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1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人民版选修.pdf
-
资源ID:80730151
资源大小:1.17M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1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人民版选修.pdf
【新步步高】(江苏专用)2016 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 1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 人民版选修 1 第 1 讲 古代中国的改革 考纲要求 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王安石变法。考点一 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商鞅变法 1.时代背景 政治格局:宗法制瓦解、战国七雄形成。经济: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阶级关系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社会变革。各国先后进行变法。思想文化: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 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2.变法的准备与成功条件(1)商鞅热衷于法家学说,从政愿望强烈。(2)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魏国。(3)商鞅离魏奔秦:秦孝公求贤若渴,招揽人才。(4)商鞅到秦后:晋见秦孝公,提出自己的主张,建 议变法改革,富国强兵,主持变法。(5)取信于民:“南门徙木”。(6)商鞅在秦变法:以法家理论为指导,在秦孝公的 支持下全面推行变法。3.两次变法的措施(强国之术)经济 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 有,允许土地买卖。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军事: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政治 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制。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社会习俗:“塞私门之请”;禁止父子兄弟共居,推 行“分异”令。4.影响:秦国崛起 (1)政治上 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 十级爵制,打破了贵族世袭制,加强了秦军 的战斗力,新兴的军功地主成为维护秦国 封建统治的重要支柱。秦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 治体制。(2)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3)军事上: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深化拓展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变法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合乎秦国国情;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坚定支持;商鞅确立了正确的变法指导思想,改革态度坚决,而且取信于民;商鞅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同旧势力做斗争。1.图解商鞅变法的要点 对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可以归纳为四大方面八个要点:政治上,定法律、行县制;军事上,奖军功;经济上,重小农、废井田、统一度量衡;思想上,焚诗书、改习俗。其影响宏观上要从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角度分析,微观上从对秦国历史发展作用的角度分析。2.商鞅变法的特点(1)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有效、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的改革,加快了秦国的社会转型。(2)核心内容是鼓励“农战”和实行“法治”。(3)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4)不畏权贵、严刑峻法。(5)影响最为深远,不仅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也有重大影响。3.体现地主阶级意志的变法内容(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这就打击了奴隶主贵族,有利于新兴的地主阶级。(2)废除井田,奖励耕织。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保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奖励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这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在当时的社会发展条件下,这样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封建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3)建立县制,实际上废除了分封制,打破了原来的封疆界限,剥夺了奴隶主贵族对 地方的控制权,加强了中央集权。讲史料 史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 导读 史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特权的改革措施。史料二 全国划为 41 县,所有的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迁。导读 史料体现的是实行县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措施。史料三 凡是从事“本业”而使粮食布帛增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利”者,以及虽从事“本业”而因懒惰破产者,全家投入官府为奴。导读 史料体现的是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等措施,促进了国力的提高。史料四(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 导读 史料表明商鞅变法使秦国民富国强,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练史料 (2013江苏高考,节选)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面史料:史料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马非百秦集史 探究:据史料,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答案 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考点二 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孝文帝改革 1.背景(1)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腐败,徭役赋税繁重,阶级 矛盾尖锐。(2)民族矛盾: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 视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3)统治危机:北魏社会动荡,人民起义不断,北魏 统治面临深重危机。2.有利条件(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 局面。(2)拓跋部受中原文化的影响,逐渐由游牧生活转 向农耕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3)北魏重用汉族儒生、兴办太学,逐渐吸收汉族先 进文化。3.内容(1)推行均田制:将国家控制的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从而推动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统治政权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2)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不许官吏自筹经费,严惩贪赃枉法,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3)迁都洛阳:为减轻改革的阻力,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493 年,孝文帝迁都至 洛阳,为改革提供了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4)革除旧俗:禁止士民穿胡服,一律改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通婚姻: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4.影响:北方经济的恢复与民族融合(1)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收入大大增加,农业水利工程得以兴建,新的耕作技术也得到推广,北魏的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2)促进了洛阳的繁盛。使其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还因南北互市与中外贸易不绝,使洛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商业城市。(3)北方民族大融合 内迁各民族经过长期的融合,胡汉差别逐渐消除;原来的民族布局完全被打破,中原的先进文化成为各民族共同接受的文化;南迁的北方游牧部落的优秀文明成果也成了中原地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拓展点拨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实质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条件下进行的。孝文帝改革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如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汉族、鲜卑族以及其他民族之间的融合。