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三基.pdf
1 传染病学三基 一、是非题 1.HBsAg 具有抗原性,无感染性,它可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对)2.乙型病毒肝炎是全身性病毒感染,可出现肝外多脏器损害。(对)3。慢性 HBsAg 携带者血清均具有传染性(对)4。B 型超声检查是阿米巴肝脓肿的确诊方法(错)5.钩体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同型钩体可以引起完全不同的临床表现,而不同型的钩体又可引起极为相似的综合征(对)6.皮肤或(和)粘膜瘀点瘀斑是流脑败血症临床上很重要的体征(对)7.肥达反应对伤寒有确诊价值(错)8.霍乱病人在恢复期出现反应性发热,是由于循环改善后大量肠毒素被吸收所致。(对)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症疾是乙类传染病(对)10.肥达氏反应凝集效价,凝集效价在 1:80 及H效价在 1:160 或以上时,有辅助诊断价值(错)11。危及乙脑病人生命的三种主要症状是:高热、惊厥和呼吸衰竭.(对)12。麻疹于发热第 34 日由耳后发际,额、面、颈、躯干、四肢的皮肤自上而下出现斑丘疹.(对)13.乙型肝炎机体的免疫应答亢进,抗HBs 生成多,病毒不能消除,形成病毒携带状态。(错)14.静止性肝硬变:有或无肝炎病史,无黄疸,肝质硬,脾大,有门脉高压征,血清白蛋白低,ALT 正常。(对)15.被狂犬咬伤的伤口,除非伤及大血管需紧急止血外,即使伤口深大也不缝合、包扎。(对)16。典型伤寒极期表现有高热稽留不退,持续 1014 天。(对)17。流行性出血热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 10 天.(对)18.社区获得性肺炎又称院外感染肺炎。(对)19。皮肤瘀斑是确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型的惟一标准。(错)20。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对)21.检测特异性抗体 IgG 可用于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诊断。(错)22。新生儿出生后 24 小时应立即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错)23。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少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可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对)2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外周白细胞计数一般均升高。(错)2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有效。(错)26。根据临床情况,可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预防和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继发细菌感染。(对)2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早期不能用抗病毒药.(错)28。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不能用增强免疫功能药物。(错)29。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不能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错)30.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生活垃圾要用双层垃圾袋盛装,及时消毒处理,由专人每天收集并立即送焚烧.(对)3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区空气消毒可用 05的过氧乙酸喷雾。(对)3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死亡患者尸体用 05%过氧乙酸浸湿的棉球或纱布堵塞人体孔道,再 2 用 05过氧乙酸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后尽快火化.(对)二、单选题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是(D)(A).37。5 (B)。37(C)。385(D).38(E).365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潜伏期为(A)(A)。221 天,多为 14 天(B)。12 天(C)。1425 天(D)。10 天(E)。21 天 3.医院如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应在多少时间内向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报告(B)(A).12 小时内(B)。6 小时内(C).24 小时(D).9 小时(E)。10 小时 4.接触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和临床诊断患者的医务人员,脱离隔离区后需进行医学观察的天数为(D)(A).1 周(B)。8 天(C).15 天(D).1014 天(E).6 天 5。轻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用普通鼻导管上氧,流量为 13 L/min,如用面罩高流量给氧,流量应为(D)(A).2-6 Lmin(B)。39 Lmin(C).4-9 Lmin(D).1015 Lmin(E).1618 Lmin 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微生物可能性最大的是(B)(A)。衣原体(B).冠状病毒(C)。支原体(D).军团菌属(E).立克次体 7。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期限为(D)(A)。