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趣叶子》中班科学教案3篇.docx
2023年有趣叶子中班科学教案3篇有趣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1活动目标1、幼儿热爱自然,喜欢亲近大自然的情感。2、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大小、形态和颜色。丰富幼儿对树叶的知识:叶柄、叶脉、树叶的正反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趣叶子中班科学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有趣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1活动目标1、 幼儿热爱自然,喜欢亲近大自然的情感。2、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大小、形态和颜色。丰富幼儿对树叶的知识:叶柄、叶脉、树叶的正反面。3、 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4、 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5、 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幼儿对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2、幼儿学习拓印画。活动准备户外有落叶木场地;彩色颜料、毛笔、浆糊等绘画用具,示范画一份。活动过程:一、捡落叶,拾落叶。带幼儿到户外场地,谈话导入,让幼儿自由捡拾地上的树叶。二、观察比较树叶,幼儿自由探讨,发现树叶有不同的形态和颜色。1、形态各异 (大小、长短、圆扁以及带锯齿)2、颜色不同 (包括枫叶、绿叶、落叶)3、树叶的组成 (叶柄、叶脉、叶子的正反面)三、将自己收集到的"叶子进行拓印画。1、 出示范例,讲解示范。用毛笔蘸上颜色,涂在叶子上,涂好后将叶放在纸上面用手轻轻一按,有颜色的叶子就印在纸上了。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叶子,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印成非常好看的画面。2、 幼儿动手印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印得多,印得好,印过的叶子应放会盒子里。提醒幼儿颜色不要涂得太多,但要涂满,换颜色时应把毛笔洗干净,再涂其他颜色,保持桌面.衣服整洁。3、 展示幼儿作品,对保持整洁的幼儿给予表扬。活动延伸:叶子的用处 (茶叶、菜叶如果幼儿感兴趣,可简单提一下光合作用)教学反思这次的活动,是孩子们秋游吃桔子发现叶子而引发的,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幼儿对此活动也很感兴趣,表现得非常活跃。也是从今天来看,孩子们的兴趣还远远不止是老师所想到的这些,而是更多、更加广泛。小百科:叶,是维管植物营养器官之一。其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有蒸腾作用,提供根系从外界吸收水和矿质营养的动力。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称“完全叶”,如缺叶柄或托叶的称“不完全叶”;又分单叶和复叶。有趣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2设计意图秋天来了,中班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秋天的主题教学活动。幼儿在户外散步时观察了树叶,并采集了许多树叶,孩子对树叶有很强烈的兴趣。针对孩子的们的好奇,我设计了这堂科学活动有趣的叶子,旨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了解树叶的多种特征,学会按树叶的形状特征给树叶分类。活动目标1、探索、发现叶子的多种特征,并初步了解叶子的作用。2、学习按物体特征给树叶分类。3、喜欢参与探索活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活动准备1、各种叶子。2、课件、展板等。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秋游吧!(歌曲)瞧,我们来到了一片树林里,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大树。今天,大树妈妈想请她的树叶宝宝们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2、出示展板,认识叶子的名称枫叶、梧桐树的叶子、银杏叶、桂花叶、山茶花叶、山芋叶子、牵牛花叶子、柳叶、桃树叶子。3、感知树叶,初步分类。(1)幼儿用眼睛仔细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发现叶子的秘密。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有厚有薄,有软有硬,光滑粗糙,气味不一样等。(2)幼儿按掌形、心形、椭圆形、扇形、批针形、针形将树叶分类。4、给叶子找朋友出示一片绿叶,在课件上展示出一些实物图,如风车、储蓄罐、纸张、球拍、羽毛等,孩子找一样地方,只要找到和叶子有一个相同点,就可以做好朋友。5、说用途遮风挡雨、做游戏、释放氧气、泡茶喝、做装饰、叶雕、做香水等。6、结束树叶的作用这么多,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大树,不乱砍乱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出示环保标志,带孩子去树林里贴标志。教学反思:这次的活动,是孩子们秋游吃桔子发现叶子而引发的,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幼儿对此活动也很感兴趣,表现得非常活跃。也是从今天来看,孩子们的兴趣还远远不止是老师所想到的这些,而是更多、更加广泛。有趣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3活动目标1、 幼儿热爱自然,喜欢亲近大自然的情感。