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图集规范DB系列》DB61 296-2023 洁净气体IG541灭火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 资源ID:80608259       资源大小:1.04M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图集规范DB系列》DB61 296-2023 洁净气体IG541灭火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D B 6 1 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 B 6 1/2 9 6-2 0 0 2 洁净气体 I G 5 4 1 灭火系统设计、施工、验 收 规 范 C o d e f o r d e s i g n,i n s t a l l a t i o n a n d A c c e p t a n c e o f c l e a n g a s I G 5 4 1 f i r e-e x t i n g u i s h i n g s y s t e m s 2002-05-15 发布 2002-08-15 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陕西省建设厅 联合发布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 目 次 前言 .1 总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符号 3 1 术语 3 2 符号 4 系统设计 4 1 防护区 4 2 I G 5 4 1 设计用量 4 3 系统设计 4 4 管网计算 4 5 系统组件 4 6 控制与操作 4 7 安全要求 5 系统的施工与调试 6 系统的验收 7 维护管理 附录 A:合格的洁净气体 I G 5 4 1气体组成 附录 B:附录 B-1 洁净气体 I G 5 4 1 灭火的浓度及最低设计浓度 附录 B-2 洁净气体 I G 5 4 1 的惰化浓度和最低设计浓度 附录 C:防护区海拔高度修正系数 附录 D:建筑物最低允许压力 附录 E:表 E-1 洁净气体 I G 5 4 1 储存容器检查记录 表 E-2 选择阀、单向阀、高压软管、汇集管试验记录 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 表 E-3 洁净气体 I G 5 4 1 输送管道试验记录 附录 F 隐蔽工程中间验收记录 附录 G 支、吊架之间的最大间距 附录 H 洁净气体 I G 5 4 1灭火系统调试报告 附录 I 洁净气体 I G 5 4 1灭火系统竣工验收报告 附录 J 洁净气体 I G 5 4 1等容图 附录 K 本规范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 前 言 对于洁净气体 IG541 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国内尚无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可循,为了规范洁净气体 IG541 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工作,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了本规范。规范编制参照了气体灭火系统-物理性能和系统设计(I S O 1 4 5 2 0)、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 B 5 0 2 6 3-9 7)、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 B 5 0 1 9 3-9 3)、卤代烷 1 3 0 1 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 B 5 0 1 6 3-9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 B 5 5 0 1 1 6-9 8)等国内外标准和规范;规范中的公式经过反复推导、多次试验验证得出。本规范系首次发布。本规范附录 A、B、C、D、E、F、G、H、I、J、K 为规范性附录。本规范由陕西省公安厅消防局提出。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陕西省公安厅消防局 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根敬、王虎儒、马宏伟、张瑞虹、李华、邹宗华、张明、吴钢。总则 1.1 为了规范设计、施工、验收洁净气体 I G 5 4 1(以下简称 I G 5 4 1)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1.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设置的 I G 5 4 1 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1.3 I G 5 4 1 灭火系统适用范围 1.3.1 I G 5 4 1 灭火系统为全淹没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1.3.1.1 电气火灾。