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阜新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提分卷.docx
-
资源ID:80567983
资源大小:27.9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阜新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翌日(yì) 拾级(shí) 隧道(suì)B俯瞰(kàn) 穹顶(qióng) 巍峨(é)C缭绕(liáo) 妩媚(f) 蔓延(màn)D颠簸(b) 沟壑(hè) 旷野(kuàng)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翠羽流苏 人情世故B挑灯看剑 千呼万唤C富贵荣华 叹为观止D吹角连营 兴高彩烈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说,“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说的是有着魏晋风度的人物和幽深精微,令人叹为观止的晚唐诗歌。B近日,在女足世界杯第三天的比赛中,美国队与泰国队的比赛以13:0的比分戛然而止。C语文考试考差了,小雨知道是因为自己没有复习好,关键是该做整理的时候不做,寄希望于老师画重点,她这时候大彻大悟还不算晚。D作为班长,小真劳动的时候总是能够很好地协调分工,让每个人都能发挥特长,大家都说小真起到了马前卒的作用。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了一个城市的精神地标。B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C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D城市绿化对于改善空气十分重要,它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并产生氧气。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课文默写,并在相应的空上写上篇名或作者。晓战随金鼓,_。_,春风不度玉门关。_,正是河豚欲上时。蒹葭采采,_。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东晋·陶渊明_)_,猿则百叫无绝。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南唐·_相见欢)无可奈何花落去,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各题【甲】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乙】桃花源记(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谜,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下列选项错误的一项是( )A甲诗乙文的作者均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B陶渊明,一名侃,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C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派鼻祖。D甲诗乙文均有感而发,写于作者辞官归隐之后。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下面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中的“心远”“悠然”等词语表现出诗人心境高远、超凡脱俗的恬淡心境。B甲诗结句言尽而意无穷,隐约流露出作者归隐后淡淡的怅惘与迷茫,令人回味。C乙文中“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谦虚低调,不希望外人打扰的心理。D乙文末段刘子骥探寻未果的描述,更显桃花源亦真亦幻,文章主旨也朦胧隐晦。4作者借甲诗表达对_生活的热爱:借乙文表达对_的理想社会的憧憬,两诗文都含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思念一块月饼张金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他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在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还有鸡蛋、斗香等,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中,放入口中。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瓣开来,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选自中国文化报)1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请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辅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3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中刻画了一位关爱孩子、无私、有教育智慧的母亲形象。B文章第、自然段分别选用了古人的诗句,增强了文章的意蕴。C母亲捡月饼屑子吃是因为她并不喜欢吃沙甜的,月饼皮又脆又酥。D三十五年后,我看到女儿对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心里是愤怒的。E母亲对我偷吃月饼的行为没有责怪。这正体现了她的宽容。4一块让作者思念至深的香甜月饼,一个让朱自清泪流数次的肥胖背影,都让我们感受到父母探深的关爱。请比较本文作者和背影中的朱自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五、诗歌鉴赏(共5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诗歌首段是如何描绘秋风的肆虐的?2从这首诗歌中,你看到的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照示例拟写句子。【示例】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七、作文(共40分)请以“奥林匹克在我心中”为题,写一个作文片段, 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