孝文帝改革实质上是一场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1.孝文帝改革前的矛盾及解决措施 (1)国家与豪强地主间的矛盾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在地方设立三长制等,限制了豪强地主的政治、经济特权,缓和了社会矛盾,加强了中央对人民的有效控制。(2)国家、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租调制,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矛盾 行汉制、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等,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出现。2.图解孝文帝改革的要点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和影响(1)性质:少数民族主动封建化的改革。(2)影响:生产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生活方式汉族化: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族的发展,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讲史料 史料一 导读 史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可躲开北方强敌柔然族的威胁,巩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史料二 神瑞二年(415 年),又不熟,京畿之内,路有行馑(冯太后、孝文帝下诏)听民就丰,行者十五六。魏书食货志 史料三 朕(孝文帝)以恒、代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伊、洛,欲通运四方。魏书成淹传 导读 史料表明自然灾害频繁、京城粮食供应困难,也是迁都洛阳的原因之一。史料四 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慨:“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伽蓝记 导读 史料表明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洛阳的繁荣和北方的民族融合。练史料 史料(2012山东高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探究:(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答案(1)商鞅变法: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如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县制等。(举一例说明即可)北魏孝文帝改革:落后的鲜卑族文化和先进的中原 文化之间的矛盾,如实行均田制、推行汉化政策等。(举一例说明即可)(2)商鞅变法:创设新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借鉴中原文化。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考点三 克服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的改革王安石变法 1.北宋中期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1)北宋统治者把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 收归中央,编练禁军,实行“守内虚外”的军事 部署政策,皇室大兴土木及向辽和西夏每年 交纳的“岁币”,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国 家财政面临严重危机,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2)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农民阶级与地 主阶级和北宋统治集团的矛盾日益尖锐。(3)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图示图解 2.有利条件(1)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揭开 了北宋革新除弊、变法改革的序幕。(2)面对财政危机严重、社会矛盾尖锐的情 况,宋神宗支持王安石进行变法。3.内容及具体作用 项目 领域 目的 措施 内容 作用 经济上富国之法 改变积贫局面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政府的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较好配合,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市易法 在开封设“市易务”限制了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借钱或粮食给农民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收入 募役(免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 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兴修水利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方田均税法 清丈土地,收取赋税 限制了隐田漏税行为,增加了政府收入 军事上强兵之法 改变积弱局面 将兵法 在各路设负责操练军队的将官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保甲法 把农民编为保甲进行军事训练 维护了社会秩序,兵农合一 保马法 鼓励百姓养马 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质量和数量 军器监 监督制造兵器 产量、质量得到提高 政治上育才之法 培养变法人才 改革科举 以经义取士 使王安石革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培养了改革人才 改革学校 制度 改组太学,撰注教材 4.评价(1)根本目的: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统治。(2)显著成效:财政收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 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3)不足:指导思想等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新法 实行过于急进。1.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危机(1)社会矛盾激化: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激化。辽和西夏的威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改革派和保守派引发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2)积贫积弱局面形成:北宋建国后军权、行政权和财权过于集中,造成国家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弱,国力衰退,导致积弱局面形成;冗兵、冗官和冗费又造成了积贫局面。(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2.图解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 3.怎样理解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1)青苗法:使百姓可免受高利贷商人的盘剥。(2)免役法: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4)方田均税法:官僚、地主要按土地实有亩数缴纳赋税。(5)均输法: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4.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1)相同点 直接目的都是富国强兵,都曾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变法都对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2)不同点 背景不同:前者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后者发生在封建社会中期。根本目的不同 前者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后者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性质不同:前者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后者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的调整改革。结果不同:前者成功;后者失败。讲史料 史料一 宋太宗至宋英宗时期财政情况 时代 岁入(缗)岁出(缗)盈亏(缗)太宗至道末年(976)余大半 真宗天禧末年(1021)仁宗皇祐元年 无余 (1049)英宗治平二年(1065)史料二 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而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宋史卷二八四 导读 史料表明北宋中期面临财政危机,冗官、冗兵、冗费严重。史料三 北宋的既定政策是纵容豪强地主肆意兼并土地,而且给予免税免役的特权。而中小地主和较富裕的自耕农,为逃避繁重的税敛和差役,宁愿托庇于官绅和豪强之家,伪立契约,假称土地已典卖,自己沦为佃户,实则仍在原有的土地上耕种,但要把收获物的一部分交给官绅和豪强之家。史料四 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导读 史料表明北宋初纵容土地兼并,豪强拥有免税特权,造成赋税不均,逃税现象严重。一方面加剧了政府财政困难,另一方面造成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史料五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资,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治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导读 史料反映出“岁币”的存在加剧了北宋的负担。命题研析考向聚焦 考向一 考查对改革类史实综合认知能力 典题1(2014四川高考)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A.商鞅变法 B.汉武帝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答案 A 解析 汉武帝改革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大一统,排除 B 项。