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1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方案专题八动物的运动和行为(Word版含答案).pdf

    • 资源ID:80784865       资源大小:1.02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方案专题八动物的运动和行为(Word版含答案).pdf

    专题八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考点 1 动物的运动 一、基础知识 1.常见的动物运动方式 动物不同的运动方式是其适合生活环境的表现并进化出了与之相适合的结构。生活环境 运动方式 结构 水中 游泳 鱼类的鳍 陆地 蠕动 蚯蚓的体壁 爬行 蜥蜴的四肢 奔跑 狼的四肢 跳跃 袋鼠、青蛙的后肢 空中 飞行 鸟类、昆虫的翅膀 2.运动系统的组成 哺乳类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1)关节 一关节盘关节头 关节而 关节窝J 关节枚骨 名称 结构特点 功能 关节面 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 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 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的摩 擦,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关节腔 由结缔组织构成,围绕着整个 关节,且内外都有坚韧的韧带 把两骨牢固连接;关节囊的内 壁还能分泌滑液 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的呈乳冃色的部分。肌腹: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3)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协调配合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对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肱二头 旺比 肱三头肌舒张肌反缩、屈肘动作 伸肘动作 运动过程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屈肘 收缩 舒张 伸肘 舒张 收缩 两臂自然下垂 舒张 舒张 上提重物 收缩 收缩 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肌肉、骨、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完成的。3.运动的意义 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适合复杂多变的环境。二、方法探究 1.动物运动产生过程的正确解读方法(1)运动的产生:骨骼肌受神经系统传来的刺激收缩时,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关节囊 由结缔组织构成,围绕着整个 关节,旦内外都有坚韧的韧带 把两骨牢固连接,关节囊的内 壁还能分泌滑液(2)骨骼肌 骨骼肌两端的肌腱 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对应部位就产生了运动。(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符合杠杆原理。骨在运动中起杠杆的作用,关节相当于支点,骨骼肌能通过收缩提供运动时的动力。(3)其他系统的配合:运动不但需要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由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的配合来提供,所以运动是多个系统共同协调配合完成的生理活动。可简记为:(1)一个支配: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2)三个要素:杠杆(骨)、支点(关节)和动力(骨骼肌);(3)多个协作:以运动系统为主,在其他系统的协调配合下完成运动。三、经典例题 1.常见的动物运动方式 关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合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鲫鱼的身体呈梭形,适于游泳 B.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适于陆地生活 C.家鸽的体内有发达气囊,适于飞行 D.家兔的犬齿发达,适于植食性生活【答案】D【解析】选项 A,鲫鱼身体呈梭形,能够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用鲤呼吸,适于吸收水中的氧气,所以适于水中生活。选项 B,蝗虫具有外骨骼,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持作用,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合干早的环境。选项 C,鸟类体内有发达的气囊,它分布于内脏、肌肉之间和骨的空腔里,气囊都与肺相通,有储存空气、协助呼吸的功能。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能够供给鸟类飞翔时充足的氧气,有利于鸟类的飞翔。选项 D,家兔为食草性动物,牙齿有臼齿和门齿的分化,无犬齿。2.运动系统的组成 如图为人的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示意图,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屈肘时,1 肱二头肌舒张,2 肱三头肌收缩 B.3 是骨骼肌的肌腱,4 是骨骼肌的肌腹 C.1 和 2 相互配合,牵动骨完成屈肘或伸肘动作 D.听到口令做屈肘动作是通过神经中枢完成的【答案】C【解析】屈肘时,1 肱三头肌舒张,2 肱二头肌收缩;4 是骨骼肌的肌腱,3 是骨骼肌的肌腹;听到口令做屈肘动作是通过神经中枢的调搾,在运动系统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完成的。关于运动系统的描述准确的是()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B.哺乳动物强大的运动能力更能适合复杂多变的环境 C.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D.掷岀铅球的一瞬间,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答案】B【解析】A.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A 错误;B.哺乳动物强大的运动能力更能适合复杂多变的环境,B 正确;C.完成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有运动系统来完成,除此之外,还需要能量,也要用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C 错误;D.掷出铅球的一瞬间,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D 错误。故选:Bo 3.运动的意义 下面关于动物运动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运动使动物提高了适合环境的能力 B.运动使动物能主动快速地获取食物 C.运动使动物能主动地逃避敌害 D.运动有利于动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答案】D【解析】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 要的意义.动物运动与动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没有直接关系,可见,D 符合题意.考点 2 动物的行为 一、基础知识 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区 别 形成时间 生来就有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 获得途径 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 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 适合特征 适合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合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行为方式 简单 复杂 形成过程 基本生活条件的保证 适合复杂多变的环境的结果 行为意义 有一定的局限性 更有助于动物的生存 联系 学习行为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之上 举例 蜘蛛结网、飞蛾扑火等 老马识途、鹦鹉学舌等-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对环境的适合能力越强。