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识字教案模板汇总八篇.docx
2022识字教案模板汇总八篇识字教案 篇1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2.借助课文插图和多媒体情境,了解词语意思,欣赏如画的壮乡山水,感受如诗的壮族风情。3.诵读课文,培养语感,积累词语。教学重点认识8个生字,并能按笔画在田字格中写端正、写匀称。课前准备根据课文内容及相关的录像、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录像导人,初步感知1.导语: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在我国南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那里山奇水秀,景色迷人,想跟老师到壮族之乡去看看吗?2.多媒体播放一段桂林山水的录像片,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如画的风景。3.指名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板书课题:识字2),会是什么内容呢?二、初读课文,识字识词I.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要求看音节,读准字音,读顺词语。2.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3.再读课文,对照画面,想想课文描写了什么?4.读后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三、图文对照,理解词义1.指导学习第一行。(1)多媒体显示一组秀峰倒影图,学生看图后说说画面中的景物。(2)媒体画面对应处相机出现词语:碧水、秀峰、倒影。(3)学生有感情朗读。2.指导学习第二行。(1)多媒体播放一段对歌,听这是什么声音?接着显示壮乡青年男女榕树下对歌的画面。对歌,是壮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也有这样的风俗吗?(2)学生说这两个青年在什么地方对歌。教师边叙述边出示相应词语:对歌、榕树、壮乡。(3)画面特写,认识榕树。有感情朗读第二行。3.指导学习第三、四行。“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的山水姿态各异,形象万千,想不想细细欣赏一下它的奇特?多媒体显示一幅山水画卷,接着显示一组画面,学生说说它们的样子。(2)教师相机出示对应的词语:象鼻、骆驼、笔架。指名齐读词语。(3)再来欣赏漓江的水,多媒体显示江上景象,指导学生看图认识画面景物。(4)教师相机出示词语:竹筏、鸬鹚。读好这两个词。(5)看到这样的山,这样的水,你有什么感受?相机出示词语:画廊。读好这个词。(6)连贯朗读第三、四行。四、反复诵读,巩固识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联想画面景象。2.指名朗读课文,读出情趣。3.多媒体显示词语(不带拼音),学生认读后显示画面景象,看看读得对不对。4.逐步出示每行词串,学生诵读后串词成句,练习说话。5.配乐朗读课文。五、指导写字,写好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2.读课后生字表,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媒体相机出示,学生说说结构比例。3.媒体出示”碧”和“架”,学生观察后说注意点,两字下部的横画用红色显示。4.重点指导“鼻”和“廊”;“鼻”:先看清结构特点,再看教师示范,然后在书上描红。“鼻”也作偏旁,读作鼻字旁。“廊”:注意里面的”郎”部,下面只有一点。看教师范写,再在书上描红。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提醒纠正写字姿势。教室里播放舒缓轻柔的乐曲。识字教案 篇2学前识字也是幼儿园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可是由于学前的孩子们特别是中小班的孩子们,不认识什么笔画结构之类的,甚至连组词也很困难。这就给我们的识字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去年我带中班时,正赶上领导布置新的识字教学任务,只有一个多月了要我们的孩子认会50个字。经过左思右想,反复尝试。我发现并总结了几个让幼儿很快认识字的方法。首先对字进行分类:象形字、会意字、指示字、难认的字1、不用教孩子什么是象形字、会意字、指示字。教师心理明白就行。对于象形字最好的办法就是画图,让孩子们从图中找字,从字中画图。如“山”可以边画大山边解释中间的山高两边的山低。等。指示字的教学只要抓住这个字中的某个笔画告诉孩子们它指示的是什么就可以了。如“上下”只要告诉孩子一个竖朝上一个竖朝下,孩子就记住了。2、会意字,可以编成一个小故事孩子会很快记住的。如“回”我会编成“小正方形回家了”等。3、那么对于比较难认得字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把他与孩子门生活中熟悉的东西或词或故事联系起来。如“聪”孩子们怎么也记不住,我告诉他们我家的孩子名字就叫“聪聪”因为他很聪明。孩子们一下就记住了。再有对于难认的字我们要天天认才能认会。坚持一段时间就认会了。现在我们的孩子升大班了,他们要求认会100个字,不到一个月就认会60多个字了。识字教案 篇3教学目标:1、 在活动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2、 体验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3、 认识汉字“燕子”、“春”、“这里”。