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教学大纲.pdf
会计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 总学时:100 理论学时:60 实验学时:40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 一、说明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研究会计核算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一门会计、证券等专业的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使学生具备进行会计核算的初步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具体要求如下:1 知识上: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史,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掌握会计核算的七种专门方法,即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明确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的应用和相关会计法规;2 能力上:能够填制和原始凭证;能够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能够熟练登记各种账簿和运用错账更正方法;能够根据账簿资料编制会计报表;3 素质上: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 4、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本课程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什么是会计科目、帐户、会计分录、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概念;要求学生通过对会计等式演变的抽象理解,运用复式借贷记帐方法,分析并掌握工业生产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通过会计手工模拟实验,使学生了解会计记帐、对帐、结帐,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处理方法,对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进行简易地操作,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合并项核算;5、考核方法基本要求;作业要求: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字迹工整,不得抄袭他人作业;每迟交作业 24 小时按作业占总成绩百分比的 20%扣分;测验、考核或成绩评定:A、考勤占考核总成绩的 20%,每旷课一节扣 2 分;B、作业占考核总成绩的 10%,每少交作业一次扣 1 分;C、期中考试占考核总成绩的 20%;D、期末考试占考核总成绩的 50%;本课程的合计学时为 100 学时;二、时间分配表 章节 名称 总学时 讲 课 习题课 实验课 第一章 会计概述 5 2 1 2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 第三节 会计的对象 第四节 会计核算方法 第二章 会计要素 5 2 1 2 第一节 会计要素及其计量 1 第二节 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1 第三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 10 4 2 4 第一节 会计科目 2 第二节 账户 1 第三节 复式记账 1 第四章 经济业务的确认记录 10 5 1 4 第一节 筹集资金的确认记录 1 第二节 材料采购的确认记录 2 第三节 产品生产的确认记录 1 第四节 销售和利润的确认记录 1 第五章 成本计算 5 2 1 2 第一节 成本计算的含义和程序 1 第二节 成本的构成和计算 1 第六章 填制会计凭证 10 4 2 4 第一节 会计凭证的含义及分类 1 第二节 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1 第一节 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1 第二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与整理 1 第七章 登记账簿 10 4 2 4 第一节 登记账簿的含义及分类 1 第二节 登记账簿的规则 1 第三节 登记账簿的方法 1 第四节 对账和结账 1 第八章 财产清查 10 4 2 4 第一节 财产清查的含义及种类 1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方法 1 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2 第九章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10 5 1 4 第一节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意义 1 第二节 会计报表的结构和内容 2 第三节 会计报表的编制 2 续 章节 名称 总学时 讲 课 习题课 实验课 第十章 账务处理程序 10 4 2 4 第一节 账务处理的基本程序 1 第二节 记账凭证的账务处理程序 1 第三节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1 第四节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1 第十一章 会计监督 5 2 1 2 第一节 会计监督的意义 第二节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第三节 单位外部会计监督 1 第十二章 会计工作组织 10 4 2 4 第一节 会计核算的前提、基础和质量要求 1 第二节 会计法律制度和会计管理体制 1 第三节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1 第四节 会计档案管理 1 课时合计 100 42 18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