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综合测试卷.pdf
-
资源ID:80731864
资源大小:2.13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一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综合测试卷.pdf
高一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综合测试卷 1/8 高一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城市项目选址的叙述,错误的是()A.必须符合城乡规划中对土地使用的要求 B.产生有毒物质的建设项目建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地带 C.挖掘现有城市用地的潜力,合理调整用地 D.充分考虑城乡交通、通信、能源、市政、防灾、规划用地等现状条件【答案】B【解析】项目选址要与城市环境规划相协调,对于影响环境卫生及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 建设项目,应当避开城市的水源保护地、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地带以及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 保护区。2.在城市用地规划中必须坚持“合理用地”的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居住建筑用地所占的比例要最小 B.工业建筑用地所占比重最大 C.一般情况下,道路广场用地要小于居住建筑 D.一般情况下,公共绿地要大于工业建筑用地【答案】C【解析】在城市用地规划中必须坚持“合理用地”的原则,使各类用地在数量上保持恰当的 比例,以协调各项事业的发展。国家颁布的城乡主要建设用地构成比例标准如下:在城市中,居住建筑用地占20%32%,工业建筑用地占15%25%,道路广场用地占 8%15%,公共 绿地占8%15%。下图为某城市道路网图,读图回答第 35题。o工业用地 商业用地 住宅用地+三机场 科研机构 大学 3.该道路网的形状是()A.方格棋盘式 B混合式 C.环行放射式 D自由式 4.若计划修建新的长途汽车站,则图中位置最合理的是()A.B.C.D.高一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综合测试卷 2/8 J=T 5.关于图中道路网,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没有环行线路,道路将更加拥堵 B.此道路网在欧洲城市比较普遍 C.该道路网适合重庆市 D.该道路网一般以广场为中心【答案】3.C 4.B 5.C【解析】第3题,通过读图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 4题,注意是修建长途汽车站,不宜放在 市中心,否则会增加交通压力。位于经过市中心的放射状道路、环路及郊区公路的交会处,方便人们在此汇集和分散。第 5题,若没有环行线路,行人和车辆都须经过市中心,造成市 中心交通压力增大,人们出行不方便。从图看出,由于是环行放射状道路,城市是一种集中 式的分布状况,因此可推断地势较平坦的欧洲,尤其是西欧以平原为主,这种道路分布状况 较普遍。市中心有广场,方便分散人流和车流。重庆多山地和丘陵,城市空间形态呈分散状 况,即组团型。6.在我国新疆,乡村聚落往往分布在沙漠边缘的绿洲上,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水源 B.地形 C.行政 D.战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村落形成的主要因素。在干旱缺水的地区,水源是影响村落分布的决 定性因素。新疆地处我国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干旱缺水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所以乡 村聚落往往分布在有水源的地区。卜图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的 GIS图像示意图。读图,回答第 78题。7.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 C.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 8.北京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A.城市绿化面积减小 B.城市居民住房紧张 C.文物古迹普遍受到破坏 D.城市交通拥堵严重【答案】7.B 8.D【解析】第7题,由图示可以直接看出,北京城区面积在不断地扩大。第 8题,北京城市化 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城市车辆日益增多,导致城市交通拥堵严重。近几年,不断上涨的房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近期部分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并要求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 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等。读我国某城市住宅小区平均房价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 平均房价等值线(单位:元/米2),完成第910题。高一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综合测试卷 3/8 9.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 B.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原因 D.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10.图中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不可能是()A.邻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B.附近公路干线交汇,交通便捷 C.接近高等院校,文化氛围浓郁 D.