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模式.pdf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我们平常所经历的课堂基本上都是常态课堂.因而重视并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小学数学常态课可粗分为新授课,实践活动课,复习课,练习课,下面我就这四种类型课的教学模式作一探究:一、新授课教学模式(基本结构可为四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教学开始,在进行必要的基本训练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其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有所知但不全知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激活思维。教师顺势利导,引入新课。这一环节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时间控制在 5 分钟以内。2、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该环节旨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在学生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索和讨论,并协助解决探索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困难.当学生的探索取得一定进展时,教师应该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不断增强学生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引导学生理解领会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这个阶段是此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教师要精心组织、引导,要保证学生做、说、讲的时间,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越疽代疱,教师不能直接说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要耐心引导,细心指导,逐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去体会和体验,真正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刻领会和理解。这个环节大约需要 1520 分钟的时间。3、巩固深化,自主建构 它是进一步巩固知识、深化知识、由知识转化成能力、学生建构知识、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的有效环节。其基本形式是练习。只有经过充分练习,才能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进一步发展能力、开发智力。练习分为基本练习和拓展练习。基本练习在先,拓展练习在后。基本练习具有例题特征,主要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拓展练习是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使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本环节 15 分钟左右,根据第二环节的时间适当调整.4、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作为一节课的终结部分,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对自己进行一下评价,然后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的精神状态进行肯定,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喜悦,充满后继学习的信心。一般控制在 3 分钟以内。二、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基本结构可为五步):数学实践活动不同于数学课,它是围绕各个活动课题(或活动主题)的主要任务而展开的,一般地说实践活动的基本课堂模式是:1发现和提出问题 其实,我们小学所学的数学知识绝大部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勇于善于提出问题,并从中筛选出那些富有成效的研究活动的问题,明确探究方向,形成相关的假说或猜测。在问题阶段:(1)要注意问题的合适性,要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吻合,也要与学科课程内容相联系;(2)要提供探究的基本步骤和知识,便于学生利用它们进行探究;(3)要有一定的难度,既能引发学生探究,求知的欲望又要让学生乐于尝到探究的成果。2设计实践方案 实践方案设计时要注意两点:(1)把教学内容融于生活实际之中,让生活实际为教学服务;(2)设计的实践方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乐于进入实践活动 3自主实践,解决问题 数学实践活动课应该以数学为内容,以实践为过程,在活动中学习.如观察,操作,游戏,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这些活动能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能使他们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念知识,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保证学生个体有足够的时空,进行思维活动和实践操作活动,另一方面也要当好主持人的角色,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判断,强化正确,纠正偏差,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及时获得成功后的满足感。4总结评价 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并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反思探究、实践中的得失,如.“我懂得了什么、“我掌握了什么方法”、“我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得失”、“我打算如何改进”等。5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运用本课知识向课外拓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小课堂拓展到社会的大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向新的知识点拓展.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还可以培养学生通过数学日记,数学小论文等形式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三、复习课教学模式(基本结构可为五步):1、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没有问题产生条件下的学习只能是“接受式学习”,因此数学教学首先应使学生产生问题,复习课教学同样不能例外.教师必须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及具有鲜明时代背景的情境。通过阅读信息。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就自己身边。