孩子们先从3个药瓶中找出次品,这样就降低了教学起点,孩子很容易的从3个中找到次品。那么在后面的5个、9个中找次品就容易多了。不会产生挫败感,增加成功的体验,使本课更容易进展。三、层层推进 本课我让孩子们从3个中找出次品这比拟简单,然后加深到从5个、9个中找次品,并且在9个中找次品的过程中渗入优化思想,让孩子们寻找优化策略,接下来让学生再用12进展验证,加深了学生的体验。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使他们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在此过程中知识层层推进,步步加深,让孩子的推理才能渐渐地到达一定的高度,思维也不至于感到困难。四、知识拓展 当学生通过例2发现把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称的方法最好后,以此为根底让学生进展猜测:这种方法在待测物品的数字更大的时候是否也成立呢?引发学生进展进一步的验证、归纳、推理等数学考虑活动,逐步脱离详细的实物操作,采用文字分析p 方式进展较为抽象的分析p ,实现从特殊到一般、从详细到抽象的过渡。这局部在集体备课后我进展了调整,将以前不能平均分成三份的教学挪到了下一课时。本节重点砸实,能平均分成三份的,怎样找出次品。总结出规律后,进展了相应的练习。增加了课后“你知道吗”中一局部内容。学生充分练习后已经能很纯熟的运用最优方法解决问题、发现规律。通过今天教学实际来看,效果更好一些。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运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不把现成的答案或结论告诉给学生,而是试图创设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经历和事理的欲望,继而调用已有的知识经历和生活积累,提出解决问题的猜测和策略,并通过观察、实验、操作、讨论、思索等多种活动进展研究检验。在研究性数学学习中,知识不再是被学生消极承受的,而是学生自身积极地、主动地去探求获取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是发现者、研究者,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