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2020届高三大联考(全国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
资源ID:80659231
资源大小:1.31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试卷》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2020届高三大联考(全国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河北衡水中学2019-2020届全国高三大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1化学与生产,生活居密相关,下死物质的性生和用途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性质用途A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水解供给人体营养B铁能被浓硫酸钝化铁制器皿用作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容器C碳单质的还原性强于硅单质碳与石英反应冶炼粗硅D常温下,氨气能与氯气反应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泄漏【答案】D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00mL1mol/L稀硝酸与Fe完全反应(还原产物只有N O),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3NAB含有0.1molNH4+的氨水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C0.2 molH2O和D2O形成的混合物中,含有中子的数目为2NAD30g乙酸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O2的分子数目为NA【答案】A【解析】A 400mL1mol/L稀硝酸中含0.4mol HNO3,与Fe完全反应(还原产物只有NO),由化学方程式4HNO3+Fe=Fe(NO3)3+NO+2H2O可知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3NA,所以A正确;B含有0.1molNH4+的氨水中,还有水电离的少量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含有OH-的数目大于0.1NA ,所以B不正确;C0.2 molH2O和D2O形成的混合物中,含有中子的数目一定小于2NA,因为一个水分子中只有8个中子、一个重水分子中有10个中子,即0.2molH2O有1.6mol中子、而0.2molD2O有2mol中子,所以B不正确;D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乙酸乙酯的分子式为C4H8O2,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0和88,两种物质的单位质量的耗氧量是不同的,所以30g乙酸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O2的分子数目为NA不正确。 学科#网%3有机物M、N、Q的转化关系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名称为异丁烷BN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不包括本身)CQ的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DM、N、Q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答案】B4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选项操作和现象结论A 其他条件不变,缩小H2(g)+I2(g)2HI(g)的平衡体系的容器容积,气体颜色变深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B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再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C 用滴定管量取20.00mL稀硫酸,初读数时尖嘴处有气泡,末读数时气泡消失所取稀硫酸体积小于20.00mL来源:D 25时,分别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2O4溶液和NaF溶液的pH,前者pH大酸性:H2C2O4HF 【答案】C【解析】A其他条件不变,缩小H2(g)+I2(g)2HI(g)的平衡体系的容器容积,碘蒸气的浓度变大,所以气体颜色变深,但是因为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平衡不发生移动,A不正确;B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再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不能确定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因为操作步骤是错误的,应该先加入KSCN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才能确定,所以B不正确; C用滴定管量取20.00mL稀硫酸,初读数时尖嘴处有气泡,末读数时气泡消失所取稀硫酸体积小于20.00mL,因为气泡的体积也计算在内,所以C正确; D碳酸根离子的水解分两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2O42-+H2OHC2O4-+OH-,25时,分别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2O4溶液和NaF溶液的pH,前者pH大,根据越弱越水解,可判断酸性:HC2O4-HF,所以D不正确。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低负价与最高正价的代数和为0;Y原子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简单阴离子与Y的简单阳离子半径:X<YBX分别与Z、W、Q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稳定性:Z<W<QCZQ5分子中的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DW、Q形成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学*#科网【答案】B【点睛】1.氢元素的最高价为+1,最低价为-1,-1价的氢离子的K层达到2电子稳定结构。 2.有关某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问题一定要特别注意,看清是否为最高价氧化物,不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就不能依据非金属性进行比较。6一种将燃料电池与电解池组合制备KMnO4的装置如图所示(电极甲、乙、丙、丁均为惰性电极)。该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极丁的反应式为MnO42- -e-= MnO4-B电极乙附近溶液的pH减小CKOH溶液的质量分数:c%a%b%D导线中流过2 mol电子时,理论上有2molK+移入阴极区【答案】C【解析】分析两装置的特点可以判断左边是燃料电池,右边的是电解池。通氧气的甲电极极是燃料电池的正极,与此电极相连的丁是电解池的阳极,则丁电极上锰酸根补氧化为高锰酸根,丙电极为阴极,溶液中的氢离子被还原为H2,所以X为H2。