2 天(B).10 天 3(C)。12 天(D)。14 天(E).21 天 8。进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区,应戴棉纱口罩的层数为(E)(A).4(B).6(C)。2(D)。10(E).12 9.多数 SARS 病毒感染者,可检出 SARS 病毒特异性抗体,一般在发病后(B)(A).2 天左右(B)。10 天左右(C).12 天左右(D)。14 天左右(E)。21 天左 10.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胸片,间隔时间不超过(B)(A).2 天(B).3 天(C).10 天(D)。12 天(E)。14 天 11.医护人员进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区必须戴棉纱口罩,更换口罩时间为(B)(A)。2 小时(B)。4 小时(C)。8 小时(D)。12 小时(E).24 小时 12。采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急性期血样,最迟不晚于发病后(C)(A)。2 天(B)。4 天(C)。7 天(D)。10 天(E)。12 天 13。相当于 SARS 的几倍潜伏期的期间内,不再出现新的临床诊断病例,即可从近期有当地传播”地区名单中除名(A)(A)。2 倍(B)。4 倍(C)。6 倍(D).8 倍(E).10 倍 14。卫生部发布公众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导原则中指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A)(A).生活、工作场所通风(B)。不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或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接触 4(C).注意个人卫生(D)。在人群密度高或不通风的场所内戴口罩(E)。服用中西药物 1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出院参考标准中体温正常应为几天以上(E)(A).1 天(B)。2 天(C)。3 天(D).4 天(E).7 天 1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血清标本应带冰在下列几小时内运送至实验室(D)(A)。2 小时(B).4 小时(C).12 小时(D).24 小时(E)。72 小时 17。世界卫生组织撤消旅游限制建议的条件中,下列不正确的是(E)(A)。目前医院 SARS 患者少于 60 人(B)。连续 5 天平均每天新增病例保持 5 人以下(C)。本地区的病例均在控制之中(D)。没有向外地输出病例(E)。20 天内不再出现新的临床诊断病例 1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中,下列哪项不正确(E)(A).乘坐未配备高效微粒过滤装置的民用航空器的舱内所有人员(B)。乘坐全封闭空调列车,患者所在硬座、硬卧车厢或软卧同包厢的全部乘客(C)。乘坐全密封空调客车时,与患者同乘一辆汽车的所有人员(D).轮船上与患者同一舱室的全部人员和为该舱室提供服务的乘务人员(E)。日常生活中,曾与患者自其出现症状前 1 周起,有过接触的全部人员 19。换鞋、着工作衣裤、戴帽子口罩应在(A)(A).相对清洁区(更衣室)(B).半污染区(C).污染区(D).清洁区(E).非隔离区 20。再着专用隔离衣或防护服,穿鞋套、戴手套应在(B)(A).相对清洁区(更衣室)(B).半污染区(C)。污染区(D).清洁区(E)。非隔离区 21。入病房前加戴一次性口罩、帽子、防护目镜,加穿鞋套及隔离衣;继续诊疗护理临床诊断患者换外层手套;诊疗护理疑似患者换外层隔离衣、外层鞋套及外层手套应在(C)(A)。相对清洁区(更衣室)(B).半污染区(C).污染区 5(D).清洁区(E).非隔离区 22。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应(A)(A)。一级防护(B)。二级防护(C).三级防护(D).四级防护(E)。五级防护 23。进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或接触患者身上标本的医务人员应(B)(A).一级防护(B).二级防护(C).三级防护(D)。四级防护(E).五级防护 24.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吸痰、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应(C)(A).一级防护(B).二级防护(C)。三级防护(D)。四级防护(E).五级防护 2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A)(A).通风(B).不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接触(C)。在人群密度高的场所戴口罩(D).使用干扰素喷喉、鼻(E)。露天场所戴口罩 2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部分场合有效的预防措施是(C)(A)。通风(B).不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接触(C).在人群密度高的场所戴口罩(D)。使用干扰素喷喉、鼻(E)。露天场所戴口罩 2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尚未肯定预防效果的措施是(D)(A).通风(B)。不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接触(C).在人群密度高的场所戴口罩(D).使用干扰素喷喉、鼻(E).露天场所戴口罩 2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无预防效果的措施是(E)(A).通风(B).不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接触(C).在人群密度高的场所戴口罩(D).使用干扰素喷喉、鼻 6(E)。露天场所戴口罩 2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应用激素指征是(C)(A)。严重中毒症状(B)。明显呼吸困难(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 30。