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规划.pdf

    • 资源ID:80615202       资源大小:287.6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规划.pdf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规划 1专业现状分析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于 1978 年由建校初期的基本有机合成和无机化工等专业整合而成,是学校核心本科专业之一。该专业自成立之日起,学校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进行重点支持,已树立了“注重品德,加强基础,突出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专业实力得以迅速发展,成效显著。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依托,学院先后增设生物化工、制药工程和环境工程 3 个本科专业,并于 2003 年以生物工程和制药工程 2 个本科专业为基础,成立了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了力量。目前,我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水平居于全国同专业较为领先的地位,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国内同行的普遍认可和赞扬。该专业 2007 年 10 月被评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 年 12 月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国内同专业第三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008 年 6 月又被评定成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招生规模由 2004 年的6 个班发展到目前的 9 个班,生源情况由 2004 年的学校招生倒数几位跃升之现在的前 2 位,毕业班的考研率由 2004 年的不足 20升至目前的 40%,连续 4 年的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由此可见,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已有的建设水平在国内同专业中具有较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然而目前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向创新型国家发展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那么我们已有的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等,是否适应和符合新形势下的国家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新的国家发展战略,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方向该如何定位和深层次理顺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所有这些均是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为此,分析专业发展现状,制定新的专业发展规划,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1.1 学科基础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依托于设立在我校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首批一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的化学工程学科一直是我校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本学科 1984 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 年设立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 年本学科所在的一级学科获得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 年本学科被列为全国重点学科,2005 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2007 年化学工程与技术成为国家首批一级重点学科。近四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 162 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 6105万元。发表学术论文 80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400 余篇,EI 收录 200 余篇。获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 1 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 项,省部级三大奖和教学成果奖 20 余项。本学科专业建有“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绿色化工与过程强化”分室、“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应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三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已建成具有先进水平的“化学反应工程与催化技术研究基地”、“超重力反应与分离技术研究基地”、“现代传质理论与新型分离技术研究基地”、“分子与材料模拟研究基地”和“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应用科学研究基地”等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1.2 师资队伍 本专业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目前共有教学、科研人员 84 人,包括中科院院士 1 人(双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 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4 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1 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3 人,正高级职称 34 人,副高级职称 29 人,博士生导师 34 人。设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 个,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化学工程教学团队(本科)”。拥有我国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反应过程强化创新研究群体”。本专业师资队伍年龄分布是:60 岁以上占师资队伍的 4.76%,4560 岁占师资队伍的16.67%,45 岁以下占师资队伍的 78.57%。本专业师资队伍学历结构是:博士占师资队伍的 67.9%,硕士占师资队伍的 16.7%,归国人员占师资队伍的 9.0%,其他人员占师资队伍的 6.4%。1.3 人才培养方案 1.3.1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素质和科学与专业基础知识,能够从事化学工业领域的产品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工作能力的高等化学工程技术人才。1.3.2 本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1)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修养,具有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2)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3)具有强健的体魄与健康的心理素质;(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表达与交往能力以及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5)系统地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结合化工生产的社会经济目标,从事研究、开发、设计、生产与企业管理等工作;(6)富有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应变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交往能力;(7)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通过国家外语四级考试;(8)具备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1.3.3 课程体系基本要求 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本专业以下诸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知识:(1)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的基础理论与实验;(2)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设计、分离工程、化工生产工艺与设备的基础理论与实验;(3)化工技术经济分析和生产运行管理;(4)研究与开发新产品、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初步能力等。