2、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大小、形态和颜色。丰富幼儿对树叶的知识:叶柄、叶脉、树叶的正反面。3、 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4、 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5、 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幼儿对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2、幼儿学习拓印画。活动准备户外有落叶木场地;彩色颜料、毛笔、浆糊等绘画用具,示范画一份。活动过程:一、捡落叶,拾落叶。带幼儿到户外场地,谈话导入,让幼儿自由捡拾地上的树叶。二、观察比较树叶,幼儿自由探讨,发现树叶有不同的形态和颜色。1、形态各异 (大小、长短、圆扁以及带锯齿)2、颜色不同 (包括枫叶、绿叶、落叶)3、树叶的组成 (叶柄、叶脉、叶子的正反面)三、将自己收集到的叶子进行拓印画。1、 出示范例,讲解示范。用毛笔蘸上颜色,涂在叶子上,涂好后将叶放在纸上面用手轻轻一按,有颜色的叶子就印在纸上了。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叶子,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印成非常好看的画面。2、 幼儿动手印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印得多,印得好,印过的叶子应放会盒子里。提醒幼儿颜色不要涂得太多,但要涂满,换颜色时应把毛笔洗干净,再涂其他颜色,保持桌面.衣服整洁。3、 展示幼儿作品,对保持整洁的幼儿给予表扬。活动延伸:叶子的用处 (茶叶、菜叶如果幼儿感兴趣,可简单提一下光合作用)教学反思这次的活动,是孩子们秋游吃桔子发现叶子而引发的,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幼儿对此活动也很感兴趣,表现得非常活跃。也是从今天来看,孩子们的兴趣还远远不止是老师所想到的这些,而是更多、更加广泛。小百科:叶,是维管植物营养器官之一。其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有蒸腾作用,提供根系从外界吸收水和矿质营养的动力。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称“完全叶”,如缺叶柄或托叶的称“不完全叶”;又分单叶和复叶。 有趣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3篇扩展阅读 有趣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3篇(扩展1)叶子的秘密中班科学教案3篇 叶子的秘密中班科学教案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本活动我们选择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叶子为主题,通过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迁移已有经验,在用眼睛观察叶子的外形特征、用动作表现叶子的生长过程中从而了解各种各样的叶子,同时通过联系自身生活经验知道有些植物的叶子是我们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叶子的主要特征(叶脉、叶片、叶柄等),初步了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2。能用语言、动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叶子产生探究的兴趣。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家长事先和幼儿找一找关于叶子的资料,丰富幼儿的经验。2。材料准备:制作各种各样的叶子PPT;各种各样的叶子若干、白菜、包菜、青菜;两盆一样的植物、记录表。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观察叶子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2。难点:用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活动过程:(一)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大树的叶子。1。观察大树的叶子师:看!画面上有棵大树,这棵大树上长满了叶子,请你仔细的观察一下这些叶子是什么样子的?幼:绿绿的、叶子上面有一条一条的线。2。师:这些叶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叶脉、叶片、叶柄)这些树叶都长在大树的什么地方?幼1:叶子上有像树枝一样的小棒。幼2:有的叶子长在树枝上,有的长在树干上。师:高高的大树上长满了叶子,这些叶子都长在大树的树枝树干上,虽然它们长得大小不一样,但它们都是由叶脉、叶片、叶柄组成的。(评析:树叶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帮助幼儿清晰的观察到树叶的样子,从而打开了幼儿的思维,也为下一个模仿环节做较好的铺垫。)(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子,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1。师:那除了大树有叶子,还有什么植物也有叶子呢?(幼儿交流讨论)幼1:花上面有叶子,小草上也有。幼2:苹果树上有叶子。幼3:芹菜上有叶子。2。展示幼儿采集来的各种各样叶子。师:原来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植物都长着叶子,我们一起来观察桌子上的的这些叶子,看看它们一样吗?它们长的什么样?像什么?幼1:它们不一样,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幼2:这个叶子大大的,像一把扇子。幼3:这个叶子小小的,有一点圆圆的像小葡萄。师:你还知道有哪些植物的叶子长得很特别?(出示枫叶、杏叶)它们的特别之处在哪里?幼1:这个是枫叶,它的叶子分成好几瓣,每个头都是尖尖的。