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为了革除鲜卑族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排除 C 项。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的变法运动,主要是为了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排除 D 项。商鞅变 法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军队战斗力的加强,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故选 A 项。考向二 考查对重大改革的系统全面掌握 典题2(2014浙江卷自选模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 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商君列传)。据中国古代史改编 材料二 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战国策(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答案(1)法家思想。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2)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对百姓剥削与压迫。解析 第(1)问,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一中“见刑而不见德”“残伤民以峻刑”可知是法家思想;作用应从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秦统一全国的作用归纳。第(2)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二,从变法对旧贵族利益的侵犯、改革措施中的严刑峻法、轻视教化、对人民利益的侵害等角度分析。考向三 考查不同性质改革的横向对比 典题 3(2013江苏高考,节选)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答案(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3)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解析 第(2)问的“作用”从减少改革阻力的角度分析;“原因”根据材料“魏初风俗至陋”“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第一句话中提炼;第二小问可从改革者的目的、勇气与信心等角度概括归纳。考向预测(1)引用战国策 史记等有关文献史料或某历史名人的话,考查商鞅变法的功过是非。(2)将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与北魏颁布均田令、王安石变法实行的方田均税法结合起来命题,考查土地问题。(3)将商鞅舌战图、孝文帝迁都过程中废掉和处死太子及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结合起来命题,考查改革者所应具备的意志、决心等品格。课时训练规范解答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率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个方面下重手。摘编自“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材料二 商鞅变法的主要手段就是从三个方面来弱民,通过弱民使国家崛起。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愚民、辱民和穷民。摘编自秦国是怎么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是如何解决三个“低下”、一个“落后”的?(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实现“愚民、辱民和穷民”的。(3)上述材料反映出商鞅变法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案(1)实行军功爵制度,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行县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这一措施既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也使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2)愚民:焚毁诗书,禁止民众阅读、传播;辱民:实行严刑峻法,建立连坐制度;穷民:实行重农抑商,将山林和湖泊收归国有。(3)将国家和人民对立起来。解析 第(1)问中反映的是改革前秦国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存在的问题,故应列举经济、政治和军事等相关措施。第(2)问的关键是理解愚民、辱民和穷民的含义,进而联系相关知识,列举商鞅变法的相关措施回答。第(3)问从“愚民、辱民和穷民”等措施分析可知,法家强调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严刑酷法等,这是将国家与人民对立起来。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变法)其中究竟有哪些新东西呢?第一次变法条令,其中只有关于什伍连坐、奖励耕织,以及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实行严厉处罚的内容,算是独创的。其他如奖励军功、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确立等级爵位制的改革,当初齐、楚、燕、赵、魏、韩亦各皆然。商鞅的第二次变法条令,也是各国都已实行过了的。程念祺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的“独创性措施”对秦国的贡献。(2)运用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变法。答案(1)实行连坐法,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奖励耕织,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抑制商业,有利于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2)评价: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国力,为后来统一奠定基础;变革了生产关系,加快了封建化进程。解析 第(1)问直接依据材料信息整合归纳,但须注意回答角度是“独创性措施”,不要把商鞅变法的所有内容都答上;第(2)问首先提炼材料的观点,即历史地看待商鞅变法,不以后人的观点苛求商鞅变法,即从商鞅生活的时代状况回答其变法的作用。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于是海内安之。魏书 材料二 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魏书 材料三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这项改革措施的原因。(2)据材料二、三,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分析这些改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答案(1)措施:推行均田制。原因:中原长期战乱,百姓流亡;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广大农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尖锐;国家财政收入锐减。(2)措施:讲汉语,穿汉服。影响:民族间生活方式相互影响;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文化的认同;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摘自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答案(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荣;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5.(2013山东高考)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畜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答案(1)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2)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须用其他史料印证。解析 第(1)问考查王安石变法的消极影响。由材料信息可知,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新法扰民的现象。第(2)问考查史料的相关知识,史料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史学著作和文学作品属于二手史料,需要仔细的研究考证,去除夸张、虚构、歪曲的内容,还原真实的历史后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依据。6.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有为人诟病之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 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摘编自程念祺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 材料二 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徙贵就贱,用近易远。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苏)辙曰:“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棰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续资治通鉴 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了哪些成效。(2)材料三中,苏辙抨击的是王安石的哪一项变法措施?抨击的理由是什么?答案(1)措施:实行市易法和均输法。成效: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措施:青苗法。理由:造成官吏徇私舞弊;增加地方政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