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邵武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通关预测题.docx
-
资源ID:80564243
资源大小:28.1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邵武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通关预测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惶恐(huáng) 肿胀(zhng) 伛偻(y) 侮辱(w)B取缔(dì) 骷髅(loú) 绷带(bng) 荒僻(pì)C攥着(zuàn) 抱歉(qiàn) 愧怍(zuò) 勉强(qiáng)D镶嵌(qiàn) 滞笨(zhì) 蹬车(dng) 云翳(yì)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塌败 荒辟 烦躁 如释重负B烦锁 惧惮 尴尬 沥尽心血C隽永 交卸 渴慕 无瑕及此D跋涉 赋闲 狼藉 情有可原3、下面全是褒义的一组近义成语是( )A花天酒地 醉生梦死 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B绘声绘色 有声有色 海市蜃楼 空中楼阁C赴汤蹈火 出生入死 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D改头换面 面目全非 钩心斗角 尔虞我诈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感动中国人物钱伟长不仅是当代科技工作者的典范,乐于帮助其他人,因此我们要向他学习。B“最美妈妈”吴菊萍,奋不顾身托住小生命,是近年来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C日本能否在短时间内消除核泄漏带来的严重污染,依赖于科学技术及政府的重视。D通过音乐名人高晓松案醉驾入刑的宣判执行,使酒后驾车的人越来越少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深林人不知,_。(王维竹里馆)(2)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3)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_,_。(4)思乡念亲是古诗词永恒的主题。“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笛声勾起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_?_”(王湾次北固山下),诗人借乡书表达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大鳌与蚂蚁东海有鳌焉,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腾跃而上则干云,没而下潜于重泉。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与群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鳌焉。月余日,鳌潜未出。群蚁将反,遇长风激浪,崇涛万仞,海水沸,地雷震。群蚁曰:“此将鳌之作也。”数日,风止雷默海中隐如岳其高槩天或游而东或游而西。群蚁曰:“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逍遥封壤之巅,归伏乎窟穴也。此乃物我之适,自己而然,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之乎?”(选自师旷论学)注释鳌(áo):相传为海中大龟。一说为海中大鳖。冠蓬莱:头戴着蓬莱仙山。冠:戴着;蓬莱:传说为古代仙山名,在渤海中。浮游:没有目的地漫游。干:动词,冲入。重泉:深水。要:邀请。地雷震:言波涛冲击海岸,就像打雷震动大地一样。槩(gài):同“概”,平、齐。逍遥:悠然自得的样子。封壤:蚂蚁洞外面的土堆,也叫蚁冢。封是把土堆高的意思。巅:顶。窟穴:指蚂蚁洞。此乃物我之适:这就是万物在自然中自得其所。物:他物,这里指鳌。适:自得其所。然:这样,这里是如此。河中石兽(节选)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下列关于文中加点字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而下潜于重泉”和“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里的“于”字意思是一样。B“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与“至石之半”中的“之”字的意思不一样。C“作”是会意字,从人,从乍。它的本义是人起身。根据语境推断文中“此将鳌之作也”的意思是“出来,出现”。D“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之乎”与“无案牍之劳形”里的“劳”字意思是一样的。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风止雷默/海中隐如/岳其高槩天/或游而东/或游而西B风止雷默/海中隐如岳/其高槩天/或游而东/或游而西C风止/雷默海中/隐如岳其高槩/天或游而东/或游而西D风止雷默/海中隐如岳/其高槩/天或游而东或游而西3翻译句子。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4大鳌与蚂蚁中东海巨鳌的“大”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任意一处。河中石兽讲述了寻找流失的石兽的故事,大鳌与蚂蚁中蚂蚁们将大鳌和它们自己相提并论,这两个故事分别在告诫人们什么?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 90 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选文第段写景,作者调动了人的哪些感官?请分别举例说明其作用。3从修辞角度赏析中画线的句子。4“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这句话所写的情况似乎不像纪律严明的红军战士之所为。你是如何理解的呢?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A这是一首七绝诗。押韵的字有“归”、“菲”、“飞”。B这首诗的作者韩愈,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C榆荚,指榆钱,榆树的果实。杨花即柳絮,作者此处用杨花暗含留春之意。D全诗的一二句写出了草木有情,能知春、解春还能斗春,给我们描绘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2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这两句诗作赏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七、作文(共40分)请以“你是我最 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