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应用有创正压通气的指征是(B)(A)。严重中毒症状(B).明显呼吸困难(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 31.世界卫生组织撤消“近期有当地传播”地区中不再有新的临床诊断病例的连续天数为(B)(A).14 天(B)。20 天(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 3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期限为(A)(A)。14 天(B).20 天(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 3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出院诊断参考标准中体温正常天数为(D)(A)。14 天(B).20 天(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 34。感染过程最常见的表现是(B)(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潜伏性感染 35.下列发疹性感染中,哪项的皮疹出现最早(A)(A)。水痘、风疹(B)。猩红热(C).麻疹(D).斑疹伤寒(E).伤寒 36。初次抗原刺激后,先产生的对传染病早期诊断有帮助的是(C)(A).IgG(B).IgA(C).IgM(D).IgD 7(E)。IgE 37.保护易感人群采用各种免疫措施中最重要的是(D)(A).转移因子等免疫激活剂(B).高效价免疫球蛋白(C)。丙种球蛋白(D).疫苗或菌苗(E).药物预防 38。下列哪项是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的指标(C)(A).HBsAg(B)。抗 HBs(C).HBeAg(D).抗 HBe(E).抗 HBc 39.预防乙型肝炎的最佳措施是(D)(A)。隔离、治疗病人(B).管理带病毒者(C).严格消毒制度,加强血源管理(D).疫苗预防(E)。免疫球蛋白注射 40。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B)(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B)。血管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锐减(C)。心肌损害(D)。肾功能不全(E)。腔道出血、继发感染 41.钩体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A)(A).流感伤寒型(或感染中毒型)(B).黄疸出血型(C).肺出血型(D).肾衰竭型(E)。脑膜脑炎型 4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重点是积极处理(B)(A).高热、惊厥、循环衰竭(B).高热、惊厥、呼吸衰竭(C).高热、惊厥、昏迷(D)。昏迷、惊厥、呼吸衰竭(E)。高热、昏迷、休克 43。确诊伤寒最有力的根据是(E)(A).长程稽留高热、相对缓脉(B).玫瑰疹(C)。血象中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消失(D)。肥达反应阳性(E)。血培养阳性 44。流脑败血症期最具特征性的体征是(C)8(A)。脑膜刺激征(B).体克、循环衰竭(C).皮肤和粘膜淤点、淤斑(D).唇周单纯疱疹(E)。巴氏征阳性 45。抢救霍乱患者最关键的措施是(A)(A)。补充液体与电解质(B)。使用抗菌药物(C)。使用抑制肠粘膜分泌药(D)。利尿,防治肾功能衰竭(E).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46.细菌在血流中的短暂出现,无明显毒性症状(A)(A)。毒血症(B).菌血症(C).败血症(D)。脓毒血症(E)。变应性亚败血症 47.人体对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D)(A)。毒血症(B).菌血症(C)。败血症(D)。脓毒血症(E).变应性亚败血症 48.艾滋病(D)(A).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B).经水、食物、苍蝇传播(C).经手、用具、玩具传播(D).经血液、体液、血制品传播(E).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49。戊型肝炎(B)(A)。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B).经水、食物、苍蝇传播(C).经手、用具、玩具传播(D).经血液、体液、血制品传播(E)。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50.轻型典型破伤风的病情程度:(A)(A)。全身肌肉持续强直而无全身阵发性痉挛者,或仅有局部肌肉痉挛者.(B)。无全身肌肉强直和全身阵发性痉挛者。(C)。全身肌肉持续强直伴有全身阵发性痉挛但易被镇静剂控制者。51.婴儿肝炎综合征最常见病因:(A)(A)。感染性(B)。先天性代谢异常(C)。阻塞性 52.下述哪项对结核脑脑脊液特点的描述是正确的?(C)9(A).脑脊液白细胞总数多在 50-500106/L,分类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升高。(B).脑脊液白细胞数在 1000106/L 以上,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C).脑脊液白细胞数在 50-500106/L,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D).脑脊液白细胞数常在 300106/L 以内,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53。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选出正确项(A)(A).病原治疗,首选青霉素,常用 40 万肌注,每 6-8 小时 1 次,疗程 5-7 天。(B).对症治疗,赫氏反应,使用兴奋剂 54。儿童常见的结核为(A)(A).原发性肺结核(B).血行播散型肺结核(C).继发性肺结核病(D)。结核性胸膜炎(E)。肺外结核 55.