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经络是人体的微循环系统.pdf

    • 资源ID:80945006       资源大小:1.69M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经络是人体的微循环系统.pdf

    经络是人体的微循环系统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经络实质的微循环学说 作者:山东省立医院 王海泉 摘要 经络是人体的微循环系统,经脉是微循环相对集中的区带,络脉是经脉区带以外的微循环,穴位是微循环开放的集中点。经络现象是人体微循环血管的肌肉,支配微循环的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功能表现。经脉、穴位在人体的存在部位是一定的。新的经络假说必须能解释有关的现象功能,本文试用微循环理论解释了循经感传、经络实质模型、其他经络实质理论、针灸、一般气功过程等有关的经络问题。也仅仅是对经络的肤浅认识,缺乏深入的实验依据。只希望能为中医、针灸、气功的研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代医学家和气功家在长期医疗和练功实践中发现了经络,并逐步完善创立了经络学说,成为针灸和气功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古代医学家和气功家始终没有停止对经络实质的探讨,但由于手段的限制,对经络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直观感觉和解剖肉眼所见的水平。自五十年代起,随着科研方法的进步,对经络现象和经络实质的认识取得了很大进展,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经络实质提出了各种假说,由于中医工作者受知识结构和试验手段的限制,不能充分运用先进的科研方法,而西医工作者往往忽视了中医理论的整体性,把经络孤立起来进行解剖分析,实验,在认识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仅仅是对经络实质的某一方面或某种现象 的描述,不能完整的将经络系统的奥秘揭示出来,因而也无法圆满解释经络在针灸,气功,中医中的功能和现象。现代研究已表明,经络是客观存在的,在功能上与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包括淋巴系统),肌肉组织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又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基于前辈们的研究成果,本人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将经络理论与微循环学说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经络与微循环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诞生了“经络实质的微循环学说”。现在对经络和微循环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提出“经络实质的微循环学说”,以一种并未完全认识清楚的理论来解释“经络”这个谜似乎有些荒诞,但由于对他们研究的角度和深度不同,将他们相提并论的对比研究,必然对双方都有促进作用。我们不要忘记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谜。生命起源从无机物,有机物到产生生命以至具有思维能力的高级生命的过程,仍然存在着许多未揭开的奥秘。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探索中,许多重大发现,往往是以想象和假说为前奏的。经络实质的微循环学说 经络是人体的微循环系统,经脉是微循环相对集中的区带,络脉是经脉区带以外的微循环,穴位是微循环开放的集中点,经络现象是人体微循环与包围微血管的肌肉纤维,支配微循环的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功能表现,经脉和穴位的存在部位是一定的。经络系统还包括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在体表部位还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奇经八脉是具有特殊作用的微循环区带,对其余 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其功能也包括了神经及体液对微循环的调节、控制作用,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起着沟通脏腑,加强联系的作用。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环到的器官和组织,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主要的络脉。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条别络,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的主要功能是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浮络是循环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也即体表微血管。