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概论(第二版)教案与ppt单元三手机媒体的影响.pdf
-
资源ID:80712695
资源大小:292.0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手机媒体概论(第二版)教案与ppt单元三手机媒体的影响.pdf
单元编号:010203 单元标题:手机媒体带来的影响 知识点标题:手机媒体带来的影响 单元三 手机媒体带来的影响 学习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对手机媒体带来的影响有较深的认识。建议时间:4 小时 教学策略:自学,讲授,问题解决 学习内容:本部分的内容主要帮助你理解并掌握理解手机媒体带来的影响。步骤一:阅读下面的学习材料。一阅读下面的学习材料,分析手机媒体的影响力。我国手机用户破 10 亿 高端手机占大部市场份额 2012 年 03 月 03 日 20:24 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根据一家国内知名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中国手机用户将于今天(3 日)突破 10 亿大关。中国工信部最新发布的一项统计公报也显示,截至 2011年底,我国手机普及率达到 73.6 部/百人,比 2010 年提高了每百人 9.2 部。庞大且仍在快速上升的手机用户数量,提供了一个商机遍地的市场。但是,规模,并不意味质量。那么,手机,对于未来的中国人,将意味着什么?科技,如何才能真正让生活更美好呢?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微博)认为,10 亿,是一个标志性的数字。10 亿用户数,就意味着差不多是北美的三倍,超过了整个欧洲的用户。一方面这说明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跟上了时代的脚步,第二个,也意味着中国这个市场,充满着机会。不管是对于诺基亚、苹果,还是三星、HTC,中国市场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不过,因为早在八年前,中国手机用户就已经达到全球第一。我们要注意的是现在每个用户的重叠了率是很高的,特别是高端用户,拥有两个以上手机号码用户的数量还是比较庞大的。2G 我们有两个标准,3G 有三个标准,不同的网络和运营商之间的服务还是有差异性的,很多高端的客户会体验不同的网络的服务质量和业务种类等等,这一点在欧洲或者北美这种成熟的市场,都非常少见。近日,一份国际权威组织的报告显示,截至 2010 年,中国手机平均连接速度仅高于手机用户也已非常接近 10 亿大关的印度,名列全球倒数第二。中国手机网速太慢。根据中国通信部方面的数据,2011 年我国手机网民的规模为 3.6 亿人,3G 网络渗透率达到 13.0%,尽管这一数据的上升势头明显,但是相较于 10 亿的手机用户,我们看得到巨大的提升空间,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认为,手机的明天,毫无疑问,是智能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天下。二 阅读下面的学习材料,分析以手机、微博等新媒体形态所带来的“公民记者”热。公民记者 所谓“公民记者”,是指在新闻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发挥记者作用,却非专业新闻传播者的普通民众。“公民记者”背后所体现的是“参与式新闻”的理念,即“民众在收集、报道、分析和传播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构词的角度看,“公民记者”的中心语在“记者”,“公民”在前只是起一个定语的作用。既如此,按照矛盾的普遍性与一般性的关系来理解,“公民记者”应该算作“记者”这一“普遍”里的“特殊”,故“公民记者”必然要具备“记者”这个群体的基本特征,否则二者无法共存。从学理上讲,记者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记者,是指新闻传媒内部与新闻信息有着直接关联或间接联系的新闻从业人员,它甚至包括报纸的校对、广播电台的录音人员、听审人员和电视画面的剪辑人员,等等。狭义的记者,是专指从事采访新闻信息和报道新闻的人。”同样地,公民也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从政治学、法学的角度看,公民往往被界定为具有一国国籍、被允许参与社会活动、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自然人;从职业新闻传播者的角度看,公民应指以往没有充分机会参与媒体专业运作的普通人,即非职业新闻传播者。公民记者的概念,国内认为始于 1990 年代的美国,伴随公民新闻概念的传播而诞生。1998 年,美国人德拉吉的个人网站先于所有传统媒介曝光克林顿性丑闻事件,这使得德拉吉获得全球最早的“公民记者”称号。德拉吉的影响也因此深入政坛,克林顿的太太希拉里在参与 2008 年美国总统大选活动的时候,毫不顾及克林顿的感受对德拉吉礼遇有加,其目的无非是希望他“网下留情”,多帮忙,少添乱。公民记者在美国的地位可见一斑。另一个和德拉吉不相上下的美国公民记者是嘉勒夫,他善于写博客,并能通过博客影响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美国白宫不敢小觑他的影响力,为他颁发了全美首个博客记者采访证。