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知识点梳理.pdf
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知识点梳理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详解 2.1 空气 1.空气的组成(体积比):(78%)(21%)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固体杂质共占 1%2.空气成分的检验:水:通常用 来检验,现象为 变 色。原理:CuSO4(白色粉末)+5H2O=CuSO45H2O(蓝色晶体)CO2:通常用 来检验,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 。原理:(化学方程式表示)3.空气的利用 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用途: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化工原料;液态氮可作冷冻剂。氧气化学性质 ,可支持 ;支持 。用途:急救病人、登山、潜水、气焊、气割、炼钢等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 ,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用途:保护气;各种电光源;激光技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 ,不支持 ,也不支持 。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由于反应物(O2)不同造成的。铁(色 固 体)在 氧 气 中 燃 烧:(化学方程式)现象:燃烧时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 色固体 注: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 ,瓶底要放点 或细砂防止燃烧后高温物体坠落炸裂瓶底。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现象:发出 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磷(暗 红 色 固 体)在 氧 气 中 燃 烧:(化学方程式);现象:燃烧产生大量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镁 带(银 白 色)在 氧 气 中 燃 烧:(化学方程式);现象:发出白光,产生白烟,剩下白色固体,放出热量。(了解内容)8.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在 MnO2的催化下 H2O2溶液分解 在 MnO2的催化下加热分解氯酸钾 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发生装置:固体加热装置:KClO3(白色固体)KMnO4(黑紫色晶体)固液不加热装置:H2O2溶液,MnO2(黑色固体)收集装置:法(难溶于水)法(密度比空气大)注:若使用长颈漏斗,需 液面以下。(液封,防止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导管要插入集气瓶 部;若用排水法收集,则导管放入集气瓶口。气泡 、_冒出时开始收集(刚开始逸出的是空气);气体收集完毕后,应先撤出 再熄灭 (防止 ,导致试管破裂)。操作步骤:(组)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记忆:茶庄定点收利息 检查装置气密性: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两手,冷却后导管中会形成一段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以加热分解高锰酸钾为例)A.试管口略向 倾斜(防止 ,导致试管破裂);B.铁夹夹在离试管口 处;C.伸入试管内导管不宜过 (便于气体顺利排出);D.应用酒精灯 焰加热;(外焰温度 )E.试管口要塞上一小团 ;(防止随气流逸出的 进入导管)F.开始加热时,用酒精灯外焰在平铺有药品的试管底部附近来回移动(使试管 )检验: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 ,看木条是否复燃。验满: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 ,看木条是否复燃。9.催化剂 催 化 剂 是 指 在 化 学 反 应 中 能 改 变 其 他 物质 ,而本身的 和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 的物质(又叫触媒)注:改 变 化 学 反 应 速 率,包 括 和 ;催 化 剂 不 能 改 变 化 学 反 应 后 生 成 物的 ;不 同 的 化 学 反 应,选 择 的 催 化 剂也 ;化学反应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如氯酸钾在没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到熔融状态能分解。2.2 氧化和燃烧 1.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注:这里的“氧”,不单指氧气,也包括其他含氧的物质。之所以说氧气是一种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是因为氧气能使别的物质得到氧,具有使别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作用。因此,其他具有这种本领的含氧物质也具有氧化性,可作为氧化剂。如 H2+CuO=H2O+Cu,反应中 CuO能使 H2得到氧而发生氧化反应,故 CuO 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是氧化剂。2.燃烧与灭火 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 、剧烈的 反应。可引起爆炸。燃烧的条件:A.要有 物 B.可燃物与 (空气)接触C.可燃物温度达到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灭火的原理和方法:A.隔绝 (空气)B.温度降到 以下C.清除或隔离 (只取其一即可)注:着火点是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一个定值),不会随意改变。灭火是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但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水能灭火是因为水 吸热,致使可燃物温加 度降低,从而灭火。几种常见的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扑灭因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火灾;干粉灭火器:除一般火灾外,还可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失火。3.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只发 ,不发 )。如:生物的呼吸;钢铁锈蚀;塑料、橡胶老化。自燃:可燃物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失,导致可燃物温度上升到着火点,又有充足的氧气就会引起自发燃烧。2.3 化学反程式 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A+B=AB(多变一)分解反应:有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AB=A+B(一分多)2.质量守恒定律 定义: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 ,原子本身 不变,故质量守恒。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物质总质量 一定会改变的量:;可能会改变的量:注: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 ,不适用于 ;强调是 守恒,不可误认为体积守恒或反应前后分子数守恒;强调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物中剩余的那部分质量,不应计算在内;反应中有气体参加(如空气中的氧气)或有气体、沉淀等生成,计算总质量时应包括在内。实验分析:实验中导致白磷燃烧后天平不能保持平衡的原因:装置漏气(外界空气进入瓶内参与反应)凸透镜聚光点燃 空气浮力(气球膨胀后,受到空气浮力增大)真空环境 2.4 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 1、实 验 室 制 法:_(或_)与_反应 注:1)不能用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将包裹在石灰石 表面阻止反应进行),也不能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导致收集 的气体不纯,混有氯化氢气体)代替稀盐酸。