1.3.1.2 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火灾。1.3.1.3 甲、乙、丙类液体火灾或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1.3.1.4 固体表面火灾及棉毛、织物、纸张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1.3.2 I G 5 4 1 灭火系统不得用于扑救下列物质火灾。1.3.2.1 能自身提供氧的化学品,如硝化纤维、硝酸钠、氯酸钠等火灾。1.3.2.2 活泼金属,如钾、钠、镁、钛、锆等火灾。1.3.2.3 金属的氢化物,如氢化钠、氢化钾等火灾。1.3.2.4 能自行分解的化学品,如过氧化氢、联胺等火灾。1.4 I G 5 4 1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1527 或 GB1528紫铜管 GB2270不锈钢无缝钢管 GB3639冷拨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 GB5099 钢制无缝气瓶 GB8162结构用无缝钢管 GB8163输送流体无缝钢管 GB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3 术语、符号 3.1 术语 3.1.1 I G 5 4 1 是由体积比为 5 2 的氮气、4 0 的氩气和的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其特点是可用于有人区域的全淹没灭火系统。合格的 I G 5 4 1 气体组成见附录。3.1.2 全淹没灭火系统(T o t a l F l o o d i n g E x t i n g u i s h i n g S y s t e m)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喷放一定浓度的 I G 5 4 1 药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3.1.3 无管网灭火装置(E x t i n g u i s h i n g D e v i c e W i t h o u t P i p i n g S y s t e m)按一定的应用条件,将 I G 5 4 1储存装置和喷放喷头等部件预先组装成套的灭火装置。3.1.4 组合分配系统(C o m b i n e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 y s t e m)用一套 I G 5 4 1 储存装置,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防护区的灭火系统。3.1.5 灭火浓度(E x t i n g u i s h i n g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在 1 0 1.3 2 5 k P a 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扑灭某种物质火灾所需 I G 5 4 1 在空气中的最小体积百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 分比。3.1.6 惰化浓度(I n e r t i n g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在 1 0 1.3 2 5 kPa 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能抑制空气中任意浓度的气体或液体蒸气的燃烧或爆炸发生所需要的 I G 5 4 1在空气中的最小体积百分比。3.1.7 抑制时间(H o l d i n g T i m e)维持设计规定的 I G 5 4 1 浓度,使防护区内火灾完全熄灭所需的时间。3.1.8 泄压口(P r e s s u r e R e l i e f O p e n i n g)设在每个独立防护区外墙或顶部,以泄放 I G 5 4 1药剂喷放时引起的防护区内部压力超过建筑允许承压的开口。3.1.9 额定储存压力(R a t e d S t o r a g e P r e s s u r e)以 2 0 为基准,用来确定其他工况下参数的储存压力。3.2 符号(见表 1)表 1 符号 序 号 符 号 单位 定 义 1 Ax m2 泄压口面积 2 Qy k g/s I G 5 4 1 的平均喷放速率 3 py P a 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值 4 M k g 全淹没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 5 V m3 保护区净容积 6 S m3/k g I G 5 4 1 的比容 7 保护区预期最低温度 8 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 9 k 海拨高度修正系数 1 0 m k g/m i n 主管平均设计流量 1 1 t m i n I G 5 4 1 的喷放时间 1 2 Qp kg/m i n 单个喷头的平均设计流量 1 3 Np 独立防护区的喷头总数量 1 4 Qz k g/m i n 支管的平均设计流量 1 5 np 单一支管流程下游的喷头数量 