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渤海经济固城市“十二五”规划期发展思路的研究.pdf
-
资源ID:80617600
资源大小:553.6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环渤海经济固城市“十二五”规划期发展思路的研究.pdf
环域在线 E C ON OMI C OL I T L OOK T HE B OH AI SE A 关于环渤海经济固城市“十二五 规划期发展思路的研究 以青 岛市为个案 环渤海经济圈的城市普遍开始进 行制定“十二五”期的经济发展规划:“十一五”规划期各个城市从容应对世 界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的影响 变危机为机遇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取 得巨大成就 到 2 0 0 9年末 大多数城 市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期预定主 要指标:城 市综 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环渤海经济圈显现“增长极”的形象 面向“十二五”规划期 城市经济发 展将会遇到新的复杂因素影响 将会 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为此本文以青岛 市为个案 提 出城市经济发展主体思 路如 下 8 郭先登 内容摘 要:环 渤 海经 济 圈作 为 中 国重要 的 大 区域 增 长极 其城 市经济 构 成 大区域 经 济的 主体 本 文 以 青岛市为个案。提 出“十二五”规 划期 要突出功能 区建 设,全 力推进“环 湾保 护、拥 湾发展”布 局 战略 的 实施 在 全 域 范 围 内实现 组 团布局 发展:突 出现 代 服 务 经 济发 展 的 主体 地 位 加 快调 整 城 市 经 济结 构:突 出高新 区建 设和 创 意 产 业 发展 建 设 创新 型城 市:突出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城市:突出循环生产,建 设生态文明城市;突出高端产业发展 打造 山东半岛 蓝 色经济 区“第一基 地城 市”关 键词:“十二 五”规划期 发展思路 突出主体 功能区建设 深入推进“环 湾保护、拥 湾发展”布 局战 略的实施 在全域范围 内实现组 团布局发展 青岛按照山东省“一体两翼”的 战略部署,确定实现依托主城、环湾 保护、拥湾发展、组 团布局、轴线辐 射 建立“一主三辅多组团”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 国际海滨城市框架 面 向“十二五”规划期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 实际出发 青岛向海湾型 的城市形态 跨越 在全域范围内通过“组团”展 开实现城市发展方式 的转变 建立 起海湾型经济结构 在更大 的空间中 分配产业 人 口实行“梯次转移”通过立体交通体 系把工业及众多产业 向周边疏解、分散。中心城区则集中 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信息等高端产 业,增强辐射带动力 使青岛真正发 挥半岛城市群“龙头”的作用 从发 展 趋 势看 新 的主体 功 能 区将 在 国家和 省级两 个行政 区域层 面、以市县为基本单位上规划运作。在全 国层面 以主体 功能 区概 念去 引导 产 业布 局:在 单 个城 市 层面 以功 能区概 念 来引导 产业布 局和发 展 实践证 明 产 业发 展应该 由市 环渤海经济嘹 望 2 0 0 年第2 期 环域 在 线 场来 决定 不 应该 再人 为制定 一 些 产 业条 框 从 近 几个“五 年规 划”看,产业规划 的执行 情况并不理想。因此 编制产 业规 划 要 从 注重数 量规划 转为注 重操 作性 从产 业导 向转为 空间导 向 这样 按 照功 能区 发展 的客观要 求 在“十 二 五”规 划期青 岛市属区 市需要 制定 符合 发 展规 律 的经济发 展战略 确 立符 合 实际的区市经济发展战略主导思路。突出现代服务经济发展 的主体 地 位,实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加 快调整和基本形成以现代服 务业 为主体 的城市经济结构“十二五”规划期 青岛需要把加 快调整城市经济结构放在重中之重 的 位置上力争到期末服务业比值在三 次产业结构比中超过 5 0 调整城市 经济结构在突出现代服务经济发展主 体地位的同时突出品牌经济和企业 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大力发展以高 端产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突出农 产品加工产业化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过程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突出高层次招商引资 转变对外经 贸 方式,提高外经外贸发展的结构水平。(一)“十二五”规划期,青岛市 发展 现代 服 务 经 济 需要 实现 七 个 方 面 的 大 突破 山东省九次和青 岛市十次党代会 都明确提 出青岛必须建立起 以现代 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结构 城市 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 的决定 学 习实 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载体选择“环湾 保护、拥湾发展”。