皮肤散在瘀点和紫斑,无粘膜内脏出血是(B)(A)。过敏性紫癜(B)。单纯性紫癜(C).血友病(D).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6.鉴别各型肝炎最可靠的根据是(E)(A)。发病季节(B).发病年龄(C).起病方式(D)。临床症状(E)。病原学血清学检查 57。重症肝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中下列哪项错误(B)(A)。内毒素作用(B).肾小管收缩(C)。肾缺血(D)。有效血容量下降(E).肾小管坏死 58。关于丁型肝炎病毒下列哪项错误(E)(A)。属单股 RNA 病毒(B).外壳为 HbsAg(C).复制需要 HBV 的帮助(D)。抗原可诱生 lgG 和 IgM 抗体(E)。上述抗体为保护性抗体 59.细菌性痢疾临床分型中哪项属急性(D)(A)。慢性迁延型(B)。急性发作型(C)。慢性隐匿型(D).中毒型(E).静止型 10 60.下列哪种疾病不经输血感染(B)(A)。乙型病毒性肝炎(B).甲型病毒性肝炎(C).丙型病毒性肝炎(D).丁型病毒性肝炎(E)。戊型病毒性肝炎 61.肺炎球菌肺炎首选(A)(A).青霉素 G(B)。氨基苷类抗生素(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 62.克雷伯杆菌肺炎首选(B)(A)。青霉素 G(B)。氨基苷类抗生素(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 63。甲型病毒性肝炎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C)(A)。水和(或)食物传播(B).输血和血制品(C).日常生活接触(D).母婴垂直传播(E)。虫媒传播 64。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保护作用的是(B)(A)。HBsAg(B).抗HBs(C)。HBeAg(D)。抗HBe(E)。HBcAg 65.仅存在于受感染肝细胞的核内,血液中无游离成分存在的是(E)(A)。HBsAg(B).抗HBs(C).HBeAg(D).抗HBe(E).HBcAg 66。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标志物是(A)(A)。HBsAg(B)。抗-HBs(C).HBeAg(D)。抗-Hbe(E)。HBcAg 67.肝脓肿 B 超可见(D)(A)。牛眼样病灶(B).周边低回声晕环(C).壁薄无回声暗区 11(D)。壁厚毛糙的无回声暗区(E).后方伴声影 68。原发性肝癌 B 超可见(B)(A)。牛眼样病灶(B).周边低回声晕环(C)。壁薄无回声暗区(D).壁厚毛糙的无回声暗区(E).后方伴声影 69。肝囊肿 B 超可见(C)(A)。牛眼样病灶(B).周边低回声晕环(C)。壁薄无回声暗区(D).壁厚毛糙的无回声暗区(E).后方伴声影 四、填空题 1。多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在发病后 14 天内都可能属于进展期,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症状、_、_、_或_、血常规、胸片(早期复查间隔时间不超过 23 天),心、肝、肾功能等.体温|呼吸频率SpO2|动脉血气分析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发热超过 _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但儿童忌用阿司匹林,因该药有可能引起 _ .385 Reye 综合征 3.符合应用激素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成人一般用量为相当于甲泼尼龙_。80-320mg/d 4.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家中或近期患者曾滞留的场所应进行_,包括空气、家具、衣物等物品,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有接触史者,应进行医学观察或隔离,一般为 _ .消毒处理 2 周 5。钩体病病原治疗的首选药是_,血吸虫病病因治疗的首选药是_,治疗肠内、肠外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是_。青霉素吡喹酮|甲硝唑 6.敏感株所引起间日疟的病因治疗最佳方案是联合应用_与_。氯喹|伯氨喹啉 7。HBV 是属于_类核酸型病毒.DNA(脱氧核糖核酸)8.血吸虫病的异位损害常见于_与_。肺|脑 9.溶组织阿米巴的致病型是_,传染型是_,在阿米巴肝脓肿的脓液中可找到_,而不能找到_。滋养体包囊滋养体包囊 10.根据我国传染病管理法规定,属于严格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_与_.鼠疫霍乱 11。对于 HBsAg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预防乙型肝炎的最佳方案是联合应用_与_.乙肝疫苗|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12。为了加强对脊髓灰质炎的监测,对于急性弛缓性瘫痪的儿童均应于瘫痪发生_天内,送验粪便_份,每份相隔_小时,冷藏运送至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142|2448 13.在我国已列入儿童计划免疫的免疫制剂有_,_,_与_四种。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 14.对于疑似艾滋病人及 HIV 感染者的确诊必须经过_两次阳性,再做_ 12 或_确诊试验的而确定。ELISA 初筛试验|蛋白印迹试验固相放射免疫沉淀试验 15。流脑的确诊可采取_与_涂片革兰染色检查,亦可取_与_行细菌培养。脑脊液|淤斑渗液血液|脑脊液 16。2004 年 12 月 1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_、_和_。甲类乙类|丙类 17.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 3 种主要表现是_、_、_。发热和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的表现|肾损害 18.肾综合征出血热典型病例的 5 期经过是_、_ 、_、_、_.