1 6 pm M P a 喷放过程中储存的中期压力 1 7 po M P a I G 5 4 1 的储存压力 1 8 Vo m3 喷放前全部储存容器的气相总容积 1 9 Vg m3 计算管网管道的内容积 2 0 Tm K I G 5 4 1 的计算平均温度 2 1 To K I G 5 4 1 喷放前的温度 2 2 k g/m3 某一状态下 I G 5 4 1 的密度 2 3 p M P a 某一状态下 I G 5 4 1 的压力 2 4 K 某一状态下 I G 5 4 1 的温度 2 5 pn M P a I G 5 4 1 在某一管段的计算起点压力 2 6 n k g/m3 I G 5 4 1 在某一管段的计算起点密度 2 7 Tn K I G 5 4 1 在某一管段的计算起点温度 2 8 Q k g/m i n I G 5 4 1 在计算管段中的平均设计流量 2 9 D m m 管道的内径 3 0 L m 管段的计算长度(包括当量长度和管长)3 1 n+1 k g/m3 I G 5 4 1 在某一管段的计算截止点密度 3 2 Tn+1 K I G 5 4 1 在某一管段的计算截止点温度 3 3 A m2 单个喷头孔口面积 3 4 pc M P a I G 5 4 1 喷放时喷头入口压力 3 5 c k g/m3 喷头入口处 I G 5 4 1 的密度 4 系统设计 4.1 防护区 4.1.1 防护区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4.1.1.1 防护区以固定的单个封闭空间划.4.1.1.2 当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 8 0 0 m 2,容积不宜大于 3 0 0 0 m 3。4.1.1.3 当采用无管网灭火装置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 1 0 0 m 2,容积不宜大于 4 0 0 m3。4.1.2 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2 0。4.1.3 独立防护区围护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0.5 h,门窗应采用丙级防火门窗;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0.2 5 h。4.1.4 独立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力,不宜低于 1.2 k P a。4.1.5 封闭严密的独立防护区应设泄压口,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 2/3 以上。泄压口的面积应按下式计算:Ax=0.8 5 5 yypQ 式中,Ax泄压口面积,m 2 QyI G 5 4 1 在该防护区平均喷放速率,k g/s;py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力,P 4.2 I G 5 4 1 设计用量 4.2.1 应根据防护区内可燃物相应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与防护区净容积,经计算确定 I G 5 4 1设计用量。4.2.2 防护区 I G 5 4 1 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M=k SV303.2l g)100100(C 式中:M 全淹没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k g;V 防护区净容积,m 3;S 压力为 1 0 1.3 2 5 k P a 时,对应防护区最低预期温度时 I G 5 4 1 的比容,m 3/k g 可按下式计算:s=0.6 4 9+0.0 0 2 3 7 其中:为防护区最低预期温度,;C 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k 防护区海拨高度修正系数,按附录选用。4.2.3 某物质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该物质最低灭火浓度的 1.2 倍;物质的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该物质最低惰化浓度的 1.1 倍,且灭火设计浓度最低不应小于 3 7.5。有关可燃物的灭火设计浓度,可按附录中附表 B-1中所给出的灭火浓度进行确定。有人滞留的场所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大于 4 2.8%。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 有关可燃物的惰化设计浓度,可按附录中的表 B-2中所给出的惰化浓度进行确定。附录中未给出的,应由试验确定。4.2.4 有爆炸危险气体、液体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确定设计用量;无爆炸危险气体、液体和固体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确定设计用量。4.2.5 当几种可燃物共存或混合时,其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应按其中最大的灭火浓度或惰化浓度确定。