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恩施市舞阳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
资源ID:80688598
资源大小:984.8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恩施市舞阳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2021 年恩施市舞阳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表示机体由 T1 环境进入 T2 环境的过程中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T2T1 B.曲线 A 表示产热量,曲线 B 表示散热量 C.ab 过程中机体通过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等方式增加散热 D.T2环境中由于产热量和散热量均高于 T1环境,机体表现为体温升高 2.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下列哪项调节过程的机制与此最为相似()A.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B.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 C.排尿时,尿液进入尿道,可反射性的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 D.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类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这样害虫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 3.显微镜目镜为 10,物镜为 10时,视野中可见到 64 个细胞排列成一行,若物镜转换为 40后,可以看到的细胞个数是()A.4 个 B.5 个 C.16 个 D.17 个 4.普通西瓜是二倍体。把二倍体西瓜的幼苗用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用四倍体植株做母本、二倍体植株做父本,进行杂交得到三倍体植株,此三倍体植株在二倍体植株花粉的刺激下,会结出无子西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诱导形成四倍体时,一般是把秋水仙素溶液滴在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 B.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得到三倍体后代,说明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仍然是同一个物种 C.上述过程获得的无子西瓜有时也会有少量种子原因是三倍体植株发生了基因重组 D.上述四倍体植株的体细胞都含有 4 个染色体组 5.据中心法则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可以发生在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中 B.过程用到的原料完全相同,用到的酶也相同 C.过程和过程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可以同时进行 D.过程和过程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6.如图甲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以及再次接触抗原后体内产生抗体的反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图甲过程受某种药物阻碍,会导致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B.图乙 d 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C.图乙中抗体浓度由 n 上升到 m,表示机体的二次免疫反应 D.图甲中不需抗原刺激就能进行的只有 7.科学家设计出了能够靶向特定细胞的分子转子,这些宽 1 纳米的单分子纳米机器可以在紫外光的驱动下以每秒 200 万300 万转的速度旋转,在单个细胞的膜上钻孔(如图),可以向细胞运送药物和其他运载物。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分子转子可能通过改变细胞膜的分子排布而完成钻孔 B.运载物通过膜上的钻孔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C.分子转子靶向特定细胞可能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有关 D.分子转子有望用于靶向杀伤癌细胞治疗癌症 8.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 a、b 依次为()A 赤霉素、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赤霉素、乙烯 9.下列有关 DNA 研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 DNA 衍射图谱有关数据推算出 DNA 呈双链 B.通过 DNA 酶处理叶绿体,发现细胞质 DNA 的存在 C.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差速离心法证明 DNA 半保留复制 D.用32P 和35S 同时标记噬菌体并侵染细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10.天官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对接,字航员在轨完成“太空养蚕”。下图表示太空蚕“秋丰白玉”体内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ATP 分子中的 A 是由脱氧核糖和腺嘌呤组成 B.ATP 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 ATP 的合成反应相联系 D.乳酸菌细胞中不会发生图中 ATP 与 ADP 间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 11.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 B.晒干的种子细胞内不含有水分,有利于种子长时间储存 C.与休眠时相比,种子萌发时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值低 D.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骨骼中的 CaCO3 12.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A.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B.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C.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D.胰岛 B 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与肝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13.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直毛和长毛都是相对性状 14.1975 年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问世,标志着现代免疫学时代的到来。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获得是以杂交瘤技术为基础的 B.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检测某些肿瘤、病原体、激素等 C.鼠源性单克隆抗体进入人体后不会被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 D.转基因技术开辟了生产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新途径 15.草莓果实表面有许多瘦果。将生长一致的草莓植株分为四组,对照组 S0 不作处理,S1、S2 和 S3 组植株上的幼果去除瘦果,再在 S2 组叶片上、S3 组幼果上分别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果实开始发育后,瘦果内能够合成生长素促进果实长大 B.S1 组的果实略有增大可能是由来源于其他组织的 IAA 引起的 C.S2 组的结果表明喷施到叶片上的外源 IAA 可运输到果实 D.S3 组成熟果实的大小与 IAA 溶液的浓度总是呈正相关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6.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每一个基因都与性别有关 B.所有的真核生物均有性染色体 C.性染色体不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D.儿子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母亲 17.甲图中、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图中的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是固醇 B.若甲图中与光合作用有关,则也存在于蓝细菌中 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 5 个 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核糖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 6 种 18.