原理:_ 2)长颈漏斗浸在液面下的原因:_ 2、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注:不能用排水法,因为二氧化碳_溶水。3、验满方法:_木条放在集气瓶口。4、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可溶于水 三态变化,其固体称_。5、化学性质:不能供呼吸;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与水反应生成_(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化学方程式_ 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不是 CO2而是 H2CO3,且碳酸很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碳 酸 受 热 分 解 的 化 学 方 程 式_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6、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CaCO3=CaO+CO2 注:氧化钙(CaO),俗名生石灰(白色固体)可与水反应生成 Ca(OH)2(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微溶与水,其水溶液即为石灰水)并放出大量热。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叫碱石灰,碱石灰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一般用做干燥剂。2.5 生物呼吸和呼吸作用 1.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分析图表可得:人呼吸时,会使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说明: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2.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呼呼吸系统肺(主要呼吸器官):分为左右两肺,其基本结构为肺泡。肺泡数量很 ,鼻咽:空气与食喉:内有 ,鼻毛:阻挡空气中的 黏膜:、空气,气管、支气管:保持气体畅高 3.人的呼吸运动:(包括 和 两个过程,依靠 肌和 肌的活动产生的。)吸气:肋间外肌、膈肌 肋骨 、膈 胸腔容积 肺 ,肺内压 外界气体 肺泡 呼气:肋间外肌、膈肌 肋骨内缩,膈回升胸腔体积缩小肺泡借弹性缩回,肺内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 吸气时,肺泡内气压 外界大气压;呼气时,肺泡内气压 外界大气压 4.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 血液 通过气体分子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动的 实现的。5.“呼吸”和“呼吸作用”概念的辨析:呼吸是指生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整个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空气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血液、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等几个环节。呼吸作用是指氧气进入细胞后,在活细胞内发生的有氧二 氧 机物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6呼吸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在大棚蔬菜的栽培中,采用夜间适当降温的方法,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种子储藏时,应保持 、并充入适量 ,使呼吸作用降到最低,以减少有机物消耗。在果实和蔬菜的保鲜中,常通过控制呼吸作用以降低它的代谢强度,达到保鲜的目的。2.6 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过程:概念:植物在 下,利用 和 等物质制造 并释放 的过程。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淀粉)+氧气 实质:有机物,能量 意义: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能量和氧气。2.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 植物中的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制造淀粉(银边吊兰为实验植物)暗处理(让叶片中的淀粉 )对叶片部分遮光(有光、遮光建立 )酒精脱色(加热,_溶解在酒精中)加碘液染色(有淀粉的光 叶 部位遇碘变_色)观察 结论:叶绿体在光照下产生有机物淀粉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注:漏斗可扩大氧 气的收集面。实验装置需 放在阳光下。光合作用需要二氧 化碳 光合作用需要水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在植物的_内进行 在_下才能进行 吸收_,放出_ 植物成活部分都能进行(_细胞)有无_都能进行 吸收_,放出_ _ 有 机 _有机物,_能量 物,_能量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而又互相对立。2.7 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 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和 物质的燃烧而减少,但又随着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周而复始 地进行循环。(氧在氧气和二氧化碳间的循环)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自然界消耗氧气的途径:生物呼吸和物质燃烧。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碳是构成生物的最基本的元素,它占机体总干重的49%。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合成有机物,供生物消耗,但又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动植物遗体被微生物分解、贮存在化石燃料中的有机物的燃烧等途径不断释放出二氧化碳,实现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碳在二氧化碳和有机物间的循环)自然界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O2 CO生 物物 质植 的燃烧。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3保护臭氧层。臭氧层的作用:_,对生物起保护作用。臭氧层的破坏和保护。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原因:_等物质对臭氧的作用。臭氧层的保护措施: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3.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地球的_作用。温室效应的好处: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气温的稳定,有利于动植物的生存。温室效应的坏处:过度的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2.7 空气污染与保护 1.引起空气污染的因素:工业废气和烟尘的排放;土地沙漠化;车辆尾气的排放;部分建筑材料释放有害气体。2.空气污染的种类:汽车尾气;可吸入颗粒物(烟尘);SO2;酸雨。3.酸雨:_的酸性降水。注:天然降水成弱酸性(饱和 CO2溶液的 PH5.6)酸雨中主要有害物质是_酸和_酸,其形成原因:SO2+H2O=H2SO3;H2SO3+O2=H2SO4 酸雨的危害:危害健康;使水质酸化,毒害水中生物;使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和古迹。4.保护空气的措施:使用清洁能源;控制污染源;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防;植树造林。5.森林的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对大气的净化作用:能吸收 SO2等有害气体;吸收大量的烟尘和粉尘;有些树种还能分泌杀菌素,杀灭病菌。6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空气污染指 数项目:_、_、_、_和_