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桥钻孔桩基础施工技术交底.pdf
*钻孔桩技术交底书(旋挖)表格编号 GLTDQ-2018-01 项目名称 XX 铁路 第 1 页 共 18 页 交底编号 TDQ-ZKZ-01 工程名称 XX 特大桥 DK130+958.270DK131+528.370 设计文件图号 施(桥)-41 施工部位 XX 特大桥钻孔桩基础 交底日期 1、技术交底范围 本交底为 XX 特大桥(DK130+958.270DK131+528.370)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2、设计情况 本桥墩台均采用钻孔桩基础,采用1.0m 桩径按摩擦桩设计。地质情况说明表 岩层 类别 状态 承载力(KPa)(2)4 粉质黏土 硬塑 160(4)1 粉质黏土 硬塑 180(11)1 花岗岩 全风化(土状)200(11)1-1 花岗岩 全风化(土状)250(11)1-2 花岗岩 强风化(块状)250(11)2 花岗岩 强风化(块状)500 柱桩桩基参数表 墩台号 桩数(根)桩径(cm)桩长(cm)主筋长度 单根桩混凝备注*(cm)土设计量(m2)福州台 10 100 3600 1600 28.3 1 号墩 8 100 3450 1550 27.1 2 号墩 8 100 3600 1550 28.3 3 号墩 8 100 3500 3490 27.5 4 号墩 8 100 3600 3590 28.3 5 号墩 8 100 3900 1550 30.6 6 号墩 8 100 4100 1600 32.2 7 号墩 8 100 4000 1550 31.4 8 号墩 8 100 4000 1550 31.4 9 号墩 8 100 3900 1550 30.6 10 号墩 8 125 3900 1550 30.6 11 号墩 8 100 3900 1550 30.6 12 号墩 8 100 2900 2890 22.8 13 号墩 8 100 3350 1550 26.3 14 号墩 8 100 3350 1550 26.3 15 号墩 8 100 3350 1550 26.3 16 号墩 8 100 3200 3190 25.1 漳州台 10 100 3150 3140 24.7 3、施工准备*3.1 场地准备(1)修筑施工便道,接通水、电,泥浆池、钻渣临时存储池,布置好钻渣弃土场。确保场地平整、坚实。(2)本桥共设置 9 个泥浆池(泥浆池和泥浆沉淀池),分别设置于每两个墩台之间,泥浆池(泥浆池和泥浆沉淀池)截面尺寸 6m*9m*2m,采用 1:0.5 放坡。进行开挖时,泥浆池与泥浆沉淀池之间预留 0.24m 厚的隔墙,并在隔墙中间设置一条深 0.8 米、宽 0.5 米的泥浆循环通道。开挖完成后泥浆池坡面采用砖砌后进行砂浆抹面,泥浆池(泥浆池和泥浆沉淀池)四周采用防护栏做防护设置。3.2 机具准备 现场机械准备包括旋挖钻机(1 台)、钢护筒、挖掘机(1 台)、汽车吊(1 台)、泥浆泵(1 台)等。3.3 材料准备 进场材料(水泥、粗细骨料、钢筋等)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并通过原材料检验合格。3.4 人员准备 配置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安全员、试验人员,相应技术人员。其它作业人员安排如下:现场人员配置 序号 岗位 人数 1 技术负责人 1*3.5 技术准备 1、依据工点附近的测量控制网和加密点,对钻孔桩精确定位放样,并设置护桩。2、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资料,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对钻杆、钻具、斗齿、护筒、泥浆、清孔工具、检测等施工机械与设备进行选择和优化。3、熟悉施工现场环境,摸清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等的分布情况。4、熟悉和掌握施工过程中施工记录表格、检验批的填写和审批程序。4、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 4.1 技术要求(1)制备的泥浆需要检测全部性能指标:泥浆比重、黏度、含砂率、胶体率和 PH 值,技术员、质检员在钻进过程中,随时抽查泥浆比重、黏度和含砂率。(2)每钻进 2m 和地质变化时及入岩后每钻进 0.5m 质检员采集渣样,装入渣样袋中封存,渣样袋标签上写明取样时间、钻进深度、渣样情况,并绘制地质柱状图,与施工图纸核对地质情况是否一致。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报请设计单位人员核实地质情况。(3)桩位偏差控制在 5cm 内。钻机对中位置以钻孔桩设计位置为准,中心允许偏差2 施工员 1 3 质检员 1 4 安全员 1 5 实验员 1 6 技术员(作业队)1 7 工班长 1 8 作业人员 5*不得大于 5cm;钻杆倾斜率小于 1%。