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规范图集大全》GB4066.1-2023 干粉灭火剂 第1部分 BC干粉灭火剂.pdf
I C S 1 3.2 2 0.3 0C 8 4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B 4 0 6 6.1-2 0 0 4 代替GB 4 0 6 6-1 9 9 4 干粉灭火剂第 1 部分:B C干粉灭火剂F i r e e x t i n g u i s h i n g m e d i a-P a r t 1:B C p o w d e r(I S O 7 2 0 2:1 9 8 7,F i r e p r o t e c t i o n-F i r e e x t i n g u i s h i n g me d i a-P o wd e r,NE Q)2 0 0 4-0 8-0 5 发布2 0 0 5-0 2-0 1实施中 华 人民共 和国 国家 质 量监督 检 验检疫 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GB 4 0 6 6.1-2 0 0 4前言 本部分的第 4 章、第6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G B 4 0 6 6 干粉灭火剂 分为两个部分:第 1 部分:B C干粉灭火剂;第2部分:A B C干粉灭火剂。本部分为G B 4 0 6 6 的第 1 部分。本部分与I S O 7 2 0 2:1 9 8 7 消防干粉灭火剂 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增加了含水率、吸湿率、颜色的要求;修改了灭火性能的试验方法;增加了附录 A 碳酸氢钠含量试验方法卜 提供了附录B“流动性试验方法”。本部分代替G B 4 0 6 6-1 9 9 4(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与GB 4 0 6 6-1 9 9 4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含水率、颜色的要求;修改了含量、粒度分布的要求;修改了斥水性、吸湿性、灭火性能的试验方法;增加了规范性附录“碳酸氢钠含量试验方法”(见附录 A);增加了资料性附录“流动性试验方法(见附录 B),本部分自实施之 日 起,G B 1 3 5 3 2-1 9 9 2 干粉灭火剂通用技术条件 与 G B 4 0 6 6-1 9 9 4(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 同时废止。本部分的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三分技术委员会(S A C/T C 1 1 3/S C 3)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公安厅消防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戴殿峰、刘玉恒、李妹、孙卫东、钱涛。本部分于 1 9 8 3 年 1 2月首次发布,1 9 9 4 年 5月第一次修订,本次修订为第二次修订。G B 4 0 6 6.1-2 0 0 4干粉灭火剂第 1 部分:B C干粉灭火剂范圈 G B 4 0 6 6 的本部分规定了 B C干粉灭火剂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箱和贮存等。本部分适用于能扑灭 B类和 C类火灾的干粉灭火剂。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G B 4 0 6 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 6 2 2-1 9 8 9 化学试剂盐酸(e q v I S O 6 3 5 3/2:1 9 8 3)G B 4 3 5 1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通用技术条件 G B/T 4 5 0 9-1 9 9 8 沥青针人度测定法 G B/T 6 0 0 3.1-1 9 9 7 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e q v I S O 3 3 1 0-1:1 9 9 0)G B/T 6 6 8 2-1 9 9 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 e q I S O 3 6 9 6:1 9 8 7)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 B 4 0“的本部分。