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质量评估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1.pdf
-
资源ID:80810169
资源大小:704.7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质量评估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1.pdf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质量评估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八单元质量评估试卷(分数: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从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择洞而居到半坡、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在人们居住条件改变中起决定因素的是(C)A生产工具的改进 B种植技术的发展 C建筑技术的进步 D饲养水平的提高【解析】我国原始农耕生活是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的。原始农耕的出现,使原始居民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由于建筑技术的进步,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开始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2“囊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古书里讲述我国远古人类生活情况的一段话。最符合材料描述的远古人类是(A)A河姆渡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元谋人【解析】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均生活在旧石器时代,这一时期的人类还不懂得凿井取水和农耕,仍处于采集和渔猎阶段;河姆渡人生活在新石器时代,A 项符合题意。3人类社会迈进文明时代的标志是(C)村落的产生 火的利用 阶级的分化 国家的出现 文字的发明 A B C D【解析】一般来说,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是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而国家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质量评估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产生的时候才出现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4学习了“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这一知识点后,某班同学计划以此为素材,设计一节活动课。你认为下列不能作为活动课主题的是(D)A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B从尼罗河到恒河之旅 C世界文明的多元化 D原始人类的代表【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大河流域”四个字,原始人类与此没有关联。5下图为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该地属于(B)A黄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尼罗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解析】从地图中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可知此处为两河流域。6下列遗址或出土的文物中,能够反映当时社会上已经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有(A)青海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 东北辽河流域的牛河梁女神庙遗址 河南濮阳市西水坡出土的龙虎堆塑 良渚遗址的一处墓葬中出土的玉琮等大量玉器 A B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质量评估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C D 71945 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年属于_。2020 年是抗日战争胜利_周年。(C)A20 世纪 40 年代 74 B19 世纪 40 年代 74 C20 世纪 40 年代 75 D19 世纪 40 年代 75 8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陵县举行,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齐聚轩辕殿祭祀广场,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寄托哀思,追忆先祖。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他(C)A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C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D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9对下列历史事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C)距今约 6 000 年的山顶洞人已经会人工取火 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聚落出现在西亚 爱琴文明是古代希腊文明的开端 相传黄帝教人农耕,遍尝百草,发明医药 A B C D【解析】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教人农耕,遍尝百草,发明医药的是炎帝(神农氏),错误,正确。10桐乡市的罗家角遗址不仅出土了石斧等石器和纺轮等陶器,还出土了距今 7 000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质量评估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多年的人工栽培的 156 粒稻谷。这表明当时该地区(C)出现了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聚落 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 处在以打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旧石器时代 处在以磨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新石器时代 A B C D【解析】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聚落在西亚,石斧是磨制石器,不是打制石器。所以错误,正确。11借助年代尺可以梳理中国人的共同记忆。