2.社会行为(1)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2)常见的动物:蚂蚁、蜜蜂、狮子、象、狒狒、猴等。(3)社会行为的意义 使动物更好地适合生活环境;有利于个体和种族的生存。3.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的方式 举例 意义 声音(听觉)狮群中的狮子发出不同的吼叫声 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有利于群体的觅食、御敌和繁衍后代 动作(视觉)发现蜜源的蜜蜂跳舞 气味(化学)昆虫释放性外激素 二、方法探究 1.通过口诀判断动物的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的特点口诀:社会行为仔细辨,特征一定记心间;数量多少不重要,分工协作是关键;形成组织和等级,社会行为特征现。2.通过口诀记忆群体内的信息交流 动物群体内的信息交流记忆口诀:群体信息交流多,气味、声音和动作;同种动物是关键,传递信息是结果。3.辨别动物行为的方法(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从生理功能或现象看,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3)社会行为是营群体生活的、具备以下基本特征的动物所具有的行为:有一定的组织、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三、经典例题 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下列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A.飞蛾扑火 B.老马识途【答案】A【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飞蛾扑火属于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老马识途、鹦鹉学舌、狐假虎威是通过后天的经验和学习得来的行为,所以属于后天性行为。故选:Ao 下列描述的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雄鸡报晓 B.狗拉雪橇 C.蜘蛛织网 D.蜜蜂釆蜜【答案】B【解析】ACD、“雄鸡报晓”、“蜘蛛织网”、“蜜蜂釆蜜”,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狗拉雪橇”,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所以,属于学习行为的是“狗拉雪橇”。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夭性行为基础之上的 B.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又称为本能行为 C.动物学习行为必须借助于个体的生活经验和经历 D.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一般比较简单,对动物的生存没有什么意义【答案】D【解析】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又称本能行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奠定了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对动C.鹦鹉学舌 D.狐假虎威 物生存有重要意义。2.社会行为 动物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A.蜜蜂之间分工合作 B.孔雀开屏 C.亲鸟给雏鸟喂食【答案】A D.成群蝗虫啃食庄稼【解析】孔雀开屏、亲鸟给雏鸟喂食、成群蝗虫啃食庄稼是先天性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下列关于社会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B.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C.有的群体中形成等级 D.所有的动物都具有社会行为【答案】D【解析】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形成等级都属于社会行为的特征。有的动物没有社会行为,如苍蝇。3.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的是()A.蜜蜂跳圆形舞 B.雄鸟向雌鸟展示漂亮羽毛 C.两只公鸡打架 D.长尾猴发现豹时惊叫【答案】C【解析】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通讯是具有适合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蜜蜂跳圆形舞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方向位置,雄鸟向雌鸟展示漂亮羽毛,是通过动作向雌鸟示爱求偶,长尾猴发现豹时惊叫是通过声音告诉同伴有危险快跑,所以都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两只公鸡打架是为了争夺食物或配偶,不是群体内的信息交流。考点 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4.其他作用(1)仿生的定义 仿生是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2)实例 宇航服一一利用长颈鹿的血液循环原理。冷光灯一一利用萤火虫的发光原理。雷达一一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蝇眼照相机一一模拟蝇的复眼。薄壳建筑一一模仿蛋壳。人造地球卫星的控温系统一一模拟蝴蝶调节体温的方式。二、方法探充 1.口诀法记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口诀 三、经典例题动物生来本领大,生物圈中需要它;生态平衡做页献,传粉、传种功劳大;物质循环能促进,病虫防治顶呱呱。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 生物的遗体、遗物等 分S分解作用 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B.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对植物的生长、繁殖并不总是有害的 C.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D.蜜蜂采集花粉时,能帮助植物传粉【答案】A【解析】A、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度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够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度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不是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参与了物质的循环,A 错误。B、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对植物的生长、繁殖并不总是有害的,B 正确;C、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C 正确。D、蜜蜂釆集花粉时,能帮助植物传粉,D 正确。雷达是依照某种动物的回声定位原理发明创造的,这种动物是()A.蝙蝠 B.长颈鹿 C.萤火虫 D.乌龟【答案】A【解析】雷达是摸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来工作的。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1.2018 年央视春晚的节目沙场砺兵中,杂技演员潘跃新的表演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飒爽英姿。潘跃新表演动作的完成中,关节所起的作用是()A.支点作用 B.动力作用 C.调节作用 D.润 滑 作用 2.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的膝关节中能够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的是()A.关节头 B.关节窝 C.关节囊 D.关节腔内的滑液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块骨、一块骨骼肌都是一个器官 B.骨骼肌只能牵拉骨,不能推开骨,则一个动作至少是有两组肌肉参与的 C.骨骼肌的中间是肌腹,骨骼肌的两端是肌腱 D.关节由关节腔、关节囊、关节软骨三部分构成 4.从构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上看,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应该是一个()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5.