(4)孔径、孔深、孔位、孔型和垂直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5)钻孔桩护筒应坚实不漏水,护筒埋深一般地段护筒长度不小于 2m,松软土、砂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护筒长度。(6)浇筑水下混凝土前进行清孔,柱桩桩底沉渣厚度不应大于5cm,其余摩擦桩不应大于 20cm。(7)对混凝土输送管道和料斗等进行充分湿润,但不得有明水积存。4.2 施工工艺 4.2.1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 4.2.2 施工工序 4.2.2.1 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更换软土,夯填密实。钻机作业过程中置于坚实的土质上,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陷。4.2.2.2 测量放样 在距离护筒外侧不小于 2m 的位置,按十字正交方式埋设 4 个护桩。护桩基础埋设坚实牢固,完成后拉线检验精度。4.2.2.3 护筒埋设(1)护筒用 68mm 的钢板制作,其内径大于钻头直径 20cm,一般地段护筒长度不小于 2m,松软土、砂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护筒长度,护筒顶面高出施工地面 3050cm。(2)钻孔时,孔内水位宜高于护筒底脚 0.5m 以上或地下水位以上 1.5m2.0m。(3)桩基护筒埋设采用挖埋法。埋设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大于 5c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4)护筒埋置深度:桩基护筒埋深不小于桩径的长度,并高出施工地面3050cm。(5)挖埋护筒及钻孔过程随时校正桩位。并在埋设前通过定位桩拉线放样,把钻孔中心位置标于坑底;再把护筒放进坑内,用十字架找出护筒的圆心位置,护筒圆心与坑底钻孔中心位置重合,用水平尺校正,护筒就位后,其外侧开挖缝分层回填捣实。*4.2.2.4 泥浆制备及循环净化 护壁泥浆采用塑性指数大于 15 的黏性土、水混合搅拌制成,在泥浆池中用搅拌机将泥浆搅拌好后,泵入孔内。随钻孔深入,及时往孔内补充泥浆,使其水面高度高于护筒底部 0.5m,保证钻孔壁稳定。泥浆性能控制标准 钻孔使用机具 泥浆性能 比重 黏度(s)含砂率(%)胶体率 PH 值 旋挖钻机 1.051.15 一般地层 1622s,松散、易坍地层 1928s 4%95%6.5 4.2.2.5 钻孔(1)钻机就位:旋挖钻机钻机进入现场后,移动就位,偏差不大于 5.0cm,钻机的起重滑轮和固定钻杆的卡机,应在同一垂直线上,保持钻孔垂直。然后将钻斗吊起,徐徐放进护筒内。钻机就位前,对主要机具进行检查、维修和安装、配套设施的就位及水电供应的接通等。*(2)钻机就位后,底座和顶端应平稳,不得产生位移和倾斜。(3)钻机操作要求:开钻时使用低档慢速钻进,钻至护筒以下 1m 后再以正常速度钻进;钻进过程中,经常检查土层变化,对不同的土层采用不同的钻速、钻压、泥浆比重和泥浆量。(4)钻孔时,孔内水位宜高于护筒底脚 0.5m 以上或地下水位以上 1.52.0m。在旋挖钻进中取渣和停钻后,应及时向孔内补充新鲜泥浆,保持孔内水头高度和泥浆比重及黏度。钻孔时,起、落钻头速度宜均匀,避免造成塌孔事故,不得过猛或骤然变速,孔内出土不得堆积在钻孔周围。(5)当地质条件许可时,可不进行泥浆护壁,实现干挖成孔。当遇有较大的冻结层上水和冻结层下水时,可向孔内投入泥浆,利用旋挖过程所产生的离心力将浆液挤入孔壁进行护壁。(6)钻孔作业应连续进行,因故停钻时,钻机应将钻斗提出孔外,孔口应加护盖。钻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并记录土层变化情况,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钻孔到达设计深度后,应对孔位、孔径、孔深和孔形进行检验,并填写钻孔记录表。孔位偏差不得大于5cm。4.2.2.6旋挖钻进(1)旋挖钻机采用筒式钻斗。其钻进成孔工艺为:旋挖成孔首先通过底部带有活门的桶式钻头回转,利用钻头底部的斗齿切削土体,旋转钻斗并施加压力,并直接将其土体装入钻斗内,仪表自动显示筒满时,钻斗底部关闭,然后再由钻机提升装置和伸缩钻杆将钻斗提出孔外卸土,如此反复作业提高成孔效率。(2)为保证孔桩质量采用隔桩跳孔施工方式进行钻孔。(3)钻进成孔及注意事项 钻机就位后,必须对钻机的钻杆进行竖直度检测和调整,调整好后应将钻杆的调*整系统锁住,注入调制好的泥浆,然后进行钻孔。钻进时应先慢后快,确认地下是否有空洞等不利地层,并做好泥浆护壁工作,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 1.051.15 之间,含砂率不大于 4%。钻进过程中保持孔内有规定的水头和要求的泥浆指标,以防坍孔。因故停钻时,孔口应护盖,严禁钻头留在孔内,以防埋钻。在开始钻进或穿过软硬层交界处时采用低速钻进。