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临安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试卷.docx
-
资源ID:80565046
资源大小:25.6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临安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试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白头搔(náo)更短,浑欲不胜簪(zn)。B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chóng)鼓寒声不起。C折戟(j)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zho)D闻天语,殷(yn)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ji)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凝惑 樱花 好意难却 谆谆教诲B真谛 小憩 既往不咎 举步维艰C丑陋 酝酿 精疲力尽 颔首低眉D熔液 沸腾 神妙世界 密切混合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要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B这场编钟古乐和西洋乐的混搭合奏,振聋发聩,令不少观众大呼过瘾。C潮涨了会退,月满了会亏,沧海桑田,白云苍狗,不能期望任何一个特定的事物能永恒地存在。D只有终生恪守青年时代的信念,矢志不移,孜孜以求,才是真正的青春的光彩。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因此,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B中国女排击败了在赛前经过周密的准备的古巴队,一举进入了争夺雅典奥运会冠亚军的位置。C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是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能否继续发展下去的大问题。D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一定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并切实加以改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填空。(1)_,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2)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3)大漠孤烟直,_。(王维使至塞上)(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1)四时俱备(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把下面的文字翻泽成现代汉语。夕日欲颓,沉鳞竞跃。3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先后从仰察、俯视两种视角,写出了山之高、水之净。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动静的描写。D本文仅用了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水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皆备。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2)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摘自呐喊·自序1(1)段中第句话“所以”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2(1)文中两个“他们”各指的是什么人?A_B_3(1)段中的第句“那时那地”指的是_,“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_。4“何尝”是哪类词?对表达句意起什么作用?5“呜呼,无法可想!”的含义是什么?6(2)段中“那一回”指的是_7从(2)中看“我的意见都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野望东皋簿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第二联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六、语言表达(共10分)苏州园林的美景令人陶醉,游人为了表达对它的赞美,拟写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上联:桂林山水甲天下下联:_七、作文(共40分)按要求作文在人生道路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甚至一句话,一则故事-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心,启迪你的灵魂,点亮你的心灵。请以“点亮心灵的灯”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文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