1.3.3.1 课程体系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包括以下 6 个方面:(1)人文社科体系。体育、大学英语、军事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就业指导、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通识教育课程。(2)数理体系。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化工应用数学(3)化学及生物基础体系。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基础、仪器分析和大学化学实验。(4)工程基础体系。应用电工学、大学计算机基础、C 语言程序设计、化工机械基础、工程制图、化学工程实验设计、化工安全工程、科技英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化学工程与工艺概论和现代化工技术选讲。(5)专业基础体系。流体流动与传热、化工传质单元操作、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传递过程原理、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过程设计、流体流动与传热实验和化工传质单元操作实验。(6)选修体系。VB 语言程序设计、化工计算机数据与图形处理、环境保护与绿色技术、材料基础、环境工程基础、信息与文献检索、过程测控技术、现代分离技术、工业催化基础、分子模拟引论、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化工过程大型软件、精细化工基础、化工系统工程和现代分离技术。1.3.3.2 课程体系实施 根据学校的“改革促发展,特色求生存”的办学思路和“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培养理念,以及教务处的统一部署,本专业培养方案将上述 6 个课程体系分别归属为通识教育及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方向及特色课程三大课程体系平台和实践环节。为有利于“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培养理念的实现,本专业近几年来改革实施了数学、计算机、外语等公共知识和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在进入专业课教学以后,十分必要继续强化这三个方面的知识的拓展。1.3.4 课程与教材建设 1.3.4.1 专业精品课程建设 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热力学和化工过程设计。其中,化工原理为国家首批精品课程,化工原理实验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化学反应工程为北京市精品课程,系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项目。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化工热力学为北京市精品教材(2006 年荣获)。化工过程设计采用王静康院士主编的国家“十五”规划教材。1.3.4.2 专业特色课程建设“现代化工技术选讲”课程不仅为国内首创,而且获得了国内同行的认可和赞扬,先后有近 40 位专家(外聘)、教授参加了该课程的讲解与建设。“化学工程与工艺概论”课程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对专业培养目的、培养方案,以及专业的内涵和外延的清晰认识和理解,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化工计算机数据与图形处理”使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前就已掌握 Excell、Origin、Matlab 和 AutoCAD 应用领域和使用技巧,奠定专业课程和工程能力培养的良好基础。1.3.4.3 专业教材建设 在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同时,本专业大力开展了教材建设,出版了“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学反应工程”、“流体与传热过程热力学”等一批国家规划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其中,出版国家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2 部,国家“十五”规划教材 2 部,北京市精品教材 6 部,其他各类精品教材建设项目 12 部。目前正在建设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有 5 部。此外,本专业还编写出版了“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化工卷(修订版)”和“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复习指南习题集”。1.3.5 实践教学 开设了化工原理实验、化工专业实验、化工仿真实习、中水处理基地实践教学、创新型实验、化工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其它实习/实践环节等 9 类实践性教学。(1)化工原理实验。在涵盖传统化工原理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学生参与,研制了 20 余种 60 多套新型化工原理实验装置。(2)化工专业实验。自主开发体现学院科技工作特色的化工专业实验装置 6 种,10 余套。(3)化工仿真实习。包括化工原理仿真实验和生产实践仿真实习。(4)中水处理基地实践教学。由本专业教师负责产学研一体化建成的校内中水处理站,同时作为开展课程教学参观、部分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中水处理基地实践教学。(5)创新型实验。将本专业部分教师的特色科研成果和新引进博士学位教师的特色博士学位研究内容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供部分优秀本科生进行创新型实验,目前自主开发开设的化工创新型实验装置共有 10 种,10 余套。(6)化工设计。旨在对学生进行工程设计思想、方法、计算机辅助应用和工程语言表达等的综合训练。本实践教学由化工设计(单元操作过程设计,2 周)和化工设计(过程设计,弹性时间制(集中时间为 1 周)两部分组成。(7)认识实习。安排在第 3 学年的第 1 学期初,时间为 2 周。(8)生产实习。安排在第 4 学年的第 1 学期初,时间为 3 周。(9)其它实习/实践环节。包括:金工实习,2 周;电工电子实习,1 周;社会实践,4周;应用软件实践,1 周;化工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1 周;公益劳动,1 周;军事训练,2周;素质拓展与创新,4 周。(10)毕业论文(设计)。本专业的毕业环节以专业科研优势为依托,实施一人一题、真题真做和师生双向选择机制,规范化管理(包括题目筛选、导师资格审查、生师比控制和监督与跟踪检查等)和严把质量关。1.4 教学质量与管理 1.4.1 教学质量社会评价 优势的学科支持、产学研结合氛围、良好的办学条件和敬业爱岗、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专业择业面宽、一次就业率高,考研率逐年上升的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和业界的普遍赞扬。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一)优秀的管理人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贺国强;大连市市长李永金等;(二)卓有建树的科技工作者。上海市医药工业研究院专家朱宝泉等;(三)一批知名的企业家。扬子石油化工公司的总经理汤敏,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的总经理陆启荣,华北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振有许留明等;(四)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国家跨世纪人才仲崇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曹达鹏等。