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多肽只有折叠成正确的空间结构,才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若发生错误折叠,则无法从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损伤的线粒体等细胞器在细胞内堆积会影响细胞的功能。研究发现,细胞可通过下图所示机制对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质量进行精密调控,减少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避免它们对细胞生命活动产生干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被泛素标记,被标记的蛋白质与自噬受体结合,被包裹进吞噬泡,最后被溶酶体降解 B.损伤的线粒体也可被标记并最终被溶酶体降解,其中的生物膜结构在溶酶体中可被降解并释放出氨基酸、磷脂(甘油、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等物质 C.降解产物可被细胞重新利用,可节约物质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 D.该过程利用了膜的流动性,但不涉及信息交流 19.如图为线粒体 DNA 的 D 环复制示意图。其中一条链因为密度较高称之为重链(简称 H 链),另一条链因为密度较低称之为轻链(简称 L 链),复制时,以 L 链为模板,先合成一段 RNA 引物,然后合成 H 链片段,新 H 链一边复制,一边取代原来旧 H 链被取代的旧 H 链以环的形式被游离出来,由于像字母 D,所以称为D 环复制。随着环形轻链复制的进行,D 环增大,待全部复制完成后新的 H 链和旧的 L 链、新的 L 链和旧的H 链各自组合成两个环状双螺旋 DNA 分子。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线粒体 DNA 复制完成以后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B.线粒体 DNA 是全保留复制的 C.线粒体 DNA 分子的 H 链要比 L 链长 D.线粒体 DNA 的两条链也符合反向平行 20.科研人员分别在不同时刻对合理密植的玉米田中不同高度处的 CO2 浓度进行测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在富含有机肥的农田中,图中 c 点会右移 B.10 时,距地面高度越高光反应强度越大 C.夜晚土壤中释放的 CO2基本被玉米所固定 D.过度密植会导致图中的 bd 段长度变大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21.某湖泊由于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科研人员利用菹草、苦草等沉水植物对其进行生态修复工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少量污水排放到湖泊,一段时间后污水被净化,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有_。排放少量生活污水后水体并未出现富营养化,而大量排放则水体出现了富营养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_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后会导致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这时人工引入植物浮床及菹草、苦草等沉水植物,它们通过与浮游藻类竞争_,可抑制藻类生长,改善水质。(2)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湖泊生态系统中循环的物质是指_。菹草、苦草等沉水植物以及上层浮游藻类在湖泊中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_现象。(3)科研人员用菹草、苦草两种沉水植物在该湖泊不同处理区域进行实验,并检测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含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该实验结果说明:_;_。22.如图甲、乙表示水稻(含 12 对染色体)两个品种,A、a 和 B、b 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基因重组是指 _。(2)为获得新品种,在操作过程中最常用处理方法是_。(3)育种过程最大的优点是_。(4)过程中与丙表现型相同个体中的杂合子比例为_。(5)水稻新品种丁中,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 Abb 的雄配子原因是_。23.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 表示结构,a、b、c、d 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 a、b、c、d 分别表示的液体是:a_;b_;c_;d_。(2)d 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其渗透压的 90%以上来自于_两种离子。24.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图中 7 mm、0.5 mm 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1)图 1 中表示高倍物镜的是_。(2)图 2 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 5和 15字样,物镜标有 10和 40字样。图 3 表示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请据图回答:(方法规律提炼)显微镜目镜为 10、物镜为 10时,视野被相连的 96 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 40后,则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_个。在观察中,C 与 D 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暗的是_。(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移动。(4)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的,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对应错误的是()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B.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C.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25.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结构的成分之一,请根据下面概念图回答问题:(1)如果某种单糖 A 为果糖,则它与葡萄糖缩合失去 1 分子水后形成的物质是_。(2)如果某种单糖 A 经缩合反应形成的物质作为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则物质是_;如果某种单糖 A 经缩合反应形成的物质作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则物质是_;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储能物质是_,它是由_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易混易错辨析)(3)如果某种单糖 A 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其中的碱基有 U,U 的名称为_;如果某种单糖 A 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其中的碱基有胸腺嘧啶,则形成的物质是_。(易混易错辨析)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B 6.A 7.B 8.A 9.B 10.B 11.A 12.C 13.C 14.C 15.D 16.CD 17.BD 18.ABC 19.BC 20.BCD 21.(1).生产者和分解者 (2).有限 (3).减少 (4).阳光和无机盐等 (5).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或 C、H、O、N、P、S 等)(6).(垂直)分层 (7).种植菹草和苦草均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 (8).菹草能更有效降低总氮,苦草能更有效降低 22.(1).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2).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明显缩短育种的年限 (4).8/9 (5).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 b 的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 23.(1).细胞内液 (2).组织液 (3).淋巴 (4).血浆 (5).蛋白质 (6).Na+、Cl-24.(1).乙 (2).6 (3).C (4).右上方 (5).B 25.(1).蔗糖 (2).糖原 (3).纤维素 (4).脂肪 (5).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 (6).尿嘧啶 (7).脱氧核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