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即体表毛细血管。素问 气血论称它有“溢奇邪”,“通荣卫”的作用。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联属部分。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主要是人体的肌肉组织,对经络即微循环的生理活动有着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针灸、气功、推拿等治疗过程中,经筋起到了中间介质的辅助作用,同时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对肌肉生理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经筋与经络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带血管的新鲜动物肌肉割下来浸入营养液中,并将其中的动脉和静脉主血管吻合到一台血液流动系统的管道上,然后用一定频率的电脉冲刺激肌肉,他们发现肌肉像心脏一样不断地收缩和放松,血液在其中循环起来。由此可见肌肉纤维有未被发现的潜在能力,有人称为“第三心脏”,这就是与经络即微循环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人体直接感应自然界的变化,并相应地产生反应的结构就是经络,穴位是人与自然界相同的窗口。宇宙的运动变化以“场”的形式(主要是电磁场)作用于微循环中的离子运动形式的生物电流(即经络之气)是经络之气的运动按照宇宙场的变化而变化。宇宙场的变化随着各个天体的运动而变化,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天干地支是代表宇宙场在不同时刻变化的符号,也代表了经络之气的运动规律。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正是以此为理论基础的。所谓按时开穴即此时某穴位微循环开放较为集中,比较容易感受刺激(如针刺)并使机体发生相应的反应,达到平衡阴阳的目的。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灵枢海论说它“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有一定的循行区域,而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把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联络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经络者,所以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本藏)在中医经络理论中,经络是运行气血,营养脏腑肢节的通路,是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现代医学认为人体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全部来源于血液,而将血液运输,并进行物质交换,营养脏腑组织作用的器官,只有微循环系统。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也包括淋巴液与组织液的流动,是与组织细胞直接接触的部分,它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物质交换,向各种组织运送氧气,养料和排出废物。微循环有三条通路:一是迂回通路,真毛细血管多,又称营养通路。在安静时大约只有20%的真毛细血管处于开放状态,其余的真毛细血管在应激或其它条件下才转入开放状态。这是人体出现经络现象的基础之一。二是直捷通路。三是动静脉短路。在安静的情况下,大部分血液经直捷通路,小部分血液经迂回通路。微循环中的微动脉受交感神经和体液调节。交感神经使其收缩和舒张。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活动取决于缩血管活性物质与舒血管活性物质两者浓度的对比关系。这一关系和肌原性反映成为微循环的自身调节。微循环血液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小动脉和微动脉的舒缩状态,而血液在微循环中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缩状态和真毛细管的交替开放。微循环有四个基本特点:1.在属性上既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部分,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血管,毛细淋巴管都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部分,属于循环系统。很多脏器的实质细胞,组织都和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以及毛细淋巴管有机的结合,形成以微血管为重要支架的立体结构。所以,它们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哺乳动物中不存在没有微血管的脏器,也没有完全脱离实质细胞而单独存在的微血管。这与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 于肢节”的形态结构正相吻合。