4.2.6 I G 5 4 1 灭火时的抑制时间,不得小于m i n。4.2.7 系统的储存量即为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与系统中喷放后的剩余量之和。喷放后的剩余量按设计用量的计。4.2.8 系统为组合分配系统时,系统的总储存量应为该组合中各个独立防护区储存量中最大的储存量。4.2.9 用于需不间断保护的防护区的灭火系统和超过个防护区的组合分配系统,应设 I G 5 4 1 备用量,备用量应为原储存量的一倍。4.3 系统设计 4.3.1 系统所有的组件,应在-2 0 到 5 0 内可靠工作。4.3.2 I G 5 4 1 储存容器的额定储存压力可采用 1 5 M P a 和 2 0 M P a(表压)两种。4.3.3 喷头入口压力的计算值不应小于 2.3 M P a(绝对压力)。4.3.4 喷头的设计数量,由单个喷头的保护面积和防护区面积确定。4.3.5 I G 5 4 1 的喷放时间,不应超过 6 0 s。当扑救固体深位火灾时,喷放时间不宜大于 7 m i n,且应在前2 m i n 内使防护区内灭火剂浓度达到设计浓度的 3 0。4.3.6 管网设计中,不应采用四通进行管道分流。4.4 管网计算 4.4.1 管网计算时各管段中 I G 5 4 1 的流量,采用平均设计流量。4.4.2 主干管的平均设计流量 Qm可按下式计算:Qm=tM k g/m i n 式中:M 独立防护区全淹没灭火设计用量,k g;t I G 5 4 1 喷放时间,m i n。4.4.3 单个喷头的平均设计流量 Qp,可按下式计算:Qp=pmNQ k g/m i n 式中:Np独立防护区的喷头总数量,个。4.4.4 各支管的平均设计流量 Q z,可按下式计算:np Q z =Qp k g/m i n np=1 式中:np该支管流程下游的喷头数量,个。4.4.5 可采用 I G 5 4 1喷放过程中储存容器的中期压力和对应此中期压力的流量进行管网流动设计计算,且认定此时的流量等于平均设计流量。4.4.6 喷放过程中储存容器的中期压力,可按下式计算:pm=0.3 6 4 2 457.1)(gooVVV+po 式中:pm喷放过程中储存容器的中期压力 M P a,绝对压力;poI G 5 4 1 的额定储存压力 M P a,绝对压力;Vo喷放前全部储存容器的气相总容积,m3;Vg管网管道的内容积,m3。4.4.7 对应喷放过程中储存容器中期压力的 I G 5 4 1 平均温度,可按下式计算:Tm=0.7 2 8 5 457.0)(gooVVV+To 式中:Tm喷放过程中对应储存容器中期压力的 I G 5 4 1平均温度,;ToI G 5 4 1 喷放前的温度,一般取 2 9 3。4.4.8 对应喷放过程中储存容器中期压力的 I G 5 4 1 平均密度,可按下式计算:m=0.5)(gooVVV+o 式中:m对应喷放过程中储存容器中期压力的 I G 5 4 1 平均密度,k g/m3 0I G 5 4 1 喷放前的密度,k g/m3。4.4.9 I G 5 4 1 在某一状态下的密度,可按下式计算:=4.0 9 8 1 03Tp 式中:I G 5 4 1 在某一状态下的密度,k g/m3;p 某一状态下的 I G 5 4 1 的压力,M P a;T 某一状态下的 I G 5 4 1 的绝对温度,。4.4.1 0 I G 5 4 1在管网内流动时,同一管径内无分流的管段的计算起点状态参数为 pn,n,Tn,计算截止点的密度为n+1,可按下式计算n+1(k g/m3):1.3 1 0-324QDpnn0.2 2 8 5(21n211+n)=1.3 1 0-32214QDpnnn+2.4 5 7 211+nl n(nn1+)5.8 2 8 21+nDfL 式中:f 为摩擦系数,取 f=2)lg274.1(41D 管材绝对粗糙度,一般取 0.2 m m;pnI G 5 4 1 在某一管段的计算起点压力,M P a;nI G 5 4 1 在某一管段的计算起点密度,k g/m3;Q 计算管段 I G 5 4 1 的平均设计流量,k g/m i n;D 计算管段的内径,m m;L 管段的计算长度(管长与当量长度之和),m m;计算起点序号,-c(喷头入口点)。4.4.1 1 对应计算截止点密度n+1时 I G 5 4 1 的绝对温度为 Tn+1,可按下式计算 Tn+1():Tn+1=Tn426102897.0DQ(21211+nn)式中:Tn+1 IG541 在某一管段的计算终点温度,K;Tn IG541 在某一管段的计算起点温度,K。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 4.4.1 2 在管网设计计算中,各管道的内径应根据各管道的设计平均流量和管道的流动阻力损失通过计算确定。4.4.1 3 喷头孔口面积,可按下式计算确定:A=ccPpQ40 式中:A 喷头孔口面积,m m2;Qp单个喷头的平均设计流量,k g/m i n;pc喷头入口压力,M P a;c喷头入口处 I G 5 4 1 的密度,k g/m3。4.5 系统组件 4.5.1 储存装置 4.5.1.1 管网系统储存装置由储存容器,容器阀,单向阀和集流管组成,应由支架固定。无管网灭火装置的储存装置,由储存容器、容器阀和喷头组成。4.5.1.2 在储存容器与集流管之间应装单向阀。4.5.1.3 在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安全泄压装置。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上,应设安全泄压装置。安全泄压装置的动作压力,按照 G B 1 5 0 钢制压力容器或 G B 5 0 9 9 钢制无缝气瓶中有关规定确定。