学科网A电极丁的反应式为MnO42- -e-= MnO4-,是正确的;B电极乙上发生的反应为H2-2e-+2OH-=2H2O,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所以附近溶液的pH减小,B正确;C丙电极上发生2H2O+2e-=H2+2OH-,甲电极上发生O2+4e-+2H2O=4OH-,根据溶液流向可判断KOH溶液的质量分数:c%b%a%,所以C不正确;D导线中流过2 mol电子时,理论上有2molK+移入阴极区,内电路是由离子定向移动导电的,K+带正电向阴极移动,由于用了所以D正确。725时,部分含Fe元素的徽粒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FeO4-在水中的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BB、C两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 > CCB点溶液加适里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D由A点数据可知,H2FeO4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Ka1=4.15×l0-4【答案】D 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 < C,所以B不正确;CB点溶液加适里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肯定是不正确的,因为在一定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是定值,所以不可能均减小,C不正确;D由A点数据可知,A点对应的溶液中pH=4,HFeO4-的物质的量分数为80.6%,则H2FeO4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9.4%,所以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15,c(H+)=10-4mol/L,H2FeO4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Ka1= = 4.15×l0-4,D正确。 学*&科网#8氮化钙(Ca3N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通常条件下为棕色易水解的固体。某小组在实验室制备氮化钙并测定其纯度,设计如下实脸(夹持装置略去):I氮化钙的制备。(1)加热条件下,钙和氮气制备氮化钙的反应方程式为_。 学#*%科网&(2)按气流由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字为_(填仪器接口字母)。(3)按连接好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药品:_(请按正确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字母标号)。A点燃装置C处酒精灯,反应一段时间 B打开分液漏斗活塞C点燃装置A处酒精灯 D熄灭装置A处酒精灯e.熄灭装置C处酒精灯 f.关闭分液漏斗活塞装置B的作用为_。装置C的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为_。(4)设计实验证明Ca3N2中混有钙单质:_。II测定氮化钙纯度。i.称取4.0g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水,将生成的气体全部蒸出并通入100.00mL 1 .00mol/L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稀释到200 00 mL;ii取20 00mL稀释后的溶液,用0 2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盐酸,到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5 00 mL。(5)所取固体中氮化钙的质量分数为_。【答案】 (1)3Ca+N2Ca3N2 (2)igh(或hg)ab(或ba)ef(或fe)jk(或kj)dc (3)cbaefd (4)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装置C使Ca3N2变质 (5)银白色金属逐渐变为棕色 (6)取混合物少量于洁净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净化后,通入灼热的CuO黑色固体变红,则Ca3N2中混有钙单质 (7)92.5%I(1)钙和氮气制备氮化钙的反应方程式为3Ca+N2Ca3N2。(2)按气流由左到右的方向,合理的连接顺字为igh(或hg)ab(或ba)ef(或fe)jk(或kj)dc。(3)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药品,点燃装置A处酒精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点燃装置C处酒精灯,反应一段时间,熄灭装置C处酒精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熄灭装置A处酒精灯。所以正确的顺序为cbaefd。氮化钙易水解,而空气中是有水蒸气的,所以装置B的作用为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装置C使Ca3N2变质。因为钙是银白色金属,而氮化钙是棕色的,所以装置C的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为银白色金属逐渐变为棕色。(4)要证明Ca3N2中混有钙单质,可以取混合物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铵和氢气(虽然钙与水也能反应生成氢气,因氮化钙与水反应会生成氨气,如果混合物直接和水反应,生成的气体中氨气是主要成分,又因硫酸钙微溶会影响固体的溶解,所以用盐酸来与混合物反应检验钙是最好的),生成的气体用CuO来检验,如果黑色的氧化铜变红则证明有氢气生成,也就证明了钙单质的存在。所以实验方案为:取混合物少量于洁净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净化后,通入灼热的CuO黑色固体变红,则Ca3N2中混有钙单质。(5)氮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氨气和氢氧化钙,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将氨气通入盐酸中生成氯化铵。盐酸的总物质的量为0.1mol,过量的盐酸消耗的氢氧化钠为25.0010-3L0.2mlo/L =0.05mol,所以n(NH3)=0.05mol,由N元素守恒求出n(Ca3N2)=0.025mol,所以m(Ca3N2)=0.025mol =3.7g,所取固体中氮化钙的质量分数为92.5%。9工业上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含有MgO、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钛和铁红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酸酸时,FeTiO3转化为Fe2+和TiO2+ ;本实验温度下,KspMg(OH)2=1.0×10-11;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等于l .0×10-5mol/L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请国答下列问题:(1)FeTiO3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_价,铁红的用途为_(任写一种)。(2)“水解”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沉铁”中,气态产物的电子式为_;该过程需控制反应温度低于35 ,原因为_。(4)FeCO3转化为铁红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滤液3可用于制备Mg(OH)2。