十二经脉连属于十二脏腑,并且在外络属于五官五体四肢,将人体连接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2.在形态上既有脉管的共性,又有脏腑的特征。微血管,毛细淋巴管在形态上呈现空腔管状,便于血液淋巴液的流动,这是脉管共同形状。但微血管的排列,形态和结构,各脏器都有各自的特点,如小的绒毛,肺泡,肝,骨髓微血管的排列形态都不完全相同。十二经脉分为外行和内行两部分,外行部分主要作用是运输及供养肌肉骨骼的营养,因而在形态上有脉管的共性,其内行部分直接参与脏腑的功能活动,因而有不同的形态。这在古典理论中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但从其不同脏腑的络属中可以推断出来。3.在功能上既是循环的通路,又是物质交换的场所。微血管是循环的通路,全身的循环血液除部分流经动静脉短路外,几乎全部流经微血管,以灌注组织细胞。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之间隙,流动于微血管,细胞,毛细淋巴管之间。毛细淋巴管是细胞组织的重要输出通道之一,因此微循环是细胞,组织和血液,淋巴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经络能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说明经络不仅能“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还能营养肌肉,骨骼,这是血液的作用。通利濡润关节,是组织液的作用,而抗御病邪反映症候则是淋巴液和血液中的免疫物质的作用。所有这些都是与物质交换分不开的。4.在调节上,既受全身性神经,体液的调节,又受局部的调节。微循环不仅在边缘系统、丘脑、脑干及脊髓有准确的定位,而且在大脑皮质亦有定位准确的“微循环综合性感觉中枢”和“微循环运动中枢”,以及植物神经对微循环的血压,容量,流速,血液分配或微血管的通透性都有调节作用。我们每个人都有感知微循环变化的经验,如害羞时颜面红润颜面皮肤微血管舒张,血液增多。同时体液中的某些物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5羟色胺等对微循环都有调节作用。在古典经络理论中,对经络经气的调节论述较少。主要是奇经八脉的调节作用。这与中医理论不重视脑与脊髓的作用有关,而脑的部分作用归于与脑相连代其行使功能的其它部分。圣济总录认为“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盖以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奇经八脉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阳维维于阳”,组合所有阳经;“阴维维于阴”,组合所有阴经;带脉“约束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冲脉通行上下,渗灌三阴三阳;督脉“总督诸阳”;任脉为“诸阴之海”。十二经脉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可由奇经“溢处”,给予补给。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阴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又称为“阳脉之海”。其次督脉行于脊里,上行于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联系。因此督脉的调节作用可能就是指的中枢神经的调节作用。这些都说明了经络之气的调节与微循环的调节具有相同的生理机制。()与经络实体模型基本吻合 我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于1986年首次提出经络实体模型,综合了几十年来对经络实质的研究成果,给经络实体划出了一定的范围。科学家们提出的经络系统的理论模型是:(1)经络存在于肌肉之间,以包围肌肉的筋膜为界。在充满体液及毛细血管的地方。(2)经络实体主要为体液的最佳可能通路。这种通路具有某种活动性,这是以体液为第一主体的经络实体的主要特征之一。(3)经络系统是体液运行与毛细血管开阖在神经中枢的调控下,肌肉系统影响下的独立功能系统,具有自身的运动方向,周期,速度,波长。(4)经络系统的主要矛盾是“气”与“血”的相互作用,以实现物质能量的传递,维持生命。是人体更为基本的一个系统。在以上实体模型中,整个经络系统被分割开,只研究十二经脉在体表的部分,而把经络“内属于脏腑”以及络脉、经筋、皮部抛开不管是无法作出完整结论的,但对于“经络实质的微循环学说”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经络是微循环相对集中开放的区带;在体表的部分存在于肌肉之间;在血管(指大的动脉和静脉血管)和神经之外;在充满体液及毛细血管的地方;是体液流动的最佳可能通路;是体液运行和毛细血管在神经中枢的调控下,肌肉系统影响下的独立功能系统。其功能主要是运行气血,以实现物质能量的传递,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是人体更为基本的直接参与代谢的一个系统。以上两种理论不谋而合。(二)与循经感传的关系 循经感传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沿经络的传导现象;是经络系统最主要的现象;是微循环按照经脉路线定向扩散开放,刺激血管壁和周围的组织神经末梢而产生的可观察到的客观现象或/和自我感觉。