幼2:这个杏叶像把小扇子,它有的时候是红色的,有的时候是黄色的,颜色会变的。3。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师:你们认识了这么多种叶子,那你知道这些叶子是怎么长大的吗?(播放PPT中叶子生长的视频)请你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它的生长过程。(幼儿分散均匀,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评析:通过观察实物叶子和PPT中的叶子,丰富了幼儿的相关经验,在观看叶子的生长视频时了解了叶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用身体动作表现叶子的生长过程,这给整个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过程中不仅用肢体动作表现了叶子的生长过程,更是表现了不同叶子的形态。)(三)多种形式了解叶子的多样性。1。出示白菜、包菜、青菜师:叶子慢慢长大后都有不同的作用,我这里还有一些特殊的叶子请你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说说这些叶子都有什么用?(可以食用)幼1:这个是白菜的叶子,它是可以吃的。幼2:这个是青菜的叶子。2。师:原来叶子还可以让我们人类食用,那它还可以做成什么呢?(出示PPT中一些用植物的叶子制成的中药药材图片)我们*日里生病了会用到一些中药,这些给我们人类治病的药材有的也是用一些特殊的叶子做成的。(评析:本环节通过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中发现叶子的多样性,从而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拓展幼儿的各种思维,丰富幼儿的知识面,也为幼儿的自主发展开渠。)(四)集体实验观察讨论叶子的作用。1。师:叶子的用处可真多,那植物为什么要长叶子呢?叶子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用处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幼1:它不长叶子就很难看。2。出示两盆一样的植物和记录表师:这里有两盆一样的植物,我们把其中一盆植物的叶子剪除,放置一边,然后过两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两盆植物的变化,也看一看被剪除的叶子和以前有什么区别,最后把它们记录下来。(五)延伸活动:引导幼儿每天观察植物的"变化,并将变化记录下来。(评析:本环节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幼儿发现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激发了幼儿的继续探究的兴趣,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等。”可见科学领域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保持孩子们永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强调幼儿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地观察、操作和实验,对探索的结果进行推理、得出结论。1。熟悉的材料来自生活中常见的叶子成了孩子们探寻的主角,“叶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叶子可以吃吗?”在活动中,通过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叶子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从而发现了叶子的秘密,因为它是孩子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然而然成为了孩子们最乐意探寻的目标,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使科学活动增色不少,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拓展幼儿思维,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叶子,他们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2。真实的体验实物的亮相打破了以往的图片展示,给了孩子们更直接的经验,在*日里孩子们都有食用过各种叶子,也都会有相关的经验和体验,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用手、胳膊等动作表现各种叶子,感受各种叶子的生长过程,在看、闻、摸中感知叶子的多样性,在最后环节和延伸活动中,通过为幼儿准备了各种辅助材料,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中发现这些叶子的作用和变化,因为他们是直接参与者,所以能获得了最真实的体验。有趣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3篇(扩展2)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叶子3篇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叶子1活动设计背景在一次户外活动时,我发现我班的一些小朋友围在一起议论纷纷。我走过去一看,原来他们是对地上的落叶展开讨论。都争先恐后地说自己见过的叶子,有树木的叶子、有花草的叶子、蔬菜的叶子。孩子们对自己身边熟悉的叶子充满了好奇,有说不完的话题。所以,我们决定一起来探究有趣的叶子。活动目标1、观察了解各种叶子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并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2、了解叶子的不同特性及作用。3、激发幼儿想象,创编叶子飞舞的动作并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4、激发幼儿对植物的热爱,发挥想象来创作美工作品。