这一选择客观地决 定了城市必须建立起以服 务经济为主 体的城市经济结构 显然 “十二五”规划期青岛优化城市经济结构的一个 主要操作方向是 完全释放城市客观 存在 的静态优势 充分发挥城市的动 态优势 适时把握住城市经济发展 的 阶段性 建立起以服 务经济为主体 的 环渤海经济 望 2 o 1 0年第 2期 城市经济结构 力争到期末服务业比 值在三次产业结构比中超过 5 0 按 照这一规划 需要实现 七个方面的大 突破:一是实施布局定点的突破 城市经 济结构的调整 需要同合理 配置城 市空间资源 紧密结合起来 通 过布局定点突破方式 建立起以服务 经济为主体的城 市经济结构 狭 义上 的拥湾发展 使胶州湾这一青岛的母 亲湾能够最大限度的展现出她“母亲 湾”的“博大胸 怀”:广义上的拥湾发 展,使青岛成为一个真正的海滨城市 同时充分使用非耕地和荒地 最大限 度的节约使用耕地与基本农田 显然 按 照广义 的“拥 湾发展”的概念指导布局调整的实践 决定 了 青岛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跳出长期以 来在城市空间布局上的局限性 促使 青岛的海岸线、海岛、海湾与陆地 的 连接都得到充分的经济空间开发 现 代服 务业的定点在这一发展中实现了“拥湾”的布局突破 如 2 0 0 1年青岛 市制定的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山 东区域及青岛为 目标客 户群的鳌 山湾 拥湾发展板块整体规划实施后 经过 7 年的时间,建设了以休闲度假商务为 主体 的天泰一 圣 罗尼克温 泉、芭东 小 镇、海信一 温泉、依泉美庐等大项 目。从未来发展看 鳌山湾拥湾板块的营 销对象必须面向全 国和全球 这就 客 观要求新的开发项目必须实现旅游+度 假+创意产业的高端定位实现区域整 体规 划和开发一体化 形成更大的品 牌吸引力 二是实施大型综合体建设的突破 青岛 与北京、上海等若干城市进 行现 代服 务业发 展 比较时 绝大 多 数人 共 同认 为 青 岛明 显存 在 的一 个软肋 是没 有一 个在 国内 外能够 形 成 重 大 影 响 力 的“大 型 城 市 综 合 体”。现代 大城 市发展现代服 务经 济 的大手 笔之一 是建 设有 重大 影响 力 E O ON OBl C OU T L O OK T HE B OH Al S E A 的“大型城市综 合体”随着城市集 聚度 的提 高 土地资 源 的紧张。建 设 优 秀 的、功 能合 理 的,将 商 业、办公、居住、饭店、宾馆、展览、会 议、娱 乐等城 市功 能 至少三 项 以上 进行组 合 并在各 部分 之间 建立 一 种相互依 存、相 互助益 的能动关 系,从 而形 成一 个 多用途、高效 率、功 能复杂 而统 一的建 筑群 落 即大型 城 市综合 体 会成 为城 市形 象的一 张 亮丽 的名 片 是城 市形 态发 展到 一定 程度 的必 然产物 它树 立起 来 的方 向性、地标 性 的强大 影响 力会 成 为城 市 巨大 的无形 资产 像青 岛 这样 的城 市如 何成 功 的建设 在 国内 外叫得 响 的大型城 市 综合体 考验 着城 市现代服 务业 发展 的水 平和城 市建设管理水平 三是实施多元主体经营的突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发 展现代服务经济主要应当依靠资本市 场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现代服务经 济中的基础性作用 通过资本市场为 建设各类服务企业和项 目筹集资金、满足多种投资需求和富有效率的运作 体系 尽管近年来青岛开始形成多元 主体经营的局面 但是同若干城市比 较起来 有一定差距 尤其是民营资 本投入很不充分 必须突破。目前主 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实施突破:鼓励现 代服务性企业积极 上市 支持上市公 司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做优做强:积极推进证券产品创新 扩大投资者 对现代服 务经济基础设施 的投资选择 能力。四是实施地域合作的突破 目前全 国主要城市几乎都在进行 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 如 同省的济南 市也在进行城市经济结构 的调整 建 立起以服务经济为主体 的城 市经济结 构。无论是从青岛的过去,还是从未 来发展看 青岛发展现代服 务经济都 需要实现跨区域的合作 青岛作为一 9 环域在线 个在 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开放性大城 市发展现代服务经济必须在空间上实 施地域合作的突破 目前实施地域合作 主要有两大突破:一是通过发展现代服 务经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合作要 加强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 市的功能强调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反 哺 二是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所表现出 来的一般发展规律是 集团性、连锁 性、跨国性、跨区域性,这就决定了单 个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实施地域合 作地域合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现 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五是突出大港 口体系建设 加快 发展现代物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必须发展港 口 物流:现代港口物流水平主要通过 口 岸现代物流体 系和园区现代物流体系 表现出来 一是建立现代 口岸物流体 系就要通过制定物流发展规划 依托 各类 口岸发展物流:口岸所在地的相 关港 口、运输、货代、仓储 等企业积 极介入物流服务:海关积极配合物流 服务发展 改进通关服务手段和方式 如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 电子化通 关等。