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惠州市惠东县平山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及答案.pdf
-
资源ID:80697850
资源大小:910.9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惠州市惠东县平山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及答案.pdf
2021 年惠州市惠东县平山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膜、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所有的酶都附着在生物膜上 C.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面积增大 D.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 2.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是一种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表现型正常的个体是 A.B.C.D.3.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之间的自由组合 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 C.两亲本间的自由组合 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4.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 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 CTK 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 ABA 削弱 C.可推测 ABA 组叶绿体中 NADPH 合成速率大于 CTK 组 D.可推测施用 ABA 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5.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很可能是()A.肽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淀粉酶 6.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都以 DNA 为模板,碱基配对方式相同 B.人体造血干细胞的细胞核内可以发生过程 C.过程中运输同种氨基酸的 tRNA 可能不同 D.在 HIV 体内通过过程可以将遗传信息从 RNA 流向 DNA 7.下列甲、乙两图表示真核细胞进行交换的某些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 a 表示自由扩散,b 表示主动运输 B.甲图中 b 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转运蛋白数量 C.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主要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都不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8.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砂混合后放在 05的低温下12 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下图表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从图中可以看出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 B.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协同关系 C.导致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各种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 9.假设 A、b 代表水稻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独立遗传。现有 AABB、aabb 两个品种,为了培育出优良品种 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杂交育种过程中从子二代开始选种 B.经过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应用的原理和相同 C.过程需要用低温或者秋水仙素处理种子或者幼苗 D.育种过程需要处理大量材料且不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10.红枫是一种木本观赏植物,在生长季节叶片呈红色,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枫叶片不含叶绿素 B.红枫叶片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C.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吸收了红光 D.液泡中的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 11.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观察到血细胞计数板(图1,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室的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如图 2 分布。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片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滴管滴加培养液 B.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酵母菌均匀分布 C.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前后对照 D.采取抽样检测的方法计数,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 9 个 12.下列有关信息传递过程中,错误的是 A.传出神经末梢突触小体神经递质肌肉或腺体 B.胚芽鞘尖端生长素胚芽鞘尖端下部 C.雌蛾性外激素同种雄蛾 D.小肠黏膜促胰液素胰岛 13.下列各组激素,在核糖体上合成的一组是()A.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 B.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状腺激素 C.胰岛素和生长激素 D.性激素和保幼激素 14.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温调节是一种神经调节 B.人体热量主要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神经和体液在体温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是接收信息 D.大脑皮层是体温调节中枢 15.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 K+和 NO3-的曲线。影响 A、B 两点和 B、C 两点吸收量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能量、能量 D.离子浓度 能量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6.以下关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 B.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以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 C.荒漠群落中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D.骆驼刺植株高几厘米,但根可长达 15 米,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17.如图所示,a、b 和 c 构成了化合物 m。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 m 的元素有 C、H、O、N、S、P B.ATP 脱去一个磷酸基团,可形成 m 中的一种 C.构成新冠病毒核酸的 m 有 4 种 D.若 c 为尿嘧啶,则 DNA 中肯定不含 m 这种化合物 18.