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青海省海南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提分题.docx
-
资源ID:80565843
资源大小:27.7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青海省海南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提分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嘶哑(s) 分外(fèn) 娉婷(pìng) 浮动(fú)B摇曳(yè) 折腰(zhé) 鲜妍(yán) 可汗(k)C妖娆(náo) 海峡(xiá) 红晕(yùn) 凝望(níng)D冠冕(gun) 枉然(wng) 飘逸(yì) 轻灵(lí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懒惰 锻练 折扣 不攻自破B盲从 迷信 流俗 辨伪去妄C大儒 停滞 墨守 腐草为莹D步骤 修正 凶险 辩别是非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逢年过节,正常的往来无可厚非。一个问候的电话,一段祝福的短信,就可以沟通与亲朋的情感。B夜幕下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三江风雨桥流光溢彩,格外亮丽。C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引领互联网大潮,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人物。D在人的各种素质能力中,身体素质是第一位的,离开身体素质来谈其他的素质是舍本逐末。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B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之一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名句默写。(1)三年谪宦此栖迟,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2)_,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戍鼓断人行,_。(杜甫月夜忆舍弟)(4)许浑咸阳城东楼中描写秦苑、汉宫的荒废的诗句是:_,_。(5)秦观的行香子中描写田园中百花争艳、竞相开放的句子是:_,_。(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此事古难全”一句,句中“此事”是指: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是金陵人,客此B山水之乐 辍耕之垄上C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势竞上D林壑尤美 水尤清冽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醉翁亭记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时,作者写本文时不到 40 岁,其中的“醉翁”“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B这篇优美的散文,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以“环滁皆山也”总起,再依次描写琅琊山、酿泉、醉翁亭,层层推进。C文章第自然段,勾勒出了太守与滁州百姓同乐的画面,共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三个场景。D最后一段,将议论与抒情巧妙结合,表达了作者沉醉于滁州山水美景,陶醉于与民同乐理想生活的情感。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各题。“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视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1文中所说的怀疑精神有怎样的内涵?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2第段是如何进行论证的?3下面的材料能否作为第段的论据?为什么?人称“发明大王”的爱迪生在发明电灯选择灯丝材料的实验过程中,曾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但他不气馁,终于找到了亮度大、耐热程度好的钨作为灯丝。此后电灯便成了千家万户的“光明使者”。五、诗歌鉴赏(共5分)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下面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篇从美酒佳肴到“拔剑四顾”,由乐景到悲情,形成强烈反差,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B“冰塞川”“雪满山”暗喻诗人仕途受阻,世道多艰,寄寓着无限的悲苦与无奈。C碧溪垂钓、乘舟梦日,表现了诗人避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纵情山水的人生选择。D诗的结尾,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2通读全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一位作家和一位厨师发生争执,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对本书提出批评。”厨师反驳道:“岂有此理!我这辈子没下过一个蛋,但我能尝出炒鸡蛋的味道,母鸡行吗?”作家与厨师争论的话题是:_厨师答话的言外之意是:_七、作文(共40分)写作。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令我们感动的事例有很多很多。有时是一个不经意的细微的动作,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