二是打造园区现 代物流体系。物流园区是近年来现代物流发展的产 物 它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 物流企业在空 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 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 的物 流集结点 它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 原 则组织物流活动 将众多物流企业 集中在一起 共享相关基础实施和配 套服务实施 发挥整体优势和互补优 势实现物流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在 中国发展现代物流经济要高度重视园 区物流业 尤其是保税区物流业的发 展 要在打造 口岸现代物 流体系的同 时,打造园区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建设以港 口物流为主导、综 合配套的 自由贸易港区。党的十七大 报告指出:“实施 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所谓 自由贸 1 0 易区就是可以进行 自由贸易 的区域 广义上说 自由贸易区是设区国为达 到一定的经济 目的、通 过特殊的经济 政策和手段而开辟的与其他地区隔离 的特别经济区域 这一定义涵盖了自 由贸易区、自由港、自由区、对外贸 易区、出口加工区、自由工业区、自 由边境区、过境区、保税仓库区等各 种各样的经济区域 港 口要发展成国际枢纽港 需要 一系列类似保税区的政策来保证国际 货流、特别是国内支线港向枢纽港的 转 口及第三国进来的转 口业务 新一 轮以争创保税港为龙头的开放潮的出 现 青岛要抓住这一机遇 转型为自 由港。青岛实施 自由贸易区战略 将 会促使以青岛为龙头的半岛城市港 口 群在 国内及东北亚的竞争中发挥各 种已有优质开放 资源在地理上的高度 集中的独特优势 抢得对外开放新 的 制高点 六是突出文化产业 旅游业和会 展业 以集群模式 促进新 型产业体 系的形成与发展。“十二五”。规划期 青岛市要基本建立起文化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和会展产业集群 突出文化产业需要在深化综合配 套改革中培育有强大竞争力的文化 市场主体 长期以来 主导我国文化 市场的是国有文化单位 因此深化综 合配套改革 就是通过把经营性 国有 文化单位 有效、有序地转制为国有文 化企业 培育出一批合格的文化 市场 主体 为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创造 微观基础。因为只有具备了合格 的市 场主体,文化产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十二五”规划期 青岛要重点培育一 批如青岛出版集 团、青岛报业集 团等 文化市场主体 的发展 政府及主管部 门要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 鼓励他们 进 行跨 地 区、跨行 业 经 营。以及 对 同 类企业实行兼并重组 尽快培育成具 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力军”和“国家 队”使其做大做强 成为中国文化市 场 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战略 投资者之一 突出旅游产业和会展产业集群发 展,特别要大力发展 国际会议产业 国际会议 产业是旅 游产 业和会 展产 业 共 同派 生 出 来 的一 种朝 阳产 业 发 展国际会 议产 业 可 以充分 地展 示城 市 的经 济文化 形 象 青 岛发 展 国际会 议产 业,要从大 文化、大会 展 的视 角 认 真借 鉴韩 国发展 国际 会议产 业 的经 验 把 发展 国际会 议 产业放到重要位置 大力发展多类型新 型产业 如园 林产业中的花卉行业越来越在城市经 济中显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十二 五”规划期要使新型产业基本实现规 模化生产 促进新型产业体系的形成 与发 展 七是实施服务人才引进与培养并 举的突破 现代世界经济发 展形成了共识 人才的竞争是最大的竞争:未来世纪 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没有人才就丧 失了竞争的主动性 尤其是发展现代 服务经济必须实施人才战略。比较起 青岛市的制造业 比较起 同若干城市 的优劣势对比 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 非常渴望建立起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 应该说 近年来青岛越 来越重视 人才 但是 目前拥有的人才同要建立 起以服务经济为主体 的城市经济结构 很不相适应。青岛同北京、上海、深 圳等城市比较起来 既没有北京所形 成的静态性政治优势,也缺乏像上海、深圳等城市那样的静态经济优势 但 是青岛可以充分利用最适宜与人居住 的优势 吸 引越来越多的人 才到青岛 来居住的同时实现创业的愿望 坦诚 的讲青岛近几年来在引进人才上创 造了很多的经验 他们实现了在青岛 创业的愿望。