3.1B C干粉灭火荆B C F i re e x t in g u i s h i n g me d i a-P o w d e r能扑灭 B类和 C类火灾的干粉灭火剂。4要求B C干粉灭火剂主要性能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 1项目技术要求主要组分含量/%厂方公布值士3松密度/(g/.L)。8 5。厂方公布值士。.1含水率/%(0.2 0吸湿率/%(2.0 0抗结块性(针入度)/mm 1 6.0斥水性无明显吸水,不结块位度分布/%0.2 5 0 mm0.00.2 5 0 m m-0.1 2 5 mm厂方公布值士30.1 2 5 m m-0.0 6 3 mm厂方公布值士60.0 6 3 m m-0.0 4 0 mm厂方公布值士6底盘 7 0.0GB 4 0 6 6.1-2 0 0 4衰 1(续)项目技术要求耐低温性/s(5.0电绝缘性/k V)5.0 0颜 色白色喷射性能/Y.)9 0灭 B,C类火灾效能三次灭火试脸至少二次灭火成功试验方法5.1 主要组分含f 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见附录A;其他组分含量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测定;若无相应标准则由委托方提供适当的检测方法。结果准确至 0.1%.52 松密度5.2.1 仪器 a)天平:感量。.2 g;b)具塞量筒:量程 2 5 0 m L,分度值 2.5 mL;c)秒表:分度值 0.1 s,5.2.2 试验步赚5.2.2.1 称取干粉灭火剂试样 1 0 0 g,精确至。.2g,置于具塞量筒中。5.2.2.2 以2s 一个周期的速度,上下颠倒量筒 1 0 个周期。5.2.2.3 将具塞量筒垂直于水平面静置 3 mi n 后,记录试样的体积。5.2.3 结果 松密度按式(1)计算:D、(1)式中:D e 松密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m o 干粉灭火剂试样的 质量,单位为克(9);V.一 干粉灭火剂试样所占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取差值不超过0.0 4 g/m L的 两次试验结果的 平均值作为 测定结果.5.3 含水率5.3.1 仪翻 a)天平:感量 0.2 m g;b)称量瓶:$5 0 m m X 3 0 m m;c)干燥器:0 2 2 0 m m;d)真空干燥箱:控温精度士2 C,5.3.2 试验步异5.3.2.1 在已恒重的称量瓶中,称取干粉灭火剂试样 5 g,精确至 0.2 m g,5.3.2.2 将称量瓶免盖置于温度(5 0 士2)0 C,真空度(0.0 9 5 -0.0 9 6)MP a 的真空干燥箱内 1 h,2GB 4 0 6 6.1-2 0 0 45.3.2.3 取出称量瓶加盖置于干燥器内,静置 1 5 mi n 后称量,精确至。.2 mg.5.3.3结果含水率 z,(%)按式(2)计算:力汉 1一 刀忿 2 7 刃 1X 1 0 0 。.。(2)式中:二;干操前干粉灭火剂试样质量,单位为克(9)。m2 干燥后干粉灭火剂试样质量,单位为克(9)。取差值不超过。.0 2%的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5.4 吸通率5.4.1 试荆、仪.、设备 a)氛化铁:化学纯;b)天平:感量 0.2 m g=。)称量瓶:笋 5 0 M M X 3 0 m m=d)干燥器:$2 2 0 m m;e)恒温恒湿系统:饱和抓化按恒湿系统(仲裁检验时采用)或调温调湿箱,饱和抓化铁恒湿系统 (见图1),控制 5 L/mi n 流量的空气(湿度为 7 8 写)通过恒湿器,恒湿器下部装有饱和抓化钱 溶液。I供气租压级冲装里;5 内径6 mm玻璃管;2 广口瓶;6 空气出口。3 饱和抓化按溶液,7 恒湿器孔板.4-0 2 5 0 m m恒湿器.圈 1 饱和级化按植通系统5.4.2 试脸步.5.4.2.1 在已恒重的称量瓶中,称取干粉灭火剂试样5g,精确至。.2 m g.5.4.2.2 将称量瓶免盖置于温度(2 1 士3)0C,相对湿度 7 8%的恒温恒湿环境内 2 4 h.5.4.2.3 取出称量瓶加盖置于干燥器中,静置 1 5 mi n 后称量,精确至。.2 m g.5.4.3结果 吸湿率=2(%)按式(3)计算:一z 2=竺 匕 二 竺=X 1 0 0式中:刀宝 3刀王 吸湿前干粉灭火剂试样质量,单位为克(9);吸湿后干粉灭火剂试样质量,单位为克(9)。