4、 了解燕子的甚或特性,直到燕子是候鸟。5、巩固阅读常规。教学准备:1、幼儿听读游戏识字第二册(人手一本),录音机,磁带2、欣赏常规字条。3、相应字卡。所学新的汉字大字卡一副,小字卡人手一份。教学过程:(一) 欣赏1、 启发性谈话2、 欣赏画面并提出问题观察问题:(1) 图中有什么?这是什么季节?(2) 小燕子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3) 小燕子的尾巴像什么?收书。出示字卡:听音乐收书。常规要求:从后往前传,常规同发书。理解问题:(1) 我们在什么季节能看到小燕子?出示字卡“春天”。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是候鸟)(2) 你们想看看小燕子到底长得什么样吗? (出示燕子挂图)(3) 这就是小燕子,小朋友都知道,春天的时候燕子就飞来了,那么冬天他们到哪里去了呢? (回南方过冬了)来年的春天又飞回到这里,(出示字卡“这里”。引导幼儿说出“这里”的春天,美丽的景色。(4) 听读:我们一起来听听叔叔阿姨给我读的这首诗歌吧。(听录音磁带)常规要求:出示字条“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不出声”。(二) 出示大范例,幼儿跟读。老师呀把小朋友书上的字宝宝变大了,把他们请到黑板上来了,请小朋友看黑板,跟叔叔阿姨一起读吧,要读的和录音机里的叔叔阿姨一样好听哦!(三) 游戏小朋友刚才听了叔叔阿姨给我们读的诗歌好听吗?现在字宝宝要和我们玩游戏了。请看黑板。游戏一:什么字宝宝不见了?(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将大范例中所学到的新字盖住,让小朋友猜猜看,什么汉字不见了? )游戏二:什么字宝宝变大了?(用大字卡盖在大范例中相应的字上面)游戏三:我的字宝宝在哪里? (教师出示字妈妈,即大字卡,幼儿找出字宝宝-小字卡) 。(四) 结束活动字宝宝还想和小朋友一起出去跳舞呢,我们出去和他们跳舞吧!(幼儿随老师小碎步飞出活动室)。活动延伸:将所有学过的小动物汉字一起找出来做游戏。识字教案 篇4一、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二、教学重点:1、认字写字。三、教学难点:1、辨认“八、入”和“九、几”。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插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教学过程一、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二、教学重点: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三、教学难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六个复韵母(ai、iu、an、un、ing、er)、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i、yi、wu)和三个三拼音节(jia、zuo、hua)。2、激趣导入: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会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现在,让我们向汉字王国出发吧!(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1、看图说话。(示插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板书课题。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2、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同学)4、教学生字。(1)读一读。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带拼音),开火车读,比赛读。(2)摆一摆。人人动手,把12张生字卡分成两类摆一摆。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一”至“十”是数字,“去”与“里”不是)全班交流。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课文的格式),请小朋友把12个“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即把每一张字卡分别贴到相应的方格里)。(五)、朗读感悟: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1)小山村的景色真美,谁来当当图中的小朋友,读读课文,告诉大家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图中的什么景物?(2)找好朋友互相读读听听,互相正音。(3)男女生竞赛读。课间活动:全班表演唱数鸭子。(六)、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一”:1、认识田字格。(1)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2)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3)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2、指导书写“一”。(1)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梢顿。(2)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述后,学生继续练写。