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但 是我们必须承认 青岛在人才资源 环渤海经济膝望 2 0 1 0 年第 2 期 环域在线 的开发上尤其是在人才的培养上仍 然还有很多大文章要做着眼与未来,我们必须实现人才培养与引进并举 的 方针 实施服务人才引进与培养并举 的突破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已有人才 的作用留住人才,实现 人才资源的 最佳组合=I)突 出品牌 经济 和企 业技 术创 新 的主体地位 大力发展先 进制造 业 青岛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 一。是新 中国最 老的工业基地之 一。在中国工业化进入中期后重化工业发 展阶段的关键机遇期时 青 岛以建立 先进制造业为主要 目标 全 力推进重 化工业发展 建 立有特色的现代先进 制造业基地 这 是由生产力发展阶段 性和不可逾越性所决定了的。根据联 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制定的标准,增速 1 3 为低速增长:4 6 为中速增 长:7 9 为高速增长:1 0 以上 为 超高速增长 我们经过测算在“十二 五”规划期 青岛市第二产业所 占比 值将 下降到 4 7 左右 其 中工 业 为 4 5 左右:工业增速仍然会保持在 1 0 以上 处于高速增长期:但是工业增 速按照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必 定会低于现 代服务业 的增速 应该说 这样的调整是符合城 市现阶段生产力 的总体配置 也正因为有这 样的“低 于”恰恰会给工业带来更大范围、更 加深入、更高水平的结构调整的机遇,把握住这个机遇 就会高效促进先进 制造业的发展“十二五”规划期 青岛市工业经 济结构调整的总体发展态势是全面落 实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建设以青 岛为龙头的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战略部署 以建设高端产业为主体 建立先进制造业生产体系从“中国制 造”彻底转变到“中国创造”上来:要 从依靠低成本的竞争彻底转变到依靠 独特价值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上来:真正 把精力、财力花在调结构上,花在转型 环渤海经济镣望 2 0 1 0 年第 2 期 升级上 实现上述两个转变需要突出品 牌经济和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青 岛建设品牌之都的实践证明,单一品牌 而集合起的品牌经济发展模式 必将由“名城基地”通过集群式集合起 的品牌 经济发展模式所替代。同时对企业环境 进行投资,更新企业战略,建立和加强 相关制度 特别是利用先进适用的高新 技术改造城市的传统产业。不同的城市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传 统优势产业 利用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 改造城市的传统产业主要指的是,改造 城市具有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青岛在确立城 市工业产业结构调 整总体发展态势中 需要认真落实高 度关注国家已经 出台的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业、船舶及石化、轻 工、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等九大行业 振兴规划纲要。国家九大行业振兴规 划纲要的核心是,加快技术进步,加 快 自主创新 重点推进装备自主化和 关键技术产业化。推动结构调整和产 业升级:控 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推广资源综合利 用和废弃物资源化技 术 走绿色生态、质量安全和循环经 济的新型信息化发展之路:加强自主 品牌建设 支持优势品牌企业跨地区 兼并重组 提高产业集 中度,形成集 群强大竞争力。青岛要把握住国家发 展先进制造业的大趋势把就地转型 和异地转移作为产业转型升级 的主要 途径:不断以最快的速度促使行业结 构、产品结构和企业项 目同国家政策 实现无缝衔接。(三)突 出都 市型 现 代农 业形 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 中提 高 农业 经济发展 水平“十二五”规划期要在“十一五”规划期的基础上 继续发展和完善都 市型现代农业形态。都市型现代农业 是一种与城市经济和生态系统高度融 合的现代农业类型 是中国现代农业 的重要表现形式。这 种发展模式主要 有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农业科 技园区、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籽 种 农业等 尤其是循环农业最大限度地 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 的物质与能 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为基本特征。青岛市已经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 业上取得重大进展 “十二五”规划 期要认真借鉴北京蟹岛和秦皇岛集发 生态园的经验 主要是完善都 市型现 代农业体系建设 这两个生态园显著 特 点 是:建 立从 植物 生 产一动物 转 化一微生物还原的完整生态链 都拥 有种植、旅游业、微生物还原、加工 业四大产业系统 各产业网络 系统之 间的实物链是物质链、价值链以及能 量流和信息流传递的有效载体:使生 态园内实现物质循环利用、能量逐级 利用、能力实现零排放;在经营上采 取前店后园后园农业种植养殖业为 前店提供绿色健康的有机农产 品前 店观光休闲业为后园农业生产增值。