孔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控制进尺速度:由硬地层钻到软地层时,可适当加快钻进速度;当软地层变为硬地层时,要减速慢进;在易缩径的地层中,应适当增加扫孔次数,防止缩径;对硬塑层采用快转速钻进,以提高钻进效率;砂层则采用慢转速慢钻进并适当增加泥浆比重和粘度。在钻孔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对钻杆进行竖直度检测,防止钻杆因不可控制因素而变动,影响成孔质量。施工过程中对钻头磨损超标的应及时更换。钻进过程中配备专人清理钻头四周夹带的泥块,确保钻头下入孔底有泥浆通道使下钻顺利。由于钻孔速度快,为确保孔壁稳定不出现坍塌,由专人对地质情况进行复查并经常进行泥浆指标的测定,及时调整泥浆性能。成孔中,按确定的参数施工,记录成孔过程的各种参数,如钻进深度、地质特征、机械设备损坏、障碍物等情况。钻进时及时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的注意事项。在钻进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钻杆的提升速度和下降速度。钻斗升降速度保持在 0.750.80m/s。进入粉砂层或亚砂土层时,其升降速度减缓。(4)成孔标准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使用检孔仪检查孔深、孔径和孔型、沉渣厚度等。检测时将超声波检测探头自护筒慢慢下放至孔底,从显示屏上读取孔深、孔径、孔型、沉渣厚度等信息,孔深、孔径不小于设计值,孔型完好无缩颈现象,沉渣厚度小于 5cm,则表明该孔已*达到成孔标准。4.2.2.7 第一次清孔(1)旋挖钻机成孔由于渣土由钻斗直接从底部取出,保证孔底泥浆沉淀厚度小于 5cm。若是泥浆相对密度过大,则可能出现泥浆沉淀过厚,此时采用钻斗清渣,同时抽换孔内浆液,保证泥浆含砂率小于 4。若是下钢筋笼后出现孔底沉淀厚度超标,则进行二次清孔。(2)成孔检测合格后,报请设计地质人员核对岩层地质并签字确认,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进行清孔。(3)采用换浆法清孔,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方法代替清孔。换浆法是将合格的泥浆输送进入孔底,在泥浆泵的压力作用下,将孔底的沉渣和孔内较浓的泥浆逐渐挤出孔口,排至泥浆池内。清孔结束并自检合格后,申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泥浆比重、含砂率、黏度、沉渣厚度检查,沉渣厚度柱桩桩底不大于 5cm,摩擦桩桩底不大于 20cm。孔泥浆性能控制标准见下表。清孔泥浆性能控制标准 试验项目 比重 黏度(s)含砂率(%)柱桩孔底沉渣厚度(cm)摩擦桩孔底沉渣厚度(cm)指标 1.1 1720 2 5 20 4.2.2.8 钢筋笼制作(1)钢筋笼骨架在 2#号钢筋加工厂采用滚焊机一次性制作完成,钢筋直径、间排距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控制。(2)按照设计规定,桩顶主筋采用喇叭型深入承台,伸入承台内的主筋长度不小于40 倍主筋直径,距承台底面3m 以上范围内的钢筋不得留有接头。*(3)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箍筋采用螺旋筋,在进行钻孔桩浇筑前,对桩顶设计高程(含桩基接入承台长度)以上范围主筋采用PVC 管进行保护。4.2.2.9钢筋笼安装(1)钢筋保护层厚度通过在骨架顶端设置控制保护层的混凝土垫块,其间距竖向为2m/道,每道 4 个,沿桩周均匀分布,并在骨架顶端设置吊环。(2)钢筋笼在钢筋厂制作完成后挂上标志牌,标明墩号和桩号,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装车运出。现场钢筋骨架临时存放的场地保证平整、干燥。存放时,每隔 2m,采用方木或工字钢焊接形式,设置高 20cm,长 7m 的衬垫,使钢筋笼高于地面不小于 20cm,并加盖防雨布,以免受潮或沾上泥土。(3)钢筋笼采用专用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长大钻孔桩钢筋笼运输中要配置专用托架,采用平板车运至现场,保证运输过程中保证骨架不变形。(4)钢筋笼入孔时使用吊车进行安装。在安装钢筋笼时,采用两点起吊。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之一点之间。起吊点采取加强措施,以保证钢筋笼在起吊时不致变形。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对准孔径,保持垂直,轻放、慢放入孔,入孔后徐徐下放,不能左右旋转,严禁摆动碰撞孔壁。若遇阻碍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放。(6)使用汽车吊吊装,接长安装钢筋笼,采用机械套筒连接,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 50%。