五、作业布置:熟读课文,会认12个生字。六、板书设计:四、十、三识字教案 篇5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3、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4、在识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的成语故事。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难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兴趣。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兴趣。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三、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1、听老师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2、教师介绍有关成语的知识。(二)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成语的意思。1、自读课文,读准汉字的读音。2、教师范读:读出韵味。3、师生对读、生生对读、读准汉字读音。(三)交流搜集有关成语故事的资料。1、学生自愿上台交流。2、听了同学的介绍你明白了什么?(四)实践活动。积累成语,并做成卡片。(五)教师小结。第二课时一、 教学目标。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133识字4教学设计一,二上识字4,希望对你有帮助!识字教案 篇6蹦蹦床上的字宝宝目的:1、复习有关汉字;2、锻炼幼儿的弹跳力。3、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准备:将要复习的汉字字卡若干。玩法:将字卡字朝下放在蹦蹦床中间,幼儿站在字卡周围。老师发出预备跳的口令后,幼儿便使劲儿弹跳,直到字卡字朝上,这时幼儿停下认读上面的汉字,认错了,老师帮助纠正,幼儿继续玩。提示:1、如幼儿过多,可将幼儿分组。由于字卡在剧烈的振动下,时而字朝上,时而字朝下,幼儿弹跳效果不可能所有字卡最后都字朝上。所以各组宜交替玩,时间35分钟,达到认读的效果即可。2、蹦蹦床是大型玩具,所以玩时老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2、点兵点将目的:复习已经学过的字词。准备:字卡、小筐。玩法:两名幼儿将一小筐字卡反扣在桌上,并一字排开(根据字卡数也可并列几行)。用猜拳的方法分出胜负,胜者先开始游戏。边说儿歌"点兵点将,谁是我的好老将"边用右手食指从左向右点数字卡,点一个字读一个字音,当说到"将"时立即将右手食指所指的字拿起来认读,认对了,字卡放到自己跟前,认错了,继续反扣在原处,有第二名幼儿开始游戏,一人一次轮换进行。如数完字卡,儿歌未说完,继续返回从左向右点数。3、飞行试验目的:复习所学过的字卡准备:字卡玩法:教师将字卡贴在黑板的四周,其中每一张字卡都代表飞机飞行试验基地,开始,总指挥宣布飞行试验开始,随即飞机到达第一实验厂,如幼儿说出字卡飞机就继续进行飞行实验,如说错了飞机则停止进行修理直至学会这个字后方才继续飞行,最后到达目的后一起欢呼跳跃。4、翻翻棋目的:1、复习有关汉字;2、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准备:1、棋盘一张。2、25张用硬纸片做的.棋子(稍小于棋盘格子),分别写有汉字。其中水果类5张,如:梨、苹果、桃、杏、西瓜;干果类5张,如栗子、核桃、枣、花生、榛子;蔬菜类5张,如白菜、土豆、茄子、辣椒、黄瓜;农作物5张,如玉米、小麦、高梁、水稻、大豆。另外5张不写字。玩法:1、将棋子字朝下,打乱摆放在棋盘的粗格子里,4位幼儿分别站在棋盘的一方,每人认一类棋子。(如甲找水果、乙找干果、丙找蔬菜、丁找农作物)。2、幼儿轮流翻棋子,翻时不能让其他幼儿看见棋子上的字,翻到自己要找的棋子后,就把字翻过来,正面朝上放在自己一侧的格子里;如翻不到自己要找的棋子,仍放回原处,记住下次不去翻它。反复轮流翻棋,谁最先找够自己5枚棋子,谁为胜。提示:1、为提高游戏难度,可将5枚空棋子写上不属于上述四类的其它汉字摆在棋盘中。2、根据游戏需要,也可在棋子上写其它类物品的名称,如家禽类、植物类、文具类、乐器类等。5、找朋友玩法:幼儿手执一张字卡,跳"找朋友",找到能和自己手上的字组成词语的,站在一起,大声念,我们是"xxx"即词语。6、登山玩法: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座山,山顶上画了一面红旗,然后把学生分为两组参加游戏,一组取名"神奇宝贝队",一组取名"数码宝贝队"(队名是学生们自己取的),每组学生轮流认一个字,每认对一个字,一方就向山顶前进一步,看哪一队先登上山顶,拿到红旗。7、摆图形目的: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准备:字卡玩法:教师将所学过的五六个字卡摆成一排请幼儿按顺序叫出字卡的名字,然后教师将字卡任意摆成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请幼儿说出某某边上的字卡名字叫什么?8、海底探宝目的:复习学过的字,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准备:字卡、椅子、小奖品玩法:教师先将字卡四散摆放在室内。幼儿站在小椅子上,集体念儿歌:"我是小小潜水员,练跳水,真勇敢;不怕风浪大,不怕海水寒;跳进大海里,来把珍珠捡。"然后,幼儿跳下来,捡起"珍珠"(字卡),大声念出珍珠宝宝的名字。如念对,得一小奖品。注意事项:游戏要分组进行,每组幼儿不超过8人。