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pdf
大学英语预备级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预备级 英文名称:Pre-College English 课程代码:TB391060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必修课 学分学时数:2 学分,68 学时 适用专业:修(制)订 人:修(制)订 日 期:审 核 人:审 核 日 期:审 订 人:审 订 日 期:一、课程性质 依据教育部 2007 年 7 月高教厅【2007】3 号文件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课程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二、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培养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三、实践教学内容 大学英语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必须回到语言实践中去,把课堂与语言实践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大学英语课的教学效果来说非常必要。经过1年的学习,在英语实践方面,要求学生达到:(1)能正确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发音规则(2)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3)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50词。四、实践教学具体形式及学时 大学英语课程所使用的主要教材新思路大学英语读写译教程和新思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根据教学实际,将本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整合为以下 7个部分,合计为 68 学时。实践教学一 实践内容:语音语调实践。实践目的:对英语语音语调基础的复习和巩固,培养学生良好的发音习惯。完成形式:二人小组完成。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4 学时,课堂 4 学时。实践教学二 实践内容:Role-play 实践目的:培养学生模仿能力,练习语音语调,同时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15 学时 实践方式: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课外准备,然后班级展示,评选出优秀团队。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4 学时,课堂 2 学时。每组人数:5-6 人。实践教学三 实践内容:怎样学习英语。实践目的:初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用简单的英语来描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正确习惯。完成形式:网络学习、学科平台学习。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2 学时,课堂 4 学时。实践教节四 实践内容:Rumor Goes.实践目的: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增添课堂的活跃气氛,增加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完成形式:小组合作完成。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4 学时,课堂 4 学时。每组人数:5-6 人。实践教学五 实践内容:朗读比赛。实践目的: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15 学时。实践方式:学生以个人或者团队的形式进行课外准备,然后参加班级初赛。优秀者进入年级复赛,最后进行年级决赛。实践教学六 实践内容:书法比赛。实践目的:培养学生用英语书写的习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15 学时。实践方式:学生以个人或者团队的形式进行课外准备,然后参加班级初赛。优秀者进入年级复赛,最后进行年级决赛。实践教学七 实践内容:电影片段欣赏。实践目的:用最真实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听力能力,并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实践类型:互联网应用、学科平台应用。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4 学时,课堂 2 学时。每组人数:5-6 人。五、教学方法 讲授、研讨、展示、调查、观摩、操练、比赛等多种方法,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为:1.有团队协作精神,积极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2.有目的使用网络资源,并对其进行有效筛选。3.熟练使用英语学科平台。六、成绩考核方法 考试形式:考核。成绩结构:平时成绩占 50%(含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录音作业)、期末考试成绩占 50%。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一)建议教材 1蔡昌卓总主编.新思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三册(第二版)(数字教材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蔡昌卓总主编.新思路大学英语读写译教程 第三册(第二版)(数字教材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二)主要参考书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 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大学英语 I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 I 英文名称:College English I 课程代码:TB391061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必修课 学分学时数:2 学分,68 学时 适用专业:修(制)订 人:修(制)订 日 期:审 核 人:审 核 日 期:审 订 人:审 订 日 期:一、课程性质 依据教育部 2007 年 7 月高教厅【2007】3 号文件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课程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二、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培养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三、实践教学内容 大学英语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必须回到语言实践中去,把课堂与语言实践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大学英语课的教学效果来说非常必要。经过1年的学习,在英语实践方面,要求学生达到:(1)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语速较慢(每分钟80-100词)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2)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3)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40词。四、实践教学具体形式及学时 全校大学英语课程所使用的主要教材新思路大学英语读写译教程(蔡昌卓总主编)和新思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蔡昌卓总主编)。根据教学实际,将本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整合为以下 8 个部分,合计为 68 学时。实践教学一 实践内容:新学期学习计划介绍。实践目的:培养学生的自主规划能力,用英语介绍个人新学期学习计划安排,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完成形式:个人独立完成,课堂展示。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2 学时,课堂 4 学时。实践教学二 实践内容:英国文化讨论。实践目的: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英国社会、文化,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用简单的英语与外国人进行文化交流。实践类型:互联网应用、小组讨论。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2 学时,课堂 4 学时。