微循环的开放必须超过一定的阈值才能在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人体在一般状态下无法感知微循环的定向扩散。人与人之间的阈值也有差异,阈值较小的反应灵敏的就是经络敏感人。有人将循经感传现象的特点总结了十条,下面分别以微循环的角度进行探讨。1.感传线与古代经络线路的一致性。2.古代经脉线路是气功家和医学家根据感传线画出的,也是微循环定向扩散的结果,其机制是相同的。由于个体的差异和人类进化,有些不一致的地方也是可以理解的。3.2.不同的刺激产生不同性质的感传。4.微循环不仅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而且对外界的刺激亦能作出反应。针灸以及某些频率的电磁波的作用,可通过神经反射使微循环开放。一定部位的微循环开放刺激多种感受器,一部分神经冲动到达大脑的“微循环综合感觉中枢”形成感觉,另一部分神经冲动传入较低级的神经中枢形成神经反射,使相邻的微循环开放,继而又经神经反射引起另外相邻领域的微循环开放。这样的依次推进形成了一条“感传路线”。不同的刺激原对微循环系统的影响不同,微循环的开阖状态及所引起的周围组织的生理变化也不相同,刺激不同的感受器往往引起不同的 感受。即使同一种刺激原由于刺激强度不同,个体的差异,受试者所处的状态不同,也将形成各种各样的感觉。3.双向传导。当给予微血管较集中的穴位一定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相邻微血管沿微血管相对集中的区带依次开放,而形成双向传导。4.感传的宽度有粗有细 微循环开放相对集中的区带随着机体部位不同有宽有窄,一般在四肢较细的部位,这种区带也较细,而躯体部微循环网络的面积较大,需要微循环供给营养物质的机体组织面积也较大,因而其微循环开放的区带也较宽。5.感传速度较慢 大多数情况下,循经感传的速度都在10厘米/秒以内(76%),其中毫米级者占25%,超过20厘米/秒者仅极少数。在平静状态下,微血管的血流速度一般较慢,细动脉为1.7毫米/秒,毛细血管为0.4毫米/秒,细静脉为0.9毫米/秒,微循环的横截面积明显增大,血流速度急剧减慢,为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提供了良好条件。在激发状态下,针灸及某些频率的电磁波的作用通过神经反射使微循环集中开放的速度明显加快,血流速度由毫米级提高到厘米级是可能的。有人还研究表明,给皮肤加温可使感传加快,降温可使感传速度减慢也可同样得到解释。6.感传可阻性 当感传发生后,对任何感传方向上的一点施加压力,多数可阻断感传自压迫点继续前进。各经线的有效阻断压力在350680克/厘米之间,这个压力正好使微血管在外力作用下闭合,微循环的依次开放阻断,感传停止。7.感传能回流 当感传发生后,走到任一方向的终点,均发生回流现象,这种回流感走到原刺激点时即自行消失。微血管的管壁主要是平滑肌,当血液流过,毛细血管开放之后即又收缩,促使血液向前流动,当到达肢端终点时,血液的回流又引起微血管沿原路线的反方向的定向开放,发生感传回流现象。8.感传有停顿点 感传行进时,不是均匀传导,而是存在一个个的停顿点,即停一下再走。这种停顿点多为穴位所在处。穴位是微循环集中开放的集中点,较非穴位经脉区的微循环开放更加密集,当感传到达穴位区时,往往要停顿一下,才能继续行进。9.感传有趋病性 当体内某部被病邪侵袭之后,都要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用,调动机体内的抗病物质尽快排除病邪。经络的作用主要是运行气血,感传发生的过程是气血在经络中运输的过程,当体内有病灶时,机体的自动控制系统会调动气血,向病灶周围聚集,经络运行气血达到病灶的过程,就是“气至病所”,这就是针灸发生作用的关键。10.有隐性感传 微循环集中区带的依次开放,刺激管壁必须达到一定阈值时才能在大脑皮层产生兴奋,诱发感传。有的人的微循环活动达不到这个阈值或此阈值较常人高,只有在井穴电刺激后,用特殊横行叩击法,在机体上叩击出一连串敏感点,这些敏感点纵行的联线恰好就是经络线,即隐性感传线。这种不易感觉的传导称为隐性感传。(三)与其他经络理论的关系 自从五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经络实质问题都进行了不懈地探索,提出了各自的见解。进行这项工作的主要是西医或生物、生理工作者。他们运用现代的研究手段,采用微观分析的方法,在研究经络的生理现象或实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提出的各种假说,都能解释仅限于经脉的体表有穴通路的某些现象和功能,都没有全面将经络系统的本质及与其他组织的关系揭示出来。1.经络与生物电 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国内外学者对于经络的研究,比较集中在皮肤电现象上。沿经穴位都可测出其低电阻性11。这是因为皮肤电阻的大小显然与血液供应,微血管开放有密切关系。人体细胞和组织器官之间时刻进行着各种物质代谢活动。当人体受到外界或内部某种刺激时,就会激发人体产生电子和离子,产生生物电流,形成人体电场。经络微循环区带是血液供应比较充分的部分,血液中的离子运动增加了机体的导电性,较周围活跃的一系列生理及代谢活动,如神经反射,体液传递等也形成了生物电流,大大降低了经络部分的电阻。有人把经络看成是引导电磁波传播的波导管。并在经络外气中测到了电磁波。这是因 为,皮肤温度升高的热辐射是一种电磁波,支配微循环开放的有规律的神经冲动是一种电磁波,血量增加刺激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经络”部位肌肉中肌纤维有规律的收缩,亦可产生一种电磁波,因为每根肌纤维在收缩以前均发生动作电位。人体的电磁能量是由化学能或其它能量形势转化而来,最终能量来源于血液。这就是说“经络”循回轨迹中总是伴随着血量分布的运动,伴随着使血液中能量转化为电磁波或其他能量形式的运动。