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小班通用数学教案(完整).docx
-
资源ID:80916170
资源大小:18.71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幼儿园小班通用数学教案(完整).docx
2023年幼儿园小班通用数学教案(完整)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通用数学教案(完整),供大家参考。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园小班通用数学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幼儿园小班通用数学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选择这个教学活动,为了让幼儿通过实物饼干能准确区分圆形和方形,能根据盘子的形状正确放入相对应的饼干,能通过小动物的嘴巴放入相应的饼干。活动目标1、能准确区分圆、方两种形状。2、能根据形状进行对应匹配。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图形,对各种图形进行对应匹配。活动准备圆、方形的饼干若干,纸制的圆、方形的饼干若干,圆、方形的纸盘若干,小动物头饰嘴的部分分别挖成圆、方形。活动过程1、说饼干:“老师从超市里买了一些有趣的饼干,小朋友想不想看一下啊?哦,老师请你们把小眼睛闭起来,我们一起来把饼干请出来吧!”(1)出示圆、方形的饼干,分发给幼儿每人一块。(在发饼干的过程中老师说:“小朋友们饼干告诉我“你们要认识它以后才可以分享它。”它最喜欢认识它的小朋友!”)(2) 幼儿相互向同伴介绍自己拿到的饼干是什么形状的,介绍完了可以吃饼干。2、分饼干:“老师还带来了许多饼干,等一会还要招待许多动物朋友。”请幼儿把纸制的圆、方形饼干分别放到圆、方形的纸盘中去,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放(因为饼干圆形的,盘子也是圆形的所以要放在一起。因为饼干是方形的,盘子也是方形的所以要放在一起。)。幼儿互相检验是否摆放正确。(幼儿在相互检验时老师给予鼓励。)3、喂饼干:“小动物们来做客了。你们知道它们喜欢吃怎样的饼干吗?”请幼儿用圆、方形饼干去“喂”小动物按照饼干的形状,塞入小动物相对应形状的嘴里。教学反思这堂课幼儿兴趣较高,对圆形和方形的掌握大多数幼儿掌握得较好。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应让幼儿互相分享饼干,让幼儿在分享中得到快乐。并让幼儿养成不自私、大方的好习惯。在引出课题时幼儿的兴趣较浓能很配合的闭上小眼睛等待请出饼干,当睁开眼睛看到饼干出现时那一张张可爱的小脸笑开了花。这次教学活动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分析能力、认识能力、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幼儿园小班通用数学教案2活动目标1、 正确感知数量3,了解数字3的实际意义。2、 体验寻找和发现的乐趣。3、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4、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5、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活动准备1、 布置1、2、3车位的停车场,并标上相应的数字。2、 玩具车每人一辆。活动过程1、 通过游戏,感知3以内的数量。2、 游戏:朋友抱一抱教师发出指令,2个小朋友抱一抱或者3个小朋友抱一抱。幼儿听指令玩游戏,请幼儿相互检查是否正确。游戏可反复进行。观察、点数,进一步理解3的实际意义。(1) 游戏:汽车开回家。(2) 每个幼儿一辆玩具汽车。师:每个幼儿拿一辆小汽车,今天我们要送汽车回家。带幼儿到布置好的场地,观察并提问:请看看停车场的停车位有几个?师:请将小汽车送回停车场。请将停在3个停车位的汽车开出来。小结语:我们的停车场停的车的数量不一样,1个停车场只能停1辆汽车,2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只能停2辆小汽车,3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只能停3辆汽车。3、 认识数字3的字形特点。师:这个数字宝宝3像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停车场上的数字3,鼓励幼儿大胆联想。活动反思:此活动汽车开回家是小班的数学活动,最主要的目标是正确感知数量3,了解数字3的实际意义和体验寻找和发现的乐趣。幼儿和教师的互动很紧密,环节相扣,课堂氛围很活跃,幼儿基本达到我的预期目标。安排的任务,还发现有个别幼儿帮助不会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来停放的车辆,与幼儿共同总结评价,对正确停车的幼儿给予表扬。过后我会在益智区中投放图卡和操作材料、数字和操作材料相对应的区域材料,让幼儿在游戏化的学习情境中继续感知3的实际意义。幼儿园小班通用数学教案3教学经验:第一个是彩色筷子。运用生活中多见的四种颜色的筷子作为出场,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眼球,让他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配对和分类中。幼儿的表现也出乎我的意料,在“为什么找它作为你筷子的好朋友?”时,不仅有因为颜色的,还有人说出了“因为他们上面的图案一样”的答案,这就可以看出幼儿的观察能力。第二个是图案筷子。运用三种幼儿常见的图案进行操作,是要求幼儿根据筷子的图案进行分类。经过这两次分类,幼儿能更进一步了解筷子的外貌特征,纵观整个活动,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的,游戏情境性强,各环节相互渗透。