地势平坦,工厂林立【答案】9.B 10.D【解析】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城市外缘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的区域;文化程 度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影响较小;工业区才多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P处房价偏高 的主要原因最不可能的是地势平坦,工厂林立,因为太近工业区的地段环境污染较大,不利 于住宅区的开发建设。11.有关理想的人居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国古人所说“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对良好人居环境的感性描述 B.理想的人居环境必须有娱乐设施、宽敞的购物场所 C.理想的人居环境强调健康舒适的居民生活、完善的公共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经 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高度统一 D.理想的人居环境仅是指高质量的住宅建筑物【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个要点:一是人居环境的概念和构成;二是理想的人居环境的评价 标准。人居环境不仅包括建筑物,而且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相配套的基础设施、道路以及人际 社会关系方面的邻里关系、村规民约等,故 D错。A、B、C三项说法都符合理想人居环境的 标准。理想的人居环境应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适合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体现物质享受 和精神愉悦的统一,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下面为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某年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图(图1)”和“劳动力迁移图(图2)”。读图回答1213题。高一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综合测试卷 4/8 12.若甲、乙、丙、丁四个城市的人口规模相当,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A.乙丁甲丙 B乙甲丁丙 C甲丙乙丁 D丙甲丁乙 解析:本题考查了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因四个城市人口规模相当、出 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所得的差值越大,人口自然增长率就越高。答案:A 13.四个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最多的是()A.甲城 B乙城 Cf城 D丁城 解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就业机会就越多,迁入的人口就越多。由图 2可以看出,丁 城迁入的人口最多,因而丁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最多。答案:D 14.长寿村”是指人口预期寿命较长或百岁以上老人比例较高的村庄。在下列影响 长寿村”形成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A.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 B.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 C饮用水质量好 D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凉爽宜人 解析:地区死亡率高低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环境的积极影 响。长寿村”形成的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与其他三个选项比,它的直接有利影响应是 最小的。答案:B 15.下图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读图判断 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A.辽宁、江苏、湖北、贵州 B贵州、湖北、江苏、辽宁 C江苏、辽宁、贵州、湖北 D胡北、江苏、辽宁、贵州 解析:选项中四个省区比较,江苏最发达,因此迁入指数高,因此 困的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因此 是贵州;辽宁与湖北相比,辽宁位于东部环 渤海工业地带,因此比湖北发达,老年人口比重较大,人口迁入指数稍高,所以是辽宁,是湖北。答案:A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用性别比这个指 是江苏;贵州位于贫 区近八人口微栉总和 高一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综合测试卷 5/8 标加以度量。性别比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的数量。下图为两条人口性别比 曲线。读图回答1617题。130 120 90 80 950 200。2050 年)16.曲线 代表的性别比出现的地区最可能是()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D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解析:读图可知,曲线 在2000年左右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最少,依据四选项的实际 情况说明该地区女性职工较多,该地区可能轻纺工业发达,比较选项中的地区,最可能是珠 江三角洲。答案:D 17.曲线 峰值的出现表现出的或可能带来的问题有()人口老龄化 男女比例失调 婚姻困难 劳动力缺乏 A.B.C.D.解析:图中曲线 峰值处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超过了 110人,男女比例失调,同时可 能会引发婚姻困难等社会问题。