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套筒规格必须一致,钢筋和套筒的丝扣应干净、完好无损。滚压直螺纹接头应使用扭力扳手或管钳进行施工,将两个钢筋丝头在接驳器中间位置相互顶紧,扭力扳手精度为5%。直螺纹钢筋接头拧紧力矩值见下表。钢筋直径16 18-20 22-25*(mm)拧紧力矩(Nm)100 200 260 经拧紧后的滚压直螺纹接头应做出标记,单边外露丝扣长度不应超过 2P,根据待接钢筋所在部位及转动难易情况,选用不同的套筒类型,采用不同的安装方法。钢筋笼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钻(挖)孔桩钢筋骨架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 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 100 尺量检查 2 钢筋骨架直径 20 3 主钢筋间距 8(主筋直径 16)10(主筋直径 20)尺量检查不少于 5 处 4 加强筋间距 20 5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 20 6 钢筋骨架垂直度 1%吊线尺量检查 7 钢筋保护层厚度 不小于 7cm 检查垫块(7)钢筋笼综合接地:钢筋笼底笼需做综合接地,在每根桩基中选用 1 根通长接地钢筋,桩基中的接地钢筋在承台中应通过连接钢筋环接。钢筋笼全笼设置时,可任意选取一根钢筋作为接地,非全笼设置时,需选取一根不小于 16mm 钢筋接长至桩底,留 10cm 保护层。并用红色油漆喷红标识。4.2.2.10 导管配置(1)导管采用2030cm 钢管,各节导管间采用丝扣连接。导管每节长度根据桩长*大小配置,最下端一节长度可为4m,导管底口为斜切面,中间节长度宜为2m 等长,漏斗下可用 1m 长导管并配置 1m、0.5m 短管调节导管长度。(2)导管首次使用前进行水密性试验,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大于孔深的 0.5%,亦不大于 10cm。水密性试验的压力不小于孔底静水压力的1.5 倍。压力值 PW值约为 0.73Mpa。试验方法:拼装好的导管先灌入 70%的水,两端封闭,一端焊输风管接头,采用空压机输入压力空气风。持压 15min 不漏水后,将导管滚动 360,再次持压 15min 不漏水即为合格。试验完成后对导管进行编号,以便按编号顺序使用。(3)导管要居中下入孔内,导管下端距离孔底控制在40cm50cm。(4)接导管前先洗净连接头,连接紧密,严禁渗漏。混凝土浇筑示意图 4.2.2.11 导管安装(1)导管夹具用型钢制作,夹具支垫在护筒两侧的方木上,方木放置要平稳。严禁将支撑架放在护筒上。(2)各管节间采用螺纹丝口套筒连接,抱箍紧固。导管对正钢筋笼中心按照顺序缓慢下放,防止碰撞钢筋笼。导管全部下入孔内后,放到孔底,以便核对导管长度及孔深,然后提起 3050cm。4.2.2.12 第二次清孔*导管安装后检测沉渣厚度,若不满足设计要求进行二次清孔。4.2.2.13 混凝土运输(1)桩施工所需混凝土均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到位,运输车的数量满足现场施工要求。(2)运输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现象,当发生上述情况时由现场试验人员对混凝土进行检测,确定处理方案。4.2.2.14混凝土灌注(1)钢筋笼安装完毕,及时检查孔底沉淀厚度,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设计要求。(2)首批混凝土灌注方量计算:首批混凝土的方量应能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大于等于 1m 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首批混凝土量如下:序号 桩径(m)首灌量(m3)备注 1 1 1.8 施工现场采用 1.8m漏斗,漏斗与混凝土运输车出料口相连,保证混凝土连续灌注,能满足要求。(3)混凝土浇筑完毕,孔口护筒应在混凝土初凝前拔出。(4)混凝土的初存量应满足:首批混凝土入孔后,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小于1m,并不宜大于3m,当桩身较长时,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可适当加大。(5)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有专人测量混凝土面标高,正确计算导管在混凝土内的埋置深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保证埋置深度不大于6m,且不小于 2m。(6)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中途不得停顿。并应尽量缩短拆除导管的间断时间,每根桩的浇筑时间不应太长,宜在 6h 内浇筑完成。