若滤液3中c(Mg2+)=1.2×10-3mol/L,向其中加入等体积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_ mol/L时,可使Mg2+恰好沉淀完全(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学%科网#&*(6)“电解”时,电解质为熔融的CaO,则阴极反应式为_,制得1molTi单质,理论上导线中通过的电量为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已知:l 个电子的电量为1.6×10-19C ) 。【答案】 (1)+4 (2)制备红色颜料和油漆、冶炼铁等 (3)TiO2+2H2O=H2TiO3+2H+ (4) (5)防止NH4HCO3分解(或减少Fe2+的水解) (6)4FeCO3+O22Fe2O3+4CO2 (7)4.4×10-3 (8)TiO2+4e-=Ti+2O2- (9)3.85×105C(1)FeTiO3中铁和氧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2,所以Ti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铁红的用途为制备红色颜料和油漆、冶炼铁等。(2)“水解”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TiO2+2H2O=H2TiO3+2H+。(3)“沉铁”中发生反应Fe2+2HCO3-=FeCO3+CO2+H2O,气态产物为CO2,其电子式为;该过程需控制反应温度低于35 ,温度过高NH4HCO3会分解,而且会促进亚铁离子的水解,所以原因为防止NH4HCO3分解(或减少Fe2+的水解)。(4)FeCO3转化为铁红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O3+O22Fe2O3+4CO2。(5)若滤液3中c(Mg2+)=1.2×10-3mol/L,假设溶液体积为1L,则n(Mg2+)=1.2×10-3mol,沉淀这些镁离子要消耗n(OH-)=2n(Mg2+)=2.4×10-3mol,反应后溶液体积变为2L,c(OH-)=,所以n(OH-)总=2.4×10-3mol+2Lmol/L=4.410-3mol,向其中加入等体积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4.4×10-3 mol/L时,可使Mg2+恰好沉淀完全。 学*科#网(6)“电解”时,电解质为熔融的CaO,则阴极反应式为TiO2+4e-=Ti+2O2-,制得1molTi单质,理论上导线中通过的电子为4mol,电量为4molmol-1C=3.85×105C。10氢气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化工原料和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能源。请回答下列问题:I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备氢气时,可向稀硫酸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原因为_。II.以甲醇为原料制备氢气的一种原理如下:i CH3OH(g) CO(g)+2H2(g) H+90kJ·mol-1iiCO(g)+H2O(g)CO2(g)+ H2(g) H-41kJ·mol-1(1)已知:断裂1 mol分子中的化学健需要吸收的能量如下表所示。表中x =_。(2)向v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lmo1 CH3OH(g),发生反应i,图l中能正确表示CH3OH(g)的平衡转化率(a)随温度(T)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填“A ”或“B”),理由为_,T1 时,体系的平衡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3)起始向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H3OH(g)和1molH2O(g),发生反应i和反应ii,体系中CO的平衡体积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2所示。随着温度升高,的值_(填“增大”“ 减小” 或“不变”),理由为_。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测得C点时,体系中CO2的物质的量为0 2 mol,则T2时,反应ii的平衡常数K=_。【答案】 (1)锌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形成许多微小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2)1606 (3)B (4)反应i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H3OH(g)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5)9:5 (6)减小 (7)升高温度,反应i中CO的物质的量增大,反应ii中CO的物质的量增大、CO2的物质的量减小。最终的值减小 (8)p3>p2>p1 (9)0.875iiCO(g)+H2O(g)CO2(g)+ H2(g) H-41kJ·mol-1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可得:CH3OH(g) +H2O(g) CO2(g) +3H2(g) H+49kJ·mol-1,因为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2038+925-x-436 =49,解之得x=1066.所以表中x =1606。(2)向v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lmo1 CH3OH(g),发生反应i,图l中能正确表示CH3OH(g)的平衡转化率(a)随温度(T)变化关系的曲线为B,理由为反应i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H3OH(g)的平衡转化率增大,T1 时,CH3OH(g) CO(g)+2H2(g)起始量(mol) 1 0 0变化量(mol) y y 2y平衡量(mol) 1-y y 2y由图像知CH3OH的转化率=40% = ,解之得y=。在同温同压下体系的平衡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9:5。(3).起始向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H3OH(g)和1molH2O(g),发生反应i和反应ii,因为反应i为吸热反应,而反应ii为放热反应,所以随着温度升高,的值减小,理由为升高温度,反应i中平衡向右移动使CO的物质的量增大,反应ii中平衡向左移动使CO的物质的量增大、CO2的物质的量减小,最终的值减小。反应i正反应方向为气体分子增多的方向,反应ii气体分子数不变,所以压强只对反应i的化学平衡产生影响,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小,所以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3>p2>p1。测得C点时,体系中CO2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则T2时,设混合气体中n(CO)=x,则由C原子守恒,n(CH3OH)=1mol-0.2mol-x,由反应ii: CO(g)+H2O(g)CO2(g)+ H2(g)来源:学。科。网起始量(mol) 1 0 变化量(mol) 0.2 0.2 平衡量(mol) 0.8 0.2 学&%科#*网 所以平衡体系中n(H2O)=0.8mol。