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叶子的外形特征并能根据叶子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2、了解不同形状的叶子的不同特性作用。3、能用不同形状的叶子进行美书创作。活动准备1、带幼儿参观植物园,收集各种落叶。2、录音机、磁带、彩条、大画纸、双面胶等。活动过程一、谈话活动:小朋友你们喜欢叶子吗?(喜欢)你们想了解叶子的秘密吗?今天我们就和叶子做朋友,一起来认识它,了解它。二、观察接触各种植物的叶子:(把幼儿分五组,每组摆放一蓝叶子供幼儿自由选择)。1、观察叶子的形状及颜色。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叶子都一样吗?”给幼儿自由谈论的时间,相互交流、分享经验。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叶子的形状像什么?同时让幼儿在白板上用线条画出叶子的轮廓,进一步熟悉叶子的外型。3、组织幼儿观察松树和银杏树的叶子,让幼儿说说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用处,幼儿讨论后教师进行小结。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串叶子,做挂饰。每个幼儿拿一片自己喜欢的叶子固定在彩条上,挂在脖子上。三、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教师交代游戏的"规则:游戏开始,幼儿听音乐可拍手自由动作,去寻找与自己有同形状叶子挂饰的同伴,当音乐停止时,相同叶子挂饰的幼儿要站在一块,可两人一组,也可三人、四人一组,游戏进行23次,每次可鼓励幼儿寻找更多的同伴。四、创设情境,随音乐的旋律,表现叶子的飞舞:1、教师:“一部分树木和植物在秋天时,叶子会伴着秋风渐渐的飘落,你们见过飘落着的树叶吗?那是什么样的?”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来模仿被风吹起的落叶。2、欣赏音乐幼儿自由表现。根据幼儿的能力教师可用语言情境随机启发幼儿表现各种动态的叶子(如:轻轻用手或身体的摆动表现叶子随微风忽忽悠悠的飘落,急速的扭动或打圈表现叶子被大风吹的乱舞,静止的造型表现叶子静静的躺在地上)活动延伸幼儿进行树叶拼贴画的创作。有趣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3篇(扩展3)有趣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 (菁选3篇)有趣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1活动目标:1、探索、发现叶子的多种特征,并初步了解叶子的作用。2、学习按物体特征给树叶分类。活动准备:1、组织幼儿收集各种叶子,丰富相关知识。2、投影仪、幼儿画册或挂图“各种各样的叶子”。活动过程:1、以逛公园歌曲进场,引起幼儿的兴趣。师:秋风带来了许多同伴,让我们去寻找它们的秘密。2、指导幼儿观察、探索,发现叶子的特征。(1)让幼儿带着问题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提问:叶子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它有那些颜色?有哪些形状?它像什么?叶子的正面、背面、边缘摸上去分别有什么感觉?闻一闻有什么气味?(2)幼儿自由结伴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幼儿观察时,教师可参与幼儿的活动,并给予指导,同时鼓励幼儿边观察边互相讨论商议,提醒幼儿摸叶子时注意安全。(3)幼儿回到原位,围绕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厚薄、软硬、光滑度、气味等方面,畅诉自己探索的结果。(4)迁移、扩展经验。围绕投影仪上幼儿画册叶子的形状,请幼儿讲讲像什么,你还在哪儿见过植物的叶子也是这样形状的。3、指导幼儿分类。(1)分类前指导。要先想好按什么特征进行分类,再找出分类标记进行分类。(2)幼儿进行分类。幼儿分类时,教师巡回指导。(3)检查分类情况。先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是怎么分的,再请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分法。4、讨论叶子的作用。教师引导幼儿围绕食用、药用、美化环境及对植物本事等方面来思考叶子的作用。有趣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2活动目标:1、探索、发现叶子的多种特征,并初步了解叶子的作用。2、学习按物体特征给树叶分类。活动准备:1、组织幼儿收集各种叶子,丰富相关知识。2、投影仪、幼儿画册或挂图“各种各样的叶子”。活动过程:1、以逛公园歌曲进场,引起幼儿的兴趣。师:秋风带来了许多同伴,让我们去寻找它们的秘密。2、指导幼儿观察、探索,发现叶子的特征。(1)让幼儿带着问题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提问:叶子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它有那些颜色?有哪些形状?它像什么?叶子的正面、背面、边缘摸上去分别有什么感觉?闻一闻有什么气味?(2)幼儿自由结伴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幼儿观察时,教师可参与幼儿的活动,并给予指导,同时鼓励幼儿边观察边互相讨论商议,提醒幼儿摸叶子时注意安全。(3)幼儿回到原位,围绕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厚薄、软硬、光滑度、气味等方面,畅诉自己探索的结果。(4)迁移、扩展经验。围绕投影仪上幼儿画册叶子的形状,请幼儿讲讲像什么,你还在哪儿见过植物的叶子也是这样形状的。3、指导幼儿分类。(1)分类前指导。要先想好按什么特征进行分类,再找出分类标记进行分类。(2)幼儿进行分类。幼儿分类时,教师巡回指导。(3)检查分类情况。先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是怎么分的,再请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分法。4、讨论叶子的作用。教师引导幼儿围绕食用、药用、美化环境及对植物本事等方面来思考叶子的作用。