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提分卷.docx
-
资源ID:80566296
资源大小:26.7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中道崩殂(cú) 裨补阙漏(bì) 行阵和睦(háng)B以彰其咎(jiù) 陟罚臧否(zhì) 以遗陛下(yí)C庶竭驽钝(shù) 猥自枉屈(wi) 咨诹善道(zu)D夙夜忧叹(sù) 攘除奸凶(rng) 妄自菲薄(fi)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憋闷熏淘异想天开两肋插刀B迟疑锱株战战兢兢涓涓细流C荒唐洋溢望眼欲穿不知好歹D惦记温情如坐针毡无精打彩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缺憾,我们不应是过度狂热的追求完美无瑕,以至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甚至到了厌世的境地。B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美丽的景色实在引人入胜,游人们不由得陶醉其中。C他对答如流的态度是那么的胸无成竹,那十拿九稳的神情,真是让我无地自容,暗暗发窘。D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4、下面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B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C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其宗旨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为目的。一这句话有语病。D这篇文章,语言艰涩难懂,内容空洞无物,读起来味同嚼蜡。一加点成语运用准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默写。(1)_,北风吹断马嘶声。(纳兰性德浣溪沙)(2)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完成下面小题。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说明邹忌头脑清醒,不为奉承所迷惑。B“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这句话一方面表明进谏的人数之多,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的朝政积弊很深。C“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指“私王”者、“畏王”者、“有求于王”者对齐王的蒙蔽。D文章详略得当。从全文来看,邹忌设喻讽谏写得简略,齐王纳谏除蔽写得详细。3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4邹忌成功地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江南”再发现胡晓明中国历史与文学的文献中可见一种特殊的共同心理嗜尚:喜好江南。长期以来,虚虚实实,或浓或淡,强化着一种超乎一般所谓地域文化的认同,即可谓“江南认同”。“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海内外流传。“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已成为中国永远的抒情美典。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一直隐隐相传着十分重要的江南意象。入骨的相思,永续的乡愁,是江南不变的芬芳迷魅。男女之思,友朋之念,进而寄托家国君臣之思,相互重叠着、涵化着,渐成江南意象的深层含义。苏东坡诗:“犹做江南未归客”,姜夔“昭君不谙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以及吴梅村“世间何物是江南”才有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因此,江南意象是江南认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作为江南认同的江南意象,含蓄而动人地揭示了江南认同的底蕴:家国之爱。中国最早的地域认同是中原认同,从西周时代即已经有中原中心的意识。一直到三国时代,江东孙吴,三分天下有其一,江南地域才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到了东晋,政治中心南移,士人大批南渡,政治合法性的权威在江南地域渐趋稳固。所谓江南文化,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北来的,是发源于洛阳而被侨民带到江南的文化,这是中原移民文化。如谢道韫(东晋才女,谢安侄女,王羲之儿媳)祖籍河南,自其祖南迁以后到她已是第三代侨民,一生都在江南,她的作品自然归在南方文学里了,但她继承的其实是在北方就已形成的强大的家族文学传统。二是南方人向由政治中心迁来的大批北方人学习的结果,几代以后便渐渐置换成江南意识,是经过模仿、交融、选择、消化的文化习得。这似乎可称之为江南文化之二源。两部分之间形成一种奇妙的张力:一方面是在地的、生根的、非异己的,另一方面又是有本的、深厚的、高级的;前者使文化免除了排他性,后者使文化具有了优越性。没有哪一个地域文化有如此方便善巧的因缘和合,这一文化认同的过程,表明了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深刻的联系,这正是江南文化不同于巴蜀文化、粤闽文化等的特质,也是江南文化特别具有生机与活力的重大动因。“江南”所指涉的空间,与其说是具体的地理空间,不如说是一个特定的精神空间。(节选自2011年2月19日文汇报)1读完“江南”再发现,你觉得作者发现了什么?2第段中,谢道韫这一论据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3“江南美,江南愁,美得令人伤心,愁得肝肠寸断”,下面不适合引用来表达这种情感的一项是( )A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B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C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D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街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具体指什么?2品析“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句中“一杯”和“万里”的妙处。六、语言表达(共10分)张琳打算通过预约的方式在五一假期和父母来参观山西××博物馆,但她不知道应该如何预约和取票。假如你是山西××博物馆的志愿者,请你根据下图,为张琳进行讲解。(90字左右)山西××博物馆参观预约注意事项1开馆时间为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除夕、正月初一闭馆。2网上预约请提前日提交预约单。每个有效证件,每天只能预约一次,每次最多预约20人,当日当次有效。3请持预约二维码从××博物馆东门验票入馆参观。420人以上团队参观须提前两个工作日预约。七、作文(共40分)作文鲁迅先生说:“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拿自己的故事与他人的故事重新组合,就可以产生新的故事,就会产生特色,就是一种再创造。观察你身边的普通人,写一两个故事,塑造一个人物,表达你对生活的某种认识或感受。题目自拟,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