(7)混凝土灌注接近钢筋笼底部时,适当放慢灌注速度,减小混凝土的冲击力,防*止钢筋笼上浮。(8)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 1m,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多余部分必须凿除,凿出后的桩头应无松散层。(9)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次上下窜动导管,待导管内无混凝土后,采用测绳进行测量(13m 采用带漏斗测杆进行测量),达到灌注的桩顶标高后,再将导管拔除。(10)钻孔桩施工完成后,将剩余泥浆排入泥浆沉淀池中,及时对孔口进行回填,并平整场地。5 质量控制标准及检 5.1 质量控制标准 实行“三检制”,工班长自检合格后报现场技术员复检,复检合格后报现场质检人员专检,专检合格后报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5.1.1 护壁泥浆 泥浆原材料宜选优质粘土;泥浆比重1.051.15;一般地层的泥浆黏度为1622s,松散易塌地层的泥浆黏度为 1928s;泥浆含砂率4%;护筒内的泥浆顶面应始终高出筒外水位或地下水位至少1.5m2.0m 以上。5.1.2 钻孔(1)桩孔的钻进应分班连续作业,不得中途停止;(2)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对孔位、孔径、孔深、孔型和倾斜度等进行检查;(3)孔底必须报经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认后,才能进行吊放钢筋骨架和灌注混凝土。(4)用超声波成孔检测仪检查桩孔孔径和孔深,钻孔允许偏差见下表: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孔径 不小于设计孔径*2 孔 深 不小于设计孔深 3 孔位中心偏心 50mm 4 倾斜度 1%5 浇筑混凝土前桩底沉渣厚度 摩擦桩 柱桩 200mm 50mm(5)在桩基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做好钻进过程中的地质判别工作,若发现现场地质与设计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地质工程师进行现场确认,并确认下一步处理方案,未经确认不得浇筑水下混凝土。5.1.3 清孔和安放钢筋笼(1)清孔 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 23mm 的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 1.1。含砂率小于 2%。黏度为 1720s。灌注水下砼前允许沉渣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否则应进行二次清孔。5.1.4 混凝土浇筑(导管法)(1)浇筑混凝土之前测量孔底沉渣厚度柱桩不大于 5cm,摩擦桩不大于 20cm,符合设计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浇筑混凝土。(2)混凝土的初存量应满足首批混凝土入孔后,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 1m 且不大于 3m。(3)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导管漏水或拔出混凝土面、机械故障或其他问题,应予重钻或有关单位研究补救措施。*(4)灌注混凝土顶面标高要求高出设计桩顶标高0.51m。(5)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 180220mm。(6)水下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中途不得停顿。(7)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勤测孔内混凝土面的深度,以便控制导管伸入混凝土中的深度在 26m。(8)混凝土现场试件取样不少于2 组。5.2 质量检验 5.2.1 成孔质量检查 钻孔灌注桩在成孔过程中及终孔后、浇筑混凝土前,均需要由专职质量检查员对钻孔进行阶段性的成孔质量检查,并填写“钻孔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和“钻孔检验批工程报验申请表”,报送设计单位现场负责人确认地质情况,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1)孔位检查 钢护筒埋设完,在桩开孔前采用全站仪定位检查。(2)孔径、孔形检查 孔径检测是在桩孔成孔后,下入钢筋笼前进行的,采用超声波成孔检测仪进行检查。检测时,超声波探头位于孔的中心,慢慢放入孔内。(3)孔深和孔底沉渣检查 孔深和孔底沉渣采用检孔仪进行检测,也可用测绳必须经检校过的钢尺进行校核。