1.4.2 管理制度 在学校、教务处关于本科教育管理办法和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特色和学院实际情况,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专业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教学计划制定与修订、教学任务下达与变更、师资培养与考核、巡视员制度与学生评教、课程审核与实施、学籍管理、考试及考核、毕业环节课题审核与管理、归档制度和奖励制度等。所采取的质量控制制度包括:院系领导及专家审/听/评课制、同行评价与交流、学生评教、青年教师资格审查、培训与提高、各类考试及实践环节规范化与质量监控。2专业建设定位和指导思想 面对我国向创新型国家发展步伐的加快、我校向研究型大学转型战略决策的实施,以及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所确立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面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的目的已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满足一定社会需求的、具有一定技能或基础的人才,而更多的在于培养一大批基础知识扎实、创新意识明显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促进我国向创新型国家发展,提升国家的国际引领综合竞争力。因此,以社会需求和国家发展为根本,营造基础理论扎实、理论与实践融合、知识与技能有机统一、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氛围,是专业建设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2.1 专业建设目标 鉴于我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和强势发展的、国家首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重点学科支撑,以及该专业全体师生团结拼搏,勇于创新,不断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所做出的突出成绩,本专业确立的建设目标为: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特色鲜明的示范专业。2.2 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为实现所确立的专业建设目标,本专业将以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学科知识、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全面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力求达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提高、传承与创新、教学与科研、素质教育与技术训练的统一。基于已有基础确立的三个“坚持”和三个“全面”办学指导思想如下:(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3)坚持“实事求是”和“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全面培养和造就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技术和管理人才。2.3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社会需求和专业建设目标,所制定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以“大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能源化工、生物化工、煤化工、制药和新材料合成等)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的科学技术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技能、科研与工程创新以及管理能力,使毕业生造就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且具有宽厚理论基础,通晓化工生产原理,掌握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能够从事过程工业领域的产品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国际化高素质科技和管理人才。3专业建设措施 3.1 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纵观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现状,尽管在基础教育和基本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的高等工科教育普遍存在课堂教学过多,实践环节过少(特别是创新型实践环节过少),重教有余,重学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问题。这些弊端严重阻滞着我国高等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这是与国家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针对这一瓶颈问题,尽管许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但多以研讨和局部改革为主,取得的成效并不显著。为此,教育部研讨并决定于2010年3月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计划”,以加强/加速我国工程人才的培养。作为具有一定国内影响力的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中,理应充分体现国家人才发展战略需求和探究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本专业新的专业建设规划中,将遴选 30 名左右的优秀学生组成化工工程教育实验班,并单独实施培养计划。3.1.1 化工工程实验班培养目标与要求 3.1.1.1 指导思想 依托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学院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学校优质教学资源,本专业产学研一体化成果转换平台,面向国际交流,强调学科交叉,融合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基本体系,形成特色鲜明的高等化工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 3.1.1.2 建设目标 将化工工程实验班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等化工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3.1.1.3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素质和科学与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国际化高等化工复合型技术和管理人才。3.1.1.4 人才培养标准(1)系统学习和掌握以下诸方面的科学与工程知识基础 基础科学知识:数理知识、化学及生物基础、计算机基础、外语 核心工程基础知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传递过程原理、化工制图、化工安全、过程测控技术、高级工程基础知识:过程工程、产品工程、化工过程与系统设计、化工过程大型应用软件、环境保护与绿色技术(2)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工程应用技能:工程认知与系统表达,工程分析与组织,工程应用。工程知识探索技能:查新技能,实验设计与实施技能,工程化技能初步。工程创新能力初步:对工程问题的基本认知和判断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技术实施的初步能力。职业道德规范:(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敢于负责任,并与世界工程界保持同步。(B)掌握一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法律法规、标准知识,以及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大化工”职业行为准则。(C)为保持和增强其职业能力,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并实施继续职业发展计划。(3)团队协作和交流。(A)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技术协同作战能力。(B)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及工程表达能力。(C)具备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4)技能培训与提高(潜质培养)。(A)了解掌握外部环境。(B)工程系统方案的构思。(C)工程系统方案的设计。(D)工程系统方案的实施。(E)工程系统方案的运行。