下列哪一种人不慎摔倒后,更容易发生骨折()6.如图,小强同学夹菜往嘴里送的过程中,胳膊上肌肉的变化情况是()7.如图当我们做屈肘动作时,图中的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8.下列关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没有先天性行为,动物不可能生存 B.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合多变环境的重要 保证 9.如表是探究四种动物的绕道取食次数的结果。这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动物 甲 乙 丙 T 尝试次数 75 158 32 6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丁、丙、甲、乙 D.甲、丁、丙、乙 A.小孩子 B.青年男子 C.青年女子 D.老年人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收缩,舒张 B.都处于舒张状态 D.舒张,收缩 C.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也越复杂 D.先天性行为比学习行为更高级 A.都处于收缩状态 10.四幅图中的动物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11.珍妮古道尔在观察黑猩猩时,发现名为戈利亚的黑猩猩地位最高,其他黑猩猩总是让戈利亚首先占有食物。这属于()A.防御行为 B.社会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12.关于动物的社会行为,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有些群体的个体之间出现不同的等级 B.有些群体的个体之间岀现不同的分工 C.自然界中的动物不一定都具有社会行为 D.自然界中的动物都具有社会行为 13.蜜蜂传递蜜源信息主要靠()A.动作 B.气味 C.声音 D.接触 14.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既有先天性行为,又有学习行为,这些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先天性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 B.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C.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15.观察图片,分析回答下列问D.学习行为在个体生活经历中获得(1)以上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填序号)。这种行为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 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2)先天性行为也称为,它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来说,其意义在于它奠定了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其局限性在于不足以使之 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16.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读图,填出各部分名称。:o(2)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 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对应部位就会产生。(3)关节对运动的意义是在运动中起到 的作用。1.答案:A 解析: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2.答案:D 解析:能减少两骨间的摩擦,使运动灵活的是关节头与关节窝表面的关节软骨及关节腔内的滑液。3.答案:D 解析:A、一块骨、一块骨骼肌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A 正确。B、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所以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B 正确;C、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中间是肌腹,两端是肌腱,C 正确;D、关节由关节腔、关节囊、关节面三部分构成,D 错误。故选:D。4.答案:C 解析:骨骼肌有肌腱和肌腹组成,肌腱属于结缔组织,肌腹属于肌肉组织,里面的血管属于上皮组织,里面的神经属于神经组织,也就有了结缔组织与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可见一块骨骼肌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5.答案:D 解析: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时期 骨成分的含量 骨的物理特性 无机物 有机物 儿童少年期 少于 2/3 多于 1/3 弹性大、硬度小、不容易骨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 2/3 约占 1/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多于 2/3 少于 1/3 弹性小、硬脆易骨折 从表格中看出;A、小孩子的骨中有机物多余 1/3,骨弹性大,不易骨折;BC、青年男子、青年女子的骨中有机物约占 1/3,无机物约占 2/3,骨即坚硬又有弹性,不易骨折;D、老年人的骨中,有机物少于 1/3,骨弹性小、硬脆易骨折 所以老年人人不慎摔倒后,更容易发生骨折。6.答案:C 解析:小强同学夹菜往嘴里送的过程中,属于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故选 C。7.答案:C 解析: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8.答案:D 解析:学习行为要以先天性行为为基础,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一般情况下,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更复杂、更高级。9.答案:B 解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能够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丁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丁最高等;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所以乙最低等。故选:Bo 10.答案:C 解析: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营群体生活的,而且群体内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如蜜蜂、蚂蚁、猩猩等。11.答案:B 解析:珍妮古道尔在观察黑猩猩时候,发现一个叫戈利亚的黑猩猩地位是最高的,其它黑猩猩总是让戈利亚首先占有食物,给它让路,可见黑猩猩群体中有等级制度,这属于社会行为。故选:Bo 12.答案:D 解析:有些群体的个体之间出现了不同等级差异,有些群体的个体之间有明确分工,都是动物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A、B 正确;有些动物群体中即使它们生活在一起,但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分工和等级制度等,如蝗虫等,就不具有社会行为,C 正确,D 错误。13.答案:A 解析:14.答案:C 解析: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后天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可能会消退,C 错误。15.答案:(1);遗传因素;生活经验和学习(2)本能行为;适合 解析:(1)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摘取食物,属于学习行为;小鸟喂鱼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16.答案:(1)肌腹;肱二头肌;关节头(2)关节;运动(3)支点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方案专题八动物的运动和行为(Word版含答案).pdf)为本站会员(w****)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