加工业将初级农产品深加工后进行增 值和满 足客户需要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的共赢局面 城 市只有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形态 才 能走出适合青岛特点的现代化农业发 展道路 建立起高效率的城市现代化 农业,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四)充分利用青岛客观存在的经 济与地理优势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 式突出高层次招商引资,创新对外投 资和合作方式提高外经外贸发展的结 构水平:全面实施 自由贸易区战略,彰 显城 市开放经济的 强大生机 活力 发展对外贸易 要从根本上抛弃“赔着血本去创汇”的无序 竞争的理 念 要以企 业用最节约的单位成本。最节约的资源 通过建立起集约增长 模式为根本。去推进对外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期世界外经贸产业必 将进入一个大调整时期 2 0 0 9年 9月 末信息显示 若干城市为抓住化危机 1 1 环域在线 变弯道超车的机遇 进一步加大招商 引资力度,搭平台、用平台,走出去、请进来,新一轮招商引资风潮再起 青 岛要抓住机遇突出重点进行三大调 整:调整进出 口结构比例 加大进 口 资源性产品提高其在进出口结构比例 中的比重 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的进出 口贸易结构必定会随着不同国家经济格 局调整的力度而发生重要的改变这就 会带来进出口结构比例发生重大变化的 机遇今天深刻的认识到这个变化抓 紧时间制定完善的运作方案 会极大 地提高改革开放的工作水平。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加大高新技 术产品出口加大传统劳动密集型优势 产业的技术改造步伐 提高其附加值。后金融危机时期随着中国企业技术创 新水平的提高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 的转变中必定会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在 工业产品中的比重这样就为调整出口 商品结构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调整贸易方式结构 通过建设服 务外包基地等加大服务外包业务值的 比重 由于服务外包具有信息技术承载 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 染少、吸纳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能力 强等特 点 发 展服 务外包被认为是转变 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质量 和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优化外商投资 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重要方式 突 出高 新 区建 设 和 创 意 产 业 发 展。建设创新型城市;突出节 能 减排。建设节约型城 市;突 出循 环生产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建设创新型城市、节约型城市、生 态文明城市等是青岛市学习实践科学发 展观的必然趋势“十二五”规划期青 岛市要在“三个城市”的建设上起到率 先的作用(一)突 出高新 区建设 和创 意 产业 发展 建设 创新型城市 1 2 现代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 在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上依 靠创新、特别是依靠原始创新和集成创 新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态势越来越明 显 加速建设创新型城市已经成为刻不 容缓的战略任务 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 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企业作为技术创 新的主体是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内在 规律 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把创意产业 确立为城市创新的战略性产业 建设创 新型城市需要从城市特色出发确立城 市创新主导模式。重造青岛高新区和强 化拓展高新区的孵化器服务功能使之 成为中国的“曼哈顿”企业是最具有创新冲动的经济社会 细胞 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的越充分 自主创新的动力就越充足 成功的概率 就越高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市 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 在以科 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世界工业化进程 中在创新型国家发展的历史中 无数 创新型企业发挥了主导和骨干作用(二)突出节能减排,建设 节约 型 城 市 建设节约 型城市是青岛市城 市发 展方式的战略性选择 这一选择迫使我 