取差值不超过0.0 5%的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GB 4 0 6 6.1-2 0 0 45.5 抗结块性5.5.1 试剂、仪器、设备 a)氯化按:化学纯;b)恒温恒湿系统:按 5.4.1中e)的规定;c)针人度仪(符合 G B/T 4 5 0 9-1 9 9 8的规定):精度0.1 mm,标准针与针杆质量之和为(5 0.0 0 士 0.0 5)g;d)电热恒温干燥箱:精度士2 1 v;e)烧杯:1 0 0 ml;f)秒表:分度值0.1 s;g)震筛机:摆动频率(4.5 8 -4.9 2)H z,震击频率(0.5 2 -0.5 5)H z,震击高度4.0 m m,5.5.2 试验步骤5.5.2.1 在干燥、洁净的烧杯中,装满干粉灭火剂试样,用刮刀刮平表面。5.5.2.2 将烧杯置于震筛机上,用夹具夹紧,震动5 mi n;取下烧杯,在温度为(2 1 士3)0 C、相对湿度为7 8%的条件下增湿 2 4 h;然后移人温度为(4 8 13)的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干燥 2 4 h,5.5.2.3 测定针人度:测定时,针尖要贴近试样表面,针人点之间、针人点与杯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 0 mm。针自由落人试样内5s 后,记录针插人试样的深度(以 m m计),每只烧杯的试样测三个针入点。5.5.3结果 取九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56 斥水性5.6.1 试荆、仪器 a)氯化钠:化学纯;b)培养皿:0 7 0 m m;c)吸量管:0.5 m L;d)干燥器:0 2 2 0 m m,5.6.2 试验步骤5.6.2.1 在培养皿中放人过量的干粉灭火剂试样,用刮刀刮平表面。5.6.2.2 在干粉表面三个不同点用吸量管各滴0.3 m L三级水(符合 G B/T 6 6 8 2-1 9 9 2 的规定)。5.6.2.3 将培养皿放在温度为(2 0 士5)0 C,盛有饱和抓化钠溶液(相对湿度7 5%)的干燥器内1 h,5.6.2.4 取出培养皿,逐渐倾斜,使水滴滚落。5.6.3 结果 观察干粉灭火剂试样,有无明显吸水、结块现象。5.7 粒度分布5.7.1 仪器、设备 a)天平:感量。.2 g;b)秒表:分度值。.1 s;c)震筛机:按5.5.1 中 g)的规定;d)套筛(符合 G B/T 6 0 0 3.1-1 9 9 7的规定):网孔尺寸分别为0.2 5 0 mm,0.1 2 5 m m,0.0 6 3 m m,0.0 4 0 mm,一个顶盖和一个底盘。5.7.2 试验步骤5.7.2.1 称取干粉灭火剂试样5 0 g,精确至。.2 g,放人。2 5 0 m m顶筛内,下面依次为。.1 2 5 m m,0.0 6 3 mm,0.0 4 0 m m的筛和底盘,盖上顶盖。5.7.2.2 将套筛固定在震筛机上,震动 1 0 m i n,5.7.2.3 取下套筛,分别称量留在每层筛上和底盘中的干粉灭火剂质量。4GB 4 0 6 6.1-2 0 0 45.7.3结果 千粉灭火剂在每层筛和底盘中的质量百分数 X 3(%)按式(4)计算:z,二竺 X 1 0 0.(4)式 中:M,干粉灭火剂试样在每层筛和底盘中的质量,单位为克(9);ms 干粉灭火剂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9)。取回收率大于9 8%的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5.8 耐低温性5.8.1 仪器、设备 a)低温试验仪:精度士1 0C;b)试管:0 2 0 m m X 1 5 0 mm;c)天平:感量。.2 g;d)秒表:分度值0.1 s,5.8.2 试验步骤5.8.2.1 称取干粉灭火剂试样 2 0 g,精确至 0.2 g,放在干燥、洁净的试管中。5.8.2.2 将试管加塞后,放人一5 5 环境中1 h,5.8.2.3 取出试管,使其在2s 内倾斜直到倒置。用秒表记录试样全部流下的时间。5.8.3结果 取三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5.9 电绝绝性5.9.1 仪器、设备 a)试验杯(见图2):杯体由不吸潮的高绝缘性材料制成。电极的任何部位与试验杯的距离不小 于1 3 mm。试验杯顶部与电极顶部距离不小于 3 2 m m。