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19.艾滋病的潜伏期较长,一般认为感染后_ 年发展为艾滋病。210 20。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把 HIV 侵入人体后的过程分为 4 期,即 _、_、_、_.急性感染|无症状感染|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艾滋病 21.痢疾杆菌分为 A 群是_ ,B 群是_ ,C 群是_,D 群是_。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 22.中毒型痢疾抢救治疗的四个环境是_ 、_ 、_ 和_。抗感染降温镇静纠正循环衰竭|预防呼吸衰竭 23.典型伤寒的临床经过分为四期:_、_、_ 、_。初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 24.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可分为_、_、_、_ 和_.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变 25。传染病传染源包括_、_、_、_。现症病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26.重型肝炎分_、_、_ 三型。急性|亚急性慢性 27.危及乙脑病人生命的三种主要症状是_、_、_。高热 惊厥|呼吸衰竭 28.霍乱典型病例病程可分 3 期,即_ 、_ 和_ 。泻吐期|脱水虚脱期 反应期及恢复期 29.喉白喉的特征性表现为_ 样咳嗽,严重者吸气时出现_呼吸并有紫绀,冷汗。犬吠 三凹 30。大肠杆菌败血症首选的抗生素为_、_。氨基苷类|头孢菌素类 31。治疗伤寒可选择的抗生素有_、_、_.喹诺酮类|氯霉素 头孢菌素类 32.传染病的免疫检查包括_、_两大类.特异性抗体检测|特异性抗原检测 五、名词解释 1。医院获得性肺炎。答: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于入院 48 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2。传染源.答: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3。血氧饱和度。13 答:是指血红蛋白被氧饱和的程度,以百分比表示,即血红蛋白的氧含量与氧容量之比乘以100.4.SARS.答: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简称(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目前在世界部分地区发生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相同,因此 WHO 已将这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称为 SARS。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区.答:是指有原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并造成传播的地区,不包括已明确为输入性病例,并由该输入性病例造成一定传播的地区。6.流行性出血热。答: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鼠传播的、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低血压及肾损害为主要表现。7.非典型肺炎。答:是指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属、立克次体、腺病毒以及其他不明微生物引起的肺炎。六、问答题 1。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概念有何区别?答: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属于感染性疾病。而感染性疾病亦由病原体引起,但不一定有传染性,在感染性疾病中有传染性的疾病才称为传染病.2.感染过程有哪些表现?答: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就开始了感染过程。感染过程可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即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上述五种表现形式中,以隐性感染最为常见,显性感染最容易识别。3.在感染过程,免疫应答的作用是怎样的?答:机体的免疫应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免疫应答可分为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与破坏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和促进病理过程及组织损伤的变态反应两大类。保护性免疫应答又分为非特异性与特异性免疫应答两类。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对进入体内异物的一种清除机制,包括天然屏障(如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的外部屏障,以及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内部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如补体、溶菌酶、纤连蛋白、各种细胞因子)。特异性免疫是指由于对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包括由 T 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由 B 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4。特异性免疫在抗感染中有何作用?答: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是指由于对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由于不同病原体所具有的抗原绝大多数是不相同的,故特异性免疫通常只针对一种传染病.