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贵州省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测试题.docx
-
资源ID:80563718
资源大小:28.1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贵州省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浠水(x) 弥高(mí) 独裁(cái) 气冲斗牛(dòu)B漂白(pio) 校补(xiào) 衙门(yá) 锲而不舍(qiè)C赫然(hè) 深宵(xio) 衰微(shui) 目不窥园(kuì)D硕果(shuò) 高标(bio) 无暇(xiá) 迥乎不同(ji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闲遐耐人寻味精疲力竭扬扬得意B凛冽五脏六腑精打细算勇往直前C遗孀姗姗来迟千钧重负小心冀冀D严瑾天涯海角心有灵犀海市蜃楼3、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四个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闻一多先生既是一位学者,也是伟大的民主战士。面对独裁统治,他义愤填膺,向全国人民发出呼喊;民主战士李公朴被害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但他英勇无畏地登上群众大会的讲台,锋芒毕露地发表演讲;会后,他更是视死如归,昂首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头。A义愤填膺B凶多吉少C锋芒毕露D视死如归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被网友们调侃为“中国式过马路”的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不只是行人的错,恐怕某种程度上与“路权不平等”、与数不清的“中国式国情”之间也难脱干系。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C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终将成为发达的国家。D邗江区甘泉街道双塘村84岁老中医李太初教子有方,编撰李家家训万余字,从学习、工作、生活、思想、婚姻等方面做了工整的记录。家训皆用四字,颇具特色。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1)_,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2)_,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3)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表达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贤主,更不能生逢旷世明君的愁苦的句子是“_,_。 (4)杜甫望岳中用山的南北两面光照不同来体现泰山之高的句子是“_。(5)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农家祭社祈年习俗的句子是“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乙】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识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晴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欧阳公:指欧阳修。丞相正肃吴公:吴育,北宋大臣。他官至参知政事,故称“丞相”,谥号“正肃”。披哆(ch):展开,散开。房:花冠。笔意:这里是指画作的意境。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转转不已/日已三竿B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浅尝辄止C一老河兵闻之/举世闻名D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尽善尽美2下列对【甲】【乙】两文中画线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翻译:水流的反冲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穴。B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翻译:(人们)依照他的说法(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开外找到了(石兽)。C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翻译:猫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条线,这是正午时候的猫眼。D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翻译:有一些带着露珠的花,虽然花冠紧紧收敛可是色彩却鲜丽润泽。3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求实”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这一内容在上面两篇文章中都有所体现。【甲】文中的老河兵,在判断石兽的位置时,综合考虑了_三者的关系,既体现了他考虑问题比较全面的特点,又体现了他_的作风;【乙】文中的吴公,在鉴赏古画的“精粗”时,根据_和_判断出古画画的是正午的牡丹,体现了他立足实际,善于观察的作风。(用自己的话回答;每空不超过8个字,每空不超过15个字。)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记叙文阅读回忆陈寅恪先生季羡林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从清华大学算起。我于1930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西洋文学系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是很富裕的,除了选修课以外,学生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其他课程。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参考书用的是六祖坛经,我曾到城里一个大庙里去买过此书。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他的分析细致入微,如剥蕉心,愈剥愈细、愈剥愈深。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最终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除了上课以外,同寅恪师的接触并不太多。在校内林荫道上,在熙往攘来的人流中,会见到寅恪师去上课。他身着长袍,朴素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的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绝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他同当时清华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发光鉴人的教授,迥乎不同。离开了水木清华,我同寅恪先生有一个长期的别离。我在济南教了一年国文,就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到了那里,我才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在我一生治学的道路上,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我从此告别了歌德和莎士比亚,同释迦牟尼和弥勒佛打起交道来。1945年,在我来到哥廷根十年之后,得知寅恪先生在英国医目疾。我连忙写了一封长信,向他汇报我十年来学习的情况,并将自己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及其他刊物上发表的一些论文寄呈。出乎我意料地迅速,我得到了先生的复信,也是一封长信,告诉我他的近况,并说不久将回国。信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说,他想向北大校长胡适、代校长傅斯年、文学院院长汤用彤几位先生介绍我到北大任教。我真是喜出望外,谁听到能到最高学府去任教而不引以为荣呢?于是我立即回信,表示同意和感谢。这一年的深秋,我回到了阔别十二年的北京(当时叫北平)。按北大当时的规定,从海外得到了博士学位回国的人,只能任副教授,经过几年的时间,才能转为正教授。我当然不能例外,而且心悦诚服,没有半点非分之想。然而过了大约一周的光景,汤先生告诉我,我已被聘为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的系主任。这真大大地出乎我意料。由此也可以看出老一辈学者对后辈的提携和爱护。在我同先生来往的几年中,我们当然会谈到很多话题。谈治学时最多,政治也并非不谈,但极少。寅恪先生绝不是一个“闭门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他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出,他非常关心政治。他研究隋唐史,表面上似乎是满篇考证,骨子里谈的都是成败兴衰的政治问题,可惜难得解人。我们谈到当代学术,他当然会对每一个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几乎没有对任何人说贬低的话。对青年学人,他只谈优点,一片爱护青年学者的热忱,真令人肃然起敬。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我”与陈寅恪先生交往的两件事。2第段中作者说:“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这是为什么?3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4第段为什么详写“我”回国后在北大任教的情况?5陈寅恪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甲】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乙】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甲】【乙】两诗中的“日”有什么不同?诗人借“日”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翻译下列各句。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蒙乃始就学。_ 结友而别。_七、作文(共40分)请以200字左右的文字介绍某同学的“言”和“行”,以反映其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