平板电极为抛光的黄铜板,直径为 2 5 mm,厚度不小于 3 mm,边缘成直角,电极间距为(2.5 0 士0.O D MM.b)升压变压器:输出电压可连续升到5 k V以上。c)跌落试验台:最大跌落高度3 0 mm,最大允许负荷 5 0 k g,频率范围(0 -1.6 6 7)H z 连续可调,下落 加速 度大于9.3 m/s ,5.9.2 试验步骤5.9.2.1 将试验杯装满干粉灭火剂试样,放在跌落台上夹紧。5.9.2.2 在 1 H:的频率、下落高度为1 5 m m的条件下,跌落 5 0 0次。5.9.2.3 用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加到圆盘形电极上,在漏电流 1 mA档的状态下迅速匀速升压直至击穿为止,记录击穿电压值。5.9.3结果 取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5.1 0 颇色 将干粉灭火剂试样松散堆放在容器内,目测试样颜色。5.1 1 喷射性能5.1 1.1 方法工(仲裁检验)5.1 1.1.1 仪器、设备GB 4 0 6 6.1-2 0 0 4单 位 为 毫 米 1 香蕉插头;4,5 电极;8-垫片;2 杯体;6 调节螺母;9-弹簧垫片;3 一 挡片;7 调节垫片;1 0-紧固螺母 图2 测定电绝缘性用试验杯a)2.2 5 k g 干粉专用喷射器(见图3)c 喷射器容量2.2 5 k g,推进气体二氧化碳(4。士 4)g,喷射器 内 高度3 7 5 m m,喷射器内 径9 0 m m,喷射管内 径1 0 m m,喷嘴直径4.2 5 m m;单 位 为 老米1 出粉管;2 出粉接头;3 胶管总成;4-瓶 体;5-艳带书9-保险丝;6-M气瓶;1 0 自攻燎丝;7 气头总成;n压把总成;8-铅封;1 2 干粉灭火剂 图 3 干粉专用喷射器GB 4 0 6 6.1-2 0 0 4 b)跌落试验台:按 5.9.1 c)的规定;c)电热鼓风干燥箱:精度士2 0 C;d)台秤:精度 59。5.1 1.1.2 试验步骤5.1 1.1.2.1 将质量为(2 2 5 0 X D、士1 0)g 的 干粉灭火 剂试样装人专用喷射器(其中D、为试样的松密度,g/mL),并将二氧化碳贮气瓶装到喷射器的器头上,然后把器头紧固在专用喷射器上。5.1 1.1.2.2 将喷 射器固定在跌落试验台上,以0.4 1 7 H z 的频率,从(2 5.。士1.5)m m的高度跌落2 5 0次。5.1 1.1.2.3 将喷射器放在(4 9 士2)的干燥箱内8 h,5.1 1.1.2.4 取出喷射器,充压 5s 后开始喷射,直至压力消失。5.1 1.1.2.5 称量喷射器内剩余的干粉灭火剂质量。5.1 1.1.3 结果 喷射率 z,(0 a)按式(5)计算2,=M,二 M e X 1 0 0 .(5)式 中:M 7 喷 射前喷射器内 干粉灭火剂的 质量,单 位为克(9);扭:喷射后喷射器内干粉灭火剂的质量,单位为克(9)。取三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5.1 1.2 方法II5.1 1.2.1 仪器、设备 a)8 k g 贮压式 B C干粉灭火器:符合 G B 4 3 5 1 的规定;b)振动台:振幅 3 m m,频率(1 0 -8 0)Hz,c)电热鼓风干燥箱:精度士2 0C;d)台秤:精度 0.0 5 k g;e)秒表:分度值。.1 s,5.”.2.2 试脸步骤5.1 1.2.2.1 将 8 k g 干粉灭火剂试样装人干粉灭火器内,充压至工作压力。5.1 1.2.2.2 将干粉灭火器固定在振动台上,在振幅 1.2 7 mm,频率3 4 Hz 的条件下,振动3 0 m i n,5.1 1.2.2.3 将干粉灭火器放在(5 4 士3)的干燥箱内 2 4 h,5.1 1.2.2.4 取出干粉灭火器,静置至室温,喷射至压力消失。5.1 1.2.2.5 称量干粉灭火器内剩余的干粉灭火剂质量。5.1 1.2.3结果 按5.1 1.1.3 的 规定进行计算。5.1 2 灭B,C类火灾效能5.1 2.1 材料、仪器、设备 a)燃料:9 0号车用无铅汽油;b)风速仪;c)3 k g 专用干粉灭火器:初始 压力(1.4 士 0.1)M P a,喷嘴直径$4 m m,喷管内径0 1 0 m m,喷管 长度3 2 0 m m,筒体直径$1 2 7.4 m m,筒体容积3.8 L,虹吸管内径声 1 2 m m,虹吸管距筒底距 离(1 3-1 6)m m,材料和强度等符合 G B 4 3 5 1 的规定;d)秒表:分度值 0.1 s e)钢质油盘:直径(1 7 5 0 士2 0)mm,高(2 0 0 士1 5)mm,盘壁厚度 2.5 mm,5.1 2.2 试验步.5.1 2.2.1 试验温度为(0 -3 0)0C,风速不大于 3 m/s.CB 4 0 6 6.1-2 0 0 45.1 2.2.2 将油盘置于水平地面下,使油盘上沿与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加 2 9 L水后倒人 6 0 L燃料,并使油盘中各点的燃料深度不小于 1 5 mm,但液体深度不大于5 0 mm.5.1 2.2.3 点火,预燃时间 6 0 s,5.1 2.2.4 用灭火器灭火。