4.5.1.4 储存装置应设压力表,在 2 0时当储存容器中充装的 I G 5 4 1压力降超过额定储存压力的时,应及时补充。4.5.1.5 备用量的储存容器与主用量的储存容器应接在同一集流管上,并能切换使用。4.5.1.6 储存装置上应设有长期固定铭牌,标明每个容器的编号、毛重、灭火剂名称、充装量、充装 日期和储存压力。4.5.1.7 储存装置宜设在靠近防护区的专用储存间内,该储存间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室温范围为-2 05 0。4.5.2 选择阀与喷头 4.5.2.1 在组合分配系统中,每个独立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应设一个选择阀。选择阀的位置宜靠近储存容器,并应便于手动操作,方便检查维护。选择阀上应设有标明防护区的铭牌。4.5.2.2 选择阀可采用电动、气动或机械操作方式。阀的额定工作压力,不应小于系统的额定储存压力。4.5.2.3 选择阀在系统启动时,应在容器阀的动作之前或同时打开。4.5.2.4 喷头应满足 I G 5 4 1 在防护区均匀扩散的要求。4.5.2.5 喷头应有表示其型号、规格的永久性标志。4.5.2.6 设在有粉尘防护区的喷头,应增设在喷射时能自行脱落的防尘罩。4.5.3 管道 4.5.3.1 组成管网的管道及管道附件应能承受最高环境温度下的工作压力,并应符合下列规定:4.5.3.1.1 管道应采用 G B 3 6 3 9冷拨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G B 8 1 6 2 结构用无缝钢管,G B 8 1 6 3 输送流体无缝钢管中规定的任一种无缝钢管,并应内外镀锌。4.5.3.1.2 对镀锌层有腐蚀的环境管道可以采用 G B 2 2 7 0 不锈钢无缝钢管中规定的不锈钢无缝钢管。4.5.3.1.3 输送启动气体的管道,宜采用 G B 1 5 2 7 或 G B 1 5 2 8 紫铜管中规定的铜管。4.5.3.2 管道连接可采用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焊接形式或能满足要求的其他连接,公称直径等于或小于 8 0 m m 的管道,宜采用螺纹连接。公称直径大于 8 0 m m 的管道,宜采用法兰连接或焊接连接。4.5.3.3 采用焊接连接的管道附件的材质,应与管道材质相同或相近,材质含碳量应小于 0.2 5。4.5.3.4 集流管及减压装置上游管道的额定工作压力应同于储存容器额定工作压力。4.6 控制与操作 4.6.1 采用 I G 5 4 1灭火系统和预制灭火装置的防护区,应按 G B 5 0 1 1 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的灵敏度宜采用一级。4.6.2 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设置在防护区内的预置灭火装置应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二种启动方式。4.6.3 自动控制程序中应设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4.6.4 灭火系统的自动控制应在接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后才能启动。手动操作装置应设在防护区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并应能在一处完成系统启动的全部操作。4.6.5 灭火系统的供电,应符合现行国家防火规范的规定。当采用气体动力源时,应保证系统操作与控制所需要的压力和用气量。4.7 安全要求 4.7.1 防护区的疏散通道和出口应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保证人员能顺利撤出防护区。4.7.2 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和灭火剂施放的声光报警器。防护区的入口应设火灾光报警器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4.7.3 防护区的门应向外开启,并能自行关闭。4.7.4 设置在有爆炸危险场所的管网系统,应设防静电接地。5 系统的施工与调试 5.1 管网灭火系统的施工准备 5.1.1 管网灭火系统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技术资料: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同意的 I G 5 4 1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系统及其主要组件的使用、维护说明书。5.1.2 I G 5 4 1的储存容器、容器阀、单向阀、选择阀、集流管、安全阀、喷嘴等系统组件和启动系统组件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和由国家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I G 5 4 1输送管道及管道附件应有出产厂家的检验报告与合格证。5.1.3 系统中采用的不能复验的产品,如安全膜片等,应有生产厂出具的同批产品检验报告与合格证。5.1.4 灭火系统施工的防护区和储瓶间设置条件与设计相符;系统组件与主要材料齐全,其品种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5.1.5 灭火系统所需的预埋件和孔洞符合设计要求。