感染后的免疫都是特异性免疫,而且是主动免疫,通过细胞免疫(cellmediated immunity)和体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免疫应答,分别由 T 淋巴细胞与 B 淋巴细胞来介导。细胞免疫:致敏 T 细胞与相应抗原再次相遇时,通过细胞毒性和淋巴因子来杀伤病原体及其所寄生的细胞。在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如结核杆菌、伤寒杆菌)、病毒(如麻疹病毒、疱疹病毒)、真菌(如念珠菌、隐球菌)和立克次体等感染中,细胞免疫起重要作用。T 细胞还具有调节体液免疫的功能。体液免疫:致敏 B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即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能与相应抗原结合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由于不同抗原而产生不同免疫应答,抗体又可分为抗毒素、抗菌性抗体、中和(病毒的)抗体、调理素(opsonin),即促进吞噬作用的抗体,促进天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的抗体、抑制粘附作用的抗体等。抗体主要作用于细胞外 14 的微生物。5。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传染病与其他病的区别在于具有下列四个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6。传染病发病中,常见的热型有哪些?答:热型是传染病重要特征之一,具有鉴别诊断意义。常见热型有:稽留热(sustained fever),24 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 1,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弛张热(remittent fever),24 小时体温相差超过 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见于伤寒缓解期、流行性出血热等。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24 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常温之下,见于疟疾、败血症等,又称为败血症型热(septic fever)。回归热(relapsing fever),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高热重复出现,见于回归热、布氏菌病等;在多次重复出现,并持续数月之久时,称为波状热(undulent fever)。马鞍热(saddle type fever),发热数日,退热一日,又再发热数日,见于登革热。7。发疹性感染的皮疹有何特点?答: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感染。发疹包括皮疹(外疹,exanthem)和粘膜疹(内疹,enanthem)两大类.疹子的出现时间和先后次序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水痘、风疹多发生于起病第一日,猩红热于第二日,麻疹于第三、四日,斑疹伤寒于第五日,伤寒于第六、七日等,虽然都有例外。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天花的疹子多分布于面部及四肢;麻疹有粘膜疹(科普利克斑,Koplik spot),皮疹先出现于耳后、面部,然后向躯干、四肢蔓延等。疹子的形态可分为 4大类:斑丘疹(maculopapular rash):多见于麻疹、风疹、柯萨奇及埃可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等病毒性传染病和伤寒、猩红热等.出血疹(petechia):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登革出血热等病毒性传染病;斑疹伤寒、恙虫病等立克次体病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等细菌病。疱疹或脓疱疹(vesiculo-pustular rash):多见于水痘、天花、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病毒性传染病、立克次体病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等。荨麻疹(urticaria):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8。血液常规检查在传染病诊断中有何价值?答:血液常规检查中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的用途最广.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常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和猩红热等。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往往升高不明显甚至减少,例如布氏菌病、伤寒及副伤寒等.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通常减少或正常,如流行性感冒、登革热和病毒性肝炎等.原虫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也常减少,如疟疾、黑热病等.蠕虫感染时嗜酸粒细胞常见增多而伤寒常见减少或消失.9。试述病原体检查在传染病的诊断价值。答:病原体检查包括病原体的直接检出与病原体分离培养。病原体的检查是传染现确诊的依据。病原体的直接检出 许多传染病可通过显微镜或肉眼检出病原体而确诊,例如从血液或骨髓涂片中检出疟原虫及利什曼原虫,从血液涂片中检出微丝蚴及回归热螺旋体,从大便涂片中检出各种寄生虫卵及阿米巴原虫等。血吸虫毛蚴经孵化法可用肉眼检出,绦虫节片也可在大便中用肉眼检出。病原体分离培养 细菌、螺旋体和真菌通常可用人工培养基分离培养,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钩端螺旋体、隐球菌等.