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幼儿家庭亲子游戏.pdf
1/3 幼儿家庭亲子游戏 活动题目:爸爸妈妈,我们来一起做游戏吧!指导小班幼儿家庭亲子游戏和亲子关系的形成 指导对象:小班幼儿家长 活动时间和地点:幼儿园会议室 幼儿与家长及家教的状况分析:学期初,我们对本园 60 名小班家长的游戏观念作了调查,发现:游戏的重要性还没有被我园小班家长真正认识与接受。在我们的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你同意以下哪种观点?a 游戏就是学习;b 游戏不同于学习;c 游戏和学习要结合起来。“游戏就是学习”的含义是:游戏是学习的一种形式。“游戏不同于学习”的含义是:游戏不是学习。“游戏和学习要结合起来”的含义是:游戏不是学习,因而要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调查的结果是,对于第一种观点,家长中只有 6 人同意。对于第二种观点,家长都没有人同意。对于第三种观点,家长中 189 人同意。这就涉及到对“学习”的理解。人们习惯地把识字、念书或读写算的技能训练看作是“学习”,而不认为幼儿游戏也是学习。研究表明,游戏是幼儿的学习,而且是一种更为重要的学习形式。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这种情形:12 岁的孩子在玩玩具,玩具掉在地上了,他(她)要去把玩具捡起来。捡一个掉在地上的东西对于成人来说是一 件容易的事;但是,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仔细观察一下,就 2/3 会发现孩子首先是蹲下去,用手去够;够不着;站起来,往前走几步,再蹲下去;够不着,再站起来可能要经过二三次调整才能 拿到玩具。这种空间知觉,不是靠成人教会的,而是幼儿在游戏实践中逐渐积累的。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这种经验的获得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但是这种学习的重要性迄今没有被人们普遍认识。预期的活动目标:1、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的观念。2、了解亲子游戏的意义。活动的前期准备:对家长进行调查问卷;收集相关家教的文章。活动开展过程的概要介绍与精彩部分的介绍:一、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1.以尊重孩子为基础,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请家长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孩子,了解孩子的兴趣、发展的水平,根据孩子的实际状况选择活动,做到尊重孩子。在活动中倾听孩子意见,注意孩子的需求,及时调整活动安排。亲子活动是走进孩子内心的捷径。通过游戏、通过活动、通过一块完成一件事情,建立彼此的信赖度,逐步形成和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2.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遵循科学的方法。家长通过观察和学习,逐步了解孩子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三至六岁孩子是个性倾向开始萌芽的时期。感知觉逐渐完善。对生动、形象的事物和现象容易认识。注意力不稳定,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较易集中,但时间不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孩子的情感常受外界情境所支配,情感容易激动、变化、外露 3/3 并且不稳定。在个性方面逐渐表现出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人特点。在活动中注意遵循规律,使用适合孩子特点的方法,注重科学。3.注重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为终生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家长应该明确的认识到亲子活动过程中,除了发展孩子的认知、良好个性以外,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应该成为游戏的最重要目的,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获得良好情感体验是其成长、发展的基础。孩子需要的是爱而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灌输。亲子活动应更加富于感性,而不是知识性和系统性。在孩子通向成长的道路上协助他构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