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1-3章-默写内容.pdf
生命活动的调节 复习提纲 1、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之间的关系 1、神经元的根本结构 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构成 神经中枢。树突:短而多,将兴奋传向细胞体。突起 轴突:长而少,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2、神经元的的种类包括: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其中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 神经节 内。图示:3、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 轴突 或 长的树突 以及套在外面的 髓鞘 共同组成。4、神经:许多 神经纤维 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构成神经。5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是_反射_,其结构根底是_反射弧 _,寒冷时引起骨骼肌颤栗是 _非条件 反射。反射弧的组成:_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_。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电信号或“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_的形式_双 _向传导。1静息电位:电位表现_外正内负 _,形成原因:_ K+外流_ 2动作电位:电位表现_外负内正 _,形成原因:_ Na+内流 _ 3、右图中,_代表突触小体,突触是由_填数字构成的,突触后膜一般是神经细胞细胞体或树突_ 部位的膜,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细胞器)有关,神经递质通过_胞吐_ 方式在突触前膜释放,这表达了细胞膜的 _流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 糖蛋白_填物质结合,引发突触后膜 发生 兴奋或抑制_后,就立即_被灭活了_了。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_化学信号 传递,传递方向具有_单向_性,原因是:_神经递质只能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_。2乙酰胆碱与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引起处的信号转变是化学信号电信号,这表达了细胞膜的_信息交流_功能。6、右图表示糖代谢,对血糖调节分析如下:1 胰岛 B 细胞产生的_胰岛素 _可促进_填序号过程的发生,该激素的成分是_蛋白质_,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时_注射_填注射或口服该激素。2饭后 3 小时,胰岛_ A _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_素增多,该激素作用于_肝脏_,使肝糖原_变成葡萄糖,补充血糖。该激素增多时会导致胰岛_ B _细胞的分泌功能加强_。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表现出_拮抗_作用;_胰高血糖素和_肾上腺素_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表现出协同作用;_甲状腺激素_和_肾上腺素在体温调节过程中表现出协同作用。4为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假设以正常小白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病症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对实验组小鼠先注射_ A _溶液,后注射_ B _。A胰岛素溶液 B.葡萄糖溶液 7、激素调节的特点有:_微量、高效_、_通过体液运输 _、_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_。8、寒冷时引起机体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进而使机体产热增多,这种调节方式是_神经体液调节。反响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 信息 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 反响调节。它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 稳态具有重要意义。以甲状腺激素为例,说明反响调节的发生过程:当甲状腺激素增多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都将减少。9、水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渴觉中枢在 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在 垂体释放,作用于 肾小管和集合管,加强对水分的 重吸收 。10、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1)可分泌激素:如抗利尿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2)作为神经中枢:_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平衡 _调节的中枢均位于下丘脑。(3)作为感受器:下丘脑中有_细胞外液渗透压 _感受器。(4)可传导_兴奋_。1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的受中枢神经系统 的调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 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如“甲状腺激素影响脑的发育 发育及 神经系统 的兴奋性 12、将以下物质归类:激素、酶、神经递质、抗体 有特定细胞产生的是激素、神经递质、抗体;作用具有特异性的是激素、酶、神经递质、抗体;起作用后仍有活性的是_酶 _;13、1从以下物质中找出属于内环境成分的,并在该物质上打对号。溶菌酶、细胞呼吸酶、胃蛋白酶、受体、载体、抗体、胰岛素、生长素、血红蛋白、血浆蛋白、乙酰胆碱、汗液、细胞间隙液、血液、血浆。2请标出发生在内环境中的过程 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吞噬细胞吞噬抗原、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葡萄糖的彻底氧化分解、胃酸杀死病菌、3组织液、淋巴在成分和含量上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14、内环境:由_细胞外液 _构成的液体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_。内环境稳态指的是_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 _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_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_必要条件_。15、体液免疫的过程:16、免疫细胞中:分泌抗体:_浆细胞_分泌淋巴因子:_ T 细胞、效应 T 细胞 _ 不能识别抗原的:_浆细胞 _能特异性识别:_ T 细胞、B 细胞、记忆细胞、效应 T 细胞_ 能识别但无特异性的是:_吞噬细胞 _即参加体液免疫又参加细胞免疫的:_吞噬细胞、T 细胞17、浆细胞产生途径主要从抗原开始 抗原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浆细胞 _ 抗原B 细胞浆细胞 抗原记忆细胞浆细胞 _ 18、T 细胞、B 细胞来源于_造血干细胞_效应 T 细胞可由哪些细胞产生:_记忆细胞、T 细胞 _ 免疫细胞中,能分裂的:T 细胞、B 细胞、记忆细胞_ 19、吞噬细胞的功能:吞噬消化抗原或抗原抗体结合物、吞噬或摄取处理呈递或传递抗原 效应 T 细胞的功能:分泌淋巴因子、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20、自身免疫疾病:属免疫功能过强_,对_自身 _成分 发生反响,例:_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_。过敏:_已免疫的机体,_再次 _接受_相同_抗原时发生 21、二次免疫特点与首次相比:_比初次反响快,也比初次反响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 它们消灭。_ 22、一种 T 细胞、B 细胞、效应 T 细胞、记忆细胞只识别一种抗原,浆细胞产生一种抗体,其根本原因:_基因的选择性表达_ 23、效应 T 细胞使靶细胞裂解,与_溶酶体 _细胞器有关,属于细胞生命历程中的细胞凋亡_ 24、1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第一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2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25、植物生长素的本质是_吲哚乙酸_即_ IAA _,它最早是从_人尿 _中提取的,在_幼叶、幼芽和发育着的种子 _中产生,集中分布在_生长旺盛的部位_。26、横向运输的部位:尖端_,发生条件:_单向刺激如单侧光、重力、离心力_,运输方向:_沿单向刺激的方向 _,运输方式:_主动运输 _ 极性运输的部位:_尖端下面一段 _,运输方向:_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 _,运输方式:_主动运输_。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极性运输方向是单向的。27、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有: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促进发芽、促进果实发育、获得无子果实、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 _。