德拉吉和嘉勒夫都是普通的美国人,但他们一个拥有自己的网站一个拥有自己的博客,不附属任何一家媒介,自由进出新闻现场,凭一己之力便敢和美国政要叫板,为众多媒介大鳄所欣羡。其实在德拉吉和嘉勒夫之前,美国就存在一种自由撰稿人,他们也不附属于任何一家媒介,也能够自由进出新闻现场包括白宫,但他们却从未被冠以“公民记者”的称号,究其原因只在于他们不属于 web2.0 时代。德拉吉和嘉勒夫的力量是 web2.0 赋予的。如果说互联网的 web1.0 时代属于门户网站的话,web2.0 时代就属于 BBS、博客、播客、甚至手机媒体。在这些新型的技术平台上,公民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成为了主动的信息传播者。在中国,首个被称为公民记者的人是周曙光。他持续追踪中国“最牛钉子户”,比任何一家媒介都更具耐心。因为他的坚守,不少人看到了公民记者在中国发展的潜力,甚至有企业通过向其捐赠器材和钱,鼓励他继续关心公共事务。事实上,按照目前任何一家媒介的招聘标准,周曙光都很难成为一名记者,因为他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和德拉吉一样连一张合格的大学文凭都没有。但是,这样的背景却使得“公民记者”这一名词更具激动人心的力量,因为草根也可以成为握有话语权力的群体。在研究新闻传播的专家看来,作为“公民记者”应该具备以下条件:首先,身份是非专业新闻传播者的普通民众;其次,在新闻事件中发挥了记者的作用。也就是说,得具备发现线索、记录事件和传播信息三个条件。手机具有“全民传播”的特点,这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一特点,手机才在社会事件中扮演着分外重要的角色,甚至影响事件的发展趋势,也是公民记者便捷利用的一个平台。手机媒体弥合了传统媒体照顾不到的信息空位,让传播渗透到社会的点点滴滴,无论是信息的汲取还是传播,都已经深入到点对点的模式,完全将传统媒体的盲区覆盖。公民记者与传统记者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甚至可以为传统媒体设置某些议程。公民报道者的出现,带来了新的传播模式,它有助于受众形成立体事实图像,更趋于事实真相。公民记者带来的不仅仅是网络监督,还有网络参政。他们会通过报道新闻,讨论公共事务,要求行政作为。对此,执政者同样可以顺势而为。当然,公民记者本身是一个不确定的群体。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目击某个新闻事件的发生,见证某个新闻现场,并发表新闻变身公民记者。公民记者在发表言论时往往容易受到情绪的干扰,说出的话不好听。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话不真实。在这样的情况下,执政者需静下心,以负责任的心态面对通过网络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和民间呼声。步骤二:听教师讲解 步骤三:思考问题 一 请阅读以下材料,请分析手机媒体的负面影响。用手机追踪罪犯 美警方做法引争议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2-04-02 美国过去只有联邦探员广泛使用的追踪手机通讯办案手法,现在已成为各地警察和执法部门惯用的手段,而且有证据显示警方往往没有征求法庭授权或受到严密监督。公民团体开始担心,警方滥用权力侵犯个人隐私和违反宪法。纽约时报报道,手机逐渐成为美国地方警察和执法部门广泛用来追踪嫌犯的强有力工具,新趋势为手机公司带来了新商机,好几家电信公司甚至为警方提供收费的“监督服务”,确定嫌犯的地点,追踪电话和手机短讯或其他服务,费用可超过 2200 美元(约 2770新元)。一些部门每个月进行数十项追踪,包括紧急及例常调查工作。随着手机的普及,警方视手机为处理一些案件的有利工具,包括儿童拐带和自杀求助电话等紧急状况,以及毒品、性犯罪和谋杀等案件。加利福尼亚警察一本培训手册形容手机为“我们日常活动的虚拟传记”,提供了一个获取他人联系和所在地的极佳猎场。不过,公民团体表示,执法人员扩大追踪手机通讯的做法,将引发法律和宪法问题,特别是当警方没有得到司法授权。根据美国公民自由联盟从全国205个警察部门取得的5500页内部记录,虽然许多部门在处理非紧急事件时,都有向法庭提出追踪手机通讯的申请,但其他部门则声称,他们自行取得民众的通讯资料。由美国公民自由联盟提供给纽约时报的内部记录,揭露了执法人员避而不谈、具争议性的办案手法。这些资料显示,在过去数年,虽然执法人员通过追踪手机办案的做法并未得到公众的关注,但实际上使用率比之前警方人员所确认的数据更为广泛,而且没有得到严密的监督。今年一月,美国最高法院裁决,警方在贩毒嫌犯车上装置全球定位系统的做法,违反了禁止不合理搜查的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律师表示,虽然这项裁决并不直接涉及手机,但许多手机都装有全球定位系统,因此质疑利用手机追踪的标准。警方的记录显示,虽然许多部门都广泛使用手机协助调查工作,但许多部门都不甚了解及遵守相关的法律。此外,有些执法部门还自行购买了监测设备,以节省通过使用电话公司追踪服务所需的时间与费用。吉尔伯特小镇的警察部门,就花了 24 万 4000 美元(30 万6854 新元)购买了一套监测设备。大部分在报告中被提及的警察部门不愿做出回应,其他执法人员则表示,追踪手机通讯所带来的好处,足以抵消相关的法律问题。相关素材(学习内容中引用的、或需要链接的文件、图片、表格、视频、动画、ppt 等):模块 2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