在最后分享数字饼干的环节,体现了筷子的使用价值,同时又巩固了知识点。本次活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整合”的设计思想,不再是单纯的数学活动,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学,学中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玩中学的乐趣。活动目标:1、 通过观察、辨别筷子颜色、图案的不同,找相应,并进行分类。2、 在游戏中,尝试用筷子夹食物,体验美味食物带来的乐趣,并会分享食物。3、 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乐趣。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1、 红、黄、蓝、粉四种颜色图案的筷子。2、 四种颜色的插筷筒,三种图案的插筷筒。3、 各种水果切成块。4、 人手一个碟子,一双筷,四个插筷筒。5、 录音机、磁带。活动重点难点:重点:配对、分类及使用筷子。难点:使用筷子。活动过程:一、 导入情景1、(出示小熊)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想邀请你们去我家做客,你们愿意吗?2、但是我遇到困难了,你们帮帮我,好吗?二、学习配对1、(出示筷子)你们看,这是什么啊?2、小熊想请我们小朋友给筷子找好朋友,请你们帮他找找好朋友,好吗?3、请你从后面的桌子上找到一支一模一样的筷子做他的好朋友,好吗?4、现在请你们从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5、幼儿活动配对。6、 “_x,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请2-3名幼儿)7、 原来你们是因为他们的颜色和图案一样,才找他们做好朋友的,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三、学习分类1、 那你找到筷子的家在哪里吗?2、(出示插筷筒)你们看,这就是筷子的家,它叫插筷筒。它们有什么不同啊?(颜色)这个是什么颜色啊?那这个呢?那就请你把你的筷子送回家,好吗?待会请你们轻轻地把筷子送回家,要有秩序,一个一个放,千万不要把他们送错家了。3、 幼儿活动分类。4、 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5、哇,我们小朋友可真棒啊!把红筷子送到了红色的插筷筒里,把黄筷子送到了黄色的插筷筒里,把蓝筷子送到了蓝色的插筷筒里,把粉色的筷子送到了粉色的插筷筒里,真厉害!6、但是,筷子想找新家了。瞧!这就是他们的新家,他们有什么不同啊?(图案)这个是什么图案?这个呢?对了,一个上面是花花的,一个有蝴蝶,还有一个上面有绿色的图案。7、现在请你给这些筷子找新家。你喜欢什么样的筷子,你就轻轻地把他从老家拿出来,然后再把他送到新家,好吗?要一个一个有秩序,不然你把筷子弄疼了,他就不理你了。8、 幼儿活动再次分类。9、 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10、哇!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比孙悟空还厉害啊!四、学习使用筷子1、 刚才,我们帮筷子找了好朋友,还把他送回了家,那你们知道筷子还有什么用吗?2、 对了,筷子还可以夹东西吃。那你知道筷子怎么用吗?(请幼儿说说)3、 们数数筷子有几根?小小筷子两根棒。然后小手怎么拿?手握中间对对齐。再怎么用?我们请中指帮帮忙,把嘴巴张开来。张开嘴巴夹夹紧。最后怎么样?阿呜阿呜吃个饱。4、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再念一遍儿歌)五、水果大餐1、(出示小熊)小二班小朋友真棒啊!你们帮我解决了这么多的困难,为了谢谢你们,我就请你们吃水果大餐,好不好?2、今天我要请你们吃的是筷子水果大餐,所以你们一定要用筷子夹,千万不能用小手抓,因为我们的小手刚才玩过了,很脏,知道吗?这里的筷子也脏了,我一你们准备了干净的筷子放在后面的桌子上,等一下小朋友去拿的时候也要有秩序,一个跟着一个,好吗?然后把食物夹到盘子里吃。3、好,我们开吃了!4、你也可以把水果夹给客人老师吃。5、托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也想吃,我们也请他们一起吃,好吗?课后反思:一、选材来源:此活动的选材来源于生活,筷子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餐具,他们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而且到中班幼儿就要尝试用筷子吃饭了。因此,我选择筷子作为活动的载体,让幼儿在游戏中尝试使用筷子,体验其中的乐趣,激发以后对用筷子吃饭的向往。二.教学目标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1、通过观察、辨别筷子颜色、图案的不同,找相应,并进行分类。2、 在游戏中,尝试用筷子夹食物,体验美味食物带来的乐趣,并会分享食物。3、 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乐趣。幼儿园小班通用数学教案4活动设计背景圆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在幼儿的眼中和心中有一定的占有量。而且,在幼儿的玩具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圆形的,教师在教学时要用与圆形有明显差别的图形作为对比,让幼儿辨识圆形。通过让学生寻找和表现圆形物体,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活动目标1、能从其他图形中区分出圆形。