有趣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3活动目标1、发现并比较不同叶子的差别,有重点地说出叶子的特征。2、能按不同条件给叶子分类,了解几种特殊的叶子,感受叶子的多样性和奇特性。3、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活动准备1、幼儿事先采集的叶子。2、不同的叶子实物和图片。3、分类盒、纸、笔。4、实物投影仪。活动过程1、分享交流采集叶子的成果。(幼儿的桌上陈列有采集来的各种叶子)教师:大家来相互说一说,你采集到了什么叶子,它是什么样的?2、比较不同叶子的差别,有重点地说出叶子的特征。(1)教师:这些叶子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叶子的不同之处,并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比较有关叶子。教师小结:叶子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形状、大小、叶脉、边缘都不一样。(2)教师:叶子有共同的特征吗?教师小结:每片叶子都有叶肉、叶脉和叶柄。3、给叶子分类(1)教师:你会给叶子分类吗,看看谁和谁一家?为什么要这样分,给他们做个标记。幼儿在分类盒中将叶子分类,并制作分类标记。(2)请幼儿讲述分类情况。4、了解几种特殊的叶子。(1)了解可以吃的叶子。教师:叶子可以吃吗?你吃过什么样的叶子?教师(出示一些蔬菜):你吃过这些菜的叶子吗?你还吃过哪些菜的叶子?(2)了解有特殊本领的叶子。教师(出示盆栽含羞草、猪笼草和毛毡苔、合欢的图片):你认识这是什么植物吗?他们的叶子可有着特殊的本领。教师演示、介绍这四种植物叶子的特殊本领。5、总结性谈话。教师:你看了那么多有趣的叶子,觉得大自然奇妙吗?大自然中是个神奇的大宝库,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活动延伸孩子收集不同的"树叶,使孩子积累有关叶子的经验。活动反思:随着指南的学习,大家都知道在教育活动中,应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主动探索。本次活动,我为幼儿创设了丰富的教育环境,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兴趣较浓,适合本班幼儿。活动中仍有2个孩子参与不够积极,兴趣不高,原因估计有以下几个:1、材料的提供欠妥。教师投放的叶子是活动前与幼儿散步时捡回来的,并按类整理后投放,但各组投放的量太大,且未分层次,幼儿无法有效找到自己所需的叶子。2、过于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导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探索欲不强。活动中,当有个调皮的男孩子拿起较长的叶子当枪当剑舞动时,引得其他人也加入其中,忘了探索任务,也影响了原先正在探索的孩子。我为了体现自主,忽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导致场面有些混乱。有趣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3篇(扩展4)有趣的镜子小班科学教案3篇有趣的镜子小班科学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镜子的用途,知道镜子能照出人或物体。2、通过照镜子感知镜子中的我,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3、激发用镜子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活动准备:1、照片:公告汽车。2、镜子人手一面。活动过程:一、出示镜子,引起幼儿兴趣。教师:瞧!这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用的?(教师照镜子,激发幼儿照镜子的欲望)二、自由摆弄镜子,探索、感知镜子的特征。1、让幼儿自主玩一玩,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2、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自己对镜子的认识。三、"照镜子"感知自己五官以及表情。1、镜子里有什么?动一动镜子,你还看见了什么?2、瞧一瞧,镜子里的你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照镜子做各种表情和动作。启发幼儿说说:照镜子时,你发现什么?四、了解镜子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你在哪里见过镜子?还有谁用过镜子?(鼓励幼儿扩散思维,大胆发言,如,汽车的后视镜等。)五、游戏:照镜子1、我的表情如,教师说:高兴。小朋友就笑一笑,照照自己的表情。2、我是镜子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镜子里的人,老师做什么,小朋友应该什么?鼓励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跟着老师的"动作而变化,感知镜子里的人和照镜子人的动作的一致性,体验照镜子的快乐。教学反思:本课主要研究镜子,由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我主要处于引导者的位置对探究活动有计划的进行组织。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有趣的镜子小班科学教案2活动目标:1、通过对镜子的操作活动,使幼儿知道镜子可以照人和物。2、发展幼儿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活动准备:每人一面小镜子。活动组织:1、看看小镜子里的自己。师:桌上有什么?可以干什么用呢?现在请你们看看小镜子,你看到了谁?你笑一笑,镜子里的娃娃怎么样?你装出哭的样子,镜子里又怎样?笑和哭谁漂亮?2、看看小镜子里还可以看到什么东西。师:刚才小朋友都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你们在笑的时候真好看,我最喜欢看到你们的笑脸。小镜子里能看到自己,还可以看到什么呢?现在请你们在镜子里再看看,看到别的东西告诉大家好吗?3、激发幼儿好奇心和兴趣。师:小朋友真行,你们在镜子里又看到窗户。