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定西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提升预测题.docx
-
资源ID:80563237
资源大小:27.2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定西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提升预测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喧哗(xun) 融化(lóng) 目眩神迷(xuàn)B驿道(yì) 犹豫(yù) 五彩斑斓(lán)C矗立(chù) 远眺(tiào) 徘徊不前(huí)D蘸水(zhàn) 硕大(shuò) 无病呻吟(y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申 枯躁 相辅相成 误人歧途B严竣 束缚 融为一体 无可指摘C趋势 总裁 自园其说 豁然开朗D烦琐 诬蔑 义愤填膺 袖手旁观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B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无所不为的程度。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地球上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多年左右前形成的。B汽车实际上是造成所有空气污染(特别是城市中空气污染)、引起酸雨和全球温度上升的基本途径。C音乐家贝多芬,之所以拥有如此崇高的荣誉,关键在于他的作品以及他作品独特的震撼力。D这次展览会上,人们看到和听到的都是各地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阅读下面情境,在横线上填写古诗词名句。(1)关雎以雎鸠和鸣起兴,接着以“_,_。”两句诗歌来表现小伙子对美丽而贤惠姑娘喜爱。(2)如果一个人想形容所爱的人在远方,他可以用蒹葭中的两句诗歌来表达,最适合的两句诗歌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相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畜:同"蓄"。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渔人甚异之 ( ) (2)黄发垂髫 ( )(3)颖脱不羁 ( ) (4)尝著五柳先生传(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B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C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D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4通读甲乙两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请从【甲】文中摘录出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所表现的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2)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请结合全文说说,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事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一个政府也应该立好规矩,维护规矩。“依法治国”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路,“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制定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有前瞻性、现实性。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金榜题名者最快活,有言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1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的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A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B一个人应该讲规矩。C个人、家庭、政府和政府官员,都应该讲规矩。D我们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2下面对相关论据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的重要性。B荀子劝学中的“木受绳则直”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所起到的作用。C“东施效颦”的事例可以用来论证不守规矩的危害性。D“商鞅立木”的事例可以运用到第自然段中,论证立规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第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自然段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朗读诗歌讲究突出重音,你认为首联中哪个字应该重读?请说明理由。2颈联将诗的境界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1)箬篷覆之箬篷:_(2)石青糁之 糁:_(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_(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卧、诎:_(5)而竖其左膝竖: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