们在加快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必须充分 考虑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节约和 集约利用土地、淡水、能源等重要资 源:严格建设土地规划管理 改进建筑 结构 充分利用可使用空间把城市建 设用地的集约利用与改善城市环境相结 合,合理配置绿化用地:大力发展节能 建筑和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和建设节约 型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先发展城市 公共交通提高交通运输系统效率:大 力推进城市节水 充分利用各种可利用 水资源:建立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体系这是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 选择。(三)突 出循 环生 产,建 设 生 态文 明城市 现代世界有一个共识 现代化城 市的等义词是生态文明城市 城市是以 人为主体的人工生态系统同时也是由 社会一经济一 自然 3个子系统形成的复 合系统 现代城市学揭示在未来城市 发展过程中环保与和谐是城市品牌最 大的荣耀:城市化的理想模式是走出一 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型发展道 路:现 代化城市的主要标志 之一 是建设 成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结构合理、功能 高效、关系协调的生态文明城市是国际 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潮流 历史与现实证 明生态环境对物质产品的分布、对社 会经济生活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一个 时代生态环境的不良状况必将导致其 政治文明的衰落乃至灭亡 自觉把生态 环境和人们的经济生活联系起来 人类 社会的一切活动总是要在一定的地域 范围展开 离不开特定的生态环境必 须自觉把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经济生活联 系起来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市场 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 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一次产业革命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 称。上世纪 9 0年代以来,学者和政府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旗帜下 越来 越有共识地认识到当代资源环境问题 曰益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业化运动 以来,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所 谓两高一低)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 线性经济是造成当代资源环境问题曰益 严重的根本原因 而循环经济则是其系 统内部要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 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 量,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结果:由于存在反馈式、网络状的相 互联系系统内不同行为者之间的物质 流远远大于出入系统的物质流:所有的 物质和能源要在这样一种不断进行的经 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 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 尽可能小的程度 为此提出人类社会的 未来应该建立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 征的经济即循环经济从而实现可持续 环渤海经济膝 望 2 0 1 0 年第2 期 环域在 线 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 发展循环 经济要按照“减 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根据生态环 境 的要求 进行产品和工 业区的设计与 改造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生产环 节,要严格排放强度准入,鼓励节能降 耗 实行清洁生产并以法强制审核:在 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 程控制 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 合理延 长产业链 强化对各类废物 的循环利 用:在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环境友好 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 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完善再生资源回 收利用体系: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发展 绿色建筑 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和垃圾处 理与资源化回收 突出半 岛制造业基地 建设 打造 青岛为龙头的 山东半 岛蓝 色经济 区和开放主导区 实现半 岛城市 群经济 区“强化省 内 一体 内 联”,“联紧 山东南北两翼”,“融入 环渤海”,“南下淮海”、拓展第二 条亚欧新大 陆桥发展空间 山东省委、省政府 多次明确的提 出,进一步发挥青岛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把 半岛城市群打造成在全国开放程度高、发展活力足、核心竞争力强的区域之 一。