玩具架。钢琴。看到的真多。老师用小镜子可以变戏法,你们要看吗?(运用镜子的反光将太阳光照进教室)你们看那里是什么?是谁帮忙把阳光照在墙上成一个圆圆的,可以到处跑的球?你们想试试看吗?(带领指导幼儿做阳光反射活动)有趣的镜子小班科学教案31、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2、知道两面镜子随着旋转角度的不同会反射出不同个数的像。3、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和探索的兴趣。卡通动物纸片若干,30面镜子,水笔。1、发现我自己:小朋友们,上课开始前先让你们猜个谜语:“我看着你,你盯着我,没我就没你,没你却有我。”教师出示镜子,让幼儿观察其特征。提问:大家来观察下,镜子时怎么样的。(镜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是*滑的、凉冰冰的、可以反光的,背面涂了层特殊的材料,叫金属漆,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照出物体了。并幼儿学说金属漆)提问:为什么能看到自己的样子。(引出“反射”这个词,因为光把我们的样子反射在了镜子上,镜子又把上面的图像反射到了我们的眼睛里)。请幼儿上来按照图片进行讲述。2、背后的秘密。提问:小朋友都能看到自己的脸,那能不能想办法看到自己的后脑勺呢?提供每个幼儿一面镜子自己操作。提问:一面镜子是不是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啊,那下面我请两个小朋友合作,看看用两面镜子能不能看到。之后教师分别请幼儿上来面向幼儿,在其后脑贴上任一图片让他用两面镜子看到背后的图片。3、数一数。教师先将两面镜子同方向摆好,请幼儿上来数镜子里面的笔有几支。然后旋转一面镜子,使其呈现2个像、3个像、4个像······无数个,并请幼儿上来观察。提问:你们还记得刚刚老师是怎么做的吗,你们发现了什么。简单介绍原因(镜子与镜子之间的重复反射)。分组探究。活动延伸:今天我们观察的是*面镜子,生活中还有很多种镜子,像放大镜、望远镜等,小朋友下次可以在区角活动里去探索他们的“秘密”。有趣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3篇(扩展5)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指纹3篇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指纹1“指纹”作为幼儿生活中熟悉的生理现象,却又常常被忽视着,教师也不曾引导幼儿去有目的的观察、探索过,因此,幼儿对“指纹”还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在一次课间活动看过动画片黑猫警长后,孩子们对指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指纹的秘密”这一科学活动,使幼儿在探索自身的指纹中发现指纹的秘密。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从技能上,通过活动,使每个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采用不同的工具去观察自己和同伴的指纹,并发现其中的奥秘,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1、通过研究指纹,让幼儿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2、体验观察发现的快乐,培养幼儿学会合作的意识3、引导幼儿了解指纹的三种基本类型(箕形、弓形、斗形),认识到指纹的独特性。难点:了解指纹的三种基本类型(箕形、弓形、斗形),重点:认识到指纹的独特性。1、前期经验:幼儿已经通过动画片和故事了解到相关的指纹知识,知道手上有指纹,指纹是不一样的;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会使用放大镜等工具进行观察,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和分析事物。2、黑猫警长录像、三种类型指纹图片3、透明胶带、印泥、6B铅笔、水彩笔每人一份。一、发现指纹1、幼儿观看动画片黑猫警长录像片段。2、向幼儿提问:看过动画片以后,你知道黑猫警长是利用什么来找到坏人的吗?(指纹)激起幼儿研究指纹的兴趣。二、初步观察指纹1、幼儿自由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进行观察,引导幼儿看看自己的指纹都是什麽样的?你们可以用老师给你们提供的工具来进行观察。2、提问:(1)我们的指纹长在哪儿呀?(2)“你们每个手指头上的指纹都一样吗?”(3)请你们用放大镜看一看自己的指纹是什么样的?请幼儿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寻找答案。3、观察指纹类型a、教师出示指纹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指纹类型(师:“老师给小朋友找来了两个指纹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小朋友看看这两个指纹像什么”)b、教师为指纹命名并出示字卡师:“这些指纹和小朋友都一样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弓型纹特征:它的中心像一把弯弯的弓箭;箕型纹特征:它的中心像一个小旋涡(或是小蜗牛)。三、拓印指纹教师鼓励每个孩子用准备好的物品进行多种方法拓印指纹,并指导幼儿先在白纸上试一试各种方法,然后用自己认为最快、最清晰的办法拓印指纹,引导幼儿对拓印指纹的方法进行比较。四、成功交流。1、教师与幼儿共同分享拓印指纹的多种方法。2、请幼儿为大家进行讲解自己的指纹拓印,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活动延伸1、作指纹画。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在指纹上进行添加,变成一幅有意思的画。2、亲子活动:拓印爸爸妈妈的指纹,建立“家庭指纹档案”。在活动的选材上,我选择了“指纹”为整个活动的探索对象,这一活动对象对于孩子来说,既熟悉又带有一定的陌生感,让孩子们从发现自身的奥秘开始,激发他们探索操作的欲望。