答案:B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 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 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下图中数字是前 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回 答1819题。18.前30名城市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是()A.湘、粤、闽 畴、皖、鄂 C京、辽、鲁 D沪、浙、赣 解析:直接读图可以得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安徽、辽宁等省市宜居城市数目较多,再注意题干中 组合”的限定,只要把各选项中宜居城市数相加即可得出答案。答案:B 19.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 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自然条件 旅游资源 城市建筑 生态环境 A.B.C.D.解析:西北地区城市宜居状况竞争力弱的限制因素,要从自然条件分析:深居内陆 一干旱一 自然条件恶劣一生态脆弱一宜居状况较差。高一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综合测试卷 6/8 答案:C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里快餐店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可以方便居民 B.城市里快餐店比大酒店多,这是因为快餐店服务范围大、赢利多 C小镇上有快餐店,可能没有大酒店,这是因为大酒店比快餐店需要更大的服务范围 D.城市越大,提供的服务会越高级,因而会淘汰一些快餐店,增加一些大酒店 解析:服务等级越低(如快餐店),服务范围相应也越小;服务等级越高(如大酒店),服务范 围相应也越大。但不管等级高低,总有一个服务范围限度,低于此限度,服务就无法维持下 去。该题中,如果城市快餐店太多,其中一些就会因为服务范围太小而不能生存。城市越大,所能提供的职能越多,既有低级的服务(如快餐店),也有小城市所没有的高级服务(如大酒店)。答案:C 二、非选择题 21.读“某城市城乡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1)有同学据图判断该城市不可能是一个特大城市。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说明理由。(2)在规划中,计划在地修建一座钢铁厂。如果该规划是合理的,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需 要考虑哪些自然因素?(3)如果该城市位于江苏省,计划在选一处建科技城,最佳地点是,这体 现了项目选址中的哪些原则?【答案】(1)正确。该城市中只有明显的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没有形成明显的行政区、文教区。(2)土地面积;地形;开发基地条件;气象;项目与周围特殊自然地物的空间关 系。(3)从项目特点出发,因地制宜地选址;综合考虑地的多方面因素;考虑科技城的社 会经济环境。J=T【解析】第(1)题,根据该城市的用地类型可知,它只有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没有形 成明显的行政区、文教区,由此可见,该城市不可能是一座特大城市。第(2)题,钢铁厂具 有占地面积广(土地面积、地形、开发基地条件 卜原料和燃料及产品的运输量大、投资和劳 动力的需求量大、产生的废弃物污染大气和占用土地等特点,在规划中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地有铁矿和煤矿 目与周围特殊自然地物的空间关系)。第(3)高一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综合测试卷 7/8 题,科技城需要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区域,三地中只有符合;在 科技城的选址过程中,不仅考虑了其自身的特点(从项目特点出发),还考虑了地的风向、大气等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社会经济条件(综合考虑地的多方面因素和科技 城的社会经济环境)。22.读下图,回答问题。甲 乙 丙 上图所示城市的空间形态类型分别是(2)图甲所示城市的空间形态的形成主要受制于、等因素,这 种 城 市 形 态 的 优 缺 点 分 别 是,我国此类典型城市为。(3)图丁所示城市的空间形态通常是由 形成。这种城市形态的优缺点分别是 我国此类典型的城市是。(4)图丁所示城市这种开放的组团式(多核心)发展模式具有哪些明显的优势?【答案】(1)放射型带型组团型星座型(2)地形 河流 交通 优点:绿地或农业用地嵌入各放射轴,能大大改善城市环境条件,便捷的交通有利于新老城区间的联系。缺点:放射状的交通线容易将过境交通引入市中心,增加道路交通压力,扩大运输距离 武汉(3)人为规划 优点:可以有效地控制城市规模,调整工业布局,改善环境质量。缺点:分 散的各组成部分,常常不能达到生活与生产相对平衡的要求,需要依靠主体城市,故还不能 完全改善城区住房、交通及公共服务设施紧张的状况 上海(4)首先,轴向扩展以现代化交通手段为物质条件,通过建立大容量交通线路如地铁、轻轨 及地面铁路来助长城市扩展,能缓解成块扩大市区引起的拥挤矛盾和压力。其次,轴向扩展 和分中心的建设可以集中力量进行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的效应,避免投资的分散和 低水平的开发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容量的迅速提升。此外,城市可以在扩展轴间留出农田、森林等高一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综合测试卷 8/8 形成楔形绿地,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市民就近提供游憩环境和场所,也避 免了对农田和绿地的侵占和破坏。【解析】从图示可以看出,甲城市各种功能活动布局紧凑,城市用地呈同心圆向外延展,可 判断为集中团块状。城市乙沿交通线路延伸,呈明显的带状。城市丙用地被河流或地形分隔 成几个有一定规模但相对独立的单元,所以为组团状。城市丁有一个城市核心主体部分,在 近郊和远郊地区出现多个规模较小的部分,为星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