开始时操作者与 油盘的 距离不应小于1.5 m,以 后操作者可以 任意移动灭火,但不允许操作者接触油盘。5.1 2.3 结果 火焰全部熄灭即为灭 B类火试验成功。灭火试验应进行三次,若连续二次灭火成功,第三次可免试。注 干粉灭火剂若具有灭 B类火灾的灭火效能,即认为其具有灭C类火灾的灭火效能。6 检验规则6.1 检验类别与项目6.1.1 出厂检验 本部分的主要组分含量、松密度、含水率、吸湿率、抗结块性、斥水性、粒度分布、耐低温性为出厂检验项 目。6.1.2 型式检验 本部分表 1 中的全部检验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要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鉴定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b)正式生产后,如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时;c)正式生产时每隔二年的定期检验;d)停产 1 年以上恢复生产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6.2 组、批 批为一次性投料于加工设备制得的均匀物质。组为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用相同的原料和工艺生产的产品,包括一批或多批。6.3抽样6.3.1 型式检验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产品中抽样。抽样前应将产品混合均匀,每一项性能在检验前也应将样品混合均匀。6.3.2 按“组”和“批,抽样,都应随机抽取不小于5 0 k g 样品。所取的样品必须贮存于洁净、干燥、密封的专用容器内。6.4 检验结果判定 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结果应符合本部分中第 4 章规定的技术要求,如有一项不符合本部分要求,则判为不合格产品。7 标志、包装、使用说明书、运输和贮存7.1 标志 每个包装上都应清晰、牢固地标明生产厂名称、地址、产品名称、灭火剂主要组分及含量、商标、标准编号、生产 日 期或生产批号、合格标志、质量及适用的火灾类别和简单的贮存保管要求等。7.2包装 干粉灭火剂应密封在塑料袋内,塑料袋外应加保护包装。7.3 使用说明书 生产厂应提供具有使用注意事项及符合本部分所规定的主要性能要求的说明书。7.4 运输和贮存 干粉灭火剂应贮存在通风、阴凉干燥处,运输中应避免雨淋,防止受潮和包装破损。G B 4 0 6 6.1-2 0 0 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碳酸红钠含,试验方法A.1 滴定法(仲裁法)A.1.1 方法原理 千粉灭火剂试样破坏硅膜后,加热蒸馏水溶解过滤,取其滤液,分别以甲酚红一 百里酚蓝和澳甲酚绿一 甲基红为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A.1.2 试剂A.1.2.1 丙酮:分析纯。A.1.2.2 三级水(符合 G B/T 6 6 8 2-1 9 9 2 的规定)。A.1.2.3 澳甲酚绿乙醉溶液(0.1%).A.1.2.4 甲基红乙醇溶液(0.2%),A.1.2.5 澳甲酚绿一 甲基红混合指示剂:将澳甲酚绿乙醇溶液(0.1%)与甲基红乙醇溶液(0.2%)按3,1 体积比 混合,摇匀。A.1.2.6 甲酚红钠盐水溶液(0.1%),A.1.2.7 百里酚蓝钠盐水溶液(0.1 0 0),A.1.2.8 甲酚红一 百里酚蓝混合指示剂:将甲酚红钠盐水溶液(0.1%)与百里酚蓝钠盐水溶液(0.1%)按 1,3体积比混合,摇匀。A.1.2.9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用盐酸(按 G B 6 2 2-1 9 8 9的规定)配制浓度约为 0.1 m o l/L的水溶液。A.1.3 仪器A.1.3.1 天平:感量 0.2 m g.A.1.3.2 容量瓶:5 0 0 mL,A.1.3.3 移液管:5 0 m L,A.1.3.4 滴定管:5 0 m L,A.1.3.5 锥形瓶:2 5 0 mL,A.1.4 试验步软A.1.4.1 待测溶液制备 。)