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贵州省铜仁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试卷.docx
-
资源ID:80564874
资源大小:28.6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铜仁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试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妖娆(ráo)鲜妍(yán)喧嚷(rng)枉然(wng)B承蜩(diáo)伫立(zhù)妄想(wàng)旁骛(wù)C商酌(zhu6)箴言(jin)惊骇(hài)腆着(tin)D汲取(jí)解剖(po)颤动(chàn)凌驾(lí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心无旁鹜 断张取义 富丽堂皇 彬彬有礼B大发雷霆 自吹自擂 疲惫不堪 附庸风雅C丰功伟绩 矫柔造作 金戈铁马 不可明状D絮絮叨叨 扭捏作态 形消骨立 不知所错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泥泞的山路留下了一些零散的脚印,警察重蹈覆辙,想要找到犯罪人的行踪。B在专制制度下,社会缺乏公平与正义,媚上欺下的官吏横行霸道,老百姓敢怒不敢言。C当今世界,局部战争接连不断。这些战争无论打着什么旗号,受害的是无辜的黎民百姓。D王爷爷在弥留之际还念叨着儿子的名字。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的托举之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入“天和”核心舱。B通过沁园春·雪中壮丽的景物描写,让我们感受到词人博大的胸怀和雄伟的气魄。C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及实现在核心技术上的不断突破。D一些孩子玩了“水晶泥”后,手部、眼部出现红肿的症状,是因为这些产品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硼砂的原因。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名句填写(1)谁家玉笛暗飞声,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故园东望路漫漫,_。(岑参逢入京使)(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的句子是:_,_。(4)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5)花无语,人有情,花草香里说人性。莲里有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_”的高洁;梅里有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坚守;落英间有龚自珍“_,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6)中考,是我们人生路上需要翻越的一座山峰。认准目标全力以赴,你一定会体会到杜甫望岳中“_,_”的豪迈。(7)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_,_”来表达自己不畏奸邪、推行新政的决心,显示了高瞻远瞩的气概。(8)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秘鲁国会重要演讲中引用了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_,_”表示了中国和拉美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开辟增长源泉、拓展合作空间、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难得机遇。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文言文阅读【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自序曰: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选自张岱陶庵梦忆)【乙】论文章与山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李圣许曰:文章必明秀方可作案头山水山水必曲折乃可名地上之文章。论山水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丘壑深邃,画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殷日戒曰:若诗文中山水,其幽深变幻,更不可以名状。(选自张潮幽梦影)1请你用“/”给乙文旁批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文章必明秀方可作案头山水山水必曲折乃可名地上之文章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选文中划横线句子的意思。(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若诗文中山水,其幽深变幻,更不可以名状。3张潮在论山水中认为“地上者妙在丘壑深邃”,据此张岱笔下的湖心亭雪景则显得过于浅淡,你认为还是“妙景”吗?请结合文本说说。4论山水中说“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张岱的“湖心亭雪景”是哪里之山水?请你选择以下一项或几项,具体阐述。A.地上 B.画上 C.梦中 D.胸中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抓强盗抓强盗啊!”女人歇斯底里地叫喊着。光天化日下,一个歹徒正在抢劫,旁若无人;被抢的女人拼命抱紧自己的坤包,死活不放。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不仅不敢制止,连呵斥一声的举动也没有;不仅不敢呵斥,就是悄悄用手机报个警也无人肯试。沉默。好一阵可怕的沉默。沉默过后,有个戴着眼镜、弱不禁风的小伙忽然一声怒吼,像狼一般冲向歹徒。歹徒大惊,立即掏出一把尖刀,目眦尽裂地瞪着小伙:“狗咬耗子是吧?再不识趣老子捅了你!”小伙愣怔一下,仍然像狼一般猛扑上去。很快,小伙摇摇晃晃,蹲了下去;但片刻,又咬紧牙关站立起来。虽然被锋利的尖刀刺中下腹,但小伙强忍剧痛,没有倒下。他一手紧紧抓住刀柄,不让尖刀深入;一手像钳子,死死钳住歹徒的手腕不放。女人趁机挣脱,嗷嗷大叫,挥拳砸向歹徒。歹徒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一时不知所措。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深深感染,群情激愤,一窝蜂地射向歹徒,七手八脚,将歹徒摁倒在地。有人赶紧掏出手机报警。警车风驰电掣般地赶到,迅速给歹徒戴上了手铐。人们小心扶住小伙,送上警车。“儿子,我的儿子!”听到小伙吃力的呻吟,人们才发现小伙的身旁还站着个小男孩。小男孩五六岁的样子,被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吓呆了。警车一路鸣笛,将小伙送到医院。幸亏没有刺中要害。几天后,小伙的伤情得到缓解。有关部门要给小伙评见义勇为奖,消息传来,小伙所在的单位竟炸开了锅。“他可是我们单位最胆小怕事的人啊!”“平常谨小慎微得不敢踩死一只蚂蚁!”“说歹徒不费吹灰之力抢劫了他,我们还信!他会赤手空拳与扬着凶器的歹徒搏斗,太邪!”这样的议论传出,记者深感蹊跷。“当时,那么多人鱼不动、水不跳的,你一个文弱书生,何来胆量挺身而出?特别令人震惊的是,面对歹徒凶狠的尖刀,你为什么还敢奋勇向前?”记者找到病榻上的小伙,好奇地探问。小伙犹豫道:“你是想听真话,还是”“当然想听真话!”“那好,只是我的话你千万不要对外报道。”小伙的脸上飞过一朵红云。记者认真地点点头。“当时,我的儿子憋不住拽了一下我的手,爸,抓歹徒、抓歹徒呀!我的儿子才6岁,还是稚气未脱的小毛孩,我堂堂一个大男人,总不能在他面前装孬种,让他都瞧不起吧?”记者一愣:“就这一点?”“对,就这一点!”1根据小说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歹徒在光天化日下抢夺女士坤包,现场的人们都胆怯沉默 _,围观的群众合力制服歹徒救助小伙_,记者感到疑惑,去医院探访后才真相大白。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这个场面描写有何作用?)(2)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深深感染,群情激愤,一窝蜂地射向歹徒,七手八脚,将歹徒摁倒在地。(加点词语妙在何处?)3小说安排小伙单位里议论纷纷这一情节有何用意?4有人认为小说写的是勇斗歹徒的故事,却取名为“其实很简单”,这是文不对题,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提示:可以从文章内容、主题思想等角度去阐述)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这首词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大家_(人名),其文汪洋恣肆,其诗清新豪健,其词开豪放一派,请再列举他的一首代表作_2下面对于本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舞弄清影”是作者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B词中“我欲”、“又恐”、“何似”之间的矛盾转折,显示了作者感情的波澜起伏。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D本词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说明,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千古流传,其中蕴涵了怎样的哲理?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谢绝邀请的一段话。请仔细揣摩黛玉的回话,从委婉、得体的角度作简要分析。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迟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于是黛玉告辞。_七、作文(共40分)按要求作文古人曾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错,只有背起行囊,云游四方,才能真正了解社会,才能对所学到的书本知识进行实践,才能获得真知。无论是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还是西游记徐霞客游记,古人用行动证明了“走”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追求,是一种理想实现的过程。现代社会,无论媒体还是个人,又在行走中找寻人类精神的家园。请你以“行走四方”为话题,写一篇游记。要求:写清楚游览地风光景物的特点,引起人们游览的兴趣;题目自拟,文体不限;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