游戏规则:必须念完儿歌,才能往下跳。9、扔沙包玩法:准备字词卡"爱、笑、叫、拿、喝、摇、开、来、去、翻",准备一个小沙包或小球。将字卡摆在地上(面朝上),在米左右的地方划一条线(或拉一条绳),让孩子说出沙包打到的字是什么字,或者说出一个字让孩子植物大战去打。10、发和收玩法:老师出示字卡,小朋友认,认得快和准就把字卡送给他。字卡发完后,再收回来,老师每收到字卡一张就问全体小朋友,对不对?并对送字卡的小朋友说"谢谢"!(此法最适合刚接触生字,词的开始游戏面广,整体气氛好)11、出示法或闪字法玩法:老师左手拿一叠字卡,右手将字卡一张一张的出示给小朋友,小朋友认完一张后老师就很快的换一张。活动反思: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喜欢把垫子铺在塑胶地面上躺着晒太阳,有的顶在头上,有的当成“蹦蹦床”在上面跳,有的则来回地跳。看着孩子们有这么多的垫子玩法,我用“垫子”做为运动器械设计这节体育集体教学活动。识字教案 篇7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前三组生字新词。2、认识“伍、席、芳、桂、求、封、充、足”8个要求会认的字。3、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4、培养学生认字的能力。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的前三组生字新词。2、培养学生认字的能力。教学难点1、正确区分字形、字音相近的字。2、正确理解字的意思。教学过程一、以熟字导入 新课。1、教师出示:正、平、直、分;指名读这些字,本课要学习的生字里就包含了这些字。2、形声字有什么特点?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构成,形旁表示义项,声旁表音。今天我们来学习形声字,看谁学的好。二、学习新课。1、学习第一组生字。(1)教师板书“正”,学生齐读,并组词。正在 立正(2)教师点击鼠标,出现:言字旁和整齐的整的上半部分这样就组成了“证”和“整”,请同学们想想这两个字分别念什么?对照课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这两个字,看看你想的对不对。你们能想得差不多是因为形声字的声旁具有表音的作用,但又不完全一样。(3)同学们一起看由“整”字组成的词语“整齐”。多用于形容队伍排的整齐。(4)学生自己读第一个句子,有不会认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知道它的读音并用心记住生字的字形。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词意。(5)用“整”字组词。整理 平整 工整(6)再看“证”字,板书“证明”(7)读第一个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学会。认识生字“伍”和“席”。(8)再读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注意读出语气。(9)再想一想,证明的“证”字为什么是言字旁?因为,证明一般都是通过说话来完成的事,所以是言字旁。(10)用“证”字组词。证实 作证2学习第二组生字。(1)教师板书“平”,学生齐读、并组词。平常 平时(2)教师点击鼠标,出现:言字旁和提土旁。“平”加言字旁就成了“评”,加提土旁就成了“坪”。请同学想一想这两个字分别念什么?对照课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这两个生字,看看你想的对不对。(3)同学们一起看由“评”字组成的词语“评比”,通常评是用语言来讨论和对比的,所以是言字旁。(4)学生自己读第一句,有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知道它的读音并用心记住生字的字形。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词意。(5)用“评”字组词。评理 批评 评论(6)再来看“坪”,板书“草坪”。(7)读第二个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学习。认识生字“毯”。(8)再读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注意读出语气。(9)再想一想,草坪的“坪”字,为什么是土字旁。因为,草坪是在土地表面上,草离不开土,所以是土字旁。3、总结学习方法:1)认识熟字2)在熟字的基础上加偏旁组成新字3)用新字组词,了解字义、词意4)用新词说一句话,以深入了解词意5)再读字词句,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4、学习第三组生字。1)按照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自学。2)教师板书“直”,学生齐读、并组词。正直、笔直、直线3)让学生点击鼠标:单人旁和木字旁。“直”加单人字旁就成了“值”,加木字旁就成了“植”。请同学想一想这两个字分别念什么?对照课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这两个生字,看看你想的对不对。4)同学们一起看由“值”字组成的词语“值日”,通常值日是有人来完成的,所以是单人旁。5)学生自己读第一句,有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知道它的读音并用心记住生字的字形。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词意。6)用“值”字组词。值班 值岗 值勤7)再来看“植”,板书“植树”。8)读第二个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学习。