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北票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模拟题.docx
-
资源ID:80567501
资源大小:27.7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北票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模拟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拽出(zhuài) 告罄(qìng) 战栗(lì) 怏怏不乐(yàng)B毋宁(wú) 蹒跚(shn) 阴霾(mái) 毛骨悚然(sng)C吞噬(shì) 烧灼(zhuó) 炽热(zhì) 白雪皑皑(i)D羸弱(léi) 遨游(áo) 点缀(zhuì) 芸芸众生(yú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塌败 荒辟 烦躁 如释重负B烦锁 惧惮 尴尬 沥尽心血C隽永 交卸 渴慕 无瑕及此D跋涉 赋闲 狼藉 情有可原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九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常常工作到天亮。每当过度疲劳、思维中断时,他都着急地说:“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那时,由于条件艰苦,同志们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作为理论部负责人,邓稼先跟班指导年轻人运算。为了解开原子弹的科学之谜,在北京近郊,科学家们决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研制出我国的“争气弹”。ABC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邓稼先一文,使我了解了邓稼先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的重大贡献。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C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按要求默写。(1)望岳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心中满怀雄心壮志,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气概的句子是:_,_。(2)登飞来峰中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3)游山西村中描写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两句诗是:_,_。(4)己亥杂诗(其五)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写出富有哲理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选自论语)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1)有仙则名(2)惟吾德馨(3)谈笑有鸿儒(4)人不堪其忧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题目为“陋室铭”,文中最后又说“何陋之有”,这样说法矛盾吗?4在陋室铭中,文章一开头却没有写“陋室”,而是先写水和山,然后再引出陋室,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5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居“陋巷”,面对这样的环境,他们泰然处之,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微型小说,完成下列小题。一碗热汤赵向辉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傍晚,一个老婆婆蹒跚走在大街上,她遇到餐馆就往里看两眼,直到看见这家义连香饭店。老婆婆慢悠悠推门走了进去,里面客人很多,她在角落一张没人的桌子前坐了下来。服务员上前问:“阿婆,吃点什么呀?”老婆婆哆嗦着说:“我有两块钱,能花一块钱喝碗热乎汤吗?”服务员怔了一下说:“能,等一下,我去端。”服务员没有直接去服务台,而是先进了员工更衣室。过了十来分钟,服务员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打卤面、一碗热汤,还有一个肉饼,送到了老婆婆的餐桌上。“我只有两块钱,不要肉,也不要面条,只喝汤就行。”老婆婆依旧哆嗦着说,而且,说完就留下了两行泪水。“婆婆,没事的,今天店里有活动,只要就餐就可赠送肉饼和打卤面,放心吃吧。”服务员亲切地说。老婆婆吃着面条,喝着汤,脸上挂着笑容。一会儿,一位帅气的男士走到老婆婆身边问:“阿婆,怎么不吃肉饼啊?是不好吃吗?”老婆婆微微一笑:“拿回去,给瘫在床上的老伴吃,他很长时间没吃过肉了。”“您今天这是出来做什么呀?”“给老伴买药,就剩下了两块钱,实在冷得厉害,我怕自己感冒病倒,再也不能照顾老伴,所以想花一块钱喝碗热汤再往家走。”“您家住哪儿?”“住在税务局那块儿。”男士离开老婆婆的餐桌,进了经理室。大约五分钟后,男士拿着一个纸箱子出来,和几个服务员私语了几句,然后喊道:“我是餐厅的经理,今天,餐厅搞活动,凡来就餐者,都有一次抽奖机会,抽中-二三等奖的当场兑现。”有顾客嘀咕,这不年不节的,也不是开业周年庆典啥的,搞什么抽奖活动啊?男士用左手拿着箱子走过三桌,三桌都没抽中。等到了老婆婆桌前,他说:“阿婆,吃好了吧,请您从里面抽一张奖券。”老婆婆茫然地望着男士。男士把箱子放低,示意老婆婆伸手进去拿出一张纸来。老婆婆还是茫然,但是她照做了,拿出来一小张粉色的方块纸。男士很利索地用右手拿过老婆婆手中的粉纸,把箱子倒了-下手,然后又倒回来,突然举起右手中的粉纸说:“阿婆中一等奖了!奖金两千元!”大家鼓起掌来。男士从衣袋里拿出整整齐齐的一沓现金,递给老婆婆说:“阿婆,这是奖金,收好了啊。”老婆婆说:“我不能要你的钱,我家里有钱。”男士说:“这不是我白给您的,是您抽奖中奖了,放心拿着吧。”老婆婆像在和男士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今天我的运气真好,吃了赠送的面,还中了这么大的奖,看来老天还是舍不得让我和老头子死的。”一名男服务员拿着一串汽车钥匙走到老婆婆身边说:“阿婆,正好我下班,顺路送您回家吧。”老婆婆泪眼婆娑地上了一辆小轿车。继续抽奖,有两桌客人抽中了二三等奖,粉纸上分别写着免单和半价。结账时,这两桌客人都按原价结清了饭钱。一人说:“我看出来了。”另一人说:“你们都是好人,我会常来这里吃饭的。”客人都离开后,最先接待老婆婆的服务员问:“经理,你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太棒了!”经理说:“还得感谢你呢,我经过时正好听到了你和阿婆的对话,又看到你在前台拿出二十多元钱给阿婆买饭,决定帮老人家一把,匆忙中策划了抽奖活动,却被人看穿了。”开车出去的男服务员回来后,把车钥匙交给经理后说:“车上和老婆婆聊天,她已经80多岁了,太可爱了,像我太奶奶。”(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5期,有删改)1老婆婆走进义连香饭店只是想花一元钱喝碗热汤,却受到了特别的对待。请概括老婆婆受到的第一次特别对待。第一次特别对待:_;第二次特别对待:经理以中两千元“大奖”的方式给她帮助;第三次特别对待:经理安排服务员以下班顺路带老婆婆为名专车送她回家2小说的开头写道:“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此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婆婆已“抽中”一等奖,达到了经理的目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安排“继续抽奖”这一情节?4文中划线句子用了人物描写的哪些手法?有什么作用?5依据全文,概括老婆婆的性格特点。五、诗歌鉴赏(共5分)(一)阅读木兰诗,完成下面题目。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当户理红妆( )(2)著我旧时裳( )(3)朔气传金柝( )(4)雌兔眼迷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六个动词的表达作用。4“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几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表现了木兰_的性格。5由选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6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1)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_(喧哗 喧闹 喧嚷),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2)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_(塞进 装进 送进)我们的脑子里去。(3)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_(敬意 敬佩 敬仰)。七、作文(共40分)请以“你是我最 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