所有桩孔孔深和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5.2.2 清孔泥浆检查(1)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2)在抽渣或吸浆时,应及时向孔内注入清水或新鲜泥浆保持孔内水位。*(3)所有桩孔在清孔后的泥浆比重、黏度和含砂量均应符合清孔的设计要求。(4)各项检查经班组长自检合格报现在技术员复检,复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专检。5.2.3 桩的质量检查 该桥均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桩身完整性检测。6 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保护措施 6.1 质量保证措施 6.1.1 施工测量 (l)、对所有施工用的测量仪器要按要求定期到指定单位进行校定,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误差过大,即时送修,并重新校定,精度满足要求之后,方可重新使用。(2)、对设计单位交给的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核对,如发现问题要通知设计单位及现场监理,分析原因并给出解决办法。(3)、施工基线、水准点、测量控制点,定期半月复测一次。各工序开工前,校核所有的测量控制点。6.1.2 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材料进场检验 钢筋进场需提供出厂证书和检验报告,并按规定取样送工程试验室进行试验,鉴定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6.1.3 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为确保隐蔽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按质量控制的标准管理和程序文件严格进行质量管理,把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工程质量一次成优。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坚持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6.2 环境保护*认真贯彻执行福建省环境保护的有关政策、法规,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法规宣传教育,把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和坚持文明施工,变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6.2.1 健全组织机构,配备人员开展工作,做到环保工作有人负责、定期检查。6.2.2 严格按建设单位要求和设计文件规定组织施工,每一个工程项目、每道工序,均按环保要求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1)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布置各种临时设施,加强管理,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文明整洁。(2)不干扰正常交通,并防止对周围的污染和堵塞。6.2.3 结合本合同段工程实际,参加施工的队伍都要制定好文明施工的内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现场周围道路畅通,排水系统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保持场容场貌整洁。6.2.4 减少噪声污染 (1)、各种临时设施和场地,如堆料场、加工场等距居民区不小于300m,而且设于居民区主要风向的下风处。(2)、机械设备尽量减少噪声、废气等的污染;建筑施工场地的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地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的规定,并遵守当地有关部门对夜间施工的规定。6.2.5 泥浆处理 钻孔泥浆外运采用自卸车,车斗密闭,外罩蓬布,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漏浆,并在场内设置一套清洗设备,装载泥浆的设备在场内清洗干净后驶出场外。钻渣按指定地点集中存放。本工程全部完成撤离施工现场前,按照建设单位要求,清理现场,做好一切善后工作。6.3 文明施工 为了优质、高效的完成钻孔桩施工,项目部将要点抓桩基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作业。