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pdf
-
资源ID:80733964
资源大小:376.7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7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pdf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1、认识小数 2、小数的大小比较 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4、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这两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四、教学重难点: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五、教学时间:5 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小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 91、92 页例 1 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2、过程与方法: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识别小数,会读、会写小数。教学重难点:知道小数的实际含义并会读、会写小数。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 让学生说一说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二、探究新知 1、引入小数。2、认识小数。同学们,你们会读小数吗?让学生读文具标价牌上的三个小数和学生拿的凭证小票 引导学生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让学生看圆珠笔、铅笔、橡皮的标价牌,说一说,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学生答复,教师板书 3、学习教材第92 页例 1.出例如 1 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意和图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出示米尺,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共 40 课时 教师提问:把 1 米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是多少分米?教师总结:1 米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是 1 分米,1 分米也就是10 份中的 1 份,所以 1 分米也可以表示为 米,还可以写成。教师提问:3 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3分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以米为单位鹅两位小数。教师指着米尺问:把 1 米平均分成 100 份,每份是多少厘米?把 1 米平均分成 100份,每份是 1 厘米那么用分数表示就是 米,也就是。3 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8 厘米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王东身高 1 米 30 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 米 30 厘米写成小数是或。因为 30 厘米就是 3 分米 4、完成“做一做”。请同学们看教材第 92 页的“做一做”,请同学们读题,先说一说题目的含义再解答。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小数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课本第 93 页例 2 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探索掌握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2、过程与方法:共 41 课时 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动会等数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获取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理解小数大小的实际意义。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 1、读出下面各小数。2、说出以下小数的实际含义,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 93 页例 2.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在体育课上有没有进行过跳高这项运动呢?你能把你的跳高成绩向同学们汇报一下吗?老师这里有一份跳高成绩表,你们看一下。让学生把成绩单读一下。教师:这是四名男生参加跳高比赛的成绩,今天请同学们帮助把这四名同学比赛的名次排出来。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或用手中的盒尺,动脑筋,想方法把四名同学比赛的名词排列出来,看哪一组排列得又对又快。学生合作学习后,让各组汇报排名的情况,教师把学生几种不同的情况分别板书在黑板上,并由各组代表说出排列的理由。最后教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加以指导总结,选择正确的结果留在黑板上。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小刚 小强 小林 小明 理由从三点说明:是 1 米 2 分米,是 1 米 1 分米,是 9 分米,是 8 分米。可以把四位同学的跳高成绩换算成用厘米作单位,分别是 120 厘米,110 厘米,90 厘米和 80 厘米。利用手中的卷尺,根据四个成绩在卷尺上的位置来比较大小。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是直接比较出来的。让学生在教材上,把四个同学的名次填写出来。2、完成“做一做”。请同学们看第 93 页的“做一做”。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一个正方形表示多少?然后让学生看图在教材上完成“做一做”。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第三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 96 页例 3 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我那天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树立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共 42 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 1、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做整数加、减法的。2、笔算以下各题。32+54=68-7=48+9=25-17=3、教师总结:做整数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相加、减。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 1,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 1再减。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 96 页例 31。出示教材主题图,教师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吗?在学生答复以下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出主题,如果一个同学买了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教师肯定他们的说法后,问:你们会列式吗?学生答复,教师板书 0.8+0.6=0.8-0.6=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想的,你们想怎么计算。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学生用口算就算出来结果,但要让学生说明他是怎么想的。把 0.8 元改写成 8 角,0.6 元改写成 6 角,相加减完后再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按照前面复习整数加、减法写成竖式计算。教师总结并板书:教师说明:在用小数直接加减时,在竖式的上面也可以写上单位,目的是要将相同数位对齐,这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是一样的。2、学习例 32。教师引导:如果我们要求带橡皮的铅笔比不带橡皮的铅笔贵多少元,如何列式呢?学生可根据学习例 391的经验,试着自己独立完成。学生完成后,说一说他们的不同做法。三、稳固练习 第四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 97 页例 4 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我那天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树立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教学例 4 1、出例如 4。教师:请同学们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学生:根据题意可知,小丽有 10 元钱,买一个文具盒花去 6.8元后,她还想用剩下的钱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铅笔,求小丽剩下的钱够不够买这两样文具。如果小丽想不带橡皮的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她的钱够不够。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要求小丽剩下的钱是否够买笔记本和铅笔,首先要求小丽剩下 共 43 课时 的钱是多少,再计算出笔记本和铅笔的价钱,然后用小丽剩下的钱与笔记本、铅笔的总价进行比较,最后判断出小丽剩下的钱够不够买这两样文具。求小丽剩下的钱是否购买笔记本和带橡皮的铅笔的方法与前面相同。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方法:方法一:10-6.8=3.2元 2.5+0.6=3.1元 3.13.2,所以买铅笔够。方法二:10-6.8=3.2元 3.2-2.5=0.7元 0.70.6,买铅笔够了 0.71.2,买带橡皮的铅笔不够。2.5+1.2=3.7元 3.73.2,所以钱不够。2、比照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复习内容和例 3、例 4,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低位算起;都是满十进 1,退 1 当十。不同点:教师应到学生观察例 3、例 4,做小数加、减法时,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结合第 97 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说一说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边提出问题边解答,师生互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同桌互相合作,用手中的学具进行估价编题,并说出解题过程。二、课堂作业新设计 第五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第 98、99 页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稳固复习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把所学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树立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正确运用所学知识。教学过程:一、教学例 4 一、基础知识的练习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集体在练习本上完成,并展示订正。2.4+3.4=5.3-4.6=35.2-7.8=2.8+6.2=教师强调:计算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2、学生打开教材第 98 页看第 1 题,要求学生先说一说题意,然后在教材上完成,学生在计算时可以口算,也可以用竖式计算。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 1、引导学生看第 98 页的第 2 题。让学生读题,并解答教材上所提出的问题。动脑筋比童话故事选廉价多少元?各买 1 本书,10 元钱够不够?2、引导学生看第 99 页的第 7 题。共 44 课时 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教师:那么小丽要从儿童乐园到光明街,车票要多少钱呢?为什么?让学生讨论后答复。让学生小组合作,一人当售票员,其他学生当乘客,做乘车游戏,目的是让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练习。1小明从 7 岁到 10 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2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得最多?增加了多少?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1、连线。12.6+4.7 8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