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宜城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测试题.docx
-
资源ID:80561525
资源大小:154.5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宜城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隧洞(suí) 干瘪(bi) 簇新(cù)B舵手(duò) 埋没(mò) 阎罗(yàn)C飞窜(cuàn) 蠢笨(chn) 翡翠(fi)D熄灭(x) 困乏(fá) 喷薄(báo)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诘难 笼统 吹毛求疵 轻描淡写B藻饰 附丽 全神惯注 开卷有益C滞碍 谚语 狂妄自大 高谈阔论D渲染 苟安 铢两悉称 心旷神怡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马路中间的那棵大树被砍掉了,马路顿时豁然贯通,像拓宽了几尺。B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我认为开卷是有益的。C他时而高谈阔论,时而幽默风趣,时而词锋犀利,时而温和婉转,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追捧。D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我们要以“吹毛求疵”的眼光查找各类事故隐患,确保万无-失。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中学生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B央视明读者节日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微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D中关贸易战的停战,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而且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课文填空。(1)沁园春 雪中在上下阕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2)陈涉世家出自西汉史学家、文学家_(人名)的_。这是我国第一部_ 通史,鲁迅称之为“_”。文中有陈胜两句豪言壮语:一句表达自己胸怀大志的:“_”;一句表现他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的:“_”(3)唐雎不辱使命选自_,这是西汉末年_(人名)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是一部战国时代的_史书。(4)今我何功德,_。(白居易观刈麦)(5)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 咏梅)(6)晨起动征铎,_。鸡声茅店月,_。(商山早行)(7)“愁”历来都是文人墨客重要的思想元素。愁是温庭筠笔下“_”的殷切盼望(望江南);愁是范仲淹笔下“_”的夜深霜浓,胡笛悠悠的睹物感怀(渔家傲秋思);愁是李清照笔下“ _”的千钧重量(武陵春);愁是辛弃疾笔下“_” 的壮志不遂的抑郁和愤慨(破阵子)。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甲、乙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钱思公注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选自欧阳修归田录)注:钱思公钱惟演,北宋大臣、文学家。后文中的宋公垂也以文学名世。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狐假虎威 弄假成真B卒获有所闻 闻于远近 孤陋寡闻C烨然若神人 门庭若市 噤若寒蝉D久而乃和 而少所嗜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翻译甲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翻译: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有所收获。理解:“愚”是作者的自谦之词,这句话重在强调“有所闻”的结果,也借此勉励马生,只要勤学好问,终能学有所成。B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翻译: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理解:因为自己的物质条件不如“同舍生”,作者只能埋头于书本,以此忘记物质条件的粗陋给自己带来的不适。3甲文中的宋濂、乙文中的钱思公等人能够学有所成,这与他们“嗜学”“笃学”分不开。此外,遍览群书、_、_、_等良好的学习方法,也大大助益了他们的成材。(用自己的话概括)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艾香悠悠溢端午一文,完成下面小题。艾香悠悠溢端午钟芳“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在我的家乡,每到端午节,人们除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外,还要去采几束艾草,插在自家的门楣上。我对插艾草这一习俗一直情有独钟,那一缕袅袅清香,常常把我牵进思念的故乡。儿时家乡的端午节,是氤氲在艾草香里的节日,家家户户门上都插满了艾草。听长辈们讲,艾草能祛病免灾,驱邪避晦,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端午那天,将它插于门楣,可使人身体康健。可这一插,竟有了上千年的岁月。那一束束斜插在门上的艾草,散发出淡雅似草药味的清香。那清香,丝丝缕缕,弥漫在屋子里,弥漫在童趣融融的村庄里。轻轻地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上一口气,顿感心旷神怡,神清气爽。这一吸,那清香便让人终生难忘,岁月流转,内心一直萦绕着这一份乡野浓情。艾草是一种芳香型草本植物,碧绿中出幽幽香气。每年初夏,正是艾草疯长的季节,它们总是挤挤挨挨地长在溪水岸边,叶片浑身泛着白白的茸毛,不施粉黛,绿油油的,充满着活力。那身姿挺拔瘦直,宛如亭亭玉立的乡村少女,清秀淡雅,温婉脱俗。轻风拂过,便有暗香浮动,带给你拂面的清凉芬芳,让人不由得吟出诗经里的佳句:“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端午节的清晨,母亲总是带着我一大早去河边采艾草。来到河堤边,只见两岸青草苍翠欲滴,河水清清,鱼跃蛙鸣。晨曦中,深绿色的叶子闪闪发光,亮晶晶的露珠儿从繁密的艾叶上滚落下来,很是美丽。只见母亲小心翼翼地采着艾草,洗去上面的泥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母亲总是乐得合不拢嘴。回到家中,母亲还会用碎布块缝制成各种精巧的小香包,内装积存的干枯艾叶,让我们佩于胸前。嗅着淡淡的香草味儿,感受到的是母亲的疼爱和温情。据说艾草全身是宝,有祛湿、散寒、消炎、抗过敏等功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水洗澡,可以解毒治病。每到端午,母亲总是煮一大锅艾草水,倒入盆中,让我和小弟泡澡。坐在漂浮着艾叶的木盆中,吸着缓缓上升的芬芳香气,相信谁也不会拒绝这份浓缩了大自然草木精华的馈赠。也许是这样的清洗很舒服,小弟的脸上总是露出可爱的笑容。在艾草水的熏蒸下,我们的皮肤变得光洁生香,整个夏天都清清爽爽。一眨眼,端午佳节又快到了。母亲接连从老家打来了几个电话:“今年端午节要记得回家插艾哦。”听着母亲的唠叨,那悠悠艾香,又溢满心间。此时我才幡然醒悟,端午插艾草不仅是一种念想,一种母爱的味道,更是一种习俗,一种文化的代代传承。一瞬间,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了那一棵充溢绿意与清香的艾草来。愿那绿茵茵的艾草,生生不息,艾香馥郁而绵长。(选自天津日报,有删改)1作者为什么对插艾草这一习俗一直情有独钟?请结合文章-段的内容概括。2请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只见母亲小心翼翼地采着艾草,洗去上面的泥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母亲总是乐得合不拢嘴。3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悠悠艾香中寄托了哪些情感。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用民谣引出家乡端午的习俗,触发了作者的情思,勾起对儿时生活的回忆。B第段从视觉、嗅觉、味觉等角度描写艾草,为后文写亭亭玉立的乡村少女做铺垫。C第段引用诗经中有关“采艾”的佳句,增加了文章的诗意美、意蕴美。D第段中写母亲接连打电话叮嘱“我”端午节插艾草,表现出母亲思想传统、保守。E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写往事,发感悟,语言隽永,感情真挚。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押an韵,韵脚分别是“冠”“宽”“难”“看”。B诗歌首联叙事,“羁旅”有辗转飘零之感,“南冠”指被俘成为囚犯。C颈联“已知泉路近”说明诗人已预见死亡结局,发出对生命苦短的感叹。D全诗思路清晰流畅,感情跌宕豪壮,格调慷慨豪壮,读来令人荡气回肠。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六、语言表达(共10分)【名人设计】南京师范大学书文化研究中心朱赢椿认为,书就像人,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表情”与“性格”。图一是他设计的虫子书封面,图二是他人设计的简·爱封面。参照示例,解说图二的设计。图一 虫子书封面 图二 简·爱封面示例:图一的“表情”是虫子的爬行痕迹,用“虫言虫语”代替文字,传达出万物有灵的“性格”,让封面看起来自然有趣,设计有情。七、作文(共40分)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舍生而取义”的观点,那么在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请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