每组人数:5-6 人。实践教节三 实践内容:讲故事比赛。实践目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完成形式:小组展示、课堂展示。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2 学时,课堂 4 学时。每组人数:5-6 人。实践教学四 实践内容:以“幸福”为话题讨论。实践目的:训练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完成形式:小组展示。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4 学时,课堂 2 学时。每组人数:5-6 人。实践教学五 实践内容:演讲比赛。实践目的: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以及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15 学时 实践方式:学生以个人的形式进行课外准备,然后参加班级初赛。优秀者进入年级复赛,最后进行年级决赛。实践教学六 实践内容:“时尚”话题讨论。实践目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实践类型:小组讨论。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4 学时,课堂 4 学时。每组人数:5-6 人。实践教学七 实践内容:角色扮演。实践目的:培养学生模仿能力,练习语音语调,同时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15 学时。实践方式: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课外准备,然后班级展示,评选出优秀团队。实践教学八 实践内容:电影片段听写。实践目的:用最真实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听力能力,并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实践类型:互联网应用、学科平台应用。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4 学时,课堂 2 学时。每组人数:5-6 人。五、教学方法 运用讲授、研讨、展示、调查、观摩、操练、比赛等多种方法,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为:1.有团队协作精神,积极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2.有目的使用网络资源,并对其进行有效筛选。3.熟练使用英语学科平台。六、成绩考核方法 考试形式:考核。成绩结构:平时成绩占 50%(含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录音作业)、期末考试成绩占 50%。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一)建议教材 1蔡昌卓总主编.新思路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第二版)(数字教材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蔡昌卓总主编.新思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三册(第二版)(数字教材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二)主要参考书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 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大学英语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 英文名称:College English 课程代码:TB391062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必修课 学分学时数:2 学分,68 学时 适用专业:修(制)订 人:修(制)订 日 期:审 核 人:审 核 日 期:审 订 人:审 订 日 期:一、课程性质 依据教育部 2007 年 7 月高教厅【2007】3 号文件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课程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二、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培养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三、实践教学内容 大学英语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必须回到语言实践中去,把课堂与语言实践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大学英语课的教学效果来说非常必要。经过一年的学习,在英语实践方面,要求学生达到:(1)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语速较慢(每分钟100-120词)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2)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3)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50词;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四、实践教学具体形式及学时 大学英语课程使用主教材 新思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蔡昌卓总主编)、部分国内最新辅助教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将本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整合为以下8 个部分,合计为 68 学时。实践教学一 实践内容:学会快速阅读文章。实践目的:培养学生针对问题,迅速找到答案的能力。完成形式:测试、小组讨论。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2 学时,课堂 4 学时 每组人数:2-3 人。实践教学二 实践内容:英语翻译大赛。实践目的: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特别在“译”的方面有所提高。完成形式:测试、比赛。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2 学时,课堂 4 学时。实践教学三 实践内容:以“财富与健康”为话题进行讨论。实践目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该话题进行小组对话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操作能力。完成形式:小组展示、课堂展示。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2 学时,课堂 4 学时 每组人数:5-6 人。实践教学四 实践内容:复述故事。实践目的:训练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完成形式:小组展示。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4 学时,课堂 2 学时。每组人数:5-6 人。实践教学五 实践内容:讲故事比赛。实践目的: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15 学时。实践方式:学生以个人或者团队的形式进行课外准备,然后参加班级初赛。优秀者进入年级复赛,最后进行年级决赛。实践教学六 实践内容:演讲比赛。实践目的:培养并且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15 学时。实践方式:学生以个人或者团队的形式进行课外准备,然后参加班级初赛。优秀者进入年级复赛,最后进行年级决赛。实践教学七 实践内容:电影片段模仿。实践目的:用最真实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听力能力,并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实践类型:互联网应用、学科平台应用。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4 学时,课堂 2 学时。每组人数:5-6 人。实践教学八 实践内容: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利用。实践目的: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用英语简单谈论自己的日常生活。完成形式:小组调查、分组讨论。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4 学时,课堂 4 学时。每组人数:5-6 人。五、教学方法 运用讲授、研讨、展示、调查、观摩、操练、比赛等多种方法,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为:1.有团队协作精神,积极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2.目的使用网络资源,并对其进行有效筛选。