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导学案.pdf
阁夜导学案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积累名句。2、技能目标:把握诗歌风格,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3、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情怀。学习重点:1、探讨杜甫的诗歌风格。2、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学法指导:学习这首诗,首先,应该反复朗读,读准字音、节奏,借助文下注释,结合具体语境,了解这首诗字面上的意思。这首诗系因感伤时事而作,全诗当用低沉的调子来读,速度要慢一些。八个诗句的节奏皆作“XXXXXXX”,为避免单调起见,读时对节拍的长短可适当加以调整,使整齐之中略有变化。学习过程:【预习检测】(1)注音 催()短景()雪霁()渔樵()寂寥()()(2)阁夜的体裁:从诗体看,属 诗;律诗属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从内容看,是一首 诗;一、作品简介 “阁夜”,即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 寓 居 夔 州(765 767)西 阁 时 所 作,是 诗 人 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gn)、郭英乂(y)、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导致蜀中大乱。阁夜就是在这样一种动荡的时代背景中创作出来的。加之杜甫好友郑虔qin、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 。二、诵读诗歌,体味情感;深情、顿挫诵读阁夜,然后试将原诗翻译成现代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读后初步体会阁夜的风格是怎样的?()三、鉴赏:1、赏析首联:“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2、赏析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3、赏析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联你读懂了什么?上下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赏析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悲慨?。四、总结:本诗围绕“阁夜”,从几个重要侧面抒写夜宿西阁中独对长夜之 ,表达诗人 的情怀。(诗旨)。从寒宵雪霁写到 ,从 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 ,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从国家历史写到 ,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的万端感慨:既有对 的感慨,也有 的凄寒;既有对 的痛惜之情,也有对 的悲哀,还有对自己 的寂寥和无奈。五、艺术手法:1、通过 来写战争。颔联和颈联通过写 声、声、声来 战争的气息,2、善于用事(典故):“鼓角悲壮”“星河影动”“”3、活用对比:以“野哭”的 ,对比“”的田野生气;以“”对“公孙述”,一 一 ,两相对举。4、对仗工切:四联均对仗。六、对比鉴赏:阁夜与旅夜书怀 1、意境:阁夜意境:短景、天涯、霜雪、寒宵等意象传达出来的是 的气氛,鼓 角、星 河 传 达 出 的 是 的 气 息,全 诗 景象 ,终究摆脱不了 。旅夜书怀意境:细草、微风、桅樯、独夜舟描绘出 的春夜,“星垂大江流”,描绘出 ,两组意象形成 和 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置身于天地之间的 ,但其中的悲概之气 阁夜浓重。2、章法:前者:前三联 ,尾联 ,即使在写景中也寄寓了作者丰富的 。后者:前两联是 ,后两联 ,景和情互相照应,互相生发,非常 。七、结合课后习题,完成下列练习:1、名联赏析:“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2、杜甫在这首诗中感慨万千,说说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八、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默写 九、学习此诗后,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请将它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