结合下面的年代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5 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结束 120 周年 汉武帝首创年号纪年,定公元前 140 年为“建元元年”西汉存在了 213 年 鸦片战争爆发于 18 世纪 40 年代 A B C D【解析】计算历史事件的时间跨度,不跨公元前、公元后的等于二者之差,跨公元前、公元后的等于二者之和减去 1 年,计算正确。而 1840 年为 19 世纪 40 年代,不是 18 世纪,排除。12中国古代流传着炎黄传说。后经考古发掘,证实传说故事中的古老文明确实在黄河流域存在过。这说明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主要靠(B)传说 主观想象 考古发掘 美好愿望 A B C D 13观察下面的图片,其中说法错误的是(C)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质量评估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图 1 浙江余杭良渚 图 2 蛋壳黑陶杯 遗址出土的玉器 A体现当时中国高超的工艺水平 B标志着中国开始迈进文明时代的门槛 C都是出土于长江下游的遗址 D都是大河流域的文化遗存【解析】图 2 出土于山东日照,属于黄河流域,C 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14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开始了辉煌的篇章。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A)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解析】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15“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段在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话,给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B)A蓝田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质量评估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解析】距今 70 万20 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中生活着一群远古人类,我们称其为北京人。16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下列不属于大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的是(D)A古印度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中华文明 D古希腊文明【解析】古希腊文明诞生于欧洲的爱琴海地区,属于海洋文明。17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嫘祖教民养蚕抽丝”等,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渔猎的游牧文明 18在新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依靠人工种植的粮食和饲养的家畜为生,出现了定居的聚落。后来原始聚落的宁静生活被打破了,其原因是(A)A生产发展带来了剩余产品,社会分工推动了商品交换 B人们生活的不平等 C定居生活的拓展 D人们的自私观念【解析】生产发展带来了剩余产品,社会分工推动了商品交换,私有制开始出现,人们分化为不同的社会阶层,宁静的原始聚落生活被打破。19小明的家乡因发现距今约 6 000 年的聚落遗址而闻名。约 6 000 年前,那里的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质量评估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居民以粟为主要粮食作物,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小明的家乡可能在(C)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半坡 D浙江余姚【解析】生活在距今约 6 000 年、主要粮食作物是粟、能制造彩陶的是半坡居民。半坡聚落遗址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20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步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有关在人类文明早期我国古城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C)A伴随农业技术的提高,人口迅速增长,古代城市开始出现 B在黄河流域发现了一些距今约 5 000 年的古城遗址 C古城由一道壕沟围绕起来,城里还没有明显的城市规划的痕迹 D古城由城墙围起来,城墙既是城市的管理边界,也是城市的防御设施【解析】A 项是古代城市出现的原因,B 项是古城发展的重要表现,D 项说明了古城城墙的功能。C 项说法错误,古城是由城墙围起来,而不是由壕沟环绕保护,同时,城里分布着住宅区、手工业区、墓葬区等,具有明显的城市规划的痕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5 小题,共 60 分)21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出现,表明人类开始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4 分)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质量评估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1)位于非洲的早期文明发祥地是图中的_处(填序号)。列举区域处的两个古人类遗址。(4 分)【答案】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2)观察上图,分析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分布有何共同点。这说明人类早期文明的发祥地与哪些因素有关?(6 分)【答案】共同点:都位于大河流域附近。这说明人类早期文明的发祥地与水源、土壤和气候等因素有关。(3)在早期人类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4 分)【答案】阅读历史资料,参观历史文物古迹等。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材料二 某原始居民房屋示意图 图 1 图 2(1)根据材料一,分析远古居民居住在什么地方?请你想一想,除此之外他们还会住在什么地方?(2 分)【答案】木巢;洞穴。(2)材料二中,图 1 和图 2 分别是哪个遗址先民居住的房屋?(2 分)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质量评估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答案】图 1 是半坡先民居住的房屋,图 2 是河姆渡先民居住的房屋。(3)图 1、图 2 的房屋反映出这两处先民已经开始定居生活,你认为先民们定居的基本条件是什么?(4 分)【答案】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生产工具的显著改进使用磨制石器;建造房屋;适宜的自然环境;陶器的发明。(4)假如我们穿越时空,来到图 2 这一遗址,请你说说该地房屋的建筑特点及原因。如有幸去主人家做客,主人招待你的主食、副食会是什么呢?