3.练使用英语学科平台。六、成绩考核方法 考试形式:考核。成绩结构:平时成绩占 50%(含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录音作业)、期末考试成绩占 50%。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一)建议教材 1蔡昌卓总主编.新思路大学英语读写译教程 第二册(第二版)(数字教材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蔡昌卓总主编.新思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 第二册(第二版)(数字教材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二)主要参考书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 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大学英语 III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 III 英文名称:College English III 课程代码:TB391063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学分学时数:2 学分 68 学时 适用专业:修(制)订 人:修(制)订 日 期:审 核 人:审 核 日 期:审 订 人:审 订 日 期:一、课程性质 依据教育部 2007 年 7 月高教厅【2007】3 号文件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课程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二、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培养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三、实践教学内容 大学英语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必须回到语言实践中去,把课堂与语言实践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大学英语课的教学效果来说非常必要。经过2年的学习,在英语实践方面,要求学生达到:(1)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语速较慢(每分钟130-140词)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2)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3)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 50词。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四、实践教学具体形式及学时 大学英语课程使用主教材新思路大学英语读写译教程(蔡昌卓总主编)和新思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蔡昌卓总主编)、部分国内最新辅助教材。根据教学实际,将本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整合为以下 8 个部分,合计为 68 学时。实践教学一 实践目的:模仿影视对白,要求学生们在课外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英语影视片段,并进行角色扮演和语言模仿。使学生在观看和模仿中,以达到纠正语音语调和感受原汁原味语言的学习的目的。实践类型:小组合作,展示,配合.实践学时:2 学时。每组人数:30 人(全班参与);2-3 人(展示)。实践教学二 实践目的:课本句型和单词的掌握,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就某一个话题进行小组对话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操作能力。实践类型:验证,展示。实践学时:2 学时。每组人数:30 人(验证);3-5 人(展示)。实践教学三 实践目的:复述故事。让学生复述小故事,复述在训练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多种思维品质。概括复述 有助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详细复述可以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实践类型:验证,展示。实践学时:2 学时。每组人数:30 人(验证);4-5 人(展示)。实践教学四 实践目的:蓝鸽在线学习平台上的自主学习;通过“蓝鸽在线学习平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全面铺开,让学生明确老师的教学目标,不断地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等英语实践能力。同时统一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步骤(如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的设定、课后练习与测试的统一、明确的 4项口语考试、统一安排晚自习自主学习的语音室等等),良好学风养成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得以养成。实践类型:助教协助,自主学习。实践学时:2 学时。每组人数:30 人(全班参与)。实践教学五 实践内容:名人名言摘选。实践目的:课前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寻找跟课本主题相关的名人名言作为预习任务,以此加强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并在课上要求学生对所找名人名言进行阐述、解释,最后加以实例进行生动描述。实践类型:互联网应用、小组讨论。实践学时:自主学习 4 学时 课堂 4 学时。每组人数:5-6 人。实践教学六 实践目的:翻译实践,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网络上寻找各类英语的广告语/标牌,通过对比讨论中英文间的差异,并配以图片便于识记,培养学生的所学有所用的实际简单翻译能力。实践类型:网络自主,口/笔译,课堂集中学习。实践学时:2 学时。每组人数:30 人(全班参与);3-4 人(展示)。实践教学七 实践内容:微型学习课题 实践目的:在学期之初以小组为单位,本着自我剖析自我批评的态度提出一些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和疑惑,小组进行初步筛选之后提交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分别就每个小组的上报课题召开讨论交流会,确定题目及项目完成计划,在学期中分若干次给予指导,引导学生在理论上认识学习,解决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实践类型:师生合作、小组合作。实践学时:4 学时。每组人数:5-6 人/组。实践教学八 实践内容:学习日记。实践目的:本学期学科学习日志,本学期是学生强化英语各项基础能力的关键阶段,教师可以协助学生在学期之初制定本学期学科计划,并在学期中督促和帮助学生完成相应阶段的各项任务,学会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和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实践类型:自主学习,自我实现。实践学时:2 学时。每组人数:30 人(验证)。五、教学方法 运用讲授、研讨、观摩、操练、辩论等多种方法,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为:1.课前预习,思考。2.课内操练句型,根据老师给出的情景或者是小组自行编造情景做对话表演。3.课后复习。六、成绩考核方法 考试形式:考核 成绩结构:平时成绩占 50%(含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录音作业)、期末考试成绩占 50%。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一)建议教材 1蔡昌卓总主编.新思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 第三册(第二版)(数字教材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蔡昌卓总主编.新思路大学英语读写译教程 第三册(第二版)(数字教材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二)教学参考书 1 哈默.怎样教英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 蔡基刚.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路在何方,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 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5 H.G.Widdowson.语言教学交际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6 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