2.经络与脉管 灵枢?经水“夫八尺之躯,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这里就是讲经络从体表可以摸得到,解剖尸体可以看得到,根据大量研究表明古人最初把经络误认为是血管的活动,把经络看成是血管12,这并非偶然。从功能上讲,微血管运行气血的作用与血管(指较大的动静脉血管)很接近,在结构上微循环的集中开放,其形态就象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解剖以后,古人看到的只有血管具有类似的功能和结构,看不到微血管的集中开放,因而把经络误认为是血管是可以理解的。在难经集注中“十二经,十五络二十七气皆候于寸口13”通过切寸口桡动脉就能了解十二经、十五络脉的活动,并进而了解内脏疾病的情况,既然经络不是动脉血管,为什么二十七气皆能从寸口诊察呢?前面讲过,微循环的改变是一切疾病发生的中间过程,微循环的改变必将引起血量、血象和心率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集中全息地反应于寸口,即“脉会太渊”“左候心肝肾,右候肺脾命”,即是这个道理。脉象反映的“浮、沉、滑、涩”等,正是机体微循环变化的反映.3.经络与神经节段 经络活动是我国古代医家从体表刺激所产生反映发现的,从现代医学看,神经在体表与内脏的联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微循环的活动与机体的其他生理活动一样,在一定程度上受神经系统的支配,特别是神经节段相关的说法,例如:膻中属胸4,主呼吸系统疾病;中腕属胸8居中,主治胃部疾患;关元属胸12居下,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疾患14。但经络系统又有在神经节段的以外的独立性,刺激背部十二俞穴可产生十二经感传,这无法用这种节段性解释。经络(即微循环)系统与神经节段有密切联系,但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系统。4经络与中枢神经 当人们在外周找不到经络的组织结构的时候,有人提出经络现象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部。主张中枢论者的主要根据是幻肢感,他们在截肢患者身上用针刺激发生感传后,截肢患者仍然感到感传走到已被截去的肢体上。15 人体任何部分和系统在大脑皮层都有一定的定位,局部的刺激传至大脑皮层引起皮层相应部位的兴奋,形成感觉。这些部位的兴奋下传至周围部分又能引起兴奋,这样长期的相互作用能形成条件反射。被截出的肢体在大脑皮层的兴奋灶仍然存在,当在截肢患者身上用针刺激发生感传后,发生微循环的定向开放,刺激周围的感觉神经末梢神经形成神经冲动上传入脑时,引起相应皮层的兴奋这种兴奋由于条件反射的作 用,发生定向扩散,引起已截肢体的感觉定位区的兴奋,同样形成感传。5.经络与第三平衡论 微循环系统是在植物神经和体液直接作用下的营养调节系统,其作用综合了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调节功能,又有其独立性。孟老把经络划分为介于植物神经和内分泌调节之间的第三平衡系统,16 正是揭示了微循环在调节体表与内脏间的平衡功能。6.肌肉论 日本的矶部文雄认为经络是运动肌物理性器官系统(生物量子学)。内脏是内脏肌化学性代谢生成的器官系统。两者处于电磁场有机平衡的关系中,经络是肌肉运动主因性流动波动通络系。17 前面已经讲过,肌肉与微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古典经络理论中是经络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肌肉论所揭示的正是肌肉与微循环相互作用的现象,在结构上是经络系统的十二经筋部分。二、经络微循环学说与针灸理论 针刺就是以不同的针具,针刺人体经络系统的一定部位,运用医者的生物信息与针体的物理刺激输入信息,激发微循环以调整人体的功能,治疗疾病。灸法是采用艾绒等各种药物以烧灼、熏熨体表的一定部位,也是通过经络的作用而取得治疗效果的。现代研究表明,针刺疗法在治疗疾病时,可使人体微循环系统发生改变,表现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紧张度降低,血流量增加。也能使 体液中的许多物质如:缓激汰、五羟色胺,乙酰胆碱、免疫物质等发生变化18,这些物质在与疾病做斗争时,发生相应的作用。有人观察针刺后不仅局部微循环发生改变,周身的微循环也发生改变。也有人发现针麻时不降低心输出量,相反轻度升高,周围血管也有轻度扩张,对微循环动力学作用不仅不抑制,而有一定程度的亢进,针刺后血量增加70%以上。这些作用都是在治疗时辨证取穴得出的,可能是刺激穴位引起微循环及神经体液在周身调节改变的结果。有人在非穴位做实验,用毫针在臂部肌肉丰厚处刺进,发现微循环只有一时性改变,时间很短就恢复常态19。这可能是由于在非穴位区微循环比较分散,针刺刺激所引起的反应主要是神经反射引起的一时性微循环加强,而不是微循环系统反应引起的变化。下面分别从几个方面用经络微循环理论分析讨论针灸理论的实质。(一)毫针刺法 1医者的要求 针刺治疗要求医者在治疗过程中精神集中,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的体会针下感觉和观察病人反应。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灵枢?九针十二原“粗守形,上守神,”要求医者在针刺时必须做到“必一其神,令志在针。”(灵枢?终始)行针时做到“目无外事,手如握虎,心无内幕,如待贵人”(标幽赋)。古人之所以如此强调守神,一方面要求医生注意病人的精神状态,运用相应的针刺手法,更重要的是为了使医者不仅实现物理刺激,而且能将自身 的生物信息(即炁)通过针刺输入病人的微循环系统,通过激发微循环系统的作用,调整整个机体的功能,加强治疗效果。