9)再读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注意读出语气。10)再想一想,植树的“植”字,为什么是木字旁。因为,植本身就有植物的意思,指草木,所以是木字旁。此处的“植”用做动词。11)用“植”组词。种植 植物三、指导书写:1、让学生自己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2、根据形声字的记法,找出记忆规律看谁记得又快又好。3、教师指导。整:上下两部分都较短,“正”字中间一竖压田字格竖虚线。证:右边宽,左边窄,“正”字中间一小横压田字格横虚线。评和坪:右边宽,左边窄,“平”字的第二横压田字格横虚线。值和植:右边宽,左边窄,“直”字中间三横要写均匀,不能靠得太紧。板书设计识字学词学句(二)正整(整齐) 平评(评比) 直值(值日)证(证明) 坪(草坪) 植(植树)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后三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的朗读句子。3、培养良好的记字及书写习惯。教学重点1、学习后三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的朗读句子。教学难点1、正确识记后三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的朗读句子。教具准备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及词语。1认读生字词。整齐 评比 值日证明 草坪 植树2认读要求会认的字词队伍 主席台二、复习学习方法:1、认识熟字2、熟字的基础上加偏旁组成新字3、用新字组词,了解字义、词意4、用新词说一句话,以深入了解词意5、再读字词句,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三、学习第四、五组生字。1、生按照学习方法自学。2、请学生做小教师板书“分”,学生齐读、并组词。分钟 分数3、小教师板书草字头和绞丝旁。“分”加草字头就成了“芬”,加提绞丝旁就成了“纷”。请同学想一想这两个字分别念什么?对照课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这两个生字,看看你想的对不对。4、同学们一起看由“芬”字组成的词语“芬芳”,通常芬芳是指花的芳香,所以是草字头。5、学生自己读第一句,有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知道它的读音并用心记住生字的字形。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词意。认识生字“芳”和“桂”。6、用“芬”字组词。芳香 芳草7、再来看“纷”,板书“纷纷”。8、读第二个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学习。认识生字“求”。9、再读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注意读出语气。10、再想一想,纷纷的“纷”字,为什么是绞丝旁。因为,纷纷是形容多而繁杂,而绞丝旁恰好能表现出这一现象,所以是绞丝旁。11、用“纷”字组词。纷纷12、请一名小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第五组生字。1)小教师板书“主”,学生齐读、并组词。主要 主管2)小教师板书三点水旁和木字旁。“主”加三点水旁就成了“注”,加提木字旁就成了“柱”。请同学想一想这两个字分别念什么?对照课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这两个生字,看看你想的对不对。3)同学们一起看由“注”字组成的词语“注意”。4)学生自己读第一句,有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知道它的读音并用心记住生字的字形。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词意。5)用“注”字组词。注视 关注6)再来看“柱”,板书“柱子”。7)读第二个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学习。认识生字“雕”。8)再读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注意读出语气。9)再想一想,柱子的“柱”字,为什么是木字旁。因为,柱子通常是木制的,所以是木字旁。10)用“柱”组词。圆柱 水柱四、学习第六组生字。1、教师板书“共”,学生齐读、并组词。共同 总共2、教师板书提手旁和单人旁。“共”加提手旁就成了“拱”,加单人旁就成了“供”。请同学想一想这两个字分别念什么?对照课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这两个生字,看看你想的对不对。3、同学们一起看由“拱”字组成的词语“拱桥”,拱最早是双手抱在一起向人作揖,所以是提手旁。4、学生自己读第一句,有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知道它的读音并用心记住生字的字形。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词意。5、用“拱”字组词。拱手 拱洞6、再来看“供”,板书“供应”。7、读第二个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学习。认识生词“充足”生字“丰”。8、再读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注意读出语气。9、再想一想,供应的“供”字,为什么是单人旁。因为,供应是人来提供补充,所以是单人旁。