5.2 灭火系统组件施工前的外观检查 5.2.1 施工前应对 I G 5 4 1 储存容器、容器阀、单向阀、选择阀、集流管、安全阀、喷嘴等系统组件和气动启动系统组件进行外观检查。5.2.2 系统组件无碰撞变形及其他机械性损伤。5.2.3 系统组件外露机械加工表面保护涂层完好。5.2.4 系统组件所有外露接口均应设有防护堵、盖,且封闭良好;接口螺纹和法兰密封面无损伤。5.2.5 系统组件产品铭牌清晰,标明参数应与该型号产品说明书参数一致。5.2.6 保护同一防护区的 I G 5 4 1 储存容器规格应一致,其高度差不宜超过 2 0 m m;气动启动系统的气体储存容器规格应一致,其高度差不宜超过 1 0 m m。5.3 I G 5 4 1 在储存容器的充装量不应小于设计充装量,但不应超过设计充装量的 1.5。5.4 灭火系统组件施工前的试验 5.4.1 施工前应对选择阀、单向阀、集流管、高压软管(挠性接头)和气体启动系统单向阀逐个进行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5.4.2 强度试验以水为介质,试验压力为该阀门或软管(挠性接头)设计压力的 1.5 倍;如以气体为介质,则试验压力为该组件的设计压力。5.4.3 水压试验时,水温不得低于 5,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保压时间不少于 1 m i n,保压期间目测试件应无异常变形及渗漏。5.4.4 强度试验合格后再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该组件的设计压力,试验介质可为空气或氮气。试验时可将试件浸入水中,达到试验压力后,保压时间不少于 5 m i n,保压期间应无泄漏。5.4.5 系统组件气密试验合格后,应及时烘干或吹干,并封闭所有外露接口。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 5.4.6 电启动装置的电源电压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通电检查,应能满足启动要求,且动作灵活无卡阻现象。5.4.7 气体启动储存容器内气体压力不应低于设计压力,且不得超过设计压力的 5。5.4.8 气体启动系统中的单向阀芯应启闭灵活,无卡阻现象。5.5 施工 5.5.1 灭火系统的施工应按设计施工图和相应的技术文件进行,不得随意更改。当需要更改时,应征得原设计单位同意,并报原审核部门核准。5.5.2 系统施工时,应按附录规定的内容做好施工记录。防护区地板下,吊顶上或其他隐蔽区域内的管道应按附录规定的内容做好隐蔽工程中间验收记录。5.5.3 储存容器的安装 5.5.3.1 I G 5 4 1 在储存容器内的充装宜在生产厂完成。5.5.3.2 储存容器的操作面距墙或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1.0 m。5.5.3.3 储存容器上的压力表应朝向操作面,安装高度和方向应一致。5.5.3.4 储存容器的支、框架应固定牢靠,且应做防腐处理。5.5.3.5 储存容器正面应标明“I G 5 4 1”字样及容器编号。5.5.4 集流管的安装 5.5.4.1 集流管安装前应清洗内腔并封闭进出口。5.5.4.2 集流管应固定在支、框架上。支、框架应固定牢靠,且应做防腐处理。5.5.4.3 集流管上的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5.5.4.4 集流管外表面应涂红色油漆。5.5.5 选择阀的安装 5.5.5.1 选择阀操作手柄应安装在操作面一侧,安装高度应为 1.3 m1.5 m。5.5.5.2 采用螺纹连接的选择阀,其与管道连接处应加活接头。5.5.5.3 选择阀上应设有标明防护区名称或编号的铭牌,并固定在操作手柄附近。5.5.6 灭火系统启动系统的安装 5.5.6.1 电磁启动装置的电气连接线应沿固定储存容器的支、框架或墙面固定。5.5.6.2 手动启动的拉索除必须外露部分外,应采用经内外防腐处理的钢管防护;拉索转弯处应采用专用导向滑轮;拉索未端拉手应设在专用保护盒内,套管和保护盒必须固定牢靠。5.5.6.3 安装以物体重力为启动力的机械启动装置时,应保证重物在下落行程中无阻挡,其行程应超过阀开启所需行程 2 5 m m。5.5.6.4 气体启动系统储气瓶的支、框架或箱体应固定牢靠,且应做防腐处理。储气瓶正面应标明气体介质的名称和对应防护区名称的编号。5.5.6.5 气体启动系统的管道应横平竖直。平行管道或交叉管道之间的间距应保持一致。固定管道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 0.6 m;固定平行管道的管夹间距不宜大于 0.6 m,且转弯处应增设管夹。5.5.6.6 气体启动系统管道安装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并采取防止 I G 5 4 1和启动气体误喷射的可靠措施。5.5.6.7 气体启动系统管道气密性试验介质为氮气或空气,试验压力不低于启动气体储存压力,保压5 m i n 内被试管道的压力无变化。5.5.7 输送管道的施工 5.5.7.1 输送管道安装应横平竖直,管道之间采用法兰连接时,应在焊接后进行内外镀锌。已镀锌的无缝钢管不宜采用法兰连接,当系统个别部位需采用法兰连接时,应对被焊部件损坏的镀锌层重新做防腐处理。5.5.7.2 管道穿过墙壁、楼板处应安装套管。