现代研究已经证明当人们注意力集中于手上时,人体内神经系统的活动回流向手的血液循环加快20,并能通过微循环密集的指端输出能量和信息。也就是气功中的发放外气,针刺守神的机理也即在此。2、病人的体位与精神状态 针刺治疗要求病人采取舒适安稳的体位,全身放松,精神集中,在治疗中不可随意改变体位。因为当肌肉完全放松,注意力集中于针刺部位时,微血管的血流量可比平时增加1516倍,微循环调节的敏感性响应增加21,这时给予针刺刺激比较容易激发微循环的调节功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也可避免弯针,断针等不良现象。3得气 得气是指进针后施以一定的针刺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针刺必须在得气的情况下,施以一定的补泻手法,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对得气的感应,窦汉卿在标幽赋里作了细致的描述:“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钓饵之浮沉;气未至也,似闲处幽堂之深邃。”形象地描述了得气时针下的感应。所谓得气,就是进针施以一定的针法以后,激发了微循环系统,引起微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体液中离子活动活跃,并引起经筋即肌肉纤维的轻度收缩,对针体产生挤压。在治疗中产生了得气感,说明机体微循环系统对刺激发生了反应,这时再施行手法治疗效果才好。故“气至而有效”,“气速而速效”。这种得气感不同于肌纤维缠绕引起的针体活动不畅,肌纤维缠绕往往病人伴有局部疼痛,而得气感则没有。得气亦不同于神经反射引起的肌肉收缩,神经反射只要一刺激到神经感受器就能产生收缩,而得气则需要一定的过程,并且对术者要求严格,虚弱或危重病人在正气虚衰时往往不易得气,这与气血亏虚不易发生反应有关。古人对得气感还有谷气与病气的区分,“病气来也紧而急,谷气来也徐而和22。”这是因为当人体正气较盛时,微循环系统的功能正常,引起的肌肉收缩比较和缓,而病气较盛时,微循环功能也发生病理改变,当受到针刺刺激时,往往反应强烈,肌纤维收缩紧张,在针下出现“紧而急”的感觉。当经气比较虚弱,久久不得气时,可以将针留置穴内,以待气至。素文?离合真邪论“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效,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已至,适而自护,若久留不至,可采用循弹催气的方法”。金振赋说:“气不至,以手摄循,以爪切掐,以针动摇,进捻搓弹,直待气至。”就是用外力推压和弹击所选经脉的循性部位,通过外力的作用,引起微血管舒张开放,使微循环系统尽快发生反应,催气速至。素问?宝命全形论说:“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这说明在候气和催气的手法后,应抓住得气的时机,来施行补泻法。灵枢?九真十二原说:“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就是讲的这个道理。、针刺补泻法 “补虚泻实”是针灸治疗的总则。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常用的补泻手法有迎随补泻 法,徐疾补泻法,提插补泻法,捻转补泻法,呼吸补泻法和开阖补泻法。补法主要在于顺其经气,输入医者的信息,并通过相应的刺激方式,充分调动微循环的功能,使免疫物质增加,抗病能力增强,机体功能活动活跃。泻法主要是逆其经气,折其病势,调整微循环的病理改变,将气向外引伸,使邪气有所散逸。从众医对补泻手法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穴位的深浅,针体的徐疾,捻转的左右,病人的呼吸等对补泻均有很重要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穴位的层次不同,微循环的结构和功能有所差异,对感知针体的不同运动状态所发生的反应不同有关。、针法合于四时 针刺深度视针刺部位、病证需要、针感程度而定,也要参考季节因素。难经?七十难认为“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认为春夏季节自然界的阳气向上,人体的阳气也趋向表浅层,所以针刺宜浅;秋冬季节自然界的阳气向下,人体的阳气也趋向深层,所以针刺宜深。春夏季节,外界气温较高,表层微循环开放较多,人的皮下脂肪层相对较薄,皮肤温度较高,微循环丰富的肌肉层相对较浅,故针刺宜浅,而秋冬季,人的脂肪层较厚,皮肤温度较低,微血管舒张开放的区域多在深层,故针刺宜深。6、针刺宜忌 灵枢五禁提出了五夺病症不宜针刺,即“行肉已夺,大夺血之后;大汗出之后,大泄之后,新产及大出血之后;在这些情况下,由于 正气大伤,体液严重耗伤,总血量减少。再施行针刺促使微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向四周,引起脑缺血,容易发生休克。暂时性的劳累,饥饱,情绪激动。气血不定情况下,也必须避免针刺。如灵枢终始说:“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凡此十二禁,主要由于在这些情况下,微循环活动极不稳定,或局部微循环开放,血量聚集一处而其他部位血量减少。这时给予针刺刺激,微循环系统往往不能立即做出反应,达不到预期效果。如果刚刚针刺以后血量集中于病灶局部,突然受到情志或其他不良刺激,在植物神经作用下,微循环血量重新分配,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发生危险。