同时,在目标的设计上,我将目标定位在体验操作、发现、探究的这样一个活动过程,鼓励孩子们能大胆地探索、寻找结果,通过自身与同伴之间的一系列自主操作,体验到集体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我带着“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关系。”的教育理念,活动中我除了以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还设计多样的“问题情境”,让孩子有目的的去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为引导和帮助孩子们去思考和探究,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整个活动中,我主要以观察法、记录法、体验交流法、示范法、操作法等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活动进程。为了让孩子们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逐步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指纹,我采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方法组织本次活动,从而更好的达成目标。有趣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3篇(扩展6)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3篇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1活动名称:有趣的根一、设计意图:幼儿以前见过根,但是幼儿对根的认识不是很全面。本次活动让幼儿自由的探索过程中,寻得快乐,习得知识。非常适合大班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二、活动目的: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知道杆物的根基本上可分为直根、须根、块根三种;2、帮助幼儿了解跟有储水、吸水等作用,知道跟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幼儿对杆物的探索兴趣;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三、准备:礼品盒(装有树跟)、多种杆物跟若干、各类根雕根制品。四、过程:(一)以邮包的形式揭示课题,初步感受根的外形特征。1、让幼儿去试一试、摸一摸,感受根的外形特征。2、让幼儿通过视觉观察,用语言表达对树根的外形特征。3、提问:你还知道什么植物有根?它的根长在哪里?小结:(二)通过尝试,让幼儿初步认识一些植物的根。1、幼儿试着寻找植物的根。2、介绍三种根的外部特征,与周围小朋友比较不同之处。3、 师小结三种根的外形特征。(三)给植物的根找家。(四)了解根的功能用途。1、你们知道根有什么作用吗?(储水、吸水、固土)2、介绍根和人类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植物。活动延伸:制作根制工艺品。有趣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3篇(扩展7)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海绵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海绵1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海绵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操作,使幼儿掌握理解海绵的性能,知道海绵的用途。2、学习词语:软软的、轻轻的、吸水、弹性等。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活动准备1、大型海绵积木一套。2、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海绵块若干。3、广口瓶子若干与幼儿人数同。4、彩色颜料水每组一盘,毛线每组一团。活动过程一、导入1、幼儿随意的拼搭海绵积木。2、教师提示幼儿摸一摸这种积木有什么感觉,它和别的积木有什么不同。二、展开1、教师:刚才大家玩了积木,谁能告诉老师这种积木和别的积木有什么不同?2、幼儿相互交谈议论。3、教师:你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吗?(拉开拉链让幼儿观察)告诉幼儿这叫“海绵”。4、教师: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海绵,请46位幼儿说一说见闻。5、通过玩一玩,做一做,看一看,让幼儿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幼儿分组,每组桌面上放有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海绵块、彩色颜料盒,广口瓶子、毛线等。教师巡回观察幼儿操作活动,提示幼儿思考,海绵宝宝能干什么?6、幼儿活动10分钟后,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玩这些物品的,发现了什么?7、教师肯定幼儿的做法和语言表述,表扬做的好的幼儿。三、结束教师小结:海绵能把颜料水变少,说明海绵能吸水,具有吸水的功能;我们能把海绵捏成一团或扎成蝴蝶,但松开后它又能恢复原样,说明海绵有弹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海绵的用途也很广,如我们做操用的体操垫、睡觉时铺的海绵垫等。延伸活动让幼儿仔细观察社会上、家庭里还有什么东西是用海绵做的。有趣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3篇(扩展8)弹性中班科学教案弹性中班科学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弹性的基本特性,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2)能积极参加科学探索活动,培养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