10、用“供”组词。供给 提供五、指导书写。(1)自己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注意每部分、每一笔的占格情况。(2)照范字书写。芬:“分”字要短一些,宽一点。纷:“分”字要细一些,长一点。主:中间一竖压田字格的竖虚线。共:第二横要比第一横长一些,第二横要压田字格横虚线。供和拱:“共”要稍宽点。左右紧凑一些。六、句子练习。1同学自己读,理解句子意思。2同桌互相读,每组句子一人读一句。3教师指名一组同桌读,看哪组读得好?七、完成课后习题。1将课本打开到课后习题三。(1)读题目明要求。按拼音填空,巩固本课生字。(2)学生自己对照本课生词表,完成填空。八、看课后习题4。1读题目明要求。2学生根据词意完成连线。3汇报完成情况。(1)教师说前边的形容词部分,学生集体答后边名词部分。(2)指名回答。(3)读一读。九、作业 。抄写生字词。正确、流利的读句子板书设计识字学词学句(二)分芬(芬芳) 主注(注意) 共拱(拱形)探究活动1、让学生自己画一棵苹果树,做一些小苹果,在上面写上生字,然后与同桌做摘苹果的游戏,比一比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摘得多。2、做一字带多字的练习:纷(纷纷) 柱(柱子) 供(供应)识字教案 篇8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了解“勺”的演变过程。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多种方式,快乐识字。教学重点:认记5个生字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百宝箱,里面装了几样我们小朋友都很熟悉的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谁愿意上来摸一摸,把你摸到的东西告诉大家。2.学生上前摸餐具3.小朋友们真聪明,将百宝箱里的东西都猜了出来,像盘子、碗、勺子、筷子等这些我们用餐时用的工具我们叫做它餐具,齐读,学习“餐”,强调:1.平舌音,指读,开火车读,2.餐字下面是“食”和食物有关。3.组词。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名字叫做“认餐具”的儿歌,二.读文1.(听碟两遍)看得出,小朋友们每个人都信心满满的,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儿歌中去听一听,看谁听得最认真。2.(师领读两遍)看见小朋友们读,老师也忍不住的想读一读了,小朋友们想不想跟着老师老读一读呢?小朋友在读的过程中,要听准老师读的字音。3、(生自己读一遍)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18页,自己读一读。4.(小老师领读一或二个)有没有小朋友已经会读了?而且还可以做一个小老师可以在前面领着小朋友读?5.(齐读)小朋友读得真棒,都想来读一读,那我们就在座位上一起来读一读好不好?三.课间操四.随机识字小朋友们,刚刚我们读的这首小儿歌中,你还记得都出现过哪些餐具吗?1.“碗”观察老师手中的碗,看看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时候用到碗?学习“碗”字。1.指读、开火车读;2.(看课件)古时候的碗啊,用石头做的,所以这个碗是石字旁,这里还有其他的碗,你认识吗?(木碗、瓷碗、白钢碗)3.组词2.复习“盘”出示道具(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什么时候用到盘?(小结:与碗对比,深浅不同)读三遍3.“勺”出示道具(一种有柄的可以舀取东西的器具),什么时候用到?学习“勺”。1.翘舌音,指名读,开火车读;2.(看课件)这个字还是一个象形字,古人根据勺的形状造了这个字,“撇+横折钩”像勺子的形状,“点”就像盛在勺子里的食物;3.组词4.“筷”子出示筷子(夹饭或其他东西用的一对细棍儿),成双出现的,学习“筷”,1指名读.小组读;2最开始的筷子都是用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子头。下面是快车的快,和在一起是筷子的筷;3老师告诉小朋友一个秘密:我们中国呀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使用筷子了,是不是很了不起呀?而且还有好多外国人,特意来我们中国学习使用筷子,因为筷子使用起来特别的方便灵活。5.小朋友,你知道我们要怎样使用筷子吗?(握着筷子)学习“握”1.指读,男女生读。2.握是提手旁的,所以和手有关。谁愿意做一个与握有关的动作。握字有握拳的意思,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一个握拳的动作。它还有握手的意思,人们在初次见面或是表示友好的时候都会握握手,握手还有好大的学问呢,在握手的时候我们要面带微笑,伸出右手,说声“你好”,谁愿意到前面来和老师握握手?同学们起立,面带微笑,伸出右手和同桌握握手,中间的同学和两边的同学都握一下。4.组词五、读词卡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五个生字,他们都藏在词语里了,你能认识这些词语吗?(开火车读)餐具早餐午餐饭碗筷子握手勺子木碗饭勺六.识字游戏(打地鼠)七、送字宝宝回家,齐读儿歌字宝宝开开信心的回到了自己的家,小朋友们你们开心吗?那我们就跟随字宝宝再一起回到儿歌中,齐读儿歌。八、观察儿歌两部份特点:第一部分都是问题,第二部分做出回答。1.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师示范,指名读,齐读2.那我们男孩女孩比比赛,女孩问,男孩答,看谁读得好九、齐读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