7、针刺意外-晕针 患者在针刺过程中,由于体质虚弱,精神过度紧张,或劳累,大汗出,饥饿,大泄,大失血后,或因体位不适,或医者在针刺中手法通过重,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冷汗,胸闷泛恶,精神萎糜,脉象沉细等,严重者可出现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主要由于针刺后微循环系统反应强烈,微血管大量开放,或由于血液在局部聚集,供全身微循环的血量减少,机体的重要脏器血液灌注不足所产生的一系列全身性功能,代谢及形态改变的病变。晕针发生后,应停止针刺,使患者平卧,头位微低,松开衣带,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热茶后即可恢复,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涌 泉,足三里等穴,并可温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重新调节微循环系统的血量分配,保证大脑供血,症状即可消失。(二)其他刺灸法 在中医的医疗实践中,古代人民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在中医经络理论指导下,总结出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例如艾灸,皮肤刺,三棱针,穴位埋线,磁疗等。在临床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由于经络的实质尚未揭示,其作用的机理也从未说明。本文试从微循环角度对这些治疗方法的机理作初步的分析。1、艾灸法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是治病和保健的一种外治法。其作用的机理主要是运用艾灸的热力和药物的力量,作用于微循环及血液,引起微循环的改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增加微循环血量,促进血液中免疫物质的产生,增加抗御病邪,防治疾病的能力。我国古代人民不仅运用艾灸治疗疾病,还广泛用于防病保健。千金方中“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23。临床常灸足三里、大椎等穴增强机体抗病力,预防感冒,灸风市,百会等穴预防中风,都取得了显着疗效,临床实验表明艾灸能使淋巴细胞转化率(LTT)和 E玫瑰花形成率(ERFC),IGG,IGA,IGM,C3低于正常值者显着提高而使高于正常值者降低,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病灶局部的血液供 养,增强器官的正常功能和抗病防病功能,对呼吸,消化,生殖,神经,内分泌等系统都有促进和调整作用24。2.三棱针,皮肤针 三棱针通过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来治疗疾病.皮肤针是以多支短针浅刺人体一定部位(穴位),以局部潮红或渗出少量血液为度的治疗方法.其作用的机理在于“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即疏通调节局部微循环,改善血液的成分及粘稠度等,促进瘀滞的血液或水肿得以排除。有的点刺放血量直接找大的静脉穴位(青筋)如天泽,委中等处,并刺破血管壁,放出适量污血。这正是通过疏通静脉回流,加快微循环,促进营养丰富的血液进入病灶。使新的血细胞得以产生,增加机体抗病能力,达到祛瘀生新,抗御病邪的目的。(三)微针系统 微针系统是在全身理论指导下的新的针刺治疗方法。全息理论认为人体的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都是一个整体的全息元,整个人体的信息在这一小部分中都有反映点,通过调节这些反映点可以治疗集体响应部分的疾病。微针疗法正是通过针刺耳廓、鼻部、眼区、头皮部、面部、腕踝部、手掌、足掌等全息区来调节整个身体的生理活动。笔者认为在微针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微循环系统。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凡微针区域都是人体微血管的分布比较丰富的部分。在这些区域中微血管的分布非常密集,机体每一部分的微血管在这些区域中都有各自对应的区域。针刺刺激某个微循环领域,神经上传入大脑皮层的“微循环综合感觉中枢”,引起对应的“微循环运动中枢”支配机体相应部分 的微循环开放,血量增加,抗病物质聚集,达到治疗疾病调和阴阳的目的。(四)其他类似疗法 在中医治疗中,凡在经络理论指导下的治疗方法,如推拿、刮痧、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磁疗、圆针、拔罐、挑刺等,其作用的机理都是直接或间接影响血液循环,改善病灶的血液环境来治疗疾病,调节阴阳的。三、气功与经络微循环学说 气功是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医疗实践中逐渐认识和创造的一项自我身心锻炼方法和理论。早在经典的黄帝内经时代,就成为五大疗法(砭石、毒药、灸、九针、导引按跷)之一,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气功锻炼与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功行气过程就是真气在经络中循行的过程。