目前在全国普遍开始重视城市群经 济圈和经济带建设的情况下以青岛为 龙头的半岛城市群经济固只有走特色 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建成发展活力足、核心竞争力强的区域之一的目标(一)青岛责无旁贷的承担着打造 山东半岛蓝 色经济区“第一基地城市”的历 史性责任 即将进入 2 1世纪之际笔者 1 9 9 9 年 1月3 0目在 青岛 日报理论版撰 文提 出:“青岛市跨世纪城市经济发展 要做的第一篇大文章是全面建设中国海 洋产业城”;2 0 0 1 年 3月3日在 青岛 环渤海经济嘹 望 2 0 1 0年第 2 期 日报理论版 又撰文提出:“2 1 世纪 被公认为海洋世纪的科学论断 在客观 上决定了像青岛这样的海洋型大城市 必须全面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国字号的 海洋产业城”“成为 2 1世纪建设现代 化海洋强国的主体之一”。目前青岛拥有的海洋科技高层次 专家占全国的 5 0 左右 科技研发综 合能力占全国的 6 0:近年来,海洋 经济被列为城市重要特色经济增长速 度超过 2 0,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显然青岛只有打造成山东半岛蓝色经 济区“第一基地城市”。才能实现成为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先行区、山东半岛蓝 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 端产业集聚区、海洋环境生态保护示范 区的概念性 目标(二)以青岛港为龙头,建设有特 色的半岛临港经济板块实现半岛港 12 群 的一体化 发展 要从港 口经济是蓝色经济第一经 济 的视角,全面审 视“以港兴 市”、“以港兴省”、“以港兴区”。半岛城市 群现拥有过亿吨港 口三个,据测算 港 口每万吨吞吐量对 G D P的贡献是 1 1 0 万元,可以创造 2 0个就业岗位。港口 作为综合运输枢纽和现代物流节点 已 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发展资源、强有力 的发展引擎。按照“一体两翼”发展战 略的要求,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 等港口为依托的半岛临港经济板块正 紧密结合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 发挥邻 近日韩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 转移,以发展临港产业和现代物流业为 主线,开拓半岛临港经济板块更大的特 色发展空间。(三)以建设特色滨海文化产业带 为 中心:实现特 色文化错位发展 在齐鲁文化的大摇篮中以青岛 为龙头,包括烟台、威海、日照、东 营、潍坊,突出滨海文化和近现代文化 资源与产品特色打造东部文化产业集 聚区。突出青岛龙头地位 衔接半岛城 E C ONO M I C OU T L O C l K T HE B O HA l S E A 市群建设、制造业基地建设和环渤海地 区综合开发 充分发挥海洋文化优势和 邻近日韩的区位优势,突出“开放、融 合、发达”的区域特色进一步提高文 化产品生产能力和文化服务功能推进 优势互补与和谐发展实现文化生产要 素的快速聚集和高效组合。以沿海丰富 的海洋文化、渔民文化、科技文化内涵 为基点,整合开发山城相连、海天一 色人文景观与秀丽自然风光融为一体 的旅游胜地促进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 发展,打造适合人类居住的文化环境 成为符合现代人时尚需求。具有休闲、娱乐、游览、度假和展示功能的知名滨 海文化产业带(四)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 业链为中心实现特色产业错位发展 以建设创新 型城市群为中心 以 城市与企业发展创意产业为突破点把 现代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城 市群产业升级的方向 打造区域创新 极。实现三个错位发展,即部门错位、产品错位、功能错位,通过错位发展打 造半岛制造业基地形成高端产业聚集 区使之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业中心 形 成一批主导优势产业链 实现链式发 展,以整个产业链参与国际竞争。(五)以建设综合型旅游景区为中 心实现半岛联山东的特色旅游错位发展 以发展休闲旅游、居住、商业、教 育研发及高科技产业为重点:全域引人 水生态旅游概 念显现滨海区位及环 境优 势,河、湾、海综合 开发 利用,打造“水上半岛”,建设碧海蓝天、林 海风韵的滨海宜居城市群。(六)突 出综合 配套改革 抓住各种机遇,调动 多种积极 因 素 以 区域 金 融 中心 建 设 为第 一 突破 口 尽早推动青岛为龙头的山东半岛 蓝色经济区和开放 主导区成为国家级 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者单位:青岛社会科学院)责任编辑:刘桂素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