穿墙套管的长度应和墙厚度相等;穿过楼板的套管长度应高出地板 5 0 m m。管道与套管之间的间隙应采用柔性不燃材料填塞严密。5.5.7.3 管道应用支、吊架固定牢靠,支、吊架最大间距应符合附录的规定。管道未端喷嘴处支架 与喷嘴间的管道长度不应大于 5 0 0 m m。5.5.7.4 主、干管道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至少应安装一个防晃支架,当穿过建筑楼层时,每层应设一个防晃支架。当水平管道改变方向时,应设防晃支架。5.5.8 输送管道的试验吹扫和涂漆 5.5.8.1 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强度试验。水压强度试验压力为该系统额定工作压力的 1.5 倍,保压5 m i n,管道各连接处无渗漏,管网无异常变形。额定工作压力的确定说明如下:减压装置以前的管网额定工作压力为 I G 5 4 1 储存容器的额定储存压力;减压装置以后的管网额定工作压力为 I G 5 4 1 在设计温度下经过减压后的实际压力(实际压力数值由生产厂家给定)。5.5.8.2 不宜进行水压强度试验的防护区管道,可以进行气压强度试验,气压强度试验压力同于该系统额定工作压力,合格要求同于水压试验要求。气压强度试验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5.5.8.3 强度试验合格后,管道应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同于系统的额定工作压力,保压 3 m i n,压力的降落不应超过试验压力的 1 0,且用肥皂水检查防护区外的管道连接处,应无泄漏。进行气压强度试验的管网系统,可不进行气密性试验。5.5.8.4 强度试验合格的管道,应用压缩空气或氮气进行吹扫,管道末端的气体流速不应小于 2 0 m/s。采用白布检查,直到白布上无铁锈、尘土、水渍及其他脏物为吹扫合格。5.5.8.5 输送管道的外表面应涂红色油漆。隐蔽场所内的管道,可涂红色漆环,漆环的宽度间距要均匀。5.5.9 喷嘴的安装 5.5.9.1 喷嘴的型号、规格和喷孔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5.5.9.2 单层喷嘴地板以上的最大喷嘴高度为 4.5 m,当防护区高度大于 4.5 m 时应另加一层喷嘴。5.5.9.3 吊顶下不带装饰罩的喷嘴,其连接管道端螺纹不应露出吊顶;带装饰罩的喷嘴,装饰罩应紧贴吊顶。5.6 灭火系统的调试 5.6.1 灭火系统安装完毕,且相关的自动报警系统和开口自动关闭装置、通风机械和防火阀等联动设备的调试完成后,应进行灭火系统的调试。5.6.2 灭火系统调试前应具备完整的技术资料及调试必需的其他资料,并应符合本规范 5.1.1,5.1.2,5.1.3 和 5.5.2 条的规定。5.6.3 灭火系统的调试负责人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5.6.4 调试前应按施工的要求检查系统组件和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以及系统的安装质量,并应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5.6.5 调试后应按本规范附录规定的内容做出调试报告。5.6.6 调试工作为对每个防护区进行模拟喷气试验和备用灭火剂储存容器切换操作试验。5.6.6.1 调试试验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和避免 I G 5 4 1 的误喷射。5.6.6.2 模拟喷气试验可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进行,模拟气体储存容器与被试验的防护区 I G 5 4 1 储存容器的结构、型号、规格应相同,连接与控制方式应一致,充装的气体压力和 I G 5 4 1 充装压力相等。试验容器的数量不应少于储存容器数的 2 0,且不得少于一个。5.6.6.3 模拟喷气试验宜采用自动控制 5.6.6.4 模拟试验应达到:试验气体能喷入被试防护区内,且应能从被试防护区的每个喷嘴喷出;有关控制阀门工作正常;有关声、光报警信号准确;储瓶间内的设备和对应被试防护区输送管道无明显晃动和机械性损坏。5.6.6.5 进行备用 I G 5 4 1 储存容器切换操作试验时,可采用手动操作,并应按 5.6.6.2 条的规定准备一个模拟气体储存容器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 5.6.6.4 条的要求。6 系统的验收 6.1 灭火系统的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监理、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设计、施工等单位参加。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 6.2 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提交下列技术资料。6.2.1 经批准的竣工验收申请报告。6.2.2 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中间验收记录。6.2.3 竣工图和设计变更文字记录。6.2.4 竣工报告。6.2.5 设计说明。6.2.6 调试报告。6.2.7 系统及其主要组件的使用维护说明。