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指出:“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气功与针灸一样,都是将经络作为物质基础的,他们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针灸指南一书中记载:“学习针灸者,必先自愿练习静坐功夫,则人身内经脉之流行及气化开阖,使有确定根据。然后循经取穴心目深明,否则无法可以证实”。25 现在气功被广泛用于防治疾病,保健强身,对气功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但气功实质直未能解开,本文试以经络微循环学说的角度分析气功过程,并将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对部分气功现象进行初步解释,希望能为气功的研究开辟一条新的思路。气功是一种自我身心锻炼的方式。它通过姿势调整,呼吸锻炼,身心松弛,意念的集中等锻炼方法,对大脑额叶(心)和机体微循环系统进行锻炼,以激发人体潜在的能力,调节和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达到防病治病的治疗作用。有人观察报告19例练功者一次练功后较练功前甲皱微循环有明显变化。练功前甲皱微血管袢条数平均8.2条/mm,练功后平均12.6条/mm,平均增加4.42条/mm,(P0.01),差异有显着意义。另对28例心血管病人用气功治疗23疗程后,全血和血浆的比黏度均下降。有人研究表明练禅密功前后20天免疫球蛋白差异有高度显着性(P0.01)26。气功对于改善微循环,提高肌体的体液免疫功能,有显着的意义,符合祖国医学认为气功可平秘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学说。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气功对于绝大多数病症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具有“异病同治”的治疗作用。既然异病可以同治,就必然有共同的发病基础。随着微循环研究的不断深化,大量实践资料使我们认识到平滑肌痉挛,微循环的功能障碍是机体受到不同病因作用后的“效应”反应,是各种疾病共同的中间过程,其物质基础是“生物化学变化”,其导致的结果是细胞缺血、缺氧、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形成疾病表现。气功的治疗作用正是通过改善微循环障碍,解除平滑肌痉挛,使血流加快,微血管数增加从而使组织和细胞供血、供氧增加,有氧代谢加强,病理状态趋于生理状态27。在气功状态中,微循环及其影响下的生理活动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人体场,包括体内生理变化中的生物电活动,及辐射于外的电磁 场。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从人体场的角度来解释描述气功态及特异功能现象,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人体场与生物电活动 人生活的地球有地磁场,人体的周围也有类似于地磁场的人体场,能发射微弱的电磁波,蜜蜂和其他昆虫或有特异功能的人也可以看见,如用基里安照像术拍摄人体,就可以摄得人体的电磁闪光现象,头部有圆形的光环,肩部、心部、肘部、手指、足趾都有光环及喷射火焰,全身七彩光雾闪闪,就像南北极的极光闪闪。美、英、瑞合摄人脑纪录长片,详细映出人脑电子束粒飞驰的情形,植物根须状的脑神经网系里面,不断迸闪电流火花。在人体细胞、组织、器官之间,经常进行着各种物质的代谢,当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就会激发人体产生电子和离子,产生生物电流,形成人体电场。人体电场既有交流性又有直流性。人体细胞内含有各种矿物质元素,这些矿物质元素受到刺激时,容易放出电子形成电流。在微血管中,血管成为外有绝缘的导管,纤维血管的细胞膜成为电极,居间的体质成为可供粒子渗透的障碍。好比电瓶的隔障,血浆成为电流的导体。当肌肉运动伸缩时,它的动脉毛细血管就会增加放电现象,累积电荷(肌肉受伤时,动脉毛细血管的积累电荷更多)。毛细血管的细胞孔都关闭,迫使电流流入血液及渗透邻近的毛细血管细胞膜,一路传递过去。毛细血管的细胞内部,两边细胞壁的极微细孔张开,两边的电流互相交流,循环不息于细胞中,它的右壁带正电,左壁带负电,细胞里细 胞液靠右边的相对是负电粒子,靠左边的相对是正电粒子,在细胞内的闭路电流交流,电流并不流向外边,所以称为局部闭路电流。电磁场受到刺激后,如肌肉运动伸张或受伤之后,细胞的微孔关闭,迫使电流成为长河,一部分渗入邻近的细胞壁,另一部分渗入毛细血管的血流河流,而微循环的定向开放,循环至较大血管及身体其他部分。于是,全身到处都是正负两种电流在循环,形成巨大的人体电磁场,因而有发光现象。静脉毛细血管对于电流反应,与动脉的反应稍有不同,静脉毛细血管在受到电流或伤害刺激之后,并不关闭它的极细孔,白细胞会丛这些细孔渗透而出,它们带负电,被外面正电所吸引,而且由于刺激而引起的电能震荡就形成蛛网式电流奔驰,白血球与电流沿微血管的定向开放,奔向有急需的地方,去消灭入侵之敌。这些刺激正是针刺或气功作用的结果。实验表明:如果一个人心地澄明,身心健康,精神旺盛,血液循环好,体内随血流的电流循环也正常,电磁场就比别人强,他的电磁光芒强烈而稳定。如进入气功境界,则更加强盛,能控制他的电磁场,收放自如,可以集中光束从手心,眉心发出。这就是“内气外放”。(二)一般气功过程与经

    注意事项

    本文(经络是人体的微循环系统.pdf)为本站会员(ylj18****41534)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