并不陌生和抽象,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感受数学能具体、鲜明地反映一些实际问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的手段和工具。(2)创设“大空间问题情境。所谓“大空间”问题情境,是指提供的材料中应能包括复习内容的全部信息,而非部分信息。要使学生能通过材料的阅读,激活知识沉淀提出与课题相关的问题,自然地引出课题.2、小组合作,看书整理 传统复习课,教师往往把目标定位在“查缺补漏”上,因而呈现给学生的是支离破碎的题目。要把复习课定位在“促进知识系统化目标的实现上。(1)通过回忆与看书,搜集与课题有关的所有知识.由于课题本身所容纳的知识点的不同,有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很快就会再现,而有些知识可能被遗忘。因而要让学生通过回忆再现,同时结合读书,搜集与课题有关的知识,清楚每一知识点的意义,这是梳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当学生不能完全回忆时,可以结合教材去搜查,教师及时板书,这样,学生通过思维的再现、记忆的提炼,有了初步的记忆表象,为课堂进一步系统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找准“探索点系统化整理。当学生搜集与课题有关的知识点,并明确了每个知识点的意义以后,重要的首先不是通过练习去巩固,而是要让学生把这些知识进行分类,接着教师提出要求小组合作,根据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用你喜欢和擅长的方式进行整理。(3)准备必要的材料。一是教材.由于课题所包含的知识分散在几册教材中,学生主要通过教材搜集不能回忆的知识点,通过教材弄清各知识点的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寻找各知识点的原始出处,能使学生回忆当初学习时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重温当初解决问题时那种由衷的喜悦。二是必要的学具材料,这是完成复习课教学任务的物质基础。(4)要让学生合作探索整理。复习课重在使“知识系统化”,而这种目标的实现要以学生自主探索为基础。学生在合作探索过程中,不只是获得一些知识性、肯定性的结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知识性、肯定性结论的获得,感受知识获得的曲折过程,揭示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合作探索整理也由于课题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形式。(5)教师要巡视指导,体现“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多样活动的同时,还应成为数学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同探索数学和认识数学。3、汇报交流,评价反思 在合作整理的基础上,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结合一些外显的动作行为来阐述自己的整理结果和思维过程。(1)充分估计思维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整理知识的结果。如果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整理结果不能充分估计,一旦出现预料不到的情况,教师就不知如何处理,交流活动将无法进行。(2)有序展开汇报交流活动。所谓“有序”,是指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探索情况的前提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指导学生汇报交流。(3)展示思维活动过程。这一过程,重要的不只是让学生说出“是怎么做的”,而是“是怎样想到要这么做的”。4、总结梳理,构建网络(1)。利用学生的整理结果进行知识梳理。如果学生的整理结果能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完全可以用学生的“作品”进行知识梳理。(2)教师引导梳理。当学生的“作品”还不能满足“形成知识系统”这一目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小组的整理结果进行观察,不断补充与完善,形成稳定的知识系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备知识系统”,做到心中有数。(3)进行方法的总结.学生最终形成的知识系统,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应进行简要的总结梳理.同时对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体进行表扬鼓励。5、类化练习,拓展创新 复习课的功能要着眼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之上,包括数学中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等,因而,练习除有一定量的要求之外,更应突出练习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四、练习课教学模式(课堂三要素):在探索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结构,具有较大的灵活性:1要合理安排好练习时间与练习形式。为避免单调的“练”,一是要集中与分散练习交替进行;二要发挥学生多种感管的功能,考虑看、读、说、想、做、变等多种形式.2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知与情,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关系。教师在练习课中,要抓住知识点,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做到每一个环节目标明确,让学生先做,或辨析或小结,然后教师再指导性小结、评价、强调,不断强化知识,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3要充分利用反馈在练习中的作用。在每个环节练习后,要进行及时反馈,及时矫正。以调动学生继续练习的积极性,在练习中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数学练习课,根据练习内容可以分为单项练习课和综合练习课两种。单项练习课较注重巩固性基础练习和专项练习,而综合性练习课则较注重深化练习和发展练习。1、单项练习课:练习的要求比较单一,可以在新授课之后,针对教材的某一个重点或难点安排练习;也可以是针对某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安排练习,以提高学生辨别的能力;还可以在平时作业或试卷解答中,发现问题和错误,为了及时纠正和补漏,一般采用针对性练习。2、综合练习课:综合练习课的目的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练习课安排的习题必须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学生的努力又能做的出的练习题.练习题的深度难度比单项练习课的要求要高。综合练习课中的习题设计,要利于知识归纳梳理和解题思路的拓宽.练习题的安排层次要清楚,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内容间要衔接,达到知识的沟通。当然,教学艺术没有止境,课堂教学也绝不是任何一种单纯的模式就能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和选择,采用最能达到目标的教学模式,同时在一种模式中结合多种模式的有利因素,优化组合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