(4 分)【答案】建筑特点:干栏式房屋,能较好地通风、防潮,防御猛兽虫蛇。原因:河姆渡遗址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潮湿。主食、副食:主食是米饭,副食是猪肉。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 分)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白虎通义 材料二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 材料三 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濠深二丈,其广亦相如。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郭沫若(1)材料一中神农氏为什么“教民农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说明神农氏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3 分)【答案】因为“人民众多,禽兽不足”。因地制宜、合理地利用自然。反映了我国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质量评估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原始农业的出现。(2)材料二说明人类的居住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你举例说明。(3 分)【答案】人类由居住野外洞穴到盖房定居。例如,半坡原始居民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居民的干栏式房屋。(3)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聚落生活的描述?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3 分)【答案】半坡原始聚落。理由:材料中提到了“彩陶”等。(4)结合三则材料,说说在原始聚落形成过程中起主要推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至少两项)(2 分)【答案】原始农业的出现;人们过上定居生活等。24下列是七年级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搜索到的有关汉字起源的资料。(13 分)材料一 据通鉴外传记载:黄帝命仓颉为左史,制字,使天下义理必归文字。材料二 有关汉字的起源,自古以来就众说纷纭,最为流行的传说是黄帝命手下的仓颉造字。相传,仓颉智慧超群,长着四只眼睛,两只用来仰视天上群星运行之势,两只用来俯察地上的龟文鸟迹之象。他从自然造化中受到启示,创造了文字。材料三 图画文字是文字出现的最初形式,与黄帝时期仓颉造字的记载情况基本一致。大汶口出土陶器上的图画文字(1)传说中的黄帝生活在我国的什么时期?说说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有哪些。(4 分)【答案】传说中的黄帝生活在我国的史前时期或新石器时期。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造衣裳,教人们打井,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质量评估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术和音乐。(2)在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的分类中,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属于哪一类历史资料?(3 分)【答案】材料一是文献资料,材料二是口述资料,材料三是实物资料。(3)有同学说:“材料二只是个神话传说,纯属无稽之谈,对历史兴趣小组的研究没有任何帮助,不必理睬。”对此,请谈谈你的观点。(3 分)【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传说故事是人们口耳相传下来的,往往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以褒贬,其中的确有虚构的成分,但也包含了一定的事实成分,是对文献资料的一种补充。传说故事中的历史事实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来印证,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4)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研究历史时,应如何对待各种资料?(3 分)【答案】我们研究历史时要尽可能地搜集各种历史资料,第一手资料和实物资料最具参考价值,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和使用;有时寻找第一手资料十分困难,我们可采用后人的说法,如后人写的历史著作等第二手资料;历史传说不等于历史,是对历史文献的一种补充,要学会分辨真伪,这样我们才能全面地了解历史。25 衢州是一座有着 1 000 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为了更好地了解衢州的历史,某校历史与社会研究小组进行了社会调查。(10 分)A查阅了衢州各县的地方志,从中了解到衢州的历史:东汉初平三年(192),衢州开始建城,唐武德四年(621),衢州正式建制,1985 年,国务院批准衢州单独设市。B拜访了一些退休老干部和退休工人,请他们讲述了 30 年前衢州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C拜访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一些衢州建市30 年来发展变化的老照片。D去工厂、企业、机关、学校等单位实地考察,找到了 30 年前的一些老物件,如老式收音机等。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质量评估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时间纪年】(1)A 资料中的“唐武德四年”是什么纪年法?请将“1985 年”用世纪和年代纪年法表示。(4 分)【答案】年号纪年法;20 世纪 80 年代。【史料分析】(2)同学们搜集到的 A、B、C、D 四则资料按内容划分,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资料?从资料的价值来看,B、C、D 都属于什么类型的资料?(4 分)【答案】A.文献资料;B.口述资料;C.文献资料;D.实物资料。B、C、D 都属于第一手资料。【文明探源】衢州历史悠久,在葱洞遗址中出土的印纹夹砂陶片、石刀、石矛等石器证明,距今 6 000 年前后,人类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3)根据生产工具划分,葱洞遗址处于什么石器时代?该文化遗址与浙江余姚哪一文化遗址大致处于同一时期?(2 分)【答案】新石器时代。河姆渡遗址。文末学习倡导书:学习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即使你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准确的学习方法,如果只是一曝十寒,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那也无法达到学习的顶峰。我们要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就要虚心。譬如一个碗,如果已经装得满满的,哪怕再有好吃的东西,象海参,鱼翅之类,也装不进去,如果碗是空的,就能装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