生长素的作用的特点_两重性 _本质是_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_,表达该特点的实例有_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除草剂_,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的原因是_重力使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远地侧浓度低,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远地侧浓度低促进生长,根向地生长_。28、在植物产生的激素中,能促进细胞分裂的是细胞分裂素 _,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是生长素、赤霉素 _,能促进种子萌发的是_赤霉素 _,能促进种子休眠的是_脱落酸 _,能促进果实发育的是_生长素、赤霉素_,能促进果实成熟的是_乙烯_。【拓展】考点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实验分析完成下表 1、以下情况下,判断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都是左侧单侧光照射 1 2 3 19 20幼苗移到太空后,其向光性仍保存,但失 去了根的向重力性和茎的负重力性 考点二:生长素作用及运输 相互讨论 1、从甲图可读到以下信息(1)生长素的功能具有_,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植物器官生长,浓度过高那么抑制植物器官的生长。(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_也不同,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根芽茎。3曲线在 A、B、C 三点含义_。A、B、C点以上的局部表达_ _.A、B、C点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_。2、从乙图可以读到以下信息: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_单子叶植物 3、从丙图可以读到以下信息 1在 OH 段含义_。HC 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高,_。2假设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 m,那么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_。3假设植物水平放置,表示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M,那么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_。例 2、如下列图,如果根 a 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 A 点为 10-10molL-1,以下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在 FC 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 B.AD 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C.a 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宜浓度,细胞伸长生长快,b 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 a 侧,相当于曲线 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在太空中重力为 0,根的生长状况将不同于上图的生长状况,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变式训练 2.完成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实验设计:结论:1.填写以下列图中胚芽鞘的生长情况。2.写出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_ _。3.本实验的结论是_ _。考点三:实验设计 例 3.课题研究小组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的生理作用,用玉米试管苗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下:1由上表可知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_。2从表中数据能否确认 0.2mg/L,即 是该实验最适宜的浓度?_ 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3萘乙酸是生产上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除本实验的应用外,请写出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另外两个方面的应用:_;_。变式训练 3.实验探究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实验原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扦插枝条生根的情况_。2实验流程:1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 2,4D 溶液(0.2、0.4、0.6、0.8、1、2、3、4、5 mg/mL)2将植物枝条分成 9 组,分配应注意:_ _。3将插条的基局部别放在上述_溶液中浸泡几个小时 4将插条分别扦插在_的环境中 5一段时间后观察_。思维拓展 1变量分析:根据实验探究的问题,实验因素一般可分为实验变量和无关变量。本实验中,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光照、温度等都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的处理要采用等量性的原那么。如用相同的花盆,选用相同的植物材料等。2结果分析(1)不能生根。用多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扦插的枝条,却不能生根,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一是枝条所带叶片较多,蒸腾作用过强,失水太多;二是枝条幼芽、幼叶保存较多,本身合成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浸泡后形态学下端处于高浓度的抑制状态;三是配制的营养液缺乏营养元素或缺氧;四是没有分清形态学的上端与下端。(2)生根过少。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时,浓度梯度要密一些,组别要多一些。组别少,梯度疏是导致生根过少的主要原因之一。考点四:其他植物激素 例 4.以下列图为种子发育过程、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选项是 A首先出现的是 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B其次增加的是 GA 和 IAA,参与有机物向子粒的运输与积累 CABA 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枯燥,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D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变式训练 4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右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 a、b 依次为 A赤霉素、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赤霉素、乙烯 参考答案 相互讨论 1、从甲图可读到以下信息 1生长素的功能具有两重性,2生理成效也不同3曲线在 A、B、C 三点代表最正确促进效果,A、B、C点以上的局部表达了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促进效果,A、B、C点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2、从乙图可以读到以下信息: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程度高。3、从丙图可以读到以下信息 1在 OH 段随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作用增强,而 HC 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作用减弱。2大于 m 小于 M向光一侧慢于背光一侧 3小于 m 例 1.弯向光源生长 直立生长 弯向光源生长 弯向光源生长 向右弯曲 弯向光源生长 直立生长 弯向光源生长 向右弯曲 不生长 11 弯向光源生长 12 直立生长 13 弯向小窗14 直立生长 15 直立生长 16 不生长 1718 abc,bc(a、b、c 为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19 20幼苗移到太空后,其向光性仍保存,但失 去了根的向重力性和茎的负重力性 例 2.A 例 3 答案:1萘乙酸促进玉米试管苗生根的最适浓度2不能;缺少小于 0.2mg/L 的浓度设置3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例 4 C 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与组织分化,在种子成熟过程的早期分泌较多,随后赤霉素和生长素分泌增多。种子成熟过程的晚期,脱落酸分泌较多,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果实的脱落,并促进种子脱水枯燥,使种子进入休眠期(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变式:1.B 变式 3.2长短、粗细、叶片、芽数等 3.不同浓度的 2,4D 4适宜相同 5扦插枝条生根的情况 变式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