称取干粉灭火剂试样2g,精确至。.0 0 0 2 g,置于 1 0 0 mL烧杯中,加(3-4)mL丙酮并不断 搅拌。b)待丙酮挥发后,加入少量热三级水(6 0-7 0)溶解过滤,用约 2 5 0 m L三级水洗涤不溶物,将 滤液和洗涤液均收集在 5 0 0 m L容量瓶中,用三级水稀释至 5 0 0 mL,摇匀,即为待测溶液 A,A.1.4.2 用移液管吸取5 0 m L溶液A,移人 2 5 0 m L锥形瓶中,加 5 滴甲酚红一 百里酚蓝混合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试验溶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黄色,读取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A.1.4.3 再加人1 0 滴澳甲酚绿一 甲基红混合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试验溶液的颜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A.1.4.4 煮沸2 min,溶液颜色变回绿色,冷却至室温。用盐酸标准溶液继续滴定至暗红色为终点,读取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9日 4 0 6 6.1-2 0 0 4A.1.5 结果 试样中碳酸氢钠含量x,(%)按式(A.1)计算:x,一 C X(V 2-2 X V,)X 0.8 4 0 1 X 1 0 0.(A.1)泞 王 0式 中:二。试样 质 量,单 位 为 克(9);盐酸标准滴定溶液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 t/L);V,第一次滴定所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2滴定所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取差值不超过0.2%的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A.2灼烧法A.2.1 仪器、设备A.2.1.1 天平:感量。.2 mg,A.2.1.2 马富炉:分度值 2 0 r.A.2.1.3 称量瓶;$5 0 mm X3 0 mm,A.2.1.4 干燥器:价 2 2 0 mm,A.2.2 试验步辣A.2.2.1 将干粉灭火剂置于真空干燥箱内,在真空度(0.0 9 5 -0.0 9 6)MP a,温度(5 0 士2)0C,干燥 1 h,A.2.2.2 在已恒重的三只称量瓶中,分别称取已干燥的干粉灭火剂试样 5 g,称准至。0 0 0 2 g,A.2.2.3 将称量瓶免盖置于马富炉内,在温度(2 7 0 -3 0 0)C,灼烧 1 h,A.2.2.4 取出称量瓶,加盖置于干操器中,静置 4 5 mi n 称量,称准至。.0 0 0 2 g,A.2.3结果 碳酸氢钠含量 x z(%)按式(A.2)计算:(m,一 m2)X 2.7 0 9 刀王 1X 1 0 0(A.2)式 中:m,灼烧前干 粉灭火剂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9);m 2 灼烧后残留物质量,单位为克(9)。取三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GB 4 0 6 6.1-2 0 0 4 附录B (资料性附录)流动性试验方法B.1 仪份、设备B.1.1 流动性测定仪(见图B.1):由玻 璃砂钟(见图B.2)和可翻转的支架组成.B.1.2 天平:感量。.5 g,B.1.3 秒表:分度值。,1 s,B.2 试脸步吸B.2.1 称取干粉灭火剂试样3 0 0 g,精确至。.5 g,放人 玻璃砂钟内。B.2.2 将玻璃砂钟安装在支架上,然后将试样在砂钟内连续翻转 3 0 s,使试样充气后,即开始测定其全部自由通过中部颈口的时间,连续测定 2 0次。B.3 结果 取 2 0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B.4 判定 流动性宜控制在 8:以下。单位为毫米单位为 奄米2 支架;3 玻确砂钟;4 紧固娜母,5 玻璃砂钟盖;6 底 座。图 B.1 流动性测定仪示意图图 B.2 玻瑞砂钟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