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青海省海东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题.docx
-
资源ID:80566433
资源大小:28.5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青海省海东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瞥见(pi) 感慨(ki) 亵渎(xiè) 间不容发(jiàn)B劫掠(jié) 琉璃(liú) 汲取(jí) 恪尽职守(kè)C旁骛(wù) 强聒(gu) 摇曳(yè) 随声附和(hé)D踌躇(chóu) 造诣(zh) 惊骇(hài) 敬业乐群(lè)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霜风 一株 并排立着B墓畔 繁多 长夜漫漫C卧听 寂漠 郊原如海D舵手 装饰 房舍如舟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将生命视作敝履,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他们倒是乐生的人。这是“生”的美丽之最高的体现。他们是为了保持“生”的美丽,维持多数人的生存,而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的。这样深的爱!甚至那躯壳化为泥土,这爱也还笼罩世间,跟着太阳和明星永久闪耀。“生”的确实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ABCD4、下面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B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C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其宗旨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为目的。一这句话有语病。D这篇文章,语言艰涩难懂,内容空洞无物,读起来味同嚼蜡。一加点成语运用准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1)_,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荡胸生曾云,_。(杜甫望岳)(3)_,民弗从也。(曹刿论战)(4)沙鸥翔集,_;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5)每当遇到挫折,有人就会用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中的诗句“ _,_”来激励大家: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实现抱负。(6)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老少的精神状态“_,_ ”一句,间接表达了他对理想国的认识。(7)朋友小敏准备参加摄影比赛,他的参赛照片中有落日、河水、沙漠等景色。小敏希望你能联系古诗词给它拟个雅致的标题。你由此联想到了哪句古诗(词)?简要说说这幅作品让你联想到这句古诗(词)的原因,并为小敏拟出标题。联想到的诗(词)句: _原因: _作品标题: 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乙】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及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注释】社:土地庙,这里指社庙。束:聚集,这里指建构。涂:把彩粉或油漆抹在木质建筑材料的表面上,用来装饰或防虫蛀。托:栖居。案据:安定。案,通“安”。据,也是安的意思。这里暗含包庇意。腹而有之:心腹亲近主人。1选出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孰视之/不诛之则乱B客从外来/外则卖权重于百姓C治国何患/出则无敌国外患者D徐公何能及君也/及国亦有焉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2)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夫 社 束 木 而 涂 之 鼠 因 往 托 焉。4乙文社鼠式的人危害是“_,_”(原文回答);甲文邹忌身边也有社鼠式的人物,请简述其危害。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议论文阅读。从小学生“读书等身”说开去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十几年来,开展每日午读、亲子读书会、阅读节等活动,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小学6年的时间,一个孩子竟能读1700本课外书。阅读不仅让孩子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成绩,还锻炼了口才和思维,跟爸爸妈妈在家里相处也变得更加融洽。有感于读书给孩子带来的变化,玉峰实验学校的一位家长突发奇想,让孩子与读过的书合一张影,结果发现书堆起来,跟孩子身高一样高。如果要解码该校一些小学生“6年读1700本书”的奥秘,或许正源于学校通过改进教育方式,让这里有了更多“读书等身”的孩子,其实现路径就是挤时间读书“只要”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基本持平;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比例下降:在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1%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6.3%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比较多,37.8%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一般,41.5%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成年国民阅读数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忙没时间”。相比小学生“读书等身”,我们是否有点汗颜?古人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抗战名将彭雪枫常告诫自己:“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我会输给工作的。”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他不论行军作战多么艰苦,都坚持每日读书,常常手不释卷、挑灯夜战。他的名言是“知识之在于我,向来是如饥似渴的”,座右铭是“苦读苦读一百个苦读”,约法三章是“每日决学两小时”。今天我们各方面条件都比过去优越得多,即使工作再忙,其实也不难发现有一些碎片时间。比如在公交、地铁等车时,在银行排队时,或者睡前20分钟,都能成为自己专享的读书时间。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了。”对读书人而言,就是应该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碎片。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是拿手机刷屏,还是读电子书或者手不释卷,是对我们读书习惯与学习定力的考验。如果在碎片化时间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浅表、庸俗就会无形放大;如果在这期间读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修养和才干就会不断累积。所以,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其价值和意义就在这里,同时读纸质书和读电子书也并不相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早已为我们指出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新时代,人人都想“下笔如有神”,取得像大文豪们那样“著作等身”的成就。然而,梦想不会从天而降,还需先静下心来,多挤点时间,“读书破万卷”,才能厚积薄发,梦想成真。作为普通人,纵然我们做不到“著作等身”,但只要每天坚持读书,也能做到“读书等身”。(有删改)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这两段都用了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学生_3仔细阅读第段,分析本段的论证思路。4根据本文观点,说一说在今天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怎样读书。(答三点即可)5下面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爱上了阅读,也让更多孩子“读书等身”。B第段引用了大量的调查数据,意在告诉我们:成年人纸质阅读量明显不足,原因是工作忙没有时间。C选文第段论述了读与写的关系:读是写的前提,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厚积薄发。D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五、诗歌鉴赏(共5分)【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乙】诉衷情【南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甲】【乙】两首词的词牌不同,根据字数划分,破阵子属于_;诉衷情属于_。2两首词均写梦之境,细读之下,内容上却各有所侧重,试做一阐释。3余秋雨先生曾用文学化的语言评价两位词人:“极文极武,极壮极悲,极梦极醒,又诉之极度的开阔和潇洒”,请你根据这句话,分析这两首词所蕴含的情感。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面是两位英雄留下的诗句。请你任选其一,结合诗句的内容和上面的文字,简要说明他(她)具有怎样的英雄品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一个人看海,是一个样子,如果和别人一起看海,又是另一个样子。(选自艾斯特哈兹·彼得赫拉巴尔之书)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