3.1.2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原则(1)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以“大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能源化工、生物化工、煤化工、制药和新材料合成等)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的科学技术为核心,着重体现学生基础理论、技能、科研与工程创新以及管理能力的培养。(2)加强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基本体系的相互交叉、融合,彰显基础科学、工程科学和工程实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应用和工程创新潜力。(3)改革课程体系,提高毕业生的适应性和工作应变能力。课程体系设置要体现“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思想,(A)加强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教学,(B)扩大选修课程比例,包括人文社科体系选修课和其他体系与外专业任选课,使学生能充分发挥个性。(C)加强安全、环保和质量与服务意识方面的培养,使本专业毕业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要与课程体系改革匹配进行,要体现“个性化、灵活性、参与式和综合型”的特点,加强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以及科技创新活动之间的结合,多方位、多渠道地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实践教学将纳入设立在我校的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中。3.1.3 新专业设置构想 借助于我国能源战略资源思路新构思的契机、上海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的试运行成功、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刘振宇教授的人才引进和校外逐步对化学工程学院工业催化与反应器研究室的煤直接液化工作的认可,整合和集中优势师资,在国家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尽快设置能源化学工程专业。4师资队伍建设 以人才引进和现有教师再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培育和打造优秀教学团队,继续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在提高年轻教师教学水平的基础上,打造出一批优秀的青年主讲教师。学院的师资队伍整体建设规划是,全院教师人数达到 150 人左右(现为 118 人),在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 1 个、国家级教学名师 1 名和北京市教学名师 3名的基础上,新增国家级或北京市级教学团队 1 个、国家级及北京市级教学名师 12 名。5课程建设整体设想 继续实施“以精品课程、特色课程为龙头,构建高等化工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策略,以国家级精品课程 化工原理 为引导,建设好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学反应工程和现代化工技术选讲等一批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形成国家级、北京市级、校级、院级四级精品课程体系,并争取新增北京市精品课程 12 门。通过课程建设和教学培养,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教学队伍,提高全体教师和全体课程的教学水平。6教材建设 以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和化学反应工程为龙头,争取出版一批新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以学校支持为引导,建设一批校级规划教材,以本专业教师科研团体取得的科研和教学成果为纽带,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院级自主规划教材,逐步形成能充分体现本专业本科生教学指导思想的教材体系,构件专业高水平建设的立体化、系统化专业教材库,为本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教材体系支撑。7实践教学建设 指导思想:以“化工教学实验中心”为依托,深层次构建和实施复合型/创新性工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工科类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为实现工科实力雄厚,理科基础坚实、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创新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深层次构建和实施如右图所示的“四层次、多方位”实践教学体系平台,在开设化工原理实验、专业实验、仿真实习、中水处理基地实践教学、创新型实验、化工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其它实习/实践环节等 9 类实践性教学中,贯穿“五个统一”和“四个结合”实践教学理念。“五个统一”指的是,理论与实践、基础与提高、传承与创新、教学与科研和素质教育与技术训练相统一;“四个结合”的含义是,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系统性学习与研究性训练和固定式教学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与此同时,(1)进一步加强化工原理实验室的建设,挖掘现有实验装置潜力,建设和开发更具特色的新型实验,创造本科生更多的开阔视野的实验基础和更多的动手机会,并力争将化工原理实验室创办成全国典范的本科生专业基础实验室和与国际化接轨;(2)更大力度地加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更新,力争开发、建设一批开发性和综合性强的专业实验设施,增加创新型实验的比例;(3)建立若干个名副其实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逐步系统化本科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营造所学知识与工业实际相结合的融合空间和氛围;(4)积极拓展和严格落实本科生毕业环节“一人一题”和“真题真做”的方针,并逐步增加毕业设计所占的比例;(5)逐步建立和系统化本科生导师负责制度,推动复合型/创新型本科生培养体系的形成和发展。8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 在严格执行学校本科生教学管理和制度的同时,根据学院特点、已有管理体系基础,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制度,主要包括制度保障和质量监控两个方面。8.1 制度保障 1)教学计划制定与修订制度;2)教学任务下达与变更制度;3)师资培养与考核制度;教师竞争上岗制度;4)巡视员制度与学生评教制度;5)课程审核与实施;6)学籍管理;7)考试及考核管理;8)毕业环节课题审核与管理;9)归档制度(学籍、成绩档案、试卷、教学日历、毕业设计(论文)等)10)奖励制度。8.2 质量监控 建立以教学院长为核心的质量控制领导小组。质量控制制度和措施包括:1)院系领导及专家审/听/评课制度;2)同行评价与交流;3)学生评教;4)青年教师资格审查、培训与提高;5)各类考试及实践环节规范化与质量监控。9特色问题(1)形成一支特色鲜明、高水平、稳定的师资队伍。采取的措施包括(A)加大人才引进力度;(B)重视人才的培养过程;(C)通过学位进修,提高教师队伍的层次和水平;(D)通过教学观摩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2)深入强化教学与科研的双向互动。利用本专业教师的科研优势,进一步改革和强化科研与教学的双向互动和形成更加稳固的良性循环,提升本科生教学水平。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表现在(A)利用科研成果,改革教学内容,融入最新的科技知识;(B)以科研经费支持和带动教学工作的改革和深化;(C)毕业环节真题真做,一人一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表现在(A)促进专业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B)在教学环节中发现问题,形成新的科研发展方向;(C)通过毕业环节和课外科技活动,使本科生成为科研主力军的重要组成部分。(3)专业特色。以“大化工”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的科学技术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技能、科研与工程创新以及管理能力,使毕业生造就成为国际化高素质科技和管理人才。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力争将本专业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特色鲜明的示范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规划.pdf)为本站会员(qwe****5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