*(1)、科学合理布局施工平面,标准场容,树立各项健全的施工办理准则、文明施工、办法执行、职责到人、执行到岗、并查看督促查核。(2)、施工现场围堰、围栏、围网规则成线,广告宣传标语夺目。(3)、施工现场资料、设备、机具按指定地址规整堆积,现场资料、机具及时回收归库,做到工完、料净、场清。(4)、施工现场办理人员和工人佩戴分色的安全帽,现场指挥及质检、安全等查看人员佩戴值勤,并悬挂警示标牌或警示灯。(5)、施工中严厉依照工程质量检验鉴定标准进行,每道工序都要进行自检,并严厉依照监理程序进行施工。(6)、现场钢材需挂牌标明,并要覆盖防雨。7 成品保护 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图纸编制成品保护方案;以合同、协议等形式明确各工队对成品的交接和保护责任,确定各工队的成品保护责任,项目经理部在各工队保护成品工作方面起协调监督作用。7.1 现场材料保护责任 由项目部统一供应的材料、半成品、设备进场后,由各施工队负责保管,项目经理和安全保卫部门进行协助管理。7.2 钢筋的成品保护措施 严禁在钢筋笼主筋上打火引弧,不随意变更位置或进行切割,尽量避免踩踏钢筋。8 异常情况处理措施 8.1 钻孔异常处理(1)钻孔中发生坍孔后,要查明原因和位置,进行分析处理。坍孔不严重时,可采*用加大泥浆比重、加高水头、埋深护筒等措施后继续钻进;坍孔严重时,回填重新钻孔。(2)发生卡钻时,不强提。要查明原因和钻头位置,采取正反回转钻头以及其他措施,使钻头松动后再提起。(3)发生掉钻时,要查明情况尽快处理。(4)发生卡钻、掉钻时,严禁人员进入没有护筒或其他防护设施的钻孔内。(5)成孔后或因故停钻时,要将钻具提至孔外置于地面上,关机、断电并要保持孔内护壁措施有效,孔口采取防护措施。(6)遇见孤石时,当孤石在浅表位置时,用挖掘机将孤石周围的土体挖除,估测孤石的大小,较小的孤石直接挖出来运走,大体积的孤石采用风镐钻孔机械凿除的方式进行破碎清除,然后回填土继续按照原施工流程施工。在钻进过程中遇到孤石时,提钻后,查明孤石的产状、大小、形状并依此来制定爆破孔的数量、分布和装药量,利用小口径钻头在孤石上钻出爆破眼,然后在小孔内安放适量的炸药对孤石进行爆破。清除孔内岩块进而达到钻孔顺利穿过孤石的目的。对于垂直高度特别大的巨石可以进行多次爆破直到钻孔穿过巨石。8.2 混凝土施工中异常情况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8.2.1 原因分析(1)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太短,使孔内混凝土过早结块,当混凝土面上升至钢筋骨架底时,结块的混凝土托起钢筋骨架。(2)清孔时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太多,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砂粒回沉在混凝土顶面上,形成较密实的砂层,并随孔内混凝土逐渐升高,当砂层上升至钢筋骨架底部时托起钢筋骨架。(3)混凝土灌注至钢筋骨架底都时,灌注速度太快,造成钢筋骨架上浮。*(4)施工现场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搅拌时间不够和水泥质量差。(5)初灌混凝土量不够,造成初灌后埋管深度太小或导管下端口未被混凝土掩埋。(6)混凝土灌注过程拔管长度控制不准,导管拔出混凝土面。(7)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太短,或灌注时间太长,使混凝土上部结块,造成桩身混凝土夹渣。(8)清孔时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太多,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砂粒回沉在混凝土面上,形成沉积砂层,阻碍混凝土的正常上升,当混凝土冲破沉积砂层时,部分砂粒及浮渣被包入混凝土内夹沙过大时可能造成堵管。(9)超灌高度不够、混凝土浮浆太多、孔内混凝土面测定不准。8.2.2 应对措施(1)清孔应达到验标要求。(2)严把水泥进厂质量关。(3)控制好施工现场混凝土配合比,掌握好搅拌时间和混凝土的和易性。(4)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 之间。(5)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拔管应有专人负责指挥,根据理论灌入量计算孔内混凝土面和重锤实测孔内混凝土面,取两者的低值来控制拔管长度,确保导管的埋置深度不小于1m。(6)单桩混凝土灌注时间宜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内。(7)桩顶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应高出设计标高0.51m。(8)在灌注最后阶段,孔内混凝土面测定应采用硬杆筒式取样法测定。*交底人:复核人:日期:序号 接受人 职务 日期 序号 接受人 职务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