2、通过观察,能够寻找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并认识圆形。3、能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圆形物。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从其他图形中区分出圆形。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能够寻找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并认识圆形。活动准备1、各种各样带有圆形的物体。2、有圆形物体的图片。活动过程一、导入1、播放范晓萱的洗澡歌,小朋友们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起边唱边跳。2、问题一: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圆形)问题二: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呢?(太阳、皮球、纽扣.)3、教师导入:小朋友们真棒!今天,就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走进圆圆世界去看看,好吗?二、展示图片欣赏教师展示各种圆形图片和带有圆形的物体。三、画一画圆圆的世界多美丽呀!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圆,小朋友们想自己画一个美丽的圆吗?1、小朋友们自己画圆。2、老师示范画圆。3、老师讲解画圆的方法。4、小朋友们按照自己的喜好画圆。5、作品展示。四、教材练习1、请小朋友们在教材认识圆形一课的图形中找出圆形,并把他们涂上你最喜欢的颜色。2、作业展评。五、延伸活动教师出示各种各样带有圆形的物体,然后引导学生:这些圆形物体都是老师自己动手制作出来的!小朋友们回家后也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制作一个圆形物体哦!教学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幼儿能够从众多物体中区分出圆形,能够通过观察,寻找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2、本节课,我上的还是比较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这次活动我遵循了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幼儿的兴趣为前提,通过幼儿喜欢的泡泡来引出了今天的活动主题认识圆圆世界,幼儿能够根据老师的引导参与其中,并一步一步的认识圆形。不足的是,我觉得我的语言还不够儿童化,有些话语稍显生硬,幼儿听不太明白,导致整节课的活动进程有点不流畅,我以后一定要多听其他老师课,综合他们的教学语言,最终形成我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堂课,我将利用课件来展示各种圆形,设计吹泡泡的游戏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其中,因为在我看来,通过课件展示的泡泡更加生动,更加能够吸引住幼儿的眼球,设计吹泡泡的游戏,更加能够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幼儿园小班通用数学教案5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把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2、有参加游戏的兴趣,愿意讲述操作过程。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活动准备:1、教具;红色、绿色、黄色卡片若干;各种颜色的水果图片若干;红色、黄色、绿色的篮子若干2、学具:各种实物水果。活动过程:一、给卡片娃娃找家1、出示红、绿色、黄色三种颜色的卡片,提问:这些卡片娃娃是什么颜色?2、举起红、绿、黄卡片,并带领幼儿分别向卡片问好3、出示卡片的家,并提问:这是卡片娃娃的家,这三个家有什么不同想一想,哪个是红卡片的家,谁愿意把卡片送回家,鼓励幼儿边送边说;红卡片娃娃我送你回红色的家。“以此类推。二、水果娃娃按颜色分类1、出示各种水果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这里有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这些水果娃娃也想回家,想一想,应该送他们回哪个家,谁来试一试。2、教师带领幼儿进一步讨论:红家里住着谁为什么他们能住在一起,三、操作活动1、出示一个娃娃进行自我介绍,我是水果店的老板,昨天我水果店的水果被老鼠弄乱了,请小朋友帮我整理一下。2、提出操作要求,把相同颜色的水果放进相应的篮子里。四、活动评价,说一说红,绿、黄篮子里有些什么水果。活动反思:游戏是孩子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小班的孩子比较好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我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兴趣中、生活中以及操作体验中获得发展的愿望,使得幼儿在快乐的游戏氛围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把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的技能。在活动中有四个幼儿积极参与但不敢表达大胆简述操作过程。以后会多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