再由H原子守恒得:n(H2)= = 0.6mol+x因为平衡体系中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2.5%所以 =12.5% ,解之得x=0.4mol所以平衡体系中n(CO)=0.4mol,n(H2O)=0.8mol,n(CO2)=0.2mol,n(H2)=1.4mol,由于各组分的化学计量数都是1,所以可以直接用物质的量代替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平衡常数,反应ii的平衡常数K= = =0.875。 学#科网11砷,稼和钢均为重要的合金材料,在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均有重要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Ga原子中有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其未成对电子数目为_。(2)GaAs的晶胞与金刚石相似,其中As原子位于晶胞的顶点和面心,则Ga原子的配位数为_。Ga、Ge、As、Se四种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3)Cu3(AsO4)2是一种木材防腐剂,其阴离子中A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H3AsO4的酸性强于H3AsO3的原因为_。(4)Cu(NH3)4SO4是一种重要的配合物,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为_ (任写一种),一定压强下,将NH3和PH3的混合气体降温,首先液化的为_。(5)晶胞有两个基本要素: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一种钇钡铜氧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 为(0,0 ,0 ),B为(0,1,1),C为(1,1,0 );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晶胞参数,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己知:该钇钡铜氧晶体的晶饱参数分别为anm、b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其密度为_g·cm -3(列出计算式即可)。【答案】 (1)8 (2)1 (3)4 (4)As>Se>Ge>Ga (5)sp3 (6)H3AsO4的非羟基氧原子多,As的正电性更高,羟基中的O原子的电子向As偏移程度大,更容易电离出H+ (7)CCl4(或SiCl4或CBr4或SiF4) (8)NH3 (9)(1/2,1/2,1/2) (10)(3)Cu3(AsO4)2是一种木材防腐剂,其阴离子中A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H3AsO4的酸性强于H3AsO3的原因为H3AsO4的非羟基氧原子多,As的正电性更高,羟基中的O原子的电子向As偏移程度大,更容易电离出H+。(4)Cu(NH3)4SO4是一种重要的配合物,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为CCl4(或SiCl4或CBr4或SiF4),一定压强下,将NH3和PH3的混合气体降温,因为氨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所以首先液化的是NH3。来源:(5)由原子坐标参数A 为(0,0 ,0 ) 、B为(0,1,1)、C为(1,1,0 )可知,该晶胞底部为一正方体,所以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1/2,1/2,1/2)。由图可知,该晶胞中有1个Y原子、2个Ba原子、12 +8 =7个O原子、8 +8 =3个Cu原子,所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YBa2Cu3O7、摩尔质量为667g/mol,则1mol该晶胞的质量为667g、体积为NAcm3=a2bNAcm3,所以该钇钡铜氧晶体密度为。 【点睛】1.基态原子中不同的原子轨道能量不同,所以有几种原子轨道就有几种能量不同的电子;在同一种多轨道的原子轨道中,电子的能量是相同的,但是它们的运动状态也是不同的,原子所有电子的运动状态都是互不相同的。 2.每个周期中的第IIA(nS2全满)、第VA(np3半充满)元素的价电子排布比较特殊,所以第一电离能也是比较特殊的,它们高于邻近的元素。 3.等电子体之间结构相似、性质相似。1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M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I.RCHBr-CH2BrRCCH;II.CHCH+CH2=CH-CH=CH2来源:学*科*网。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为_,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2)C+DE的反应类型为_。(3)B的结构简式为_,C的分子中最多有_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4)H+IM的化学方程式为_。(5)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G与氧气反应生成Q(C9H8O3),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Q的同分异构体有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6 组吸收峰的结构简式为_。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相关信息,以甲醇和一氯环己烷为有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己二酸二甲酯的合成路线:_。【答案】 (1)苯乙烯 (2)醛基 (3)加成反应 (4) (5)6 (6)(或) (7)16 (8) (9)(1)A的化学名称为苯乙烯,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醛基。 (2)C+DE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3)B的结构简式为,C的分子中最多有6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 (4)H+IM的化学方程式为(或)。(5)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G与氧气反应生成Q(C9H8O3),可知Q的结构为,同时满足条件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有酚羟基(-OH);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说明有羧基(-COOH),Q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先在苯环上固定一个羟基,余下的部分可以是或,位置可以是羟基的邻、间或对位,共有6种;余下的部分还可以是两个基(乙烯基和羧基),先把羟基和羧基放在苯环上相邻的两个位置,改变乙烯基的位置,有4种,再把羟基和羧基放在苯环上相间的两个位置,改变乙烯基的位置,也有4种;最后把羟基和羧基放在苯环上相对的两个位置,改变乙烯基的位置,有2种。综上所述,总共有16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6 组吸收峰的结构简式为。(6)以甲醇和一氯环己烷为有机制备己二酸二甲酯,可以先让一氯环己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再利用流程中的信息将环己烯氧化得到己二醛,经催化氧化又得己二酸,最后用己二酸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产品己二酸二甲酯,合成路线如下:来源:Z.xx.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