立克次体则需要动物接种或组织培养才能分离出来,如斑疹伤寒、恙虫病等。病毒分离一般需用组织培养如登革热、脊髓灰质炎等。用以分离病原体的标本可采自血液、尿、粪、脑脊液、痰、骨髓、皮疹吸出液等。采集标本时应注意病程阶段,有无应用过抗微生物药物及标本的保存与运送。10.试述免疫学检查对传染病的诊断价值.15 答: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在感染性疾病的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检测其特异性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滴度升高 4 倍以上时有诊断价值。特异性 IgM 型抗体的检出有助于现存或近期感染的诊断。特异性抗原的检测 其诊断意义较抗体检测更为可靠。为某些感染提供病原体存在的直接证据。11.传染病特效疗法的常用药物有哪些?答:病原治疗或特效疗法具有清除病原体的作用,达到根治和控制传染源的目的。常用药物有抗生素、化学治疗制剂和血清免疫制剂等.针对细菌和真菌的药物主要为抗生素与化学制剂。血清免疫学制剂包括白喉和破伤风抗毒素、干扰素和干扰素诱导剂等.12.试列举常用的免疫制剂及其作用。答:常用的免疫制剂包括主动免疫制剂与被动免疫制剂。前者包括疫苗、菌苗、类毒素等。后者包括抗毒素、丙种球蛋白或高滴度免疫球蛋白。13.试述 HBV 的抗原抗体系统,在各种血清学标志物中哪些是 HBV 复制的指标。答:HBV 的抗原抗体系统包括:HBsAg 与抗 HBs、HBcAg 与抗 HBc,HBeAg 与抗 Hbe。上述指标中,提示 HBV 活动性复制的指标有:HBcAg、HBeAg、高滴度抗 HBc。14.简述各型肝炎的病原学诊断.答:甲型肝炎:急性肝炎患者在血清中检出抗 HAV、IgM,或急性期抗 HAV、IgG 阴性、恢复期转为阳性可确诊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急、慢性肝炎患者,血清 HBsAg、HBeAg、HBcAg、HBV、DNA、DNA-P 或抗HBcIgM 当中有一项阳性时,即可确诊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具备急、慢性肝炎临床表现,而同时抗-HCV IgM、抗HCV IgG 或 HCV RNA阳性时,可诊断为丙型肝炎.丁型肝炎 具备急、慢性临床表现,血清 HBsAg 阳性,而同时血清 HDVAg、抗HCV IgM或抗-HDV IgG 其中 1 项阳性;或肝活检免疫组化法检出 HDAg 时,均可确诊为丁型肝炎。戊型肝炎 具备急性肝炎临床表现,而同时血清抗-HEVIgM 或抗HEVIgG 阳性可诊断为戊型肝炎.15。试述肝性脑病的防治措施.答:肝性脑病的防治包括以下措施:氨中毒的防治:低蛋白饮食;口服乳果糖 3060mL/d,以酸化及保持大便通畅;口服诺氟沙星以抑制肠道细菌;静脉滴注乙酰谷酰胺以降低血氨。恢复正常神经递质:左旋多巴在大脑转变为多巴胺后可取代羟苯乙醇胺等假性神经递质,从而促进苏醒。剂量 25g/d 鼻饲或灌肠,静脉滴注 200600mg/d,有一定效果。维持氨基酸平衡:含有多量支链氨基酸和少量芳香氨基酸的混合液(如肝安)静脉滴注,可促进支链氨基酸通过血-脑屏障,而减少芳香氨基酸进入大脑。每日静脉滴注肝安 250500mL,疗程 1421 天,对慢性重型肝炎疗效较好。防治脑水肿:应及早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和呋塞米(速尿),必要时可两者合用,以提高疗效,但须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16.试述病毒型肝炎的免疫预防措施。答:甲型肝炎:在甲型肝炎流行期间,在易感人群中都应注射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进行主动免疫预防。甲型肝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可接种人血清或胎盘丙种球蛋白以防发病。乙型肝炎:凡新生儿出生后 24 小时均应立即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对 HBsAg 阳性孕妇的新生儿宜用大剂量,如联合使用高滴度抗 HBVIgG(HBIG),以增强保护效果。对于HBsAg 阳性孕妇在怀孕后三个月注射 HBIG 可能对母婴传播起预防作用。HBIG 也适用于已暴露于 HBV 的易感者。16 17。简述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征。答: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征包括三大主症,即发热与感染中毒症状,充血、出血与外渗体征和肾损害表现.五期经过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不典型者可以越期或前三期重叠。18.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表现是什么?答:流行性出血热的预后与病型轻重、治疗迟早及措施是否正确密切相关。因此掌握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临床特点,对本病作出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本病的早期表现主要为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体征及肾损害表现。发热多为急起,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热程 37 日.重症者热退病情反而加重。全身中毒症状包括头痛、腰痛和眼眶痛(三痛),胃肠道症状、嗜睡、烦躁、谵妄或抽搐等神经精神症状等。毛细血管损害主要表现为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皮肤、粘膜充血、出血、球结膜水肿。肾损害主要表现在蛋白尿,呈进行性增多趋势。尿镜检发现管型等.19.流行性出血热各期的治疗原则是什么?答:本病的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治疗中要注意防治休克、肾功能衰竭和出血。发热期治疗原则:控制感染、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和预防 DIC。低血压休克期治疗原则:积极补充血容量,注意纠正酸中毒和改善微循环功能.少尿期治疗原则:为“稳、促、导、透.