当感知到危险时,线虫神经元会释放大量酪胺,触发逃跑反应,使线虫能够逃脱“敌人”。酪胺的部分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胰岛素样蛋白的作用类似于胰岛素。A.胰岛素样蛋白运出细胞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酪胺可促使细胞吸收葡萄糖以满足逃跑反应所需能量 C.与人体肾上腺素类似,酪胺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D.酪胺发挥作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功能 19.葡萄糖代谢中大部分能量的释放依赖电子传递系统或电子传递链来完成,细胞色素 C 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电子传递体。它易溶于酸性溶液,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内膜上,可与其它酶协作将电子沿着特定途径传递到分子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增大了膜面积,为细胞色素 C 提供了更多的附着点 B.细胞色素 C 可使 NADH 通过电子传递链再氧化进而将能量储存于 ATP 中 C.动物脂肪组织中细胞色素 C 含量比肌肉组织中更高,可采用酸化水进行提取 D.细胞色素 C 可用于各种组织缺氧的急救或辅助治疗,提高氧气利用率 20.硝酸甘油(C3H5N3O9)在医药上用作血管扩张药,是预防和紧急治疗心绞痛的特效药,该药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舌下含服而不是吞服,舌下黏膜薄且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硝酸甘油在舌下溶于水后立即被吸收,最终到达心脏血管壁外的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并释放 NO,使平滑肌舒张,扩张血管,从而在几分钟内缓解心绞痛。关于上述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时,尽可能坐好,因为硝酸甘油会使某些人的血压急剧下降,可能会造成跌倒危险 B.NO 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在神经调节中由突触前膜胞吐至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C.在惊恐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能够加快呼吸、加速心跳与血液流速,可见 NO 和肾上腺素对心脏血管壁外的平滑肌收缩状态的调节结果一致 D.心肌供血不足是心绞痛的直接发病原因,推测心肌缺血时疼痛的发生,可能是心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物酒精刺激心脏神经导致的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21.细胞中的少部分 ATP 会在酶的催化下形成 cAMP,cAMP 在调节细胞代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下图甲是肾小管上皮细胞部分生理过程图解,图乙是该细胞膜局部亚显微结构图解,请回答相关问题:(1)ATP 合成酶主要存在于各种细胞的膜结构上。具体而言,ATP 合成酶在植物细胞中主要存在于_膜上,在原核细胞中主要存在于_膜上。(2)图甲中 cAMP 的增多改变了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这些酶活性改变后,通过促进_,促进细胞对水的重吸收。请写出该过程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_。(3)图甲中 cAMP 在细胞中被称为“第二信使”,则该过程中的“第一信使”指的是_激素。图甲所示生理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功能。(4)图乙 15 过程中,需要消耗 ATP 的有_,判断的依据是_。22.如图表示细胞内 4 种有机物的组成及主要功能,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 是_。(2)C 的通式是_,C 形成 G 的反应叫_;G 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主要原因是:_,_。(3)D 是_,H 是_。23.如图表示细胞内 4 种有机物的组成及主要功能,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 是_,E 在动肝脏和肌肉中是指_,在植物细胞中主要指_。(2)F 是_,它是由 B_构成的。(3)C 的通式是_,形成 G 的反应叫_。(4)D 是_。(5)上述 4 种有机物都含有的化学元素是_。24.某科研小组欲研究改良小麦品种甲、乙光合作用的强弱,将长势相同、数目相等的甲、乙小麦分别放置于两个大小相同的密闭透明容器内,给子适宜的光照,并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两容器中CO2 含量变化如图一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一分析,在实际生产中大田种植甲、乙两种小麦时,种植密度能更大的是_(填“甲”或“乙”),其原因是_。(2)图二中影响植物的 CO2吸收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该植物在光照强度为 b 时 35条件下光合作用 CO2利用速率_(填“大于”“小于”“等于”)25时,判断依据是_。25.黑腹果蝇因其易于培育,生活史短,所以被广泛用作遗传和演化的室内外研究材料,其在室温下不到两周,就可培育完成。黑腹果蝇作为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已经大量使用在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的研究上。果蝇的黑身、灰身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以下为两个相关实验,请分析并回答: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1)果蝇体色杂交实验中,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_;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_。(2)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 9900 只灰身果蝇和 100 只黑身果蝇,则后代中 Bb 的基因型频率为_。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会_,这是_的结果。实验二: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3)该实验中雄蝇丁的基因型为_,F2中灰身雄蝇共_种基因型。(4)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其细胞(2n=8)中、号染色体发生如下图所示变异。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用该果蝇重复实验二,F2的雄蝇中深黑身个体占_。参考答案 1.C 2.C 3.D 4.C 5.B 6.C 7.B 8.B 9.C 10.B 11.D 12.D 13.C 14.B 15.B 16.ABD 17.CD 18.BC 19.ABD 20.AC 21.(1).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膜 (2).细胞 (3).水通道蛋白的合成 (4).(5).抗利尿 (6).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7).1 和 5 (8).它们是逆浓度梯度运输 22.(1).单糖(葡萄糖)(2).(3).脱水缩合 (4).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5).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6).脱氧核糖核苷酸 (7).DNA 23.(1).葡萄糖 (2).糖原 (3).淀粉 (4).脂肪 (5).甘油和脂肪酸 (6).(7).脱水缩合 (8).脱氧核苷酸 (9).C、H、O 24.(1).乙 (2).乙种小麦能利用更低浓度 CO2 进行光合作用 (3).温度和光照强度 (4).大于 (5).光照强度为 b 时,两温度条件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 35条件下的呼吸速率大于 25条件下 25.(1).性状分离 (2).2/3 (3).18%(4).下降 (5).自然选择 (6).BBXrY (7).4 (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