6.2.8 系统组件、管道材料及管道附件的检查报告、试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6.3 竣工验收应包括下列场所和设备。6.3.1 防护区和储瓶间。6.3.2 系统设备和灭火剂输送管道。6.3.3 与气体灭火系统联动的有关设备。6.3.4 有关的安全设施。6.4 防护区和储瓶间的验收 6.4.1 防护区的划分、用途、位置、开口、通风、几何尺寸、环境温度及可燃物的种类与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6.4.2 防护区下列安全设施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6.4.2.1 防护区的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装置。6.4.2.2 防护区内和入口处声光报警装置、入口处的安全标志。6.4.2.3 无窗或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和地下防护区的排气装置。6.4.2.4 门窗设有密封条的防护区的泄压装置。6.4.3 储瓶间的位置、通道、耐火等级、应急照明装置及地下储瓶间机械排风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6.5 设备验收 6.5.1 储存容器的数量、型号和规格、位置与固定方式、油漆和标志,I G 5 4 1的充装量和储存压力,以及储存容器的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本规范 5.1.4、5.2.6、5.3、5.5.3 条的规定。6.5.2 I G 5 4 1储存容器内的充装量,可以通过储存容器上压力表的压力来确定。不同温度下对应的压力按附录 J 所列曲线确定。6.5.3 集流管的材料、规格、连接方式、布置和集流管上泄压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 5.1.4、5.5.4条的规定。6.5.4 灭火系统启动系统装置的数量、型号、规格和标志,安装位置和固定方法,气动启动系统中气体储存容器中的介质和充装压力以及气动管道的规格、布置、连接方式和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5.4.6、5.4.7、5.4.8、5.5.6 条的规定。6.5.5 选择阀的数量、型号、规格、位置、固定和标志及其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 5.5.5条的规定。6.5.6 设备的手动操作处,均应有标明对应防护区名称的耐久标志。手动操作装置均应有加铅封的安全销或防护罩。6.5.7 输送管道的布置与连接方式,支架和吊架的位置及间距,穿过建筑构件及其变形缝的处理、各管段附件的型号和规格以及防腐处理和油漆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第章的有关规定。6.5.8 喷嘴的数量、型号、规格、安装位置、喷孔方向、固定方法和标志,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5.5.9 条的规定。6.6 系统功能验收 6.6.1 按防护区总数(不足个的按个计)的 2 0 进行模拟启动试验;按防护区总数(不足 1 0 个的按 1 0 个计)的 1 0 进行模拟喷气试验。6.6.2 模拟自动启动试验时,应先关断有关储存容器上的启动器,安装相适应的指示灯、压力表或其他相应装置,再使被试防护区的火灾探测器接受模拟火灾信号,试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6.6.2.1 指示灯泡正常或压力表测定的气压满足足以启动容器阀和选择阀的要求。6.6.2.2 有关的声、光报警装置均能发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正常信号。6.6.2.3 有关的联动设备动作准确,符合设计要求。6.6.3 模拟喷气试验应符合本规范 5.6.6.2、5.6.6.3 和 5.6.6.4 条的规定。6.6.4 当模拟喷气试验结果达不到本规范第 5.6.6.4 条的规定时,功能检验为不合格,应在排除故障后对全部防护区进行模拟喷气试验。6.6.5 设有备用 I G 5 4 1 储存的灭火系统的切换操作试验,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 5.6.6.4 条的规定。6.6.6 竣工验收完成后,应按本规范附录 I 的规定提出竣工验收报告。6.6.7 灭火系统验收合格后,应将灭火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7 维护管理 7.1 灭火系统应由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的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维护。7.2 灭火系统投入使用时,应具备下列文件资料。7.2.1 本规范 6.2 条所

    注意事项

    本文(《图集规范DB系列》DB61 296-2023 洁净气体IG541灭火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pdf)为本站会员(秦**)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