即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多尿期治疗原则:主要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止继发感染。恢复期治疗原则:为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20.试述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高危人群.答:艾滋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注射途径传播、母婴传播及其他途径如器官移植、人工授精等.高危人群是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药瘾者、血友病和多次输血者为高危人群。21.试述狂犬病的伤口处理原则。答:伤口应立即用 20肥皂水或 0.1新洁尔灭彻底冲洗,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两者不可合用。冲洗后用碘酒或 70%乙醇反复涂擦。如有免疫血清,可注入伤口底部及周围。伤口不可缝合或包扎。此外,尚要注意预防破伤风及细菌感染。22.试述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要点?答: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应依据如下:流行病学资料,明显的季节性(以夏秋季为主),10 岁以下儿童多见。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呼吸衰竭及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如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肢体强直性瘫痪及颅神经损伤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血象中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脑脊液检查符合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血清特异性 IgM 抗体阳性。2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答:目前对于乙脑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故本病的治疗应以良好的护理与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为主。疾病初期可试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极期应重点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24.如何加强对脊髓灰质炎的监测?答:世界卫生组织 2000 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行动计划正在实施。我国已进入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后期阶段。为了加强对脊髓灰质炎的监测工作,作好疫情管理。凡 15 岁以下儿童发生 17 急性弛缓性瘫痪的病例,其中包括脊髓灰质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脊髓炎,多神经病,神经根炎,外伤性神经炎,单神经炎,神经丛炎,周期性麻痹,急性多发性肌炎,肉毒中毒,四肢瘫、截瘫、单瘫,短暂性肢体麻痹等.在农村应在 24 小时内,城镇在 12 小时内,以尽快的方式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疫情。并在发现 14 天内,送粪便标本 2 份,每份相隔 2448小时,粪便量不少于 8 克,并在 28冷藏运送至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25.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厌氧菌和真菌所致败血症,各自首选的抗生素是什么?答:大肠杆菌败血症:氨基甙类,头孢菌素类。绿脓杆菌败血症:氧哌嗪青霉素,环丙氟哌酸,头孢他定。硝酸盐阴性杆菌:氧哌嗪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厌氧菌:甲硝唑,林可霉素,亚胺培南。真菌败血症:两性霉素 B,氟康唑。26.试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分型。答:普通型:临床可分为四期:即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和恢复期。暴发型:包括休克型、脑膜脑炎型和混合型。轻型.慢性败血症型.27.试述伤寒极期临床表现特点?答:伤寒的极期在病程的第 23 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如稽留高热,持续 1014 日,少数可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腹胀、便秘、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有谵妄、昏迷;相对缓脉、重脉;肝、脾肿大,部分肝功能异常;少部分有黄疸玫瑰疹等。此期极易发生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血象检查常有白细胞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28.如何选择治疗伤寒的抗菌药物?答: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对伤寒沙门菌均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列为首选药。氯霉素:对氯霉素敏感的